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字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临屏诗创作三室编辑部
总 编: 海底月
副总编:杨优(兼顾问)
主 编: 梓君
执行主编:冰凝儿
副主编: 朗朗 清心 静走
编 辑: 子燕 华阴一凡 孙世伟 孙明亮 中慧
诗评(赏析):杨优 梓君 朗朗 清心 冰凝儿 孙世伟 孙明亮 慧子
三室大群收稿:梓君 子燕 冰凝儿 静走 中慧 朗朗
作品整理:清心
佳作甄选:中诗报临屏诗创作三室编辑部
文稿校对:清心 梓君 冰凝儿
作品审核:杨优
美篇制作:朗朗
中国诗歌报第三临屏诗创作室已发展成为:集创作与赏析、朗诵与播报、书法与诗歌影视等三大版块于一身的文艺综合体。
本期共收稿168首,其中推荐上刊诗评7首,优选作品135首。
以下作品按收稿序号及甄选程序排列展示,敬请欣赏!
本期同题
1.全命题:《书香》
2.半命题:《……撑伞……》
3.全命题:《一缕清风拂过》
4.全命题:《小村,拎着心思》
5.半命题:《……五月……》
6.半命题:《……童心》
7.全命题:《立夏》
8.《寂静如此完整》
9.全命题:《取火为歌》
10.全命题:《一个春季》
本期出题人: 冰凝儿 清心
静走 子燕 芦国柱 儒子 风清 杨优( 三题)
一. 本期推荐上刊诗评作品7首
1.与立夏书
文/晓君一生何求(山东)
立夏了。麦穗的目光一寸一寸地向远
风,不停地摇晃着它眼前的事物。那些发芽的,吐绿的部分
用新鲜的热情,望着我
望着我,日子赶着日子
这时,我正赶着我的耕牛
趟过大地上的划痕,追赶野草的速度。大片大片的麦子
站在我的眼眶里
风吹过来,麦浪宏大的生命。手与手紧紧握住五月
即将给出的答案
立夏,为你的到来,我与阳光肩并肩,焚烧了
太多的雪,包括我苍白的语言
但我,毕竟快不过经过。风,从冬天一直吹着
我永远在风中
只有羊群,从我身边慢慢悠悠地经过
像村河中流动的水
明天,该套种玉米了
我的父亲从泥土里挖出一块石头
【梓君赏析】读晓君的诗,总是能感受到作者深层的宇宙意识。这首《与立夏书》给我的感觉亦是如此。两个小节,眼光从远至近,从眼睛到胸怀,表达了一种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蓬勃的生机。意境宏阔高远。第一小节的主要意象是“我”和麦子,一起追赶风,与野草竟逐,和五月对话,热切地迎接立夏。
第二小节,作者把镜头拉近放低,述说着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相生相克中,创造自己的家园和幸福生活。写作视点也是从远至近从高到低。他像夸父追日一样,追赶阳光,追赶风,赶着他的羊群走过小河。而他的父亲正在地里刨食,“挖出一块石头”。这是一片风和日丽的田园生活。
诗在生活里。如果没有生活,诗就没有了生命。诗在宇宙里,没有宇宙意识,诗就没有张力。晓君的诗是也。
2.立夏
文/墨磨人(贵州)
布谷鸟收起催耕指令
春天,就落下一层锈迹
撩开那忽冷忽热的暧昧面纱
就瞥见,初夏的棱角分明
它的平仄掷地有声
田畦、菜园和峭拔的山岭
以白光和富饶的翠绿
弥合内心,未及返青的部分
在惊叹时序的神秘之余
享用蝉鸣无休无止呼啦啦的清凉
在初夏,可以临摹一只灰鹭
任意打开羽毛和肺腑
让一树杨梅的红,源源导入
并发出泉水叮咚的声响
【冰凝儿赏析】立夏是节气当中,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墨磨人老师利用象征手法“布谷鸟收起催耕指令,春天,就落下一层锈迹,撩开那忽冷忽热的面纱”婉转道出春归夏至,以“初夏棱角分明它的平仄掷地有声”做背景;以“田畦”“菜园”“白光和富饶的翠绿”为道具,将立夏的情境,用手中的妙笔流淌在诗行中,给人以清新靓丽之感。回味前半部分,再细品末端收尾处,就季节而言,在“初夏可以临摹一只灰鹭,任意打开羽毛和肺腑”这让作者抓住了立夏给人以联想的大好时机,借景抒怀,点出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印证的哲理。全诗语言生动,质朴无华,洋溢着送春迎夏的生活气息。
3.重拾童心
文/马到成功(河南)
摔一掌心跳的泥巴
空气里拧出汗水的咸
作别的一瞬在门前润色
让所有的日子都看傻了眼
一块泥巴捏成另一个世界
落地的灵性成了童年的绝版
挥一挥胳膊抽疼了思维
爆裂的狂欢把日子响得脆甜
黄土的任性沾上水的初衷
童趣抖落在温馨的农家小院
一腔痴爱在思念中瘦了又瘦
抵在我的身体中生死缠绵
青石板上的杰作在风化
渲染的童年画面在繁衍
牵着我的心魄荡漾花开花落
一路暖香把我的爱无限伸延
【朗朗赏析】写诗要尽力避免直呼主题,要把标题隐藏内容之中。读者读了之后,知道写了什么,而不是,啊!重拾童心,摔泥巴怎么怎么的……。读这首小诗,作者只写童年一件事玩泥巴,摔响炮。在诗人的眼中,泥巴有心的,有灵动的,汗水是咸的,爆裂是狂欢的,黄土是任性的,杰作是在青石板上的,简单的摔响炮,作者从泥巴,到制作,摔在青石板上,爆裂的狂欢,组成一幅幅画面,写出了童心。让所有日子看傻了眼,狂欢把日子响得脆甜,抵在身体生死缠绵,爱无限延深,这四句层层升华,向人生延深。最重要的说一点,作者四段,每段四行,句尾用了“咸、眼、版、甜、绵、延等"同韵母字,接近古诗的味道,值得学习。
4.立夏
文/孙生荃(吉林)
在此刻随处出镜的画里
把身影藏在了脚下
雨巷的风
在涟漪的纹路中壮大
铁牛刻完了垄的童话
汗珠与种子的梦
在父老乡亲的伏笔中
将一个谜偷偷地萌发
花开花又落下
留下的绝不是涂鸦
枝丫间一天背负一层厚重
葳蕤的绿隔绝了太阳与根的对话
浓雾来袭朦胧了谁的神话
秧田的流云映着哪家村姑的脸颊
鹊莺燕子的鸣唱在抒发着什么
父亲弯向大地的脊梁在为谁挺拨
立夏
喧嚣声越来越嘈杂
色彩越发浓艳着天下
故土小得只剩下乡愁那一旮旯……
【清心赏析】孙生荃老师的这首《立夏》,在描绘节令景物的同时,把人物的活动融入了其中。开首描景,“此刻随处出镜的画里/把身影藏在了脚下”仿佛打开了一幅画卷,接着突出了风,已经从春天的温柔“壮大”,充满了力量,是夏天到来的开始。第二节跳开写人物活动场景,“铁牛”“汗珠”“种子”,还有“父老乡亲”,一起让梦萌芽,正是立夏时节的场景。第三节又回来写景,从花开到花落,枝丫间厚重葳蕤的绿,还有越来越大的太阳。第四节,秧田里倒映着流云,也倒映着村姑的脸颊,还有“鹊莺燕子的鸣唱”“父亲弯向大地的脊梁”,把景和人物的活动融合在了一起。最后一节,从声音的喧嚣,色彩的浓艳到“乡愁那一旮旯”,把立夏时节推向了高潮。景和人物场景分分合合,却又那么和谐,浑然一体,构成了完美的立夏。赏读,推荐!
5.书香
文/王杏波(云南)
焚香,净手
在一声轻轻的叹息中
把虔诚放下。放下又拾起
在轻与重之间,反复掂量
一页纸和一枚银元
与时光讨论断舍离
脂粉无法形容褶皱里的沧桑
却能在一本书里读懂春秋
我一页页地翻着冬天的雪花
情绪如夏天的枝蔓一般疯长
顺着它的指尖方向
在秋风中寻一枚红枫的浪漫
又和春天漫谈,花开花落
废墟里的一片龟甲坚韧了眸光
在木牍竹简,缣帛白纸的墨香中
跌跌撞撞,一路
多想靠近你
用自带光芒的容颜辉映余晖
且听,你的浅吟
慢品,杯中茶
【孙世伟读诗】王杏波老师的诗富有内涵富有魅力,每次读王老师的诗入诗入画入梦。书香,可谓是王老师的又一篇佳作,诗歌运用了纷繁的意象,表达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复杂的思想。语言恰如其分,词汇魅力十足且富有跳跃性,让读者入诗,读来有更多的思维度及诗歌美好的享受。
6.阳光送给五月的礼物
文/孙明亮(安徽)
她们都熟了,像一粒粒
饱满的浆果,颤颤地摇晃在枝头
从深草中
露出蘑菇的圆脑袋
荷塘里
露出人头大的绿叶
花一样的女孩,穿起了
连衣裙,裸着一双光洁的腿
天空蓝得没有杂质
空气都是甜的,让人发晕
路旁的枝叶沙沙地摇晃起身子
望着阳光,快乐从心底里发出
【明亮读诗】现代诗的标题,就是诗歌的一部分,阳光送给五月的礼物,每个月都不一样,要写出五月,有五月的特色。五月是夏天的开始,春天的结束,树上开始结果子了,深草里有小蘑菇的影子,荷塘里也有了一点绿叶,特别是女孩穿起了裙子,天空碧蓝,这样的五月,得出的结果就是快乐从心底里发出,自然而然,情由衷而发。诗歌语言欢快鲜活轻松,把读者带到那种环境,具体的细节,给诗歌有了触底的感觉,现场感强,读后能迅速瓦解对已经有的诗歌的温存,而确信一种新的美终于又可以找到其相依托的形式,阳光在五月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快乐的场所。这里阳光可以看作是人间的美好,五月可以看作是接受美好的自然万物,用诗歌的语言解构他们之间的关系,给人间带来美好的向往。
7.寂静如此完整
文/过客(山东)
寂静如斯
熬过一个又一个白昼
铺一纸素笺
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记下
感受灵魂的漂泊
茫茫人海中寻觅
寻觅一份不变的坚守
脚步追逐远方
与朝霞对话,诉说轮回的悲喜
与夜风共眠,梦里旖旎
海边欣赏自己的影子
还有徘徊又徘徊的脚步
寻觅是最美的等待
一个人的辽阔
是最完整的寂静
【慧子读诗】过客老师这首诗的诗眼是:寂静的忧伤。诗首句入题:寂静是这样的。然后分两部分展开陈述。第一部分(前三节)写夜里寂静的思念。夜深人静时,静静地写下生活的酸甜苦辣,思念又起,灵魂漂泊,去寻遇见曾经的那份美好。第二部分写海边的孤独寂寞:独自一人在海边徘徊,只有影子脚印陪伴自己,等待的心啊是那样的凄美,孤独寂寞的思念啊犹如大海一样辽阔。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技巧,诠释了寂寞孤独的哀婉画面,表达了诗人在寂寞中的思念之情。诗的画面感很强,意境凄美。推荐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