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双十一,很多爸爸妈妈在直播间买网课,网课的销量比去年增加了649%,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少儿编程”课程。可能有很多父母孩子观望,我家孩子今年小学二年级,已经接触机器人编程2年了,图形化编程接触了1个月,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验和想法。
我家孩子接触过三位编程老师,两位机器人编程老师,一位图形化编程老师。之前我觉得少儿编程确实是有点智商税的意味。在我看来就是老师教孩子认识零件,认识模块,然后拼搭出一个作品。这个作品超过50%的想法都是来源于老师。但是听了孩子感受以后,我认为少儿编程不完全是智商税。
少儿编程的过程,其实不是我们想象的写代码那样。而是孩子通过模块的组合变化,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有的老师固化模式,只让孩子跟着他的思路走,我认为这就是智商税。
有的老师,会把模块的操作方法和效果表达清楚,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结果就是有好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解决了问题,我认为这就不是智商税。
我家孩子一直在学习,一个是因为孩子喜欢,另一个原因是我认为这是未来的趋势。
♦️2018年开始,就有不少省份把少儿编程列入必学科目,与孩子升学成绩挂钩,国家亦是在推进编程教育的步伐。
北京、广州、深圳、武汉、西安五个城市的3-8年级学生,将全面试点学习人工智能与编程的全部课程。在未来,编程也可能从现在的“选修”,过渡到未来的“必修”。
♦️对于孩子来说,机器人编程就像是积木的拼搭,孩子不在乎它的难易,只在乎自己是否对它感兴趣。
♦️学少儿编程对孩子的逻辑思维有很大帮助。
从拼搭上可以看出,这些小零件要是错放一个位置,有可能影响到最终成品的效果。编程的逻辑也是体现在这里。用错模块、模块放错位置、上下衔接不对,都会影响最后的展示效果。而这个过程,就需要孩子的逻辑思维来做支撑。
比方说:
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孩子却需要反复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