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张其莹名师工作室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学习任务群”成为小学语文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结合“学习任务群”的特征和具体课例,提出整合学习任务、创设情境、开展有效的识字活动、优化评价方式等四个教学策略,促进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更好地展开。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低年段:识字教学;学习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1]19。《课标》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计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等六个学习任务群。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特别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识字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本文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寻找儿歌中的汉字朋友”的教学为例,探究低年段识字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整合学习任务,指向核心素养

《课标》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可见,学习任务群不是多个无关联任务的集合,而是经过整合的学习任务群,它由一系列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互相关联而共同组成。学习主题引领的学习任务群的出现,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课程时代的到来,教师由此成为具体学习任务群目标的确定者、任务的设计者和任务进行的推动者小学语文低年段的识字任务主要贯穿于集中识字、随文识字、语文园地等形式中。教师基于统编语文教科书编撰特点,进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学习任务整合,可以单元主题为统领,确定核心任务,整合每课的学习任务,设计识字任务,促进学生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强化对汉字积累梳理与语言运用的结合,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础。

例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识字单元,以四则儿歌的形式,用场景图、树木特征、动物生活习性、农事活动四个主题贯穿整个单元的课文,“语文园地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则是识字的复查和实践性巩固。教师应在研读梳理本单元内容和识字主题的基础上,确定“寻找儿歌中的汉字朋友”为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分设三个任务:“寻找不同场景中的量词朋友”“亲近大自然中的树和动物”“感受四季农事生活”。引导学生在儿歌朗读中,在赏美景、识树木、交朋友、观农事的丰富情境中,归纳识字,推动汉字的积累和梳理: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汉字的丰富内涵,理解课文内容。由此,使单元主题内容、生活情境以及实践活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学生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体会汉字文化之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创设多种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识字内容,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1]22.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识字的重要力量。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联系识字经验

识字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在学习生字前或已有相关的生活识字经验,因此,创设生活情境、联系已有的识字经验、做好课内外识字的连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识字信心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教学《场景歌》这一课时,课前可请学生选择“只、条、处、方、块、行、座、道、丛、群、面、把、队、片”等生活中常见的量词形容自己家中的事物,并通过视频、图片、写绘的形式记录事物的外形特征。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已对量词使用方法有了初步的感知,如数量词“一方”一般用来形容方形的物品,“一块”一般会形容块状或片状的物品等。课堂上,学生可以快速寻找教室里的量词“朋友”,进一步深入理解习得的量词,进行巩固和运用。可见,生活场景在课堂中的呈现,使识字和生活体验相互交融,促进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识字,在识字中关联生活情境,推动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好语言。

(二)创设故事情境,提升识字趣味

结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具、语言渲染等手段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探索与运用;在认读汉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和演变过程,逐渐感受汉字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更加系统地、有规律地识记汉字。例如,在教授《拍手歌》一课中的“朋”字时,教师可用视频讲解“朋”字故事的形式,将学生领入奇妙的汉字世界中。学生画着“朋”字的甲骨文,听着关于“朋’字的故事,联系“木字旁”和“鸟字边”“山字头”组成新字,在汉字故事的学习中,拓展延伸。让学生在了解字源的同时,理解造字规律,归类识字,学会用多种方法识读生字。又如,教学“休”字时,教师可出示“休”字的甲骨文图片,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并说说“休”的意思--人靠在大树旁休息,感受甲骨文形象化的特点,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休”字,体会中华文字的历史文化内涵。上述可见,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加深了对汉字“朋友”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了如何与汉字“朋友”友好相处,让识字学习变得有趣深刻。

(三)创设游戏情境,享受识字过程

创设游戏情境不仅能激发识字兴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能激励学生探索识字方法,享受识字乐趣。例如,《树之歌》一课以富有情趣的儿歌形式介绍了不同树木的特点。课堂教学时,可设计“小树苗长长长”的游戏,“木’变成“木字旁”,不同的小树苗长成了不同的树木。小学生在语言游戏的实践中,理解和运用“叶儿红、满院香”等词语。字词学习衔接自然,水到渠成。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任务整合完成后,为推动任务的进行,教师需开展有效的识字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例如,学生学习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在任务二“亲近大自然中的树和动物”中,反复诵读儿歌,感受树木种类的丰富,感知不同树木的特征。在这一情境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归类识记积累生字,并在语境中联系生活识记生字。

(一)设置预习活动,勾连识字与生活

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收集身边常见且较为了解的树叶,放在书中做成标本,或者通过绘画方式画出喜爱的树叶的样子,写一写它的特征。收集制作标本的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对不同树叶的形状、颜色、生长习性等,有了多元深入的感知和了解。此时,“梧桐、松柏、枫树”等不再是个个字符,其背后涵盖着学生对其的理解,这些理解和这些字符紧密相连。绘画则是以多样化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学习选择,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图文并茂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传达体验者的快乐。

(二)营造探究氛围,促进自主归类识字

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学生课前预习活动结果的展示,营造轻松的探究交流氛围树叶标本展示、最受学生喜爱树叶排名榜揭晓、绘画作品的分享活动,再次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课堂中,学生展现的一个个独立的体验,需要老师的不点拨和联结,进而丰富他们对不同树木的认识;在互动交流中,学生自主识记“梧、桐、枫、松、桦”等字,发现这些生字左形右声的共同点,建立生字音、形、义的正确联系。教师将符合这一构字特点的字聚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分析比较,归类识字。同时,课前联系生活实际预习生字的方式,巧妙地化解了识字量大的问题。

(三)创新教学活动,积极引导随文识字

识字要与学文、表达相融合,有效的识字活动不仅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更要指引他们回归课文,在课文学习中识记与巩固生字,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沉浸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课文中,回顾自己的树木好友,学习相关的生字词,读准字音。例如,开展“挑战报树名”活动,随堂检验学生自主识字的成效,并将学生报出的树名放入课文的句子中。促进学生在示范朗读、小组合作等学习形式中,结合树木的特征,在语言运用中进入深度学习。

(四)拓展教学环境,推动迁移与运用

识字教学不应拘泥于教室中创设的环境,例如,围绕“亲近大自然中的树和动物”这一任务主题,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教室外开放的校园环境中去探索实践,亲近校园中的树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激发自主识字兴趣。再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自主介绍树木,在拓展延伸中运用习得的汉字知识,提升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四、优化评价主体和方式,推动教与学的改进

树苗变成“木字旁”,遇“同”,长成了“桐”树;遇“风”,长成了“枫”树;遇“公”,长成了“松’树;遇“白”,长成了“柏”树;遇“华”,长成了“桦”树;遇“乡”,长成了“杉”树:遇“圭”,长成了“桂”树。小树苗变成枫树,秋天“叶儿红”变成桂树,开花“满院香”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识字游戏中,总结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感受识字的无穷乐趣。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识字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任务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一)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多元性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将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校及社会人员等的评价纳入到学生参与的评价考核参照范围内,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全面。例如,在完成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查找不认识的汉字任务后,一是,学生通过自评,说说查找到的汉字的页码和读音,总结概括查找的步骤方法。二是,在互评环节,同桌、小组之间比较速度和正确率,互相分析彼此的问题和落后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观察到同学的优缺点,同时反思自己,明确自己在运用部首查字法时有待改进之处。三是,在完成“查一查自己的名字”学习单时,家长可对学生在家自主查找汉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了解孩子学习成效的同时,关注到孩子的具体问题,并进行评析。四是,教师在学生课堂活动的展示和课后学习单批阅中,对学有进步和学习较为困难的同学给予特定的鼓励和帮助,并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最终,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逐步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在相互分享观点、意见中被尊重、被接纳,使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来,推动教与学的反思和改进。

(二)在评价内容上,注重过程性

应在具体情境任务中立体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通过评价在情境任务中获得信息,增加兴趣,通过评价较为完整真实地记录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识字学习、合作和创新的能力。如在“寻找儿歌中的汉字朋友”的识字活动开展之前,需要预测学生的情感态度、语言能力等。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鉴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并实施“儿歌朗诵会评价表”,从识字方法、语言韵律、情感表达.小组合作这几个角度进行考查评价。

(三)在评价方式上,注重灵活性

在评价方式上,不仅要有多样化的呈现,如制定评价量表、认读与书写的练习等,更要有课堂教与学的评估,在读说写的方式中评价学生的发音、朗读、合作、创作等。如在任务活动的进行中,用词卡闯关的形式,评价学生字词朗读的正确率和流利程度;以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试着说出图片所要表达的字词,进行师生互评:还可以“你画我猜”“你演我猜”的形式进行趣味性巩固识字活动,增加评价的灵活性。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不仅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为整个识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富有及时性、趣味性,更能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便于教师和学生在识字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改善和调整。

如温儒敏先生所说:“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不只是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习任务群”应用到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力求在适应低年级学生心理的基础上,以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带动识字教学的展开;结合大单元教学结构,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开展有效的识字活动;优化评价主体和方式,推动教与学的改进。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生动的情境中启发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

还能输入140个字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801818

THE END
0.643.听评课感悟:探索语文教学的新境界3.识字方法。(随文识字、集中识字……) 张锡冉:《铁杵成针》 文言文的表达言简意赅,却内涵丰富。张老师《铁杵成针》的教学在让学生读顺、学会、悟透的基础上,通过李白前后的变化,抓住一个“磨”字让学生知道了想要有一番成就必须经过磨炼,整节课内容丰富而精彩。 jvzquC41yy}/lrfpuj{/exr1r1:dho:38;674m
1.关于小学语文低年级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的教学模式2.您在日常识字教学中主要采用哪种模式? A 以集中识字为主B 以随文识字为主C 两种模式结合使用D 其他(请注明) 3.您认为哪种识字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识字速度? A 集中识字B 随文识字C 两者效果相近 4.您在选择识字教学模式时,会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A 学生的学习兴趣B 识字的巩固效果C 识字的速度D 教材内jvzquC41yy}/ys}0ep5y|884:5912;=0cuvy
2.整体随文识字,低段识字教学新样态当然,光通过随文识字还不能让学生完全认清汉字,所以,我们还应该在通过多次阅读文本,与汉字多次见面后,把汉字有选择地集中起来,分析字形,指导写字,教给学生更多的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针对其低段学生“不能成批识字,影响识字效率”的特点,我们可定期jvzquC41yy}/zjmvuz4dqv4kphu03>9;15<157mvo
3.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和实施之下,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在各个学校之中,而随文识字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为学生学习基础奠定提供了最大化支持。本文分析研究,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设计和开展之下,如何通过开展随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语文识字效率,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 识字作为jvzquC41yy}/srpcpenjpj3eqo5ujnxku1|jg€47:8::8;
4.一年级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精选16篇)在我看来,随文识字、集中识字、课外识字“三合一”的有效结合是识字教学的最佳组合。 一年级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 篇2 20xx年3月13号下午在兴庆区二小由徐睿老师培训的《一年级下册教材研说》真是收获颇多。 这次培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徐老师展示的20分钟微型课,就在这短短的20分钟里孩子们都深深的被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vfkzpzkteg}njwk525;6558;/j}rn
5.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篇)我们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有机结合。采用“四读法”,一读,学生自主初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二读是学生读中识记生字,三读是检查学生读或师生合作读,边读边出示字卡,四读是录音或老师示范读,这一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心理出发,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jvzquC41o0vynsok0ipo8okcq~vgofpuk54;992734ivvq
6.基础教育学习心得体会1.拼音识字教学要强调一个字:趣。有趣才有吸引力,才能使学生想学。甚至好学。识字教学要讲究方式的多样化,利用绘本。教材。影像等教学资料,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多认少写,识写分开。进行游戏识字时要讲究效果。写字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错误。把写字教学当做语文教学的基础。坚持每天练习10分钟。 jvzquC41yy}/z~jzkng/exr1{e5d4<955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