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
实验小学 刘静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实验小学刘静。我认为教师应当为学生的识字学习注入趣味元素,让低年级小学生觉得识字是快乐的事情,并非是一件痛苦的任务。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老师一定要常保持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新颖,变枯燥无味的识字过程成为有趣浓郁的识字乐园。
一、当前低段学生识字现状
(一)学生识字兴趣低
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内容枯燥,教师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使小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这时候就更需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此外,不少老师也意识不到识字兴趣对学生识字的重要性,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识字兴趣的培养,还会加重老师教学负担。
(二)低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特殊性
根据研究表明,低段的学生注意力时间较短,一节课的注意力主要在20~30分钟。他们偏向于形象记忆,对抽象的事物记忆力不深刻。识字方法长期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学生容易对识字疲倦。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因材施教,将同一种识字方法用在每一个学生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小学低段识字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深入人心
情境教学法是趣味识字课堂经常采用的授课模式,为低年级小学生创建身临其境的识字体验,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快速领会汉字的内涵。以教育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的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太阳、月亮、水灵、火焰的图片,将生动的汉字含义与抽象的汉字字形综合到一起。或者用多媒体展示这些象形字不断演变的过程,结合情景的释义,让识字课堂更加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理解。
(二)运用思维导图,启发思维
英国著名教育家安东尼创造了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发挥思维导图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生动形象的特点,将同一个字族的字进行分类和整理。利用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的特点,便于学生省时高效地记住学习的生字。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字词句运用”部分,第一次出现了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在图中,以“车”作为中心词,画出红色、蓝色、绿色的分支。在这其中,蓝色部分表示的是车的交通工具,即“火车”“汽车”“马车”。红色分支表示上车的动作,即“上车”“坐车”。绿色表示跟车有关的相关部件,即“车站”“车厢”。以“车”作为核心绘制思维导图,将“车“字的含义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了解了车的种类、上车的动作以及与车有关的部件,小学生需要识记的汉字数量较多,汉字的单个识记需要的时间长,识字的效率比较低。可以由一个字带动一串字的学习,从而提升识字的效率。小学生认识的大部分字是形声字,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形声字进行归类。
(三)利用猜谜游戏开展识字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猜字谜是一种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结合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猜字谜,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了解生字的结构,将生字和字谜联系起来,加深记忆效果。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就呈现了简单的字谜:“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在教学这个字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起凉风’说明天气刚刚变冷,体现了什么季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快速回答出:“秋天。”教师可以把“秋”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秋”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禾”是绿色的,“火”是红色的,绿油油的禾苗能够在及时雨的帮助下快速生长,红色的火焰会被水浇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恍然大悟,能够顺利猜出字谜。通过引入字谜游戏,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学会猜字谜的方法,感受猜字谜的乐趣。因此,在猜字谜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争先恐后地参与活动,大胆发言,课堂教学氛围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