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手工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
通过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采取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段完成作品的制
作,旨在促进学生的手眼协调,培养他们的视觉、观察、绘画与手工制作能
力,发展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适应生活、融入社会。
一、课程性质
绘画与手工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本课程具有以
下性质:
视觉性。强调视觉感知能力的培养,在比较色彩、造型、构图、材料质
地等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发展审美情趣。
活动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教师根据培智学校学生的能力水
平和身心特点创设条件,促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参与绘画与手工的活动,在活
动过程中体验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人文性。追求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通过课程内容有机渗透中外优
秀文化艺术,让学生感悟美、享受美,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友善、合作、分
享等品质。
愉悦性。重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
验学习的快乐与满足,调整情绪,尝试表现个性与创意,自由表达情感。
119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2016年版)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审美能
力的提高,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的潜能,通过实施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
育,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兴趣重在参与
本课程强调教师创设适宜的条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趣味化的
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体验、操作过程中
获得美的直接经验,感受学习的愉悦与满足。
本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引导
学生体验绘画与手工和生活的关联,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
的魅力,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
(四)激发潜能改善功能
本课程注重激发学生潜能,通过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表现个
性与创意,促进学生手眼协调、精细动作等能力的发展,调整情绪,表达情
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注重综合性和探究性
绘画与手工课程根据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
··
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
··
与手工课程结构。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绘画与手工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分
120
│ 第一部分 前言 │
成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
级),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
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促进动作技能、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
等方面的发展。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绘画与手工课程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教育
的权利,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
为此,本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开放性,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具体
目标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采纳和改编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