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形索义”识字教学十法

——对安子介“劈文切字”理论的实践与研究

筑(竹、工、凡):“凡”是搞建“筑”,都离不开“竹”子和“工”人。   富(宀、一、口、田):每“一”“口”人都有房屋(宀)住,都有“田”地耕种,生活就“富”裕了。   播(扌、釆、田):用“手”把带壳的“米”(釆)撒到“田”里,就是“播”种。   办:“办”事要用“力”,出力要流汗(左斜点、右斜点)。  2.编述式:根据字的形义关系,想象出一个情节片断,并作形象描述。如:

愁(秋+心):解放前,秋天一到,穷人因为没有衣食过冬,心里就直发“愁”。

究(穴+九):有个人在洞穴里挖了九天,想知道里面“究”竟有些什么。

商:(可把“冂”想象为柜台)商店营业员立在柜台后面(商的上面),两脚分开(ハ),小凳子(口)放在柜台下,接待顾客。  3.演示式:用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如:

掰:两手掌心相对合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就是“掰”。

卡:两手一上一下作通道受阻被“卡”的动作;

笔:手持毛笔,笔头向下,竹做的笔杆儿下面装上毛做的笔头儿就是“笔”。

灭:用一块木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  4.讽喻式:在由形而义的剖解中,因势利导地注入教育因素,给学生以启发。如:臭:(自+犬)自大一点,“臭”不可闻。(为什么“大”字上还要加上一点?这是表示哪怕是有一点点儿自大就“臭”了);贪:(今+贝)钱(贝)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慢慢积累,可是有人今天就一定要搞到很多钱(贝),终于成了“贪”污犯。  5.点解式:着眼于字的某一构字部件,作“点”的解释。分两种,一是强调某些表义偏旁;二是对易错部位作提示。如“染”:可指出古人染衣要浸染“九”次,不可写成“丸”。  6.图解式:用简笔画的描摹,表示某些象形字或象形偏旁的形义联系。如:

鸟:画一只飞鸟,对照提示:撇是鸟头上的羽毛,横折钩像鸟的头,点是鸟的眼睛,竖折折钩是鸟的身躯,折钩里的一笔是小鸟展翅飞时缩着的爪子。

飞:用线条画一只鸟“飞”的形象,对照提示:横折斜钩像鸟的头、身、尾,右边的撇和点是鸟展开的双翅,鸟展开双翅就是正在飞翔。  7.区分式:对一组形近字的形义关系,作有理性的区分和说明。如:   哀——衷:哀,古时死了人都很悲“哀”,人们穿着丧“衣”去慰问,慰问要张口说话,所以“哀”是衣+口;衷,发自内心叫衷心,内心在上“衣”正中的地方,所以“衷”是衣+中。   鸟——乌:小鸟有漂亮的羽毛,人们可以看到它那圆圆的黑亮的眼睛;乌鸦全身羽毛乌黑,它的眼睛也是黑的,混到一起就看不清了。  8.嵌入式:这是直接循形、间接显义的特殊形式,适用于某些形义关系难以辨析的字。例如“确”字,可以嵌入一则有关“确”的故事:有个孩子见牛在吃庄稼,就用石头砸,“当”的一声正好砸到了牛角上,一位老爷爷见了说:“你砸得很准‘确’,但是用石头砸牛角,‘确’实很不好。”这一则“石头砸牛角”的故事,把抽象的“确”字的写法和用法就很形象地印入学生的感知和记忆中。  9.歌谣式:师生共同将已识的某些字编成形义相应,意象鲜明,顺口易记的儿歌。如:“束”是绳捆木;“尘”是小土扬;“休”是人倚树;“套”是袋大长……再如:(以“尧”为基础字)日出鸡报“晓”,有火把饭“烧”,有“水”把花“浇”,有丝能缠“绕”;(以“包”为基础字)有包不读包,有水起泡“泡”,口包虎“咆”哮,火包开大“炮”,衤包穿长“袍”,足包快步“跑”。  10.猜谜式:分两种。一是曲折地说出字形,并暗示字义。如:   蝇:一个虫子口触电,一到冬天就不见。   旦:又是一天大清早,日头初出地平线。   歼:一夜(夕)消灭敌人一千。   哥:可上又可下,老二喊老大。   古:一字有十口,历史很悠久。   泉:白水上下连,冒出山石间;听声叮咚响,尝口清凉甜。   帆:巾字在一旁,几中一点藏;“帆”船有了它,乘风又破浪。    二是只巧妙地说出字形而不显露字义。如:   苦:一家十口住草房。   茶:一人躲在草木中。  其实,在老师们的教学实践中,“析形索义”识字的方法还可在归纳一些,以上列举,旨在提示一点析解思路。总之,汉字凝聚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打上了鲜明的历史印记,曲折地反映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具有一般书写符号无法比拟的丰富内涵。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深辨细究一些字形义的内在联系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很有好处。如“册”和“删”这两个字,可以告诉学生:古人原在竹片、木片上写字,用绳子串起来就是“册”,如果要在上面作些改动就用刀割,所以加“刂”(刀)就成了删改的“删”。又如“贝”,若能告诉学生这是古时候用的钱币,他们在对贫、货、资、财、购、赔、赠这些字的理解时就会更准确。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会推动能力的提高。经常地进行“析形索义”识字,他们会悟出“每见一字,先求其母,从山必言山,从水必言水”(清·陈建侯《说文提要》)等析形索义的规律,这又可为他们在语境中识字铺路搭桥。

有位教师教“岛”时,和学生一道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岛”是露在水面的陆地,远看像一座山,古时岛上不住人,栖息着的许多鸟把“山’包围了,从远处只能看到高高站在“山”顶上的“鸟”,自然,鸟的爪子(“鸟”下的“横”)是看不见的,这就是“岛”。诸如这样构形独特的汉字,以具巧妙的表意方式,为我们乐化教材,进行愉快教学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作栩栩如生的描绘,利用指事字的提示性作画龙点睛的评点,利用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利用形声字形旁的表义性举一反三,给他们独立析形索义的“拐棍”。如果我们经常采用“析形索义”这样趣味的教学形式,当学生发现:火上加盖即“灭”,土里放物是“埋”,太阳晒干便“旱”,鸟口出声即“鸣”……时;当他们编出“草一斤,不是草,要吃放在锅里炒(芹)”;“王大娘,白衣裳,坐在碧绿的石头上(碧)”……这些字谜时,学生会惊喜地发现并感受到:枯燥乏味、难学难记的方块字竟是一个个饶有兴味的书写符号,而索义是形,因形求音,循形索义等变成训练形式,自然会使我们的识字教学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新的教学格局。

析形索义与注音识字,前者扬汉字形义关联之长,后者避汉字音形脱节之短,它们是识字过程中的一对“翅膀”,两条“腿”。既注重语境中识字,又增添“析形意识”,兼收并蓄,扬长避短,识字教学一定能比翼齐飞,稳实地走出一条优化之路。

THE END
0.汉字相似教学法探讨[8]因此,对形声字进行声旁的相似系联时,对于声旁不能提示字音的字不能硬性系联,而要使用注音识字法来教字音,用部件识字法来教字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遇到不认识的合体字就当作形声字,更不要贸然读半边。 总之,汉字相似教学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汉字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否成功运用,关键在教师的知识基础和教学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71373885;18819<72a776:A97744tj}rn
1.《汉字规范部件识字教学法刘靖年,曹文辉著吉林大学出版社【正版汉字规范部件识字教学法 刘靖年,曹文辉 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正版】 收藏 刘靖年,曹文辉 著 著 ¥ 累计评价 0 降价通知 - + 加入购物车 jvzquC41kvkn0si0eqs039679;<6;A74;34ivvq
2.关于汉字的字谜(精选5篇)一、基本部件识字法 在学生学习基本字后,我们就可以采取以旧换新,形近字对比,基本字加偏旁,拆部件等方法来引导学生随机识字,如:泡、炮、抱、饱,它们都围绕“包”字加偏旁,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有水成泡,有火放炮,有饭能吃饱,伸手抱一抱”这样以“包”关联,学生就可根据字义及特点一连串记忆多个字。 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762:30qyon
3.国内对外汉语教学范文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字理识字法、部件识字法、字族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注音识字法等。@些方法在诸多的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如何利用汉字的特点教授汉字呢?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的“汉字字源法”,从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结合笔画、偏旁、部件来教授汉字,使教授的过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3:9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