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门桂莲报道:今天上午,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皇姑寺村小学生担负起为村里建国以来最后一批文盲老人进行识字教学的重任。
小学生们荣幸担当老年人识字教师
小学生的誓言是:我愿意让不识字的老人全都识字,我愿意让不识字的老人与我们共享祖国文字的文明,我愿意让每一个老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留文盲的遗憾。从今天起,我自愿肩负为村里老人补习文化的重任。为老人尽孝道,送温暖,传文化,献爱心。为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做出自己的贡献。
6月1日皇姑寺村老年人识字补习第一课
皇姑寺村老人首期识字补习班共50人,最高年龄92岁。今年6月1日开课时,这些与共和国同龄或年长的人群中,有照顾病人一连几年都舍不得寸步离开的老者,有拄着双拐,走路十分吃力的病人,他们从小门老师手中接过毛笔、自来水笔、书法纸、硬笔书法练习本和正楷毛笔字样时,激动万分。他们说:我们该上学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没钱学,以后扫盲因为养家糊口交公粮,整天忙着种地没时间学,一辈子因为不识字、没文化,抬不起头来。这回好了,我们也可以学认字、学写字了,这辈子我们能补上这一课就是没白活。
6月1日皇姑寺村老年人识字补习第一课,学习《新华字典》中第一个字“阿”
第一课由小门老师示范教学《新华字典》中的第一个字“阿”,并布置了作业。课后,这些老年人做功课的态度非常认真,小学生深入各个家庭检查作业时,大多数都能写出正确的“阿”字来。63岁的脑血栓患者孙少宾右半身行动不便,用小三马车带上两腿不能走路的妻子来到学习现场。他右手不能拿笔,就用颤抖厉害的左手握笔练习,非要把字写对写好不可,每次遇见小门就想多学几个。他因脑血栓口齿不清、语言表达十分费力地说:“我从小家里穷,没上过一天学,我好想上学呀!”
90岁的方成海和老伴儿一起练字
两位近90岁的老者学习起来都非常认真
小门国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民;办学任务是:重新审视现行《国学》教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列出新的《国学》教材系列;重新审视现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材。构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科学教育体系。真正落实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让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的方针政策服务,为现代化服务,为培养祖国的接班人服务,让中国文化站在引领世界进步、繁荣和发展的前沿;办学思想是:教学相生相长,二者行你是我师。打破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单向传播教学模式,实行科学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构建全民族终身学习的体系做出贡献;办学作用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以现实社会的国计民生问题为切入点,根据时代需要,研究传统,面向未来,享用民主,为人类和社会服务。倡导每位朋友自立、自为、自律、自主学习,学员在此学习时,得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人文知识,更多的将是个人人格的熏陶和长成。小门坚信:“二者行你是我师”的教育理念、精神、态度和方法将促进我国教育走向划时代新里程,在推进时代进步,推进科学发展,引领世界潮流,实现人类文明方面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
孙少宾右手不能写字,就用左手写。他当众为村民书法汇报
小门认为:以人文教育和发展为中心,全民办学、全民为学、全民教学、全民治学,融合世界东西方文化和我国南北地域文化为一体,让全体社会人享受到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新时代教育,是全民族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四年来,小门国学院在皇姑寺村开展了不同年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国学课程。在利用互联网方面,因多方面原因,只利用微信朋友圈开设了“小门大课堂”“小门问天下”“小门悟道”“小门看道”等栏目,设“小门得道奖”,举办多次夺奖活动,在圈内撰写和发表了近90万字谋求社会进步的各种体裁的文章,试图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给予积极引导,质疑,并做出新的解释。
小门在皇姑寺村生活、实践、办学的日子里,最常听到村民的一句话是羡慕别人有文化,遗憾自己没文化。今年6月3日端午节,央视网联播+推出《端午佳节,跟着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精美海报,小门看了备受鼓舞。
7月3日小门国学院活动现场
小门认为,凡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都是宝,受用最久远的是最优秀的至宝。中华民族的至宝当属文字。独特的形、音、义相结合的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看家法宝,是中华民族的镇宅之宝,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得以延续之珍宝,老祖宗留下的这一滴血,因纹而显、因显而文,因文而化,因化而明,因明而精,因精而灵,因灵而生,因生而命,因命而脉。
中华民族的命脉要保持恒久不衰,就要如习总书记在论述中所说:“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
小学生教师在他们的大学生中间合影
小门认为,文化基因是指以信念、习惯、价值观为表现的,以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主动或被动,自觉或不自觉植入人体内的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它用每一个汉字符号来表示,是中华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命根子,是供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共享基因。对其识而化之,充分利用,对于传承和强壮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直接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新中国成立近73年的今天,文字扫盲工作在青壮年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多数老年人中,却仍在解放初期踏步,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这个群体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不利于社会文明和传宗接代的良性循环,不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传承。中华民族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脚跟站稳,根基坚实,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老年人心理咨询学习现场
于是,小门从天下大局出发,斗胆带头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之根着手,培养小学生为老年人识字当教师。此举,不仅可以解决老人识字识字问题,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热爱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从中学习社会知识,学会尽孝愍人,学会文化礼节、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奉献。同时让文盲老者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辛劳付出得到公众的认可,得到心灵的慰藉和祖国大家庭公正平等的温暖。
小门国学院的部分活动照片
小门认为,小学生们的这项工作重在德行,一年级的小学生担任老年识字教师的能力绰绰有余,不会影响孩子们自身学习的任务。小教师与老者打破家族界限,自愿结组,教学时间地点自行掌握,教学内容各组自己商定。孩子们的大哥哥、村里青年小伙马云飞担任皇姑寺村小学生教师团团长,学生李江霖、马子浩任副团长。小门老师会定期回村检查工作。
本稿摄影者为皇姑寺小学生李江霖、马子皓。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