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三江韵(三)

旌对旆pèi,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声律启蒙》是一部关于对仗和典故的韵书,对声律和韵律的提高都起着很关键性,很重要的作用,是前人对“对韵”的一个总结和归纳。熟读和吟诵得了《声律启蒙》,那么基本上对对联就没有问题了,再作诗填词上也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因为,在律诗当中,除首联和尾联以外,几乎都是要求对仗的。打下了对韵的基础,对仗就不成问题的,可以说是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前人在创作《声律启蒙》的时候,每一篇章都是用心编写的,就比如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章。从旌旗,到华盖;从故国到他邦;从千山万水,到九泽三江……都是关于家国天下的大手笔。当然,接下来,更是对几位帝王的陈述,以及他们的举措对天下邦国的影响。

其实,我想说的是,《声律启蒙》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一本韵书,亦有他的谋篇在里面。所以,我们要认真阅读学习,他是怎么样铺陈的,是怎么样归结的,是怎么样运笔调和,产生一个主旨的。这对于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也是有所帮助的,希望大家注意。

三江

旌对旆pèi,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我们今天学习“三江韵”之三,就是上面这一小段韵文,是“三江”韵的第二自然段的前半段。我们还是逐字逐句来进行学习,首先看第一句:

旌jīng对旆pèi,盖对幢chuáng,故国对他邦。

旌,在古代,会用鸟类的羽毛编结在一起,用来装饰旗帜,叫作旌旗。

旆,是在旗帜的末端处,装饰出如鸟尾燕尾状的垂旒,就叫作旆。《诗经·小雅·六月》中有“织文鸟章,白旆央央。”的句子,就是说明旌旆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先秦便已经是十分尊荣的了。

旌与旆都是指旗帜,但又有其各自的区别。往往在应用到诗词歌赋中时,会用来指代军旅、部队。

“汉使征兵诏未休,两行旌旆接扬州。”——《奉使淮南》唐·李涉。

“林下野僧应笑我,半年旌旆四曾来。”——《留题洛北罗汉阁》宋·寇准。

“落日黄河水倒流,沙场旌旆风悠悠。”——《凉州词》明·胡侍。

盖对幢chuáng,故国对他邦。

盖,指的是华盖,车盖,古时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避雨的设置。

幢,与前意相同,是张挂于车或船以及军帐外的帷幕。

盖与幢,都是古人车驾的帷幕,在这里也往往指君王将相的车驾、仪仗,代表的是富贵权力的一种威严。

“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唐·陈陶。

“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见赠》唐·刘长卿。

“幢盖神扶乔木影。见雷井闭古泉声。”——《题东庵广福禅院》宋·施德操。

故国对他邦。

故国,指自己的祖国,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邦,指异国他乡。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宫词》唐·张祜。

“那忍去,他邦纵好,终异乡关。”——《满庭芳·扰扰匆匆》宋·陈瓘。

“故国兵戈后,他乡冻馁年。”——《日暮遣闷》明·陈昂。

吴奇隆饰演李煜剧照

李煜,字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本不该继承大统,但阴差阳错,却做了南唐最后一任皇帝,史称南唐后主。

李煜天生聪慧,才情俱佳,生有叠齿重瞳。因为古圣帝喾kù、周武王、孔夫子都生有骈pián齿,而虞舜、项羽、晋文公重耳都生有重瞳,于是,太子李弘冀十分忌惮于他。李煜深知此意,便学魏王曹子建,醉心诗文字画,虔心理佛,不问政事,一心要做逍遥王爷。

可是,命运就是如此,越想追慕权力却越不能如愿,太子早夭;而越想逃避越不能幸免,被立为太子两年后,中宗李璟便驾崩,李煜随后登基,向宋纳贡称臣。当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后,他立即主动去帝号,自称“江南国主”,企图用恭顺的态度感动宋太祖,换来划江而治,偏安江南的太平生活。可惜,这样的退让只能证明他的无能,宋兵南下,围功金陵,李煜料定不能保全,立即投降,被俘往北宋京师,封作“违命侯”,沦为阶下之囚。

从此,富贵闲人的帝王梦惊醒,笙歌醉舞的逍遥岁月一去不返,就连他最疼爱的妃子,在家国天下俱已成灰的时候,也不能保全。他的悲伤与懦弱,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留下了千古名篇《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填成《虞美人》不久,在他四十二岁的生日宴上,被宋主赐毒酒鸩杀。

一代词帝就此结束了自己浪漫却委屈的一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千”字为平生,“万”字为仄声,“山”为平声,“水”为仄声,千对万,山对水,自是亘古不变的绝对,那么,千山对万水自然顺理成章。在古典诗词中也常常一起连用。

“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寄维扬故人》唐·张乔。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五代·韦庄。

“念吴邦越国,风烟萧索在何处。独自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引驾行》宋代·柳永。

九泽对三江。

九泽,是个内容比较多的概念,主要是指古代分处于九州的九个湖泊。由于各代典籍记载的名称略有差异,因此我只捡较为通行的说法来讲解。主要是指:

正东方:孟诸泽,又名望诸泽、盟诸泽、明都泽。位于正东方,九州之青州,宋州商丘东北,为上古时期的洪水积蓄而成。孟诸泽是四千年前虞部落的发祥地之一,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宋)

海隅yú 雷泽,位于东方,今山东省荷泽市辖区之一,因此古名也叫“荷泽”。伏羲氏之母华胥便于此泽旁踩到一个大脚印而有孕,伏羲出生于此地,是华夏的始祖,因此也叫“雷夏泽”,雷为震,因此也叫震泽。(齐)

这两种说法不同,无法确定,因此都在此陈述出来,供大家参考。

“层冰春近蟠龙起,九泽云闲独鹤飞。”——《送叶秀才》唐·王初。

“雷公推车电施鞭,飞腾九泽舞百川。”——《和复古大雨》宋·司马光。

三江,见于《吕氏春秋·有始》,指古代的三条江,其名称也是典籍记载不一。在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三江,是指太湖附近的松江、钱塘江、浦阳江。而据唐朝陆德明的《经典择文》的说法是指松江、委江、东江。

而现代比较著名而有代表性的三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三江源”而闻名的西南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另一种是因“三江平原”而闻名的东北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

对联上常出现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就是指财富如三江之水,奔流不竭,通达天下之意。

“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浔。”——《初下淅江舟中口号》唐·孟浩然。

“未驾青鸾返帝乡,三江七潭路茫茫。”——《书怀绝句》宋·陆游。

“月明潮欲生,三江风浪恶。”——《乌夜啼五首》明·蒋山卿。

古代的九州之九泽对应同时期便有的三江,是无论从字面还是历史地理所指皆可登对。在这两个概念上,前人争议也颇多,因此,不建议用确定的说法来定义,素心所整理出来的,也是根据大量资料的推断,其中的九州是指古九州,大家以为泛指即可。而九泽三江,在前人诗句中也往往代指华夏,中华大地。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山对水,这个是不必说的。岌岌,是个形声词,指高山耸立的样子,比喻高到很危险的程度,岌岌可危这个词大家都是常用的。

“北风撼山势岌岌,老夫倚仗檐前立。”——《大雨中作》宋·陆游。

“岌岌两峰峙,岚光照寺门。”——《题王立章云山卷》宋·陈深。

淙淙,也是形声词,指水流清泠的样子,比喻清澈明净。因此,山岌岌对水淙淙自然合理。在唐朝时期有佚名的文人对当时的诗人王丘与崔沔miǎn就有过“丘山岌岌连天峻,沔水澄澄彻底清”的评价和议论。其中用危峻的高山比喻王丘的固守清俭,用清澈流水比喻崔沔的贤良方正。而有些资料显示,崔沔很有可能是《陋室铭》的真正作者。

“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唐·高适。

“淙淙富川水,便是挽歌词。”——《挽邹彦明》宋·杨万里。

鼓振对钟撞。

鼓与钟,都是古代很重要的礼器,往往用来祭祀或者陪葬,而且在使用上也是有一定规格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用的,也不是什么场合都可以用的。振,指的是敲;撞,指的也是敲。振鼓与撞钟,都指代权贵的音乐,指代权势与富贵。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大酺》唐·杜审言。

“田文养士天下无,撞钟列鼎倾金珠。”——《田文》宋·姜特立。

“东华飞辩少年时,伐鼓撞钟海内知。”——《已亥杂诗四十九》清·龚自珍。

钟与鼓都是声音可以传播很远的乐器,有时候也指代声名远播,声势浩大,这个大家可以灵活运用。

THE END
0.75解读国学经典《声律启蒙》15删十五删 在以下对句中,攀、营、颜、潺、环、删、关、山、环、还、斑、颜、奸、顽、蛮、关、间等,均属十五删韵。 壹:兴对废,附对攀 1,露草对霜菅 2,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3。山磊磊, 水潺潺,奉壁对探镮huán4。礼由公旦作,诗本仲尼删5。驴困客方经灞水,鸡鸣人已出函关6。几夜霜飞,已有苍鸿jvzquC41yy}/onnrkct/ew46|5n5x|<
1.《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3)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车万育所编。进士,jvzquC41yy}/lrfpuj{/exr1r1>b5l<3g39fh=
2.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原文摘录按热度排序 按页码排序 这里还是空的 > 我来写笔记 > 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 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 作者: 车万育 isbn: 7305124605 书名: 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 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 页数: 157 译者: 邓启铜 定价: 17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47?7;@841drpetvwqvkt
3.《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蒙学家训本)》((清)车万关联商品 金色双色版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加入购物车 华夏墨香 当当自营 进入店铺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0243606 丛书名: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所属分类:图书>古籍>经部>小学类图书>文化>传统文化>其他 本商品暂无详情。 价格说明 当当价:为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463=70qyon
4.《声律启蒙》下卷一先《声律启蒙》·下卷 一先清朝 声律启蒙 李渔 著 简体 大 中 小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 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鼠jvzquC41iwuywn3jvvvdp7hqo1nuou4dqqq0EZHSMQOM1LVC\EWJN^^KN0yivvq
5.声律启蒙第35讲: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一水诗塾精讲《声律启蒙》,每周一、四更新,原创首发。如果觉得对您的胃口,记得点击标题下的“一水诗塾”或搜索同名微信公众号订阅哟,免费的优质国学家教等您领回家! 学以致用 对个对子吧: 稻浪如云秋意美, 下联请——特别重申:本篇文档资料为 “好网角收藏夹” 注册用户(收藏家)上传共享,仅供参考之用,请谨jvzquC41o0}bpp65364dqv4fqe5xgkfrr1zprrh13;;9:@:3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