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身份号码是居住在我国公民都拥有的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它由18位数字组成,包含公民的地址、出生日期、出生顺序和校验码。其中校验码是通过前17位数字计算得出,可以方便快捷地检测一个18位的身份证号码是否正确。
校验码计算方式:号码的前17位数字,每位数字n均对应一个系数,为2(18-n)除以11取得的余数。例如第1位数字的系数为 2(18-1)%11=7。将前17位数字分别乘以对应系数并求和,将得到的结果除以11取余数,再用12减去得到的余数,减完再对11取余,最终结果即为身份证号的校验码。若最终结果为10,则校验码记为X,仍为18位。
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身份证号码是什么吗?它是一个特别的号码,每个大人都有一个,就像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标签。身份证号码有18位数字,最后一位可能是数字或者一个特别的字母“X”。但你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工作的吗?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检查这个号码是否正确。
身份证号码不是随便的数字,它们有特别的含义。前面的数字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日和他们住在哪里,而最后一位数字(或“X”)是一个“校验码”,用来检查前面的数字是否有错误。
检查校验码有点像做数学题。我们用前17位数字,每个数字乘以一个特别的数字,然后把它们加起来。这个特别的数字叫做“系数”,我们是这样计算它的:用2乘以一个数(这个数是18减去数字的位置),然后除以11取余数。
听起来有点复杂?别担心,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身份证号码:12345678901234567X。我们要做的是:
如果计算出来的校验码和身份证上的最后一位一样,这个号码就是对的!
我们可以用Python,一种计算机语言,来帮我们做这个检查。这样我们就不用手算啦!Python可以帮我们计算系数,加起来,然后告诉我们校验码对不对。
这是用Python检查身份证号码的一个例子:
对于还没有学过Python的小朋友,这里是使用Scratch实现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