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名字一共才笔,没人能读出来,还有个字仅一画,你认识吗汉字生僻字多音字查字典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一,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不断地演变,据不完全统计,如今保留的汉字总数在10万个左右。

而这些字体里面,包含了一些笔画非常多的字,也有一些仅有一笔的最简单的字,而这些字往往被视为生僻字,因为很少出现,认识这些字的人也很少。

而一些生僻字,却被越来越多家长用在了孩子的名字中了,这样和孩子重名的人就会很少,并且名字也与众不同。

但是,这些生僻字也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便,因为很多人都不认识,甚至老师也不认识,只能通过查字典才能确定这些生僻字的准确读音。

一、小学生连名带姓一共才2笔,没人能读出来

给孩子起名字,真是容易跟风扎堆,之前梓萱,子轩,梓涵,紫涵,子涵备受青睐,不管是同音同字,还是不同字同音名字,重名的非常多。

看到这个现象后,家长们开始另辟蹊径,给娃取名盯上了笔画非常多,或者笔画非常少的字,主打一个与众不同。

大概很多家长都看过一些孩子因为姓名笔画太多,孩子上学后带来很多困扰,于是家长就反其道而行,纷纷给孩子起笔画最少的姓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写名字简单,很快就可以学会了,重名的也少。

一些家长在给孩子起名字时,开始跟风“极简”风,名字的笔画越少越好,如果姓氏笔画再少,这样孩子的名字连名带姓加起来也才几笔,非常特别。

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名字,连名带姓加一起才不超过5画,甚至有的名字,姓氏加名字一共才2笔,查重名后,几乎没有第二个一样的名字,为此父母们很是得意。

其中最为典型的,要算数下面这个名字:

这个火遍网络的名字就是一个“、”加一个“O”,这个姓名刚开始应该很多人都会读错,刚一看还以为是写错了,或者只是当成标点符号和一个字母。

其实,这个“、”也是一个姓氏,非常稀有特别的姓氏,这个“、”在标点符号里面是“顿号”,在姓氏里面却读(zhǔ),它的读音和“主”是同音。

而后面的名字“O”更是难倒一大片人,因为这个和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一样的符号,在汉语里面的读音让很多人意外。为此,我专门查阅了一下字典,原来“〇”字,读音:líng。

看到这个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数字“0”,没错,它的意思确实就是数字“零”,但在古代,它同时也是一个姓氏。

之前曾经有一位名字中有“〇”的先生,去办理二代身份证时,工作人员怎么都打不出他的姓氏,最后只能用符号代替,因为数据库里打不出的字都用特定的符号来代替。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曾有家长给孩子起名为“乙一”而火遍网络,“乙”这个姓氏本来就已经挺稀有,一笔就下来了,结果孩子的父母就把“极简”做到了极致,名字就“一”单个字,也是一笔。

这个名字倒是挺不错,字都是大家熟悉的,笔画还少,孩子容易些,老师和同学容易记住,堪称极简名字中的典范。

就像第一个名字“、O”,纯粹是稀有姓氏加上生僻字,这个名字刚开始没几个人能读出来,刚入学时,估计老师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查阅字典后才能准确读出来。二、还有这3个字都仅有一笔,能读出来一个的都是高手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加上很多又有多个读音,每个读音又对应了不同的意思,这就让汉字又增加了不少神秘感。

比如“重”就是一个多音字,念“zhòng”表示重量、程度;念“chóng”的时候又表示重叠、重复,此外,这个读音还是姓氏。

类似这样的字还挺多,于是这就让初学者摸不着头脑,许多老外都不由得感慨:“好不容易认识了汉字,结果它们组合起来又完全看不懂了!”

中国汉字除了多音字外,还有很多生僻字,那些笔画繁多的生僻字就不说了,而那些笔画非常少的字,简单到就一画,还是有很多人读不出来。

除了上面说到的那两个仅仅有一画的生僻字外,下面这三个字也是仅仅只有一画,很多人都不认识,有网友看到后就感慨:能读出来一个的都是高手:

① 第1个字:“丨”字

这个字其实是一个象形文字,书写十分简单,仅仅一笔,而它的意义可不简单,这个字一共有4个读音,每个读音对应不同的释义。

读gǔn,意思是“上下相通,引而上行”;

读tuì,意思是“上下相通,引而下行”;

读shù,意同“竖”,意思和“火柴棍”差不多;

读yī,是一个古姓氏,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个姓氏。

② 第2个字:“亅”字

这个字的读音为:jué

《说文解字》中写道:“亅,钩逆者谓之亅。”意思是“鱼钩上的倒须钩”,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文字。

不过“倒须钩”的时候都会用“钩”来代替,所以“亅”字基本只作为汉字笔画“竖钩”使用。

③第3个字:“乚”字

这个字也有两个读音,不同的读音对应不同的释义。

读háo,它的意思同“毫”,乃古代的长度单位。

读yǐ,它的意思同“乙”,古人有时候会把“乙”写成“乚”。

更多时候,这个字被我们读作“竖弯钩”,是一个常见的汉字笔画。

三、结语

因为很多家长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想要与众不同,所以就喜欢用生僻字,这样似乎显得更有学问,但是,其中的弊端家长也要清楚。

上面说到的五个生僻字,有家长还会给孩子取名字用,而对于这几个字,认识的人很少,可以说是,如果不查字典,能读出来的真的算是高手了。

上面的五个生僻字,没看文中的读音之前,你认识几个?

参考资料:《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说文解字奶字分别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 书法版大字 楷书小篆释意,说文解字 有"朐 《骗》字义,《骗》字的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蒲》字义,《蒲》字的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楷》字义,《楷》字的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字以溯源 |「京」-- 京华长路绝,江海故人稀 《爹》字义,《爹》字的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相关搜索 《崔》字义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361486316:87A53a3662;5;8;
1.小学生说文解字真的让娃爱上认字了✨之前我家娃一看到生字就皱眉,写作业像在“破译密码”,每次听写都像打仗,老母亲心累到不行。直到朋友推荐了这本《小学生说文解字儿童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了几页,结果娃自己坐在沙发上看得津津有味,还主动跑来问我:“妈妈,‘休’字为什么是人靠在树上?”那一刻我真的惊了——原来汉字还能这么有趣! jvzquC41lkgoiqz0vcuccx3eqo5hwjsinqibn8997;>`7nk6he8g2@gh7f=fd@7e23:67:76;c91
2.小学生说文解字三年级上册小学生说文解字正版语文同步人教部编版小学生说文解字三年级上册小学生说文解字正版语文同步人教部编版 少儿说文解字注原版 汉字起源字形演变正确趣味诠释初文本义和引申义认字识字书¥19.80 (8.32折) 降价通知 定价¥23.80 暂无评分 0人评分精彩评分送积分 作者 无 查看作品 出版 北京教育出版社,2022年09月 查看作品 分类 图书>中小学用书>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6376816=::20nuou
3.大学老师成“导演”“微电影”说文解字【新闻女生·故事】在“微电影”中,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教学法教研室的郑昀老师和语言学教研室的于淼老师,用有趣的对话讲述了“牛”字的起源,还自备道具小黑板,清晰明了地呈现了甲骨文中“牛”和“牢”的形态。 于淼: 这个图形就是甲骨文的牛字,我刚才说的太牢和少牢,就是由这样的一个偏旁和它相结合而出现的。 jvzq<84pgyy/;?6:;0ipo8|143641A:52:66e>f6c6?e8Ag262<93B>;8;9g57mvon
4.“廉洁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全文)2、全班交流(说文解字) 经过刚才的诵读,和平日里的理解,小朋友们在自己的心中对于诚信肯定有一个认识,那请小朋友们来说说什么是诚信,或者你认为一个诚信的人应该是怎么样的? 折纸游戏 学生各抒己见 刚才大家都说了自己认为的诚信,说的都不错。其实诚信就是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t6z=bo}i0jvsm
5.一帧中国丨形音义贯通,文字学大家段玉裁这样研究《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学著作,其开创的部首检字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说文解字》共收入9353个字,它的出现标志着文字学的正式创立,不仅深刻影响了后世字书的发展,也是现代学者释读古文字、解读古代文献的重要依据。清人段玉裁是研究《说文解字》的大家,侧重用传世文献揭示汉语词的引申义jvzquC41edmd0|hqn0ipo7hp1pkxu89692:49
6.初中复习英语方法范文4. 利用多媒体,进行说文解字教学 英语词汇由单个字母组合而成,因而词汇含义与字母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单个字母也可以算得上是象形符号,有规律可循。因此,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拆分词汇,注意词汇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发挥合理想象联想,以发掘词汇规律,理解词汇深意。比如basin,意为盆地,可将其拆分成 “base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33>/j}rn
7.读书日特别报道丨我们的阅读时间汲泉兴趣小组于2009年成立,阅读对象涵盖《尚书》《说文解字》等中国经典。“与历史、与先贤、与未来对话,书院形成了师生共同切磋琢磨、研读经典的浓厚氛围。”岳麓书院党委副书记谢丰介绍,“汲泉”一名就取自书院汲泉亭,意为学习要像汲取泉水一样源源不断、融会贯通。 jvzq<84yyy4cgrokpixfxrjy0eun0ls1ygtiwj4424:168y424:16;8a:2648<;24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