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及奥数学习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及奥数学习方法

篇一:浅谈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一般指其接受和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与程序。实际上,关于学法及具体内容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但对于学法的构成、内容等,广大教育工作者见解不一。

在学法构成上,有的认为学法是由学习习惯、思维方法、思维品质等因素构成;有的认为,学习方法不同于学习能力,也不同于学习习惯。在学法的具体内容上,有的认为学法主要指讨论的方法、自我辅导的方法、独立思考的方法、练习的方法和尝试的方法;有的认为学法主要指观察与比较、阅读课本、检验答案、记忆与检索、质疑与释疑、解题与验证、整理与归纳等方法。从分析数学学习活动可知,数学学习方法既受课堂教学的制约,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学习方法要用一个统一思想的标准来划分,并且列举出较全面的学法内容,确实很难。这里,我把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与数学课堂教学相配合的学习方法,即一般的(或基本)的学习方法;第二类主要从科学的认识角度提出,为一般的科学思维方法,因为它与数学学科极为紧密。也可称为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今天我就来谈谈第一类学习方法-----如何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1、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数学课本既是教师的教学之本,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但是有的老师仅把它单纯地作为习题集,只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接受课本;有的老师偶尔要求学生翻翻数学课本,读读课本里的数学定义、法则等。这与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自学能力相差甚远。教学生掌握阅读教材的方法,正是为了他们离开教师的辅导,能够自己看学习,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主要指教会学生“粗、细、精”地阅读课本。所谓“粗读”就是浏览一遍教材,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对教材要逐字句地读,要钻研教材的内容、概念、法则和公式,正确地掌握例题的格式;所谓“精读”就是要概括内容,最好能把自然段和单元段的概括文字写在教材的旁边,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记忆。当然,当学生大都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这三种阅读方法之后,或对那些比较敏捷的学生来说,并不一定要求他们每次都机械地进行“三读”。

学生阅读课本有上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阅读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怎样

针对不同的对象指导他们阅读数学课本呢?

(1)对于识字不多,思考能力有限的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应采取在老师指导下讲解和阅读相结合的办法。如对刚入学的小朋友,首先要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数学课的特点,知道数学课要学习哪些知识,看数学课本的插图时要看清、数准图上各种东西的个数。接着教他们学会有顺序地阅读教科书,即要从上到下,从左往右地看;教学10以内数的认知看主题图时,要学会先整体后部分地看。又如,低年级教材中的知识是用各种图示表示的,教师要把指导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掌握看图方法上,努力使他们做到四会:一要会看例题插图,能比较准确地进述图意;二要会看标有思维过程的算式,看懂计算方法;三要会看应用题的图示,能根据图示理解题意,搞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思考解答方法;四要会看多种练习形式,懂得练习题的要求。

(2)对于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具有一定能力的中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采用半工半读半扶半放的方式进行培养。如教师既可先讲后读,具体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也可骗制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提纲阅读课本,寻找答案,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3)对于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来说,则可采取课前预习、启发引导、独立阅读的办法。如指导预习时,教师对学生要有明确的要求,要有预习的范围,要提出必要的思考题或实验作业,要检查预习情况。课堂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读、讲讲、论论、练练的方式进行自学与讨论,要求他们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上理清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

2、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是智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之一。数学知识的记忆应用理解数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之一。数学知识的记忆应以理解为主,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理解记忆法。就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的方法。数学知识丰富多样,算题千变万化,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例如:什么叫梯形。首先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理解“只有一组对边”是什么意思,若把“只”字去掉又会怎样。通过积极思考,学生认知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是四条边中相对的两条边为一组,其中一组平行,另一组不平行。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梯形这个概念就容易了。

(2)规律记忆法。就是寻找事物内在规律,抓住其规律帮助记忆的方法。数学知识是有规律的,只要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就可以进行有效记忆。例如:记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进率。因为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掌握了这个规律记忆就比较容易。

(3)形象记忆法。就是借助事物的形象或表象进行记忆的方法。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讲课时要注意生动、形象,以唤醒学生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形象记忆。例如,一年级数的认知

教学时,老师把数与某些实物形象记忆:把“2”比作小鸭子、“3”比作耳朵等。

(4)比较记忆法。这是把相似、相近的数学材科学的进行对比,把握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强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整除与除尽,质数与互质数等,在学生理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记忆。

(5)类比联想记忆法。是指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性质上相似的事物的回忆的方法。例如,让学生记忆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联想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和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那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就不难记忆了。

(6)归纳记忆法。是把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集中起来,组成系统,形成网络的记忆方法。你如,有关面积知识,学生是跨越几个年级才全部学完。这些图形有特征上的不同,也有公式上的区别。零敲碎打获得的知识,必须给予系统上的整理,才能保证这部分知识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可以通过下面网状图形,把这些图形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记忆。

除此之外,还有应用记忆法、经济记忆法等。这些记忆方法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3、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指出疑问,才能有进步,正所谓:“于不疑有疑方是进矣”。质疑问题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开始对于易提出疑问,需要教师启发引导,一旦有了这个习惯,他们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问。

从何处着引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呢?好奇、好动、好问、好表现自己,爱受表扬、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给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他们就会想问题、谈看法。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在每个环节留有余地,引导学生重点围绕老师、同伴和教材三个方面进行质疑。例如学习圆柱体的知识,让学生计算:

一只直圆柱水桶,底面直径2.8分米,高3分米,做这只小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至多能装多少水?(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前一个问题中要加上“至少”后一个问题要加上“至多”两个字?是否可以省掉?这时,老师可告诉学生你计算后再仔细想一想。

①底面积:3.14×(2.8÷2)2=6.1544(dm2)

侧面积:3.4×2.8×3=26.376(dm2)

需要铁皮:6.1544+26.376=32.5304(dm2)

②容积:6.1544×3=18.4632(dm3)=18.4632(升)

然后让学生讨论,根据题目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按“四舍五入法”行吗?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有的说不可以。学生的讨论变成争论,争论转化为辩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同学们终于发现:所需铁皮32.5304平方分米,取近似值32。5平方分米的话,少一点点铁皮

不能做成这只水桶;容积18.4632升,取近似值约可装水18.5升的话,则这只水桶会装不了,水会溢出来。所以遇到实际问题时,应灵活处理,前者要用“进一法”,需用铁皮32.6平方分米,后者要用“去尾法”能装水约18.4升。这样,学生由对教材的质疑展开讨论,思维得到拓展,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如,学了比的认识后,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提出:“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为什么赛球时就有2:0呢?”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这个意想不到问题,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把它推给全班来思考。他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能联系实际并且大胆提出问题,很好,然后转问大家:“球场上的比和今天学的‘比’一样吗?”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赛球指的是两数的相差关系,而今天学的比指两数的倍数关系,除数不能为零,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由学生对教师讲解中的不理解结合实例提出疑问,通过辨析,提高了认知,扩大了受益面。

4.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

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练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包括一堂堂数学课累积起来的,因而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和片面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知识链条的断裂现象。基于这一点,单元复习和总复习都是很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概括复习。学生每学完一个小单元或一个大单元,就组织他们对于知识体系进行一次再概括,理出纲目,记住轮廓,列出重点,帮助他们掌握单元的主要内容。

(2)分类复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比较,以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深度、广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3)区别复习。把学过的相似的概念、规则等,如以区别、比较,掌握知识的特征。总之,一方面,复习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重点、关键,然后提炼概况,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或发展扩大认知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复习,不断地对知识本身或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进行提高与精炼,是有利于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

5.教会学生整理与归纳的方法。

整理知识是一项主要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知识,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原因,往往分若干层次逐渐完成。一节课后、一个单元后或一个学期后,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记忆和运用。

(1) 把知识串成“块”,形成知识网络。

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涉及到五线(直线、线段、射线、垂线、平行线)、六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圆心角)、七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扇形)五体(长方体、正方体等)教完几何后,把七种平面图形组成一个知识网络。

篇二:小学奥数学习方法五大窍门

学习小窍门一:记笔记

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学习小窍门二:错题本

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记录下来。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免了。

学习小窍门三:学习小组

学习小窍门四:题目分类本

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

学习小窍门五:旧题新解

不定时的翻翻原来做过的试题,但是重点是思考有没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样不断地增加思考有利于形成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多角度考察问题的思路,并随时利用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篇三:小学奥数学习方法

第一讲 观察法

在解答数学题时,第一步是观察。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题目解答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例1(适于一年级程度)此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

第二册,第11页中的一道思考题。书中除图1-1的图形外没有文字说明。这道题旨在引导儿童观察、思考,初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时儿童已经学过20以内的加减法,基于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够判断本题的意思是:在右边大正方形内的小方格中填入数字后,使大正方形中的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的和,都等于左边小正方形中的数字18。实质上,这是一种幻方,或者说是一种方阵。

解:现在通过观察、思考,看小方格中应填入什么数字。从横中行10+6+□=18会想到,18-10-6=2,在横中行右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2(图1-2)。

从竖右列7+2+□=18(图1-2)会想到,18-7-2=9,在竖右列下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9(图1-3)。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9+6+□=18(图1-3)会想到,18-9-6=3,在大正方形左上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3(图1-4)。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7+6+□=18(图1-3)会想到,18-7-6=5,在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5(图1-4)。

从横上行3+□+7=18(图1-4)会想到,18-3-7=8,在横上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8(图1-5)。

又从横下行5+□+9=18(图1-4)会想到,18-5-9=4,在横下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4(图1-5)。

图1-5是填完数字后的幻方。

例2 看每一行的前三个数,想一想接下去应该填什么数。(适于二年级程度)

6、16、26、____、____、____、____。

9、18、27、____、____、____、____。

80、73、66、____、____、____、____。

解:观察6、16、26这三个数可发现,6、16、26的排列规律是:16比6大10,26比16大10,即后面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大10。

观察9、18、27这三个数可发现,9、18、27的排列规律是:18比9大9,27比18大9,即后面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大9。

观察80、73、66这三个数可发现,80、73、66的排列规律是:73比80小7,66比73小7,即后面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小7。

这样可得到本题的答案是:

6、16、26、36、46、56、66。

9、18、27、36、45、54、63。

80、73、66、59、52、45、38。

例3 将1~9这九个数字填入图1-6的方框中,使图中所有的不等号均成立。(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仔细观察图中不等号及方框的排列规律可发现:只有中心的那个方框中的数小于周围的四个数,看来在中心的方框中应填入最小的数1。再看它周围的方框和不等号,只有左下角的那个方框中的数大于相邻的两个方框中的数,其它方框中的数都是一个比一个大,而且方框中的数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越来越小。

所以,在左下角的那个方框中应填9,在它右邻的方框中应填2,在2右面的方框中填3,在3上面的方框中填4,以后依次填5、6、7、8。

图1-7是填完数字的图形。

例4 从一个长方形上剪去一个角后,它还剩下几个角?(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此题不少学生不加思考就回答:“一个长方形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剩下三个角。”

我们认真观察一下,从一个长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角,都怎么剪?都是什么情况?

(1)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对角的顶点剪去一个角,剩下三个角(图1-8)。

(2)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对边上任意一点剪去一个角,剩下四个角(图1-9)。

(3)从一个边上任意一点向邻边上任意一点剪去一个角,

剩下五个角(图1-10)。

例5 甲、乙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两个人中间放着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的每个数字都相同,并且两人中一个人看到的这个数比另一个人看到的这个数大一半,这个数是多少?(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首先要确定这个三位数一定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不然就没法考虑了。 甲看到的数与乙看到的数不同,这就是说,这个三位数正看、倒看都表示数。在阿拉伯数字中,只有0、1、6、8、9这五个数字正看、倒看都表示数。

这个三位数在正看、倒看时,表示的数值不同,显然这个三位数不能是000,也不能是111和888,只可能是666或999。

如果这个数是666,当其中一个人看到的是666时,另一个人看到的一定是999,999-666=333,333正好是666的一半。所以这个数是666,也可以是999。

*例6 1966、1976、1986、1996、2006这五个数的总和是多少?(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这道题可以有多种解法,把五个数直接相加,虽然可以求出正确答案,但因数字大,计算起来容易出错。

如果仔细观察这五个数可发现,第一个数是1966,第二个数比它大10,第三个数比它大20,第四个数比它大30,第五个数比它大40。因此,这道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1966+1976+1986+1996+2006

=1966×5+10×(1+2+3+4)

=9830+100

=9930

这五个数还有另一个特点:中间的数是1986,第一个数1966比中间的数1986小20,最后一个数2006比中间的数1986大20,1966和2006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986。1976和1996的平均数也是1986。这样,中间的数1986是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所以,这道题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1966+1976+1986+1996+2006

=1986×5

=9930

例7 你能从400÷25=(400×4)÷(25×4)=400×4÷100=16中得到启发,很快算出(1)600÷25(2)900÷25(3)1400÷25(4)1800÷25(5)7250÷25的得数吗?(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算式:

400÷25=(400×4)÷(25×4)=400×4÷100=16

不难看出,原来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4,目的是将除数变成1后面带有0的整百数。这样做的.根据是“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进行这种变化的好处就是当除数变成了1后面带有0的整百数以后,就可以很快求出商。按照这个规律,可迅速算出下列除法的商。

(1)600÷25 (2)900÷25

=(600×4)÷(25×4) =(900×4)÷(25×4)

=600×4÷100 =900×4÷100

=24 =36

(3)1400÷25 (4)1800÷25

=(1400×4)÷(25×4) =(1800×4)÷(25×4)

=1400×4÷100 =1800×4÷100

=56 =72

(5)7250÷25

=(7250×4)÷(25×4)

=29000÷100

=290

*例8 把1~1000的数字如图1-11那样排列,再如图中那样用一个长方形框框出六个数,这六个数的和是87。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横着三个数,竖着两个数)框出的六个数的和是837,这六个数都是多少?(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1)观察框内的六个数可知: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大1,第三个数比第一个数大2,第四个数比第一个数大7,第五个数比第一个数大8,第六个数比第一个数大9。

篇四:奥数学习方法与技巧

在目前小升初择校的过程中,数学或者说奥数仍是小升初中的重头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升初成败,那么,如何在小升初数学考试中拿得高分甚至满分,来去的小升初择校的最终胜利呢,下面就来看看考好数学考试的五大技巧及方法。

一、构建知识脉络

要学会构建知识脉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夯实数学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三、建立病例档案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四、常用公式技巧

准确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强化题组训练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学好奥数的几个注意点

适当学习,如果孩子确实有这方面的天份,或者想让孩子多见识点。想学好奥数要注意几点:

(1)好的培训机构。学习就要在学校班级的环境中学习,不能随便在家里做两道题就认为奥数就学好了,学生的思维就能开发出来了。其实奥数有一定的知识系统,只有知识系统建立起来,学生才能来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题,培训机构毕竟在教学上都有一定的计划性。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提高都有一定道理。

(2)班级、时间不要多要合理。找个专门的辅导培训机构,进行系统的学习,每周上课一次到两次,也可以是两个班各一次,每周做10-15道相关试题就可以了。切记不能听说这个地方好,就到这个地方学,听说那个地方好就到那个地方学,结果每次都听的一知半解,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3)选个“懂教育”的老师。开始的时候要求老师讲解系统,有感染力,让孩子亲其师,才信其道。负责任的老师是很重要的。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小,随便找个学生或者是自己辅导一下就可以了,其实这恰恰忽视了学习的第一步。大家都知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走向成功的一半。

当然家长有时间能和孩子一起学习是最好不过的,她能随时解决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好多家长放弃暂时的工作,与孩子一起听课,感慨说自己学到了很多大学都没有学到的东西,孩子学习几年下来,家长也成了奥数方面的专家啦。 关于奥数学习的四个方法和建议:

首先,必须培养孩子学习奥数的兴趣。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孩子对这门课是否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让孩子乐于学,而不是家长压着孩子去学。这个任务的完成,一方面需要家长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我们老师具有

良好的教学艺术,让孩子喜欢学这门课。只有喜欢学习奥数,才会有学习热情,投入到奥数学习中,学生的奥数成绩才会日益见长。 奥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数学源于现实,属于现实,并用于现实,

奥数也是这样的。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奥数产生亲切感,对其产生兴趣,并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其次,有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学习中要注意的几点:

一)、 学会主动预习。在老师讲新知识之前,学生要认真阅读要学的内容,课前自学例题,在看书时,要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自己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

二)、 注意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很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题。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一些学生之所以那么优秀,就是因为他们把老师讲的知识都应用到了自己解题的过程中了。课堂上,老师之所以把那些知识在课堂上讲,说明那些例题或者公式非常的重要。所以课堂上的45分钟就决定了你的成败,所以必须消化和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老师一般讲得是方法。解答奥数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3)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4)以前有没有做过跟本题类似的题目?异同点在哪里?(5)本题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

四)、善于质疑问难

学于思,思于疑。也就是说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思由疑问开始的,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思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提出问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关键的,它对于孩子学习奥数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自觉学习的习惯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开始养成这种习惯,对以后的初中、高中甚至是以后工作都有很好的帮助。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书写解题步骤时,要正确、规范,这对于考试的分数影响很大。总之,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坏的习惯,改的时候就很难。

最后,综上所述,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提问是学好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奥数产生兴趣,是学好这门课的前提。如果我们深入其中去研究,就会发现奥数世界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尽情的汲取数学知识的精华,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库更加的丰富!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奥数学习中会有更大的突破!

THE END
0.快速阅读240/300《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2、多通道编码的记忆小技巧:声音编码记忆,视觉编码,联想编码。 3、提升记忆力下的方法:重复越多记忆越牢固,联结越多记忆越坚固,越会分组,记得越牢固。尽量在信息之间创造意义。 六、跟孩子一起把数学“玩”起来 1、孩子早期的数学能力越强,不仅之后的数学能力更强,甚至识字能力也会更强。 2、培养数学能力三个思维套餐:数算思维(理解数字和运算);jvzquC41yy}/lrfpuj{/exr1r1j4dk666g;7gB
1.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方法有哪些四、故事识字法:给生字“编个小故事”,孩子记得牢 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一首诗记不住,但一个故事听一遍就忘不了。低段孩子对故事毫无抵抗力,把生字编成小故事,他们会像记住动画片情节一样记住字形。 编故事的3个小窍门: 1.拆字形,编情节:把生字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编一个小角色。比如“休”字,拆成“jvzquC41yy}/srszwg9777hqo1lbppkc16978@<0jvsm
2.孩子“识字敏感期”来临时,用这3个小窍门,认字量破千不是难事【孩子“识字敏感期”来临时,用这3个小窍门,认字量破千不是难事】玩一些文字游戏也帮助孩子认字的小窍门 , 孩子爱玩游戏 , 是众所周知的 。 我们就借着游戏这个“东风”引起孩子对文字的兴趣 , 我这里有几个游戏供大家参考一下 。 贴标签:孩子对家中的物品都很熟悉那么我们就做一些标签 , 然后再贴到相应物体上 , 比如:我们在便利贴上 , 写上jvzq<84o0unbfjkcpi4dqv4c14634:5169967?60jvsm
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精选11篇)1、识字擂台: ⑴小组内互相欣赏“识字本”。 ⑵把自己认识的字直接读给同学听。 ⑶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2、字词游戏: ⑴借助课前准备的卡片,小组内进行卡片组合,练习组字和组词。 ⑵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练习组字和组词。 3、评出“识字小能手”。 jvzquC41yy}/{~|gpoo/exr1mghjcx4ucptjcwok31?76<<40jznn
4.怎么教幼儿认识字,幼儿园认字教学方法?如何教幼儿园的小孩子认识字青岛育儿网为大家解答怎么教幼儿认识字,幼儿园认字教学方法?如何教幼儿园的小孩子认识字问题,这个问题还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O(∩_∩)O 部分栏目内容涉及孕育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引起不适请及时关闭网页!!! 育儿语录:知识的积累,就像银行的储蓄,是一点一滴日积月累而得来的。jvzquC41o0;3{~jt0et0srfqogt0uqjpij{p1A
5.100个养生小窍门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100个养生小窍门,希望对你有用! 100个养生小窍门(1-30) 1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jvzquC41yy}/z~jzkng/exr1jwg{j~fpi1sfk{tpi1sfk}n182;5693jvor
6.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风》教案(通用14篇)师:小朋友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认真更要善于总结方法。这不老师就帮你们归纳了一些识字小窍门出示识字金钥匙:拼读音节、问别人、猜、查字典 我们来读出来。 3、师:掌握了这些方法,就比较容易过关了。请小朋友们边读课文边用我们刚归纳出来的办法解决你还不会读的生字。解决完的举手告诉老师。 师:看看课件,生字宝宝来了。哪位同学愿意来挑战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pjcxfpowhbp8<:54930qyon
7.教孩子快速识字的方法范文但是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还不强,多大的识字量和教学速度适合,以及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前儿童在上小学一年级以前或多或少已经认识了一部分生字。为了解新生已经掌握汉字的基本情况,为教学服务,我们对一年级新生学前识字情况进行了一个调查研究。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5279/j}rn
8.识字儿歌顺口溜记同音字和形近字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识字过程太过单一,完全就是靠死记硬背。 下面是老师整理的一些识字儿歌,这些儿歌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一些生字,还能区分一些形近字。 小朋友们快来读一读吧!01一人大二人天天字出头就是夫夫字两点夹夹牢夹子站好来来来认:一,人,大,天,夫,夹,来一二三加一竖就是王王上一点jvzquC41yy}/5?5fqey/pny1fqi0:m:88:<997mvon
9.课堂教学妙招汇总十篇另一种拼读教具更简单、实用,就是一张张字母小卡片。使用方法:教师将所用字母卡片贴到黑板上,用时可随意移动组合,学生进行拼读。如:练读u-e的发音时,教师将u和e字母卡片贴到黑板上 ,然后不断更换空白处的辅音字母,组成不同有关u-e的单词进行练读,当然可能组成的单词并不存在,我认为这没有关系,只要练习拼读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897:3jvor
10.小学生期末考试复习计划(精选13篇)在学思堂教育张家港校区辅导的.学生都会有个小窍门:找辅导老师索要当天的教案。学生们同样可以找科目老师要一些教案,这样可以全面的复习课堂知识。张家港一对一家教提醒大家,在充分的分析之后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以便把握复习进度,同时可以让自己思路清晰。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znoqmgpuqn154897:3jvor
1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教学设计(通用12篇)2.师: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最好记?你有哪些小窍门儿?(充分让学生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看来,只要我们掌握了多种方法就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很多字呢! 3、师:如果把拼音朋友去掉,你还认识它们?(课件出示认读生字,并组词) 4、师:老师想加点难度,你们还敢挑战吗?好,我们来开火车读。小火车从哪儿开?小火车从我jvzquC41okv/{~|gpoo/exr1mghjcx4{kpobpsn413759@<70jznn
12.如何教小学生识字(全文)第一篇:如何教小学生识字 如何教小学生识字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教学为主的,识字量大、内容枯燥,常常呈出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这一现象。采用直观导入,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兴趣,激发无意注意,对接新课标,运用新理念,可以轻松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jvzquC41yy}/;B}wgunv0lto1y5ecxh2tkuuz0jvsm
13.巧编口诀,轻松识字,乐学语文二、口诀编撰有窍门 在识字教学中的口诀是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工具,因此要注意在编撰口诀或者儿歌时尽量做到内容简单,篇幅简短,语言活泼,重要的是要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这样才便于记忆。因为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儿歌或者口诀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具有音乐性。如果能够再注意jvzq<84yyy419B
14.健康饮食小知识(精选5篇)(1)生活百科主要一些生活小知识和小技巧,包括:健康饮食、运动健身、急救常识、疾病预防、生活小窍门等。同时还有分享功能,用户可以将自己平时积累出的生活小技巧分享给大家,此版块意在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能力,普及生活百科知识。(2)科学旅游又分为三个小版块,分别是:旅游小常识、旅游推荐、旅游分享。用户可以将自己旅游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274?60qyon
15.小青蛙呱呱呱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青蛙呱呱呱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青蛙呱呱呱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了解青蛙的一些基本特征。 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rk}f142832?7;2:983Bd746627:3jvor
16.一年级《荷叶圆圆》语文教案(通用14篇)2、出示小黑板(上面写的是本课的12个生字)。齐读。 3、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多鼓励,多引导。) 4、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 5、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 三、学习课文 1、问:在你们的印象中,荷叶是什么样子的? (生纷纷举手:圆圆的,绿绿的。)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ookjslk{{xgwokcqgo1B5836=/j}rn
17.幼儿学汉字技巧幼儿学汉字方法幼儿学汉字:通过朗读反复认读识字 其实学生对字等部分的认识和掌握,最初就是通过机械性的练习获取的。把字放到句子中反复诵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幼儿学汉字:运用字理识字 我们在学习中有很多的小窍门,识字也是如此。例如分析字的结构、形近字、对字意进行联想等方式。jvzq<84vl0~eh7hp1unvhj4424813877:889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