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时代使命与实践路径

在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十五五”规划赋予专业群建设全新的历史坐标。专业群作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核心载体,其建设质量直接决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体系的适配性与前瞻性。深入剖析其时代使命,构建科学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不仅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支撑国家战略、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时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价值重塑

专业群建设已超越传统教学组织范畴,成为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神经中枢。面对产业升级与技术迭代,职业教育需以专业群为枢纽,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啮合。比如在智能制造领域,融合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工业互联网等专业,构建从基础技能到高端研发的人才培养链,为产业提供全维度人才支撑。专业群不仅是知识传授平台,更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其效能直接关系职业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贡献度。

专业群是国家战略人才供给的核心引擎。如围绕“双碳”目标,整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技术等专业组建专业集群,培养技术研发与系统运维复合人才,加速能源结构转型。还如,构建农村电商、智慧农业、乡村旅游专业群,为乡村产业注入新动能,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专业群布局必须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实现教育资源的战略性配置。

科学组群:筑牢专业群发展的逻辑根基

专业群并非专业的简单叠加,其生命力源于内在的科学组群逻辑和原则。

第一,明晰组群逻辑,精准对接产业技术演进。一是产业逻辑的链式整合。紧密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专业群,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院校以整车制造为核心,整合电池、电控、智能网联等专业,形成覆盖全链条的专业群,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二是技术哲学视角下的学理同构。依据同一技术领域的基础共性、应用流程与创新方向组群,确保群内专业技术关联紧密、能力递进。如人工智能专业群整合算法、数据处理、软件应用等专业,满足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人才需求,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三是职业逻辑的能力矩阵突破。基于职业胜任力模型,聚焦岗位群的能力迁移性与复合性需求组群。如现代物流业发展催生仓储、运输调度、供应链优化等关联岗位群,院校据此组建物流管理、智能仓储、供应链运营等专业群,在培养核心岗位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跨岗位适应能力。

第二,遵循组群原则,统筹共性与特色发展。一是相关性原则实现资源协同。教育资源共享理论要求群内专业在技术基础、职业面向、服务领域等需高度相关,这是实现课程、师资、实训等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群(含旅游、酒店、会展等专业)共享大量共性课程与能力模块,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时培育学生跨界创新能力。二是差异性原则达到生态位竞争。引入生态位理论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如智能制造专业群中,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各有侧重(工艺设备、控制系统、编程应用),协同构建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动态适应性原则提升技术预见。专业群须敏锐响应产业技术与市场需求变化,前瞻布局。面对电商直播兴起,及时增设直播策划、新媒体运营课程,保持人才培养与产业变革的同频共振。

第三,创新组群方法,提升资源整合效能。一是核心引领法。依托优势核心专业,整合相关专业,发挥核心专业在标准、资源、师资上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群整体水平。二是需求导向法。紧密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业态或社会需求痛点精准组群。如为支撑地方文创产业,组建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文化管理等专业群,实现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精准匹配。三是优势互补法。打破院系壁垒,整合校内不同专业优势资源强强联合。例如,整合计算机研发与营销渠道优势,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专业群。

战略导向:校准专业群发展的时代航向

专业群建设必须置于国家发展大局和区域经济版图中进行战略定位。

首先要服务国家战略,前瞻布局新兴领域。主动对接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围绕“双碳”目标,构建以新能源技术、节能环保、储能材料等为核心的专业群;响应数字经济战略,打造涵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数字技术专业群,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其次要扎根区域经济,精准服务地方发展。立足区域产业特色是专业群建设的生命力所在。长三角地区聚焦智能制造,院校围绕产业链组建包含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智能检测等专业的智能制造群,支撑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服务乡村振兴,则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专业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人才动能。

要回应民生关切,强化社会服务功能。职业教育需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回应重大民生需求。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包含智慧健康养老、老年保健、康复治疗等专业的养老服务群;针对托育服务、社区治理等民生短板,通过专业群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实践路径:资源整合与协同治理创新

第一,要推进资源整合的系统重构。跨专业共享实训基地是核心抓手。整合校内相近专业的实训资源,按照产业链/技术链流程构建跨专业共享实训平台。积极引入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基于真实生产场景和技术标准的校企合作基地,将产业前沿技术、工艺标准和管理模式融入实训教学,显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要通过校企“双师互聘”实现资本增值,推动知识进化。企业技师带入前沿技术,院校教师深化实践素养,锻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遵循“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原则,系统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底层共享”通识课与专业基础课,奠定宽厚基础;“中层分立”专业核心课,强化专业技能;“高层互选”跨专业选修课,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复合能力培养。大力开发在线课程、虚拟仿真项目、数字化资源库,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与高效利用。

第二,要加强产教融合的协同治理。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也是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多元主体的制度设计。比如现代学徒制与产业学院需政府、企业、院校协同治理,政府政策引导、企业提供岗位与师傅、院校管理教学,三方共定培养方案与评价标准。二是“三螺旋”创新平台释放产教融合动能释放。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院校解题的产学研平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中,三方协同实现技术研发与人才培育的互促循环。

“十五五”时期,专业群建设肩负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的双重使命。职业院校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战略自觉和创新精神,将专业群建设作为深化改革、提升质量的核心引擎。通过科学谋划组群逻辑,精准锚定战略方向,高效整合优化资源,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建立健全动态机制,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支撑有力、适应性强的现代化专业群体系。唯有如此,职业教育才能切实肩负起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时代重任,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宏伟事业中展现更大作为。

THE END
0.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力度培养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强调,应“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jvzquC41o0mny7hp1463766214=0exsvgpz`5A8947=90qyo
1.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教育质量控制中心职业教育应持续深化“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模式,推动中国技术标准与人才培养体系走向世界。在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职教资源输出的同时,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参与的多方协同出海机制,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海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养熟悉中国标准、对华友好的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升中国职业jvzquC41yy}/sƒtkgf{/exr1l{€mmƒz1ktgq86666554?60jvs
2.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职业教育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了超过70%的新增高技能人才,成为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摇篮,有力支撑制造业升级与实体经济发展。 “十五五”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跨越中等偏上收入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时期。面对产业升级、技术变革、人口结构转变与国际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必须jvzq<84o0epn7hqo1mc1jwvkerfu872473228791euovnsva2€[imuHxcp/j}rn
3.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高职与职业本科结构比例持续优化,助力学生就业有本领、升学有路径、终身发展有支撑。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需求,新增专业以工程技术类为主,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关键领域。职业教育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了超过70%的新增高技能人才,成为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摇篮jvzquC41yy}/jk{g0pku0ls142861:54:1i66<
4.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力度培养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强调,应“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jvzq<84yyy4djrxc0gjv0ls1kpjfr}m14286394v42863979a4723=57877/j}rn
5.【发展规划】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高职与职业本科结构比例持续优化,助力学生就业有本领、升学有路径、终身发展有支撑。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需求,新增专业以工程技术类为主,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关键领域。职业教育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了超过70%的新增高技能人才,成为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jvzq<84yyy4igkhl0et0kwkq138168<;;;4ivv
6.“十五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262030年)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关键构成部分,其核心使命在于培育多元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以及推动就业创业。基于 “十四五” 期间职业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扎实成果,结合 “十五五” 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与实践路径,旨在为规划制定者和政府jvzquC41m{i/um|o0gjv0ls1kplp1:6991=75;3jvo
7.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呈现五大趋势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力度培养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强调,应“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jvzquC41yy}/{~qkpxzd0lto0et0upojlu€uy8nphq522:7143780qyo
8.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力度培养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强调,应“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jvzq<84yyy4djrxc0gjv0ls1gf{dc}nqp1814>621v814>6249e33:6627?297mvon
9.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力度培养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强调,应“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jvzq<84yyy4{iso|{l/q{l1pg}tu7furAoe?;=75
10.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力度培养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强调,应“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jvzq<84|sd7/e‚tn0eun1yh1eqtugwy14286394491ipp}jpva:29A>40jznn
11.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未来五年,应构建系统化的职教出海体系。职业教育应持续深化“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模式,推动中国技术标准与人才培养体系走向世界。在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职教资源输出的同时,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参与的多方协同出海机制,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海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养熟悉中国标准、对华jvzquC41yy}/umxjz{4dp8sgyu5kkjtzwgmvcwqk1lobqzg{ctkk~4424;22;<18286;7mvon
12.曾天山陆宇正: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职业教育应持续深化“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模式,推动中国技术标准与人才培养体系走向世界。在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职教资源输出的同时,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参与的多方协同出海机制,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海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养熟悉中国标准、对华友好的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升中国职业jvzquC41m{i/um|o0gjv0ls1kplp1:6921=75=3jvo
13.中国教育报发表研究院文章:高职院校“十五五”发展图景如何擘画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与产业生态的关键连接点,其战略地位已深度融入国家竞争力构建的核心框架。在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高职院校科学构建“十五五”发展目标体系,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实践路径,也是推动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唯有坚守类型教育特色,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规模筑基—数量jvzquC41|lk{7xfwv4ff~3ep1814>42;3=0eA>34c;5;;<91rghg7mvo
14.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教育频道“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高职与职业本科结构比例持续优化,助力学生就业有本领、升学有路径、终身发展有支撑。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需求,新增专业以工程技术类为主,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关键领域。职业教育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了超过70%的新增高技能人才,成为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jvzquC41gf{/elyx0eun1;5471711;<1CTZJ7KoKCr]njbR7:nkFPruR47714@3ujvsm
15.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高技能人才新浪财经“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高职与职业本科结构比例持续优化,助力学生就业有本领、升学有路径、终身发展有支撑。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需求,新增专业以工程技术类为主,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关键领域。职业教育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了超过70%的新增高技能人才,成为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lq14286/:5/4:5eql2kph|ngƒw65;=28B3ujvsm
16.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五大趋势新闻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力度培养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强调,应“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jvzq<84vvv4ukkjv0et0ew4Kpuzbp}4pgyy04977325u49773288a@=9;867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