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良好书写习惯:写好汉字的重要前提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师应根据儿童善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示范、体验、督促、激励等方式,将正向引导与持续要求相结合,帮助学生从模仿走向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
(一)培养写字习惯的内容“具体化”
“良好的书写习惯”绝不可一言以蔽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保持正确的姿势
1.正确的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足安;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2.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正确使用书写工具——笔。
1.正确使用铅笔:选用木制铅笔。笔写粗了,可转动笔杆,调整笔尖角度即可变细。执笔轻松,落笔力量适中。不写时应放入笔盒。
2.正确使用钢笔:写前检测出水是否顺畅桥。笔尖受力均匀,不能用力太大。不写时立即套上笔帽。钢笔不出水时,切勿乱甩。每月清洗一次。
三、在田字格中认真地写字
1.认清笔画的位置。
2.依据田字格定位认真临写。
四、在方格中认真地写字
1.字居格中 上下左右边距相等。
2.大小一致。
3.标点占格,居于格中左下角。
五、在横条格中认真地写字
1.字居格中,占三分之二。
2.大小一致。
3.字距相等。
4.行款整齐。
六、具有认真书写的态度
1.保持本面清洁,减少擦除。
2.字迹清楚。
3.有一定的速度。
4.善观察,善比较,乐于矫正。
5.有“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将“习惯”二字具体化,在学生习字的不同阶段,抓住每一个关键期,适时适当训练方有成效。
(二)培养写字习惯的方式“趣味化”
“双姿”(正确的坐姿和握笔)的养成必须从小学一年级入学时就开始训练。
“执笔三部曲”
第一步:圈圆环。将食指、拇指、中指合拢并轻轻捏住笔杆,食指、拇指圈成圆环形状。距离笔尖约3厘米。
第二步:握甜筒。无名指、小拇指紧跟中指,手型就像握甜筒。
第三步:三脚架。手离笔尖约3厘米,手、笔尖和纸面之间形成一个如“三脚架”似的形状。
学生尝试握笔,手型大致正确之后,教师念口诀提醒学生注意细节“握笔姿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中间留缝隙,老三扛着笔杆起,老四老五里面藏。”(学生听儿歌,自我调整)
(三)培养写字习惯的过程“常态化”
写字训练中保持良好的写字习惯,在习惯培育的起始阶段就予以重视,还要在每一个学段提笔书写时,始终保持正确的“双姿”,正确用笔,正确认格,态度端正地书写,且使其成为常态。
板块二随堂写字指导:聚零为整的“练功坊”
每天十分钟的随堂写字练习,如何有效开展呢?
1.随文习字,分类指导
备课时应当随课文对课中难写的生字进行静心设计。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与年段目标结合,将笔画、间架、行款的练习渗透于各年段。在教学则,应注意提炼写好不同类别的汉字笔画、间架的书写规律,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2.趣味析字,精讲多练
借助生活情境和趣味口诀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要领和间架结构,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让学生的汉字书写在幸福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入体”。例如,“鸟”字:鸟头小小,鸟背宽宽,鸟腿弯弯。这是记如何写得美观的。又如,“儿”字:竖弯钩要写好,竖直弯圆尾略翘,勾尖朝天不要长。这是记笔画的。再如“情”字:竖心旁像什么?小树枝上挂绿叶;右边横画靠靠近,月字站直个子高。这既是在记笔画,又在记结构,同时也教给学生怎样写更美观。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一起寻找规律 。例如,写上下结构的字时,记住“上下紧凑,中心对正”;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记住“左右谦让,中间穿插”;写左右部件大致相同的字,如“林、从、朋”,记住“左右相同,右边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