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底到9月初,广州市越秀区14000多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将参加“开笔礼”活动,成为他们的“第一课”。8月30日,由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越秀区关工委、越秀区教育局、农讲所纪念馆联合举办的2024年越秀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开笔礼,在番禺学宫(农讲所纪念馆内)举行。
“开笔礼”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学童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自2004年起,越秀区与农讲所纪念馆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入学开笔礼的实践活动。
2015年新学年开始,越秀区率先在广州市全面铺开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开笔礼活动。活动在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以番禺学宫为全区入学开笔礼活动的主会场,选取辖内的1所小学参加主会场活动,其余53所小学结合本校特色设立分会场。活动邀请德高望重的名师、名校长等为学生开笔,书写“人”字,寓意让学生勤学习,懂礼仪,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让小学一年级新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现已成为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特色品牌,成为越秀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家庭的重要活动,成为一种传承传统文化、寓教于乐的重要载体。
2024年,越秀区将会有超过14000名一年级入学新生参加各自学校的开笔礼活动,持续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
文明花开,以传统文化涵养时代新人
“番禺学宫,明清时期被称作‘岭南第一学府’,莘莘学子在这里勤学苦读,金榜题名。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主办了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今,我们越秀学子在兼具历史古韵和红色文化基因的番禺学宫开笔破蒙,开启智慧。”广州市满族小学校长白茹璎在学子首课环节勉励孩子们要发奋读书,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富有理想、品格高尚、充满活力、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时代新人。
据了解,广州市满族小学还在活动现场展出了学生们制作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通草画作品、博物馆微模型以及各民族服饰等,学校石榴籽舞蹈队队员为大家带来了民族舞蹈《满韵情》,以浓厚传统文化氛围营造,彰显越秀城区文明程度。
启蒙明礼,以传统文化浸润心灵
活动现场,身穿特色校服的广州市满族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游泮入学、整装习礼、孝亲敬师、点智破蒙、宣誓明志、击鼓奋进、学子首课、名师开笔、礼成颁证和放飞梦想等十个仪式。小同学们在满满的仪式感中上好入学第一课,在“沉浸式”参与中接受了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传统文化熏陶。活动还邀请了德高望重的名师为学生开笔,书写“人”字,一笔一划间,不仅传递了书法技艺,更寄托了对孩子们成为正直、有德之人的殷切期望。
十年一心,以传统文化铸魂育人
在番禺学宫举行开笔礼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自2004年起,越秀区与农讲所纪念馆就开始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新生入学开笔礼的实践活动。2015年,越秀区率先在广州市全面铺开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开笔礼活动。
近年来,越秀区不断改进创新文明培育和文明实践工作方式,深化打造“越秀开笔礼”活动品牌,探索融合更多形式、更具特色的内容。
“通过对‘越秀开笔礼’这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的持续打造,我们已经为超过10万名一年级新生开启人生的智慧之门。接下来,我们将深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实习生:邹文婧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汤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