不谦虚地说,这是一篇最值得参考的“古代童书”测评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以及最近炒得比较热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以及不太热的《龙文鞭影》,甚至还有我完全没看过的《训蒙骈句》,这都是一种东西,它们共同的名字叫 “蒙书”。

也就是说,它们是古代娃的启蒙课本。你就理解为某字卡,某会自己读,某好玩的历史,某成语故事……基本上,今天娃有什么,古代娃也都有什么。流传至今的蒙书约有几百种。

再抛结论:是不是十分有必要看和背?先明确, 如果娃确实天资聪明,喜欢读、喜欢背,那么尽管由着他好了。如果只是各路公号短视频辅导班宣传,说哎呀这是“国学经典”啊,得督促娃背啊。那就听我的好了: 有几部值得看,有几部了解一下就可以。假如不是来自外力的要求,没有一部需要逼娃背!

有人说:咦,你是“国学学者”,怎么这些国学经典到你这不咸不淡的?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些只是古代孩子的启蒙读物而已,今天早就更新换代多少轮了。它不比《论语》《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不可替代的伟大作品, 它们的应用环境已经变化了,它们的历史任务基本上完成了。孩子们读它们,无非是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而已——但是今天有更多好的产品。

不过,这几部作品的价值参差不齐,还是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开说。

01

《三字经》

《三字经》是本什么书呢?

《三字经》其实用了最短的篇幅,讲清楚了一件事,就是大家都扯不清的“传统文化”。它把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哲学、伦理、政治、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教育、经典……全都讲到了。

不过,它的作用,也仅限于此。比如历史,它并不比市面上专门做的历史绘本高明多少,甚至也不比更为简洁明了的《朝代歌》好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产品有进化,不是越是老祖宗的越高明,不是这样!

又比如所谓科学:“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五行怎么就“本乎数”了,我相信没有一个娃能懂。又比如“有古文,大小篆”,也是旧说法。今天的文字学有更准确的称呼。

这是我收藏的康熙丙午(1666年)《三字经》,

给娃读书就这么任性

《三字经》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呢?其实,它讲的是古人眼里的历史,古人眼里的哲学、科学。重点来了: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普通古人的常识,基本的知识体系(含价值观)!

这句话可能会让人有点迷糊:“你常说要给娃建立知识体系,这个我懂。但你说学《三字经》是为了知道古人的常识,这是干毛用的?”

大大的有用!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就要阅读古代经典吧?但是如果不了解古人的常识,就不容易懂。

比如《西游记》猪八戒撞天婚那回,原文有两句“从来信有周公礼,今日新郎顶盖头”。什么是“周公礼”呢?一看《三字经》,咦,“我周公,作周礼”。周礼是后代礼仪的源头。

蜘蛛精那回,叫“盘丝洞七情迷本”,怎么就七情了?看过《三字经》就知道:“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七个蜘蛛精代表七情(起码形式上是这样)。

礼仪是不是周公创作的呢?当然不止他一个人。世界是不是只由五行构成呢?也当然不是。但是,大多数古人就认为是这样,他们从小都学三字经,接受这两句就很容易。这就是他们的常识、知识体系。

所以,《三字经》什么时候给娃读最合适?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三字经》是从属于现代社会之前的文化体系的。没必要那么小就接触,尤其不必当成娃的常识来教。否则“三纲者,君臣义”,娃:“啥啥啥?啥是君臣?”

娃现代的常识体系建立差不多了,需要阅读传统经典了,这才是读《三字经》最合适的时机。因为要“入乡随俗”。

这就叫 “理解之同情”,一个人除了自己的体系,还应该学会接纳其他的体系。当我们读传统名著的时候,心里应该暂时变成一个小小的古人,才能理解他们说的逻辑。怎么忽然就忠君忠得不要不要的,怎么忽然就孝得不要不要的。古人自有他们的逻辑。

否则要么就跪,哎呀祖宗多厉害。要么就骂,阴阳五行,封建迷信玩意儿,中国人愚昧了五千年……

同理,教娃待人接物也是如此。比如大城市孩子去一个不发达的农村,人家自有一套体系。可以不认同,但在人家的环境里生活,哪怕只有一天,应该尊重、尽量熟悉。

一个人,了解的体系越多,就越过得舒适,就会越受欢迎,甚至无往不利。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去衡量其他蒙书,就有了尺度。

02

《百家姓》

翻翻就好,没必要背。除非练习记忆力。

《百家姓》其实是三百千里最没存在感的。《百家姓》的初衷,无非是扫盲用的,让小孩认识:这是江先生,那是姜太太。日后长大了记个账。

因为大家都熟悉《百家姓》,所以《西游记》里有一集叫凤仙郡求雨。孙悟空一看榜文上说地方官姓“上官”,就说这姓少见。猪八戒就说:“猴哥没念过书,《百家姓》上有一句‘上官欧阳’。“

明代人都念过《百家姓》,所以猪八戒对猴哥的这个小diss,大家一听就懂。

但是今天就用处不大了,谁家没套几百字的字卡呀?谁家父母是文盲,不会自己教娃认字呀?这些字全都是姓,平时语言里都用不着,现用现查都来得及。

后面“欧殳沃利,蔚越夔隆。师巩厍聂,晁勾敖融。冷訾辛阚,那简饶空……丌官司寇,仉督子车……“妈呀,连篇生僻字跟咒语似的,意思还不连着,碰上一个认一个得了呗。别瞧谁家炫耀娃会背百家姓,甚至指哪个姓说序号。这年头还嫌鸡娃不焦虑啊?背它干嘛?

03

《千字文》

没错,老粉都知道,如果这些蒙书,必须要推一本,我首选《千字文》。

可以说,它是三百千里最好的一种。第一它出身足够高。第二它文采足够好。第三它知识量更足。第四还可以练书法。可以说是《三字经》2.0版。假如让我讲一门课,我也首选《千字文》。

这本怎么打开,有一篇旧文可以看 《听说古代有本书,皇子公主都用它启蒙》 。不多说了。

04

《弟子规》

《弟子规》有点特殊。你可能也听说过许多争议。原因在于:三百千都是 识字类蒙书,而《弟子规》是 道德规范类蒙书。规范类比识字类容易过时。

它是清代一个名叫李毓秀的读书人编的,远不如三百千经典。之后虽然也有流传,但是也远没有今天这么火爆。

约15年前,港台某些“大师”,以及一些民间势力,借着攻击大陆主流教育,宣扬他们的理论,开始捧《弟子规》。尤其是某些打着“国学”名义,靠强迫和洗脑来管制青少年的“书院”,特别喜欢《弟子规》。其实三百千哪本都能碾压它。

所以说,《弟子规》本身虽然没什么,但是实在拔得过高,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而且很多机构推它的目的不纯。这本书我也有一篇多年前的旧文, 《追捧弟子规?是因为你不知道古代优质教育是什么》 。

05

《声律启蒙》

这是本好书!

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推荐了《声律启蒙》,这是识字类、规范类之外的另一类蒙书:诗词类蒙书。

这部书的作用,就是在教当时的孩子怎么做对仗。它把许多适合对仗的词编在了一起。这本书读熟了,自然就能写对仗句了。写对句,是古代孩子日后科举考试的基础。

不得不说,这种优美的对仗,放眼全世界,还真的只有我们汉语能做到: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对仗句或对偶句,不但是古代孩子的必备技能,也是今天孩子写作文的必杀技!所以,我们是学它,不是死背它。

我告诉你一个玩法:你把原书给出的下句盖上,然后自己想一个对句,就像做填空题。然后比较下,看看比作者给的答案高不高明。比如:

云对月,雪对霜,晚照对晨光。来鸿对别鹤,宿鸟对 眠羊。三尺剑, 六寻枪;岭北对河阳。人间清暑殿,梦里白云乡。两岸晓烟杨柳绿,千村落日稻麻黄。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九重宫阙,朝中端拱之王。

咦,好像也还可以嘛。哈哈,别以为这是什么新发现的版本,这是我对的。

开始练习的时候,不需要像我一样照顾押韵,只要对出来就可以了。长的不行先短的。如果不能对得很工整,放宽一点要求也不碍事。比如“三尺剑”对“一锅汤”,“人间清暑殿”对“家里电冰箱”,也不是不行。

玩多了你会发现,就连你作文中的排比句,也会变得容易了。比如“暖风吹过了金色的沙滩,吹过了绿色的原野”,这也是对仗,只不过是用现代汉语写的而已。

《笠翁对韵》要不要看,它和《声律启蒙》差不多。相当于不同出版社开发的竞品,选一种就足够啦。

06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这也是两部竞品。

但是,这些典故又是从各种古书来的,要了解它们,还得了解一大堆古书。它算得上《三字经》3.0版。如果想更全面了解古书,这部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如果没这个想法,先缓缓,高年级看也来得及,不看也没什么。这些典故用于今天的作文,没人指导也实在不好用。

《龙文鞭影》有点像成语故事,算得上《千字文》2.0版。念起来更整齐上口。其余建议同《幼学琼林》。

07

《千家诗》

说是千家,其实是220多首,其实就是古代版“小学生必背古诗120首”。而且,今天的各种必背120首,体裁更全,更能反映诗词的全貌。而《千家诗》只有绝句和律诗。

但是,背了那120首之后嫌不够,不妨念念《千家诗》,培养语感。有人说你就舍不得用这个“背”字吗?没错,孩子的记忆资源和家长的情绪资源很宝贵,能通过念解决的就不用背。除非想点“诗词”这棵技能树。我不是舍不得用“背”这个字,我是舍不得孩子。

08

《增广贤文》

这本与其说是蒙书,不如说是教大人学做人。“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是《弟子规》2.0,可以叫“中年规”,沉浮人生多年的中年人更有感触,小孩子念了也不懂,走向社会再看也来得及。

最近来了一些新粉丝朋友,所以我还是要重复一下我的基本思路: 知识要有体系,读书要有目的。给娃看一本书,要知道它的教育目的,而不是它的名头多大。而且,也要有一个度,毕竟娃的精力太有限了。

哦对了,说到体系,后台回复 “蒙书”两个字,即可得到 一篇整理得很全的古代蒙书研究论文,是我下载的 《中国古代主要蒙书叙录》,作者杨文丽。虽然是硕士论文却用了很多功夫。哈哈,也许会大开眼界哦!

最后,我想说的是:有些人觉得我一提到“国学”、传统,就好像多不敬畏似的。你别看我经常不说好话。实话说:它就像我的家人,我越是爱得深沉,越知道它的好处在哪里。越是各种花言巧语捧上了天,倒越值得注意了。

THE END
0.遇荐国学点亮经典|423世界读书日,littlebean小彼恩携国学启蒙新随着大语文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国学内容进入到课堂中,国学经典的传承也变得尤为重要。弘扬国学文化应从娃娃抓起。为帮助亲子家庭更自然地做好幼小衔接,小彼恩倡导用“新式点读”的方式来做国学启蒙,这将有利于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在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小彼恩发起了423质造悦读节活动,并重点推出了点读国学新品计划。 据了解,此次小彼恩国学新 jvzquC41pg}t0|npc0ipo7hp1u~04974/2:.4=4fgvgjn6noeyoqkr;3438577xjvor
1.雷州市新城街道小天才幼儿园文化简介我园课程以五大领域为基础,以国学礼仪品格教育为主导,开展趣味阅读 、拓智识字、创意美术、舞蹈 、体智能、华蒙星幼儿篮球、游泳戏水等,多元化·趣味性课程体现为:注重礼仪教育、注重情商教育、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 丰富的礼仪活动 礼仪之邦 00:14 孝心到永远 jvzquC41yy}/onnrkct/ew45eh<5jƒq
2.弘师德聚力量,——续写教育新篇章舞蹈《国学娃》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 ,国学经典更是代代相传 。经典与我们同行 ,经典与我们同在 。优美的舞蹈让我们置身于国学的海洋里 ,我们在薪火相传的国学宝库里 ,插上 梦想的翅膀。祝愿这些国学娃在未来的日子里 ,飞得更高 ,飞得更远 …… jvzquC41yy}/onnrkct/ew45e8~52|x
3.皇冠童年双语幼儿园春季火热招生中!皇冠童年幼儿园位于兴城市水岸绿洲小区院内,是由兴城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大型普惠性私立幼儿园,投资1200万元兴办而成,是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品位的私立幼儿园,2015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十三五”国家规划教科研重点项目——“励志国学娃”选为葫芦岛市唯一合作试验单位、2016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四星级幼儿园”。 jvzquC41yy}/onnrkct/ew45hh=m4w{
4.我骄傲我是中国娃小艺带你走进国学文化高音质在线试听外部播放此歌曲> 小艺带你走进国学文化 - 我骄傲我是中国娃 专辑:儿歌 歌手:小艺带你走进国学文化 还没有歌词哦jvzquC41yy}/m~lqw0ipo8rkzuuoi87qce~xcl3jvor
5.《梦娃》第1集梦娃来了(上)《梦娃》 第11集 一个人也能行(上) 00:05:24 《梦娃》 第12集 一个人也能行(下) 00:05:31 《梦娃》 第13集 班干部管班干部(上) 00:05:18 《梦娃》 第14集 班干部管班干部(下) 00:05:40 《梦娃》 第15集 舌尖上的作业(上) 00:05:14 《梦娃》 第16集 舌尖上的作业(下) 00:05:34 jvzquC41vx4de}{0ep532:>12853:8[KFG}JnAX[F9jqzjMQjfOypJ6;28890|mvon
6.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山东的这些“娃”令人骄傲!德州少年阚立言从小在书卷堆里长大,在他眼里,这些古文不是枯燥的课文,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里面是性格迥异的古代人物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国学的美,总是带给小立言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感悟。 《国学小名士》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强飞花令”等精彩片段多次引爆网络,掀起一轮轮“国学热”。成为继《中国诗词大jvzquC41pg}t0rvknw4dqv4ujcteqwl1mgpjcxxjgj{j1;53:2;4388;56=597xjvor
7.《梦娃》第2集梦娃来了(下)《梦娃》 第1集 梦娃来了(上) 《梦娃》 第2集 梦娃来了(下) 《梦娃》 第3集 又到九九重阳节(上) 《梦娃》 第4集 又到九九重阳时(下) 《梦娃》 第5集 我家也有传家宝(上) 《梦娃》 第6集 我家也有传家宝(下) 《梦娃》 第7集 鹅卵石与道歉信(上) 《梦娃》 第8集 鹅卵石与道歉信(下) 《梦娃jvzquC41vx4de}{0eqs0x8{51XOEGpvf9u8UdsHJ2hPhcYgj3?1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