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表这么简单的事,孩子却总出错,这些好方法,帮孩子准确的认识时间分针时针秒针表盘钟表

对于孩子来说,较难理解的有两个地方,一是准确的认识时间,二是感受一段时间的长度。今天先和大家聊认识时间的问题,后面再和大家聊下一个问题。

因为每个孩子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不尽相同,所以一年级第一次带孩子认识钟表,他们的反馈也有很大的差别:有些孩子因为之前有足够的积累,不用做过多学习,就能快速认识表上的时间,并灵活的解决一些问题。

但与之相反,有些孩子因钟表过于抽象,又缺少生活中的认知,总在认识时间的时候出错。甚至有些孩子到了三年级再次学习和时间相关的知识时,还会在最简单的认表问题上出错。

就像孩子最好的识字方法是在阅读中识字一样,孩子最好的认表途径就是在生活中认表。但很多家长都会忽视这样的机会,总是直接告诉孩子现在几点了,我们要起床了,或者直接让孩子看着电子表报时间。

生活中,我们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吧,其实很简单,平时说时间之前,有意识的提醒孩子看一下身旁的钟表:你看,现在表上显示的时间是五点半。

你们家要有一块“规范”的表

现在很多人家里为了达到装修的效果,购买了各种风格的表:

以这个表为例

即使是一二年级已经认识钟表的孩子,也很难判断现在时针和分针分别是指着几。

所以,为了帮助孩子更快的掌握认表的技能,家中一定要有一块规范的表。

认识表上的三根针

时针和分针没有那么明显的差别,孩子比较容易混淆,而这两根针又是认表的基础,所以要进行对比,让孩子自己发现他们的不同之处:

时针又粗又短,走的最慢,通常我们盯着它看好一会,都感觉它没有动。

与时针相比,分针要细长一些,走的也更快一些。

除去秒针,短粗的是时针,用来判断现在是几点了,细长的是分针,帮助判断现在是几分。

结合认表的规则,熟练认表

孩子积累了一些认表的经验后,家长就可以进一步的引导孩子发现总结认表的方法了。

每一次总结发现,都要让孩子看着表说,不要脱离实物。

①认识整点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就是5点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点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1,就是11点整。

也就是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

12点整,这时时针和分针重合:

6点整,时针和分针形成一条直线:

②认识半点

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3,就是3点半;

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7,就是7点半;

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10,就是10点半。

也就是说: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点半。

对于其它的时间,孩子可以用5个5个数数的方法,来确定分钟。分针指着1就是5分,指着2就是10分,依次类推,就是5、10、15、20...虽然还没有学习5的乘法口诀,但5个5个数数对孩子来说并不难。

能够分清分钟后,几点就比较好判断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点了。

其中比较麻烦的是6点55分这种时间,因为时针此时已经非常接近7,很多孩子会误认为7点55分,此时如果能结合半点来进行判断,孩子就很容易明白了:6点半时,时针都已经走到6和7的中间位置了,所以6点55分,时针会非常接近7;反过来说,7点半时,时针应该在7和8的中间位置,7点55分,时针肯定在中间靠后的位置,不可能指着7。

孩子起初会经常出错,这样的分析让孩子多说一说,很快就能突破这个难点。

一起动手做一块表吧

动手做一块表,非常有助于孩子对表的特点做更加深入的理解。

①制作圆形表盘

剪出一个圆形对孩子来说有点难,但有了合适的方法,他们完全可以完成。

可以先选定一个圆形物品,比如说碗口或者盘子,扣在卡纸上,用铅笔沿着碗口就能画出一个圆了。

一个完整的圆就出来啦~

之后让孩子用剪刀将这个圆剪下来。虽然孩子可能剪的不是很规整,但建议让他们自己多尝试,这也是一个锻炼手部精细肌肉的机会。

剪好圆之后,就要在圆盘上写数字了,通常先让孩子标出12、6、3、9这四个数字进行定位。

之后再尽可能平均分的补足中间缺失的数字即可。

这样一个表盘就完成了。

②制作时针和分针

我们在制作钟表模型的时候只需要制作时针和分针两根即可,不要再制作秒针了,避免孩子后续认表、拨表的时候混淆。

这两根针的差别要做的明显一些,时针是短粗的,分针是细长的。

之后我们用一个图钉,扎在两根针上,穿透表盘,背面扎在一块橡皮上,一块简易的钟表模型就完成了。

③我拨你说,我说你拨

在制作钟表模型的过程中,孩子已经对钟表的结构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个模型,玩认表和拨表针的游戏了。

家长在表盘上拨出时间,由孩子进行辨认。起初可以多拨一些整点和半点的时间,之后再拨出其它时间,家长在拨动表针时,也要注意时针所对应的位置。

家中最常见到的表应该是一块规范的表;

制作一个钟表模型,有助于孩子全方位的认识钟表。

END

因为我小的时候,家里只有老式表吧,所以也不确定什么时候,莫名就认识表,会算时间了,反正学校学这个知识时,完全没有成为过问题。所以在带六六看表认时间的事情上,我就忽略了引导,结果看电子表时间没问题,根据表盘认,到小学学到知识点时还会出错,于是当时就要带着六六带着强化记忆。

小周老师的这篇,应该主要是给学龄前孩子准备的内容,学龄前在生活中认知,在游戏中了解,等上小学后,孩子就能更轻松了。在生活中学,本来就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昨天我分享了几本书《 》,因为他对自然界的问题感兴趣后,书籍是成本最低也相当高效的学习方式。但有些东西他特别感兴趣,为了让他更深刻的了解,我还是会让回到生活中去。给大家看看我最近买的东西:

书上讲化茧成蝶,我买了蛹,带他养大然后放飞:

《小脚慢下来》讲孕育珍珠,我就买了珍珠蚌准备让他看珍珠:

好吧,我承认,这些东西,还是因为我想玩,就以孩子之名买来,一切满足我们俩了。

讲这些,是想跟大家说,虽然我昨天推了书单,但还是想强调,生活中学习,对孩子来讲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尤其学龄前,不用过于依赖书。

书香节到23号,咱们肯定不推新的书单了。这几天如果还能找当当要来优惠码,优惠券,我都会在晚上21:00的时候更新在自然教育书单的评论区,如果当天没要来,我也会跟大家说一声,就不用一天念叨码,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节奏啦。

THE END
0.想提高语文成绩,不可错过5个“小妙招”,家有小学生的要知道语文课本后有“三张表”,识字表、生字表、词语表要孩子熟练掌握,这是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每一课课文的时候,就要一一过关,生字会组词、造句,多音字和成语的意思和运用。 基础知识是必考题,可以说也是送分题,但是很多孩子考试时基础知识总是出错,岂不是太可惜了。 并且基础知识如果没有熟练掌握,高年级写作业和写作文也会受到阻碍,有的孩子不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EQSTN=U2778LK:F0jvsm
1.第二册教案(简案)1. 会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要求会认会写238个生字,要求会认441个,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ookjslk{{xgwokcqgo1;8a22e37h9:40nuo
2.小学语文复习计划3.复习认读《识字表》中的400个汉字,复习掌握《写字表》中的200个汉字,掌握28个常用偏旁。 4.了解笔顺规则,初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及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基本做到书写规范、端端正、整洁。 jvzquC41yy}/qq6220ipo8~wygt04>8837;/j}rn
3.简易手写汉字表本表名称为简易手写识字表,收录了21000多个汉字,每个汉字后面附上了简易手写笔画和输入编码。独体字是一个主笔画和一个字母编码,双码字是两个主笔画组合和两个字母编码,多码字是两个主笔画组合和三个字母编码。可用于识字、简易手写和大键盘汉字输入等参考。 jvzquC41dnuh0lxfp0tfv87623e:29552860c{ykenk0fnyckny03=:663737
4.常用部首名称表手抄报手抄报简单又好看抄报未来的家乡手抄报部首偏旁识字手抄报 手抄报简单又好看copyright 汉字偏旁部首手抄报 汉字手抄报 关于部首查字手抄报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关于部首查字手抄报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一年级汉字偏旁部首名称表小学生手抄报 部首偏旁识字手抄报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常用偏旁部首手抄报手抄报简单又好看jvzquC41yy}/r~hjgf{/ew4ujq{djjtdcq553>>97;4ivvq
5.‎极简认字简单实用的识字卡片App有以下几点建议1、字和拼音最好不要同时出现,不然并不能了解小朋友认不认识这个字。可以和组词一样,点一下再出现。2、组词里面有些不是很常用,而小朋友熟悉的词却没有。3、我没看完完整一学期的字,但看了很多,并没有熟悉的感觉,不确定是不是和教材配套的。有没有可能按教材后面识字表和写字表的顺序呢? 开发者回复 欢迎升级最新appjvzquC41kv{og|3crrrf0lto1et0cyu1kf754:752467
6.一年时间5岁儿子识字量上千,方法简单可复制,你家孩子也可以|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3~6岁是孩子识字的敏感期,这个时期也是教孩子认字识字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孩子上小学以前,教孩子识字是非常重要的。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提前让孩子识字的好处。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可能让孩子在上小学后,更加自信。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287944:7a;d;d:j:e22714:6fh0nuou
7.量子学习法汇总十篇利用因子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将区域内28种元素减少为5个公共因子,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使得原本无从下手的大数据处理简化成了5个因子的组合,进而转化为较为直观的数据表。将数据加以解释处理按照其分布梯度绘制成图,即可将原数据70%多的信息简单的呈现在了眼前。在实际应用中,图件的辨识度极高,异常明显,元素共生伴生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778: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