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学教案(通用篇)

《春晓》教学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晓》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引导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诗意,懂得爱惜春光。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实物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越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

2、电脑演示: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古诗。

3、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学生注意听):《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二声。(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2、指名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边读边思考)。

三、深入理解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前二句诗。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所查字义来分析)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电脑显示古诗,学生答出来词义后,电脑再显示答案,最后,屏幕上清楚地展示古诗及注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2、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准确把握。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2、指名读。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春光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2)自己试读

(3)和同学交流

(4)指名读,读读评评,并配乐朗读。

五、课外拓展:

古诗中,描写春天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说一说大家自学一下,如《春夜喜雨》《咏柳》(学生自学,师点技)

六、总结方法:

掌握了阅读方法后我们就能自学古诗啦,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学古诗。

设计说明:

遵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两个画面(电脑资料,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画面)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师充分利用电脑课件,将春天早晨的绚丽图景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看图,读词,品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本首诗并不难,因此我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当堂课就安排一首难度相当的诗,让学生从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春晓”指春天拂晓时的情景。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诗中描写了作者的所感、所闻,表达了诗人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的重点是学会本课5个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法建议:

1.识字教学要重点提醒学生读准“声、知、少”三个字的读音。鼓励学生用熟字或者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这首诗的诗句比较好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这首诗语言、意境的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1)、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6、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1. 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 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 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教师要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 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 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 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 自由记生字。

(2) 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复习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朗读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 师范读。

(2) 自愿读。

(3) 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指导书写

1、口头扩词:

古()()()声()()()

多()()()处()()()

知()()()忙()()()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扩展活动

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理解并感受古诗的意境,初步学习古诗。

2.在音乐的伴奏下,按古诗的节律进行朗诵。

3.激发幼儿对春色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大挂图、四张表示每句诗的小图、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古诗

1.春天来了,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古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你听到这首古诗里有几句诗?每一句诗里都有一幅漂亮的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理解诗句,图片与诗句配对。

1.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一幅图画出了第一句诗“春眠不觉晓”?

幼儿把数字卡片匹配相应的画面并说一说理由。

师:对了,春天的.夜晚诗人在房间里睡觉,睡的真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句诗。

2.你觉得哪一幅图画出了第二句诗“处处闻啼鸟”?

幼儿把数字匹配相应的图片并说一说理由。

师:说的真好,第二天,诗人醒来的时候,听到到处都是小鸟欢快的鸣叫声。

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句诗。

3.你觉得哪一幅图画出了第三句诗“夜来风雨声”?

幼儿把数字匹配相应的图片并说一说理由。

师:对呀,昨天晚上诗人在睡觉的时候,好像听到外面沙沙的风雨声。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句诗。

4.最后剩下的这幅图画的是哪一句诗?

是第四句诗“花落知多少”。

师:诗人有点担心,经过昨晚的风雨,不知道院子里的花落了多少?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句诗。

三、朗诵古诗

1.谁想当小诗人来完整地来朗诵一遍这首诗?

2.跟着小诗人一起来朗诵一遍。

3.配上手指游戏朗诵古诗。

4.都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表演一遍。

四、古诗表演

古诗除了可以朗诵,还可以配上音乐唱起来,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一遍。

【设计理念】

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不同的,学生的理解方法也是各异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应该是自主的,让学生运用以有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学习理解古诗,逐步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课文2个生字,拓展学习部分新字,进一步巩固对形声字造字律的认识。

2、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创设情景,指导练习说话

1、出示画面:

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枝头,不时有小鸟飞来,唧唧喳喳地叫着,到处春意盎然。

2、看画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课件出示古诗)

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了解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

2、读通古诗,自己找合作伙伴学习生字。

3、交流反馈:

你对哪个生字最感兴趣?有什么好办法识记:

初拟交流重点如下:

⑴ 晓:晓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晓字在书写时不要在右上角多一点。

⑵ 啼:啼用了口字旁,啼的意思是叫。啼右边是皇帝的帝。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交流的话语组织好。

4、娃娃教学,拓展学字:

小朋友们学会了晓字,你们还认识和晓字长相很像的姐妹吗?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回答情况例举:

⑴ 我来给大家介绍认识晓的姐妹烧,(学生随即把烧板书在黑板上。)这个烧字,我是昨天刚认识的,因为昨天我妈妈买来了一只不粘烧锅,很特别,我就把商标上的烧字记住了。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晓和烧哪儿像,哪儿不像?你还能给烧组个词吗?

⑵ 我也来给大家介绍晓的另一个姐妹浇。(学生也把浇字板书在黑板上。)这是浇花的浇,请小朋友一起跟我读。(齐读浇。)这个浇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因为我家阳台上种了很多花,我天天给它们浇水。哪个小朋友能运用办法很快记住它?

⑶ 老师,我还有呢!(边说边走到黑板跟前板书绕。)我认识绕字。咱么学校附近前几天施工,那儿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前方施工,请绕道而行。我就把这个绕字介绍给大家,你们知道这绕为什么用了绞丝旁?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作适时的点拨。

5、指名诵读古诗。

6、教师简介作者。

7、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晓的意思。

三、提出研读专题,研究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难看出全诗描写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么整首诗写了哪些景色?

要求在诗句中用圆圈加以表示:

(鸟、风雨、花)

1、引出研读专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读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人在描写这景物时的感情。

2、提出研读的要求:

⑴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圈圈点点,或涂涂画画。

⑵ 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师合作学习。

3、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诗,教师参与学习。

四、交流研读成果,落实训练目标

1、明确交流要求:

大胆表述,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学会交流。

2、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点拨,并随机落实训练目标。

(以下各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及互动过程,均以学生的实际研读情况作出弹性处理。学生解释一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交流的质量,并适时教给正确的交流方法。)

处处闻啼鸟:

⑴ 理解处处的`意思。练习给处处找近义词。

⑵ 课件播放鸟叫声,理解闻的意思。

区别平时句子中的闻和诗句中的闻的不同,进行练习:

说说下列句子中闻的意思:

放学回家,我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香味从厨房中飘来。

居里夫人是世界闻名的女科学家。

⑶ 理解啼的意思,说说别的动物叫又可为什么?例如:马嘶、虎啸、鸡鸣、狮吼等。

⑷ 自由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⑸ 交流诗人听到鸟叫声时的心情,并指导感情朗读:

夜来风雨声:

⑴ 课件播放风雨声,进入情境想象说话:

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⑵ 理解夜来的意思。

⑶ 交流整句诗的理解。

⑷ 交流诗人在诗句中的感情。

⑸ 在自己体会到的诗人感情中朗读诗句。

花落知多少:

⑴ 感知诗句中诗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忧伤。

⑵ 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⑶ 指导读出那份淡淡的忧伤感。

3、在理解了后三句的基础上学习理解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导语:

我们已经理解了后三句诗写的是诗人听到鸟叫声,想到昨夜的风雨声,不知不觉产生了对落花的忧伤,那么我们再来理解第一句就不难了。

⑴ 眠是什么意思?春眠指的是什么?

⑵ 这里的晓与题目中的晓有什么不同?

⑶ 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4、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背诵全诗,延伸课外学习

1、播放音乐,自主背诵全诗:

(短短的四句诗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包含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古诗的艺术魅无穷!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下来。看谁背得快?看谁背得好?)

2、孟浩然带着淡淡的忧伤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色,也有一位诗人:

在春天的夜晚听到了风雨声后,写下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诗人的心情。(课件出示古诗:春夜喜雨)感知整首诗的色彩,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每首诗中都浸透着诗人的感情。

3、提出课外学习任务:

找几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并背诵下来。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 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 jué。

⑵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⑶ 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4、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3、解决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解题

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⑴ 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⑵ 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⑶ 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⑷ 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⑸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 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⑵ 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⑶ “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⑷ 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课文。

八、板书设计

4、春晓:春天的早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材分析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3、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初读课文

1、课件引入,出示课题

(课件出示春天图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今天,周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图片,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片,你想说点什么呢?

2、看画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揭示课题)

4、理解《春晓》题目中的“晓”字,天刚亮的意思。

【导语设计亲切自然,使课伊始,便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5、学习生字

题目中这两个字是要求会写的,“晓”,扩词。

去掉“日”旁,学习一个新的生字“尧”。

6、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之间互相读文,注意纠正字音。

7、读文汇报

(1)指读黑板上的课文,红色的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读时要注意它的字音。

(2)全班齐读

二、循序识字,强调字音

学习生字

(1)熟字去掉,留下生字

(引导学生利用定位识字的`方法学习记忆生字)

强调“觉”的字音

用给“晓”字、“眠”字、“知”字去偏旁的的方法使其记住,“尧”字、“民”字、“矢”字。

(2)同桌互读字卡,互相帮助,认读生字!

(3)全班轮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琅琅上口,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理解诗意,指导朗读,达到背诵

1、理解诗意指导朗读

(1)课文我们已经读准确了,下面我们就来练习把课文读的有感情,想要把诗读的有感情,就要知道诗的含义是什么,那么现在老师结合着这幅图来说诗意,你来说说是哪句话的诗意,好吗?

(2)(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前两句)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后两句)

2、配乐朗诵,指导朗读

(1)那么这首诗短短的二十个字,其中有鸟语、有花香,这么美丽的景色,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把它读好,现在,老师就给你配上音乐,自己练习读一读,好吗?

(2)同学试读,这么美的图画,把它读的美一点,全班配乐读。

3、尝试背诵课文

①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

②指名背诵。

【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练,意境深远,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对于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学习古诗词,重在读,不在“懂”,对诗意的理解可以淡化模糊。】

四、指导写字

1、观察写字“尧”

(1)分析结构。

(2)大屏幕放大虚宫格的字,学生观察,说关键笔的位置。(注意上面没有点)

(3)教师范写,边范写边说关键笔的运笔写字方法。

(4)学生书写,评价,再写。

2、观察写字“矢”

(1)独体字,注意是三声。

(2)注意“矢”字的字理识字图。

(3)大屏幕放大虚宫格的字,学生观察,说关键笔的位置。(注意和“失”区别,竖撇不能出头。)

(4)教师范写,边范写边说关键笔的运笔写字方法。

(5)学生书写,评价,再写。

【写字练习注意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五、扩展练习

1、生字复现练习

人民冬眠直觉声音有的放矢知晓知识

板书设计: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材分析

《春晓》一诗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

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赅,情真意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古、诗”等生字,会写“古、声”等生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课文中两首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识记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感悟春天的美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新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思路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你能说说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春天吗?(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

2、课件出示: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

(师适时解说)师: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多么诱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

(播放停止)师:古时候,诗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篇,《春晓》就是其中的一首。

3、理解题意

4、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反复认读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三、深入理解,体会意境。

1、(出示第一句古诗)指名读一读?

2、你有哪些字或词语不理解?(学生发言,全班探讨)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4、春天的.早晨,睡得这么舒服,一醒来听到这么美妙的叫声,心情真舒畅呀,来试试看,第一句如何读呢?

(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

5、出示后三句古诗。

6、小组讨论,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7、自由读古诗,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8、配乐朗读,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情感。

9、全班背诵古诗。

四、拓展思维,积累运用。

1、春天这样美好,很多人曾经赞美过它!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春天是美好的,但是春天也是短暂的,孟浩然用诗句把美好的春天留在人间,你有办法留住春天吗?请同学们把诗人描绘的景色,加上自

己的想象,以《春晓》为题把春天早晨的景象写下来或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春 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

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生自由回答。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齐唱歌曲)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因为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THE END
0.低段语文识字教学8篇(全文)走进教师岗位短短的几年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改观和认识。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教学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学生的学习是从识字开始的。《2014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教学乃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并且实行认写分开。要求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lm>6pyq0jvsm
1.识字教学模式探究如何筑牢语文学习根基,识字是关键,因为识字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是阅读写作的前提,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认字方法,除了借助拼音、查字典之外,“加一加、减一减”方法陈旧,学生学起来枯燥、不感兴趣;对汉字的音、形、义缺少深层次的认识,对汉字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符号缺乏理解,因此,错别字便成了孩 jvzq<84grcvft7xzl{hl0lto1lyc1;5462?138mvon5dqwygpve32;92;2712;5240nuo
2.二年级语文《识字4》教学设计4篇在这堂课上,学生发现规律之后,我还让学生根据动作猜字、识字,让学生在猜想中对自己的猜想获得印证。《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有这么一段话:“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作为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方法,更教给学生一种思想,那就是在jvzquC41yy}/{~|gpoo/exr1lkgpz~jujgpj1=55:5790qyon
3.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识字方法低年级孩子识字难、记不牢、学不进去,是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困扰。其实,识字教学并非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要结合儿童认知规律,用趣味化、情境化、生活化的方式激发兴趣。本文结合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6种实操性强的识字方法,附具体案例和步骤,帮孩子轻松跨过识字难关,让汉字学习从“负担”变成“乐趣”。 jvzquC41yy}/srszwg9777hqo1lbppkc16898:70jvsm
4.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通用10篇)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蝈蝈发出的声音,猜一猜这是那种昆虫发出的声音? 2、介绍蝈蝈的有关知识,如果让你给蝈蝈的歌曲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去什么样的名字? 3、板书课题《绿色的歌》,为什么歌是绿色的?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jvzquC41o0xvk€jp0eun1sncqct06A<;78;/j}rn
5.语文课文教学设计1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jvzquC41o0vynsok0ipo8okcq~vg|mglk54:A;;834ivvq
6.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大语文作文3.3.2字形对称识字法的教学步骤 字形对称识字法是基于汉字的字形及其结构对称特点,在笔画偏旁教学的基础上,依据结构对称字识别快于非对称字的认知原理,把具有各种对称特点的汉字进行归类,指导学生在识字时分析同一组字的共同点,概括出这一组字的字形规律进行识字,以达到识字快、记得牢的目的。其教学过程及步骤如下: jvzquC41dnuh0|npc0ipo7hp1u5cnxla7h:dgl542363xkg90jznn
7.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2.巩固“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 3.学习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732770qyon
8.xue.xiaofuzi.net/resource?id=266五、教学方法 利用教学系统里面的多媒体(CAI)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理解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互动、启发。做导师而不是做讲师。 六、教学时间 40分钟 七、教学步骤 导图:组织教学—→导入本课内容—→(人物介绍—→原文诵读—→原文字、词、句疏通(涉及甲骨文识字、文化常识jvzq<84zwg4ykjthw|o/pny1tgypw{hgAkj>4?;
9.关于《咏柳》教案(通用10篇)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写字,写话练习。 教学步骤: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同学们,从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画的是什么? 2、解题:“咏”,通过写诗作文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 3、那么,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jvzq<84vgciig{3twk}fp7hqo1pjcx}wg|omkjt1lkgpcw4492=3;7mvon
10.写字教案七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字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写字教案 篇1 学习目标:学习带竹字旁的字6个,写字3格。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ct08:63854ivvq
11.汉语拼音教学步骤导语: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个载体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一个有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体。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汉语拼音教学步骤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拼音教学步骤 1 (一)汉语拼音教学步骤 一、轻松学习,体验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jvzquC41okv/t~nygp4dqv4jcpvrrs{kp524<:8;84ivvq
12.小学语文课识字教学的方法其实,识字教学并非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一门需要科学方法支撑的教学艺术。今天,我想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大家分享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体系,帮助孩子们真正做到"认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一、字理识字法:让汉字"会说话"jvzquC41yy}/srszwg9777hqo1lbppkc169:4:80jvsm
13.土地的誓言教案(精选13篇)教学重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一、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己的感受。同时介绍背景,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介绍作者,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 jvzq<84okr4lcxxjk0kd‚x0eqs0lrfqcp538<8590nuou
14.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教案范文农村教育问题一方面受地域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拼音、识字、作文等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1.教学资源不足,教室破旧,各项硬件、软件设施不全。 2.师资队伍薄弱,农村教师学历低,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3.农村小学传统语文教学内容枯燥,教法单调,缺乏教学的艺术性。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9/j}rn
15.语文核心素养论文汇总十篇其次,从逻辑上,符合“唤醒意识―明确知识―思考表达―鉴赏评价”的一般教学流程,利于清晰教学步骤与方法。 最后,每层各有特殊,之间又形成梯度,互相叠加、渗透、融合,形成一种富有弹性的流动结构。要说明的是,把“写作意识的鲜明与饱满”作为第一层表达,旨在凸显其既作为素养形成的起始点,唤醒“文”,又是素养形成归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5;16<3jvor
16.五年级上册写字教学计划(通用12篇)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流畅,有一定的速度,加强毛笔字书写训练,要求做到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jvzq<84vgciig{3twk}fp7hqo1yik‚tpiykofjsi1lobqzglknvc87348920qyon
17.别再剥夺孩子的童年快乐了!教育部叫停幼儿园“小学化”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治理任务、治理步骤等。要求相关部门通过自查摸排、全面整改和专项督查,促进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观念,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 治理任务 jvzquC41pg}t0lhvx0ipo8723:51986:1CXUK;9\eZOdzX~D27GQOs6Eh3>19:=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