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王**(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识字 2 树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本课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 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 1. 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 看图,说说每种
2、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 会变红。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 1.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 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 进行“识字
3、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 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 熟字换偏旁:场 杨洞 桐娃 桂 比较法:壮装,“壮”字下面加上“衣”,就是“装”。 (3)组词记生字。指名学生读生字,组成词,来理解字义。 小结:这节课学习的生字中,大多数都是木字旁。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旁都是 木字旁,表义,表示出类别,声旁大部分都起表音作用。 三、再读儿歌,整体感知 1. 自由读儿歌,将儿歌读通读顺。 2. 想一想下列问题。 (1)
4、儿歌中提到了哪些树木?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这些树木都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儿歌有什么特点。 3. 分组读儿歌,比赛读儿歌。 4. 全班齐读儿歌。 5. 儿歌中提到的树木,分别是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出示树木图,指名说出树名。 2.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二、学习儿歌,理解意思 1. 学生自己读儿歌。 2. 指名每人读一句,并说一说这一句讲的是什么。 如: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句话说出了杨树长得高的特点,榕树树冠大、树干分枝多、很粗壮的特点。 还讲了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的特点。 ) 3.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边指图边总结这几种树的特点。 杨
5、树长得高,笔直。 榕树长得壮,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梧桐树叶子呈掌状分裂。 枫树秋天叶子是红色的。 松柏一年四季常青。 木棉喜欢暖和的气候,生长在南方。 桦树产于东北,耐寒。树皮是白色。 银杏、水杉古老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 金桂花朵金黄,香飘十里。 4. 指名读儿歌,分组读,指名读。 5. 看图,说说图中的是哪一种树。 (出示课件或卡片) 三、学习朗读儿歌 1. 学生自读儿歌,体会这首儿歌的特点。 儿歌的第一、二、四、五、六、八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这首儿歌 是用 ang 来押韵的。这是儿歌的一般特点,一般是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 的韵母是一样的。 这样,我们读起来就朗朗上口
6、了。 同学们再读一读, 体会体会。 2. 再读这首儿歌,你们还有什么感觉?(节奏感) 3. 指导朗读。 我们读儿歌时,就要读出它的节奏感。要想准确地表达出儿歌所讲的意思, 读出它的节奏感, 就必须注意每一行之间的准确停顿。 你们自己体会一下, 除了 句逗停顿外,每一行词语间还应怎样停顿,读给你的同桌听。 4. 汇报、评议。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说出理由, 第 3 页 你愿意为大家读吗? 5. 齐读儿歌。 6. 分男女生读,女生读一行,男生读一行。 四、指导书写生字 1. 出示会写字,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说说自己的发现。 (指名说字的笔画和笔 顺) 2. 教师范写难字,学生书写。 杨:右边由三笔组成,起笔为“横折折折钩” 。 枫:笔顺是“” , 第六画是横折钩。 壮:右边的“士”的第二横短一些,不要写成“土” 。 3. 学生在书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