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湖南美术出版社等18家国内知名出版社协办的“中国美术家协会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以美筑梦——‘儿童图画书创作100’作品展览”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
展览展出的100部儿童图画书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儿童图画书创作100’”的项目成果。该项目自2023年6月面向社会征集以来,历经海选初评、专家们数月的指导、作者的修改完善创作,最终确定了这100部儿童绘画书。
展示中国儿童图画书的原创力量
如今,图画书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父母买给孩子们的标配读物,家长们也非常享受与孩子共读图画书的亲子时光。但市面上流行的往往是欧美、日本作者的图画书,阅读起来文化的差异性不可避免,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优秀文化的资源大国,中国原创的儿童图画书在哪里?这100本儿童图画书或许是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
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儿童图画书创作100”项目启动之初,就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作品评选的重要标准之一。据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马锋辉介绍,“儿童图画书创作100项目”是美术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近年来,中国美术家协会进行广泛调研、精心谋划,决定启动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先期实施的“儿童图画书创作100”项目,就是要培养一批青年儿童图画书作者,提升原创中国儿童图画书的创作水平与出版质量。我们衷心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激励更多青年美术家参与、从事原创儿童图画书创作,通过美的传播,启发少年儿童感知中国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在昂扬向上、乐观健康的审美世界中健康成长。
观众观看100部儿童图画书封面
创作一本图画书需要有高超的技巧,绘画、分镜、节奏都要深入推敲,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展览中的每一部绘本都有它的可圈可点之处,它们在理念上的突破也体现着中国原创童话书力量的创新。《天上掉下一朵云》是一个构思奇妙的故事,一朵云不小心掉落到地面上,遇上一群小动物,在他们的帮助下,经历了多次波折,终于回到了天空。最后云朵朵又变成了雨滴,再次回到地面和朋友们见面。同时这本书的构图和形象极富动感,每只动物的特征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兴安岭的小木屋》讲述了一只狍子在东北大兴安岭的森林里被木屋救助的故事,表达了“知恩图报”会一直传递下去的主题。作者用了宣纸拼贴的方式,虽然形象简洁,却将东北地区的保护动物狍子、东北花布、务农道具、热炕头、灶台、石磨、五色剪纸等都呈现出来,让儿童感受东北的风土人情。袁园是一位一直在探索拼贴创作方法的艺术家,《憋不住》就是典型代表,几何化造型具有独特的美感,有限的色彩通过套色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关系。《毛毛你好》以北京胡同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小女孩与麻雀之间的感人故事……
孙利 沙《天上掉下一朵云》湖南美术出 版社
谢征 《大兴安岭的小木屋》 湖南美术出版社
袁园 《憋不住》 湖南美术出版社
龙淼 《毛毛你好》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为此次项目的指导专家组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主任、北京印刷学院院长田忠利表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青年美术创作者的创作热情,而且他们大都来自全国美术院校或知名高校的美术专业,具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较高的艺术素养,但是同时他们在内容选题和艺术创作方面也面临着一定挑战,即如何以鲜活生动有趣的图画,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不受文字的束缚,让想象力为儿童在真善美的创造中,插上飞翔的翅膀,遨游在多彩的世界中。作为专家要帮助青年美术创作者,在儿童图画书的创作过程中深刻认识儿童图画书要起到的情感启蒙、涵养优秀道德品质的立德树人作用。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黄啸表示,儿童启蒙阶段的阅读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承载着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和对美好的向往。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让孩子们可以透过它看到世界的多彩和美好。
这100部中国原创儿童图画书,凝结着青年美术创作者的匠心、巧思与热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通过奇妙的想象、心灵的启蒙、美好的情感,启发儿童从小感知中国文化,培育民族审美精神,为全面开展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提供公共文化资源,积极助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图画书作者代表贾小童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我们身上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美育精神、推动文化自信自强的责任与使命。因此我们要秉持着这种追求,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新时代中国核心精神面貌的儿童图画书。
用适合儿童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图画书虽小,却包含着大的天地。这100部优秀的儿童图画书构思新颖巧妙、贴近儿童的视角和生活、艺术手法丰富多样,充分显示出中国原创儿童图画书的鲜活风貌和创作水平。很多优秀作品体现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用适合儿童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
据统计,100本儿童图画书里,直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取材的就占了近1/3,取材范围包括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俗童谣、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文化宝库灿若繁星,无疑为儿童图画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花木兰》是一部具有中国豫剧元素的图画书,戏曲文化的融入让这部作品虚实相生、格调高雅。水墨手绘也极为流畅生动,传递出花木兰的英雄感染力。《江南礼物·定胜糕》取材于江南民俗糕点“定胜糕”,相传南宋时,老百姓为欢送抗金将士出征,期盼他们凯旋,往往以定胜糕相送。作者用家庭中的温暖亲情讲述了这个民俗故事,低饱和度的色调更烘托出了中国江南的烟雨氤氲之美感。《海龙王娶新娘》作品改编自闽台地区广泛流传的童谣《天乌乌》,演绎了海龙王娶亲的热闹故事。孩子们常见的鱼鳖、蜻蜓、萤火虫、螃蟹等动物被拟人化,展示了各自的特性。
祁娇娜 《花木兰》 海燕出版社
邵陆芸 《江南礼物 · 定胜糕》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符文征 《海龙王娶新娘》 中信出版集团
除了题材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众多儿童图画书创作者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汲取了大量灵感,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为今天的中国儿童们讲故事。这种艺术表达方式,一看就是咱们中国的!《鹿衣少年》把敦煌故事进行了改编,讲述了少年睒子为保护白鹿,身披鹿皮,吸引国王猎队的故事。绘画风格也采用了敦煌壁画的风格,美轮美奂,极具感染力。《我的妈妈》的作者用了中国传统绢本工笔的画法来创作,这本书里描绘了几种不同的鸟儿母子相依的温馨场景,中国工笔画的温润细腻与画面主题的脉脉情深,真是相得益彰,几帧画面,胜过言语万千……《找太阳做朋友》用了源自作者家乡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淮阳泥泥狗作为造型灵感来源,讲述了一个追逐太阳的古老的故事,造型古朴稚拙,艺术气息隽永绵长。《蝶》源自庄周梦蝶的意境,艺术手法竟然用了刺绣的方式来创作,不得不为青年创作者的大胆创意点赞!不同的材料媒介,的确创新了艺术语言,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这些儿童图画书中,运用中国传统艺术方式创作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在杨明悦的《包子历险记》中,包子先生在旅途中遇到的蝙蝠、蝴蝶、公鸡、神龙等形象来自中国瓷碗的图案纹饰;王艺凝的《猜谜识字》、贾小童的《雪孩子》等采用了传统水印木刻的方式,这些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审美,在他们内心种下一颗中国审美的种子。
唐晓纯 《鹿衣少年》 中信出版集团
于红霞 《我的妈妈》 湖南美术出版社
刘涛 《找太阳做朋友》 天津杨柳青画社
邹伊睿 《蝶》 湖南美术 出版社
除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的题材也是青年图画创作者的表现对象,他们密切关注当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描绘振奋人心的建设成就和感人至深的平凡故事,滋养儿童内心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极地·远天之南》 以一只企鹅的视角讲述了中国科考队在南极的科考旅程。古老的冰山,深邃的海洋,灵动的生物,南极的美与奇幻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不仅让儿童看到中国科考队员的矫健身影,也让他们关注南极的生态保护。《小北岸》这本图画书将宁波“小北岸”拟人化,对其近200年来的历史娓娓道来,同时老照片剪影与符号化结合的创作手法也颇具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王浩源 《极地·远天之南》 新世纪出版社
100本儿童图画书,100个隽永深长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打造沉浸式的图画书之旅
作为100件优秀儿童图画书作品首次面向公众展出,本次展览的展陈设计独具匠心,以书作为贯穿展览的造型意象,在雅致书香和缤纷色彩之中,为观众呈现一场张弛有度,充满互动感、趣味性、立体化、沉浸式的图画书之旅。
展览分为“童思、童趣、童心”三个章节,以原稿、样书、出版物、动画视频、场景空间等多种方式呈现。展场设置了展示区、阅读区、视频区,总计展出100部原创图画书的821幅原作、动画视频24部,打造源自十本图画书十个沉浸式主题场景。
十个主题场景以《花木兰》《大国重器·出发!去深潜》《大兴安岭的小木屋》《江南礼物·定胜糕》《找太阳做朋友》《天上飘下一朵云》《雪孩子》《憋不住》《毛毛你好》《萤火虫》图画书为创意蓝本,通过立体化、多媒体、互动式的设计,让儿童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海底世界的神秘景象,满足孩子探索好奇的天性,以拼贴、拓印、捏塑等互动体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北京电影学院等24所院校从100本儿童图画书中挑选,制作了24部精彩的动画短片,也在展览中与小朋友们见面。这些动画短片在原画的基础上配以恰到好处的动效、音乐和配音,实现了孩子们让图画“动”起来的愿望,可以更生动直观地感受原作中的美好意境,对阅读图画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展览特别设置了角色集合区域,儿童可以在图画书里出现的角色之间穿行,结识新朋友。同时利用展墙背面形成的小空间,构建一个个探索角,满足孩子好奇的天性。孩子们在这些充满温度的绘画的陪伴下,开启一场色彩斑斓的旅程,与一个个故事相遇,通过阅读、触摸、感受,以美滋润稚嫩的心灵,以美构筑精神的世界。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3月5日。展览期间,中华世纪坛将组织多场公共教育活动,邀请儿童图画书专家和青年创作者代表来到展览现场,分享儿童阅读的专业知识和创作图画书的心得体会,并邀请小朋友共同体验不同材料媒介带来的创作乐趣。
展览海报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 安亚静
一审 | 殷 铄
二审 | 马子雷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3年出版46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30元/年
新闻热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