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共和国地处南半球,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有三个首都的国家:比勒陀利亚为行政首都,开普敦为立法首都,布隆方丹为司法首都。除此之外,南非主要城市还有约翰内斯堡、德班等。南非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较发达。南非多姿多彩的文化和秀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 摄
走进非洲企鹅栖息地
这是8月12日在南非西蒙镇的博尔德斯海滩上拍摄的非洲企鹅。
历史悠久的南非小镇西蒙镇有着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企鹅滩。企鹅滩目前生活着约3000只非洲企鹅。
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2023年上半年南非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8月12日,游客在南非开普敦乘坐观光车游览桌山。
南非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南非接待游客人数达407.37万,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78.2%。
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蒙古国2023年度“游牧民族”世界文化节开幕
这是8月18日在蒙古国泰吉山谷拍摄的文化节开幕式上的表演。
蒙古国2023年度“游牧民族”世界文化节18日在首都乌兰巴托以东40多公里的泰吉山谷开幕。这一文化节旨在展示游牧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游牧民族”世界文化节将持续到20日,其间将组织文艺演出、民族服装服饰展、手工艺品展以及赛马、射箭、摔跤等30多个类别的700多场活动。
来自蒙古国21个省和乌兰巴托市的上千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俄罗斯、匈牙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参加文化节活动。
蒙古国政府将2023年至2025年确定为“探访蒙古国之年”,并提出2023年接待100万人次外国游客的目标。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蒙古国:“游牧民族”世界文化节上的马术表演
8月19日,在蒙古国泰吉山谷,选手在蒙古国“游牧民族”世界文化节上展示骑马射箭。
蒙古国2023年度“游牧民族”世界文化节于8月18日至20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东40多公里的泰吉山谷举行。
蒙古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对该民族而言,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造就了蒙古民族尊马、崇马的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反映到社会意识范畴,深嵌在社会文化领域,从而形成了蒙古民族丰富的马文化。马崇拜是蒙古民族马文化的重要特征与体现,融入蒙古民族的血液之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马文化与蒙古民族发展水乳交融,一同熠熠生辉。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乌兰巴托牧歌——2023年度“游牧民族”世界文化节剪影
这是8月19日在蒙古国泰吉山谷拍摄的骑马的少年和嬉戏的孩子。
散去了白天的喧嚣,距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40多公里的泰吉山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夕阳给山谷和牧场披上了金色的盛装。参加2023年度“游牧民族”世界文化节的人们,有的选择在此宿营,等待次日继续参加文化节的各种活动,有的选择驾车返回乌兰巴托或附近的牧点。牧人们将放牧的马匹收拢并带回家中,不知疲倦的孩子们继续在夕阳中嬉戏打闹。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布鲁塞尔:“悬日”景观
这是8月2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律大街拍摄的“悬日”景观。
当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夕阳从主干道法律大街上空缓缓落下,形成“悬日”景观。
新华社记者 赵丁喆 摄
比利时迪南举办“浴缸划船节”
8月15日,在比利时南部小城迪南的默兹河上,参加者在“浴缸划船节”上向观众泼水互动。
当日,“浴缸划船节”在比利时迪南举行。该活动始于1982年,已成为比利时热闹的夏季节庆活动之一。今年的“浴缸划船节”主题为“默兹河上的农场”,参加者围绕浴缸打造稀奇古怪的船只,比拼设计创意及现场表演。
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耶路撒冷:比撒列艺术设计学院举行设计大展
这是8月15日在以色列比撒列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展上拍摄的为乳腺癌患者设计的睡衣。
为期两周的以色列比撒列艺术设计学院毕业设计大展正在西耶路撒冷举行,展览展出了400多位毕业生的作品,包括装置、服装、平面、功能等设计形式。大展期间,该学院临时将教室和学习区改造成一个巨大的设计博物馆,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展。比撒列艺术设计学院是中东地区较为知名的设计院校,其历史超过百年。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伦敦举行特别放映活动
8月15日,在英国伦敦,长期致力于收集整理“里斯本丸”号事件资料的英国退役军官费恩祺在放映活动上发言。
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俄国防部:挫败乌方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
这是8月1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拍摄的受损建筑。
俄罗斯国防部18日表示,俄方当天挫败了乌克兰方面使用无人机袭击莫斯科的企图,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赛塔·他威信当选泰国新任总理
8月22日,在泰国曼谷,当选新一任泰国总理的赛塔·他威信(中)与民众互动。
泰国国会22日召开上下两院联席会议,国会新闻中心电视直播画面显示,为泰党提名的总理候选人赛塔·他威信已获过半数议员投票支持,当选新一任泰国总理。
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沙特和伊朗外长强调加强两国关系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
8月17日,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右)、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出席新闻发布会。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17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与到访的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举行会晤,双方强调沙伊两国恢复并加强双边关系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这是两国2016年断交以来伊朗外长首次访问沙特。
新华社记者 王海洲 摄
印尼举行多样活动迎接独立日
8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行人经过独立日宣传海报。
8月17日是印度尼西亚独立日。
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比利时出生的大熊猫双胞胎庆祝四岁生日
8月16日,在比利时布吕热莱特的天堂动物园,大熊猫“宝弟”(左)、“宝妹”享用“生日大餐”。
新华社记者 赵丁喆 摄
日本东京:为大熊猫“比力”庆生
8月16日,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前来庆生的民众在翻拍熊猫的照片。
当日,百余名熊猫爱好者来到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为大熊猫“比力”庆生。
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日本核心CPI连续23个月同比上升
这是8月15日在日本东京上野一商业街拍摄的服装店。
日本总务省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7月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5.4,同比上升3.1%,连续23个月同比上升,继续在日本央行2%的物价目标之上运行。
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日本:台风登陆 新干线停运
8月16日,被滞留乘客在日本东京站等待新干线恢复运行。
当日,受今年第7号台风“兰恩”影响,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列车全线停运,导致大量旅客滞留。
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日本民众集会抗议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8月18日,市民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当日,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民众在东京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集会后,民众一同前往参议院,向政府及东京电力公司提交请愿书。
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日本民众紧急集会抗议政府无视民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8月22日,日本民众在东京首相官邸前紧急集会,抗议政府无视民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政府22日上午举行内阁成员会议,决定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新华社记者 冯武勇 摄
韩国渔民集会抗议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8月16日,在韩国全罗南道高兴郡沿海一带,韩国渔民手持标语参加集会活动,抗议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新华社记者 周思雨 摄
约翰内斯堡迎接金砖峰会到来
这是8月17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拍摄的金砖峰会条幅。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将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
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幸福的童年从这里开始——访中企出资成立运营的南非德阿早教中心
8月11日,孩子们在南非德阿镇的一家儿童早教中心玩耍。
这家早教中心由中国龙源南非公司出资成立运营。在位于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东北750多公里的小镇德阿,龙源南非公司出资成立运营了4家儿童早教中心,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了健康快乐的成长平台。目前已有近500名需要帮助的儿童被接收入学。
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南非德阿:中企购买的免费医疗大巴进校园
8月10日,在南非德阿镇一所学校,学生从医疗大巴车前走过。
德阿镇位于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东北750多公里,医疗条件落后。中国龙源南非公司2020年出资购买了专业医疗大巴车,每年为9000名当地居民提供优质免费服务。
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援柬埔寨中医医疗队开展医疗服务
8月18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的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援柬中医医疗队医生为患者诊疗。
新华社记者 吴长伟 摄
中肯地热发电项目助力肯尼亚加快能源转型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位于肯尼亚纳库鲁市的索西安地热电站项目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肯尼亚经济增速在非洲国家中名列前茅,电力需求也随之显著攀升。然而,电力供应短缺、电价过高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为弥补电力缺口和控制发电成本,肯尼亚政府计划加速建设地热发电设施。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凭借自身技术与成本优势,助力肯尼亚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其中的索西安地热电站是非洲首个从设计、产品生产到建设、调试完全由中国企业独立完成的地热发电站。“100%中国技术”让这个地热发电站备受各方关注。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中企南非风电项目造福当地民生
这是8月10日在南非北开普省德阿镇拍摄的龙源南非公司德阿风电项目风机。
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达美航空宣布将于10月增加中美航班
8月16日,一架达美航空客机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里根国家机场起飞。
美国达美航空公司16日发表声明说,该公司将于今年10月增加中美之间航班,并在明年进一步增加两国之间航班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