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行业近年是越来越火——心理咨询师以新兴的朝阳的职业、可观的职业收入、较高的社会层次等,成为“十大最佳工作之一 ”。国内的心理咨询师这一行业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有关调查表明,中国心理咨询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数量可以高达140万以上,社会与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该领域缺乏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未来心理咨询师的前景十分广阔。于是越来越多人选择考一个心理咨询师证书,但是,越是广受欢迎的事物,就越容易引发争议,由于存在一些骗局套路,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加警觉,编编今天要总结一下心理咨询师取证过程中的那些“新骗局”。
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选择合适的证书,就是走稳了考证路上的第一步。
结论先行: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综合考试》,这些权威专业机构不仅拥有强大的背景,而且提供专业的培训内容和严格的考试机制,使其成为市场上口碑较好的入门培训和证书之一。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证书名称: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发证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机构性质: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心理学科教研单位,业内知名度、专业度极高。
具体说明:它一个培训项目。该项目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可以证实持证者已接受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同样能拿来当成持证者参加心理服务的评判依据。
1.骗局一:心理咨询师取消了?
参考心理咨询师考试和就业的情况,心理咨询师在17年前更倾向于应试教育,所以很多考生与实际背离开来。
因此才出现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被取消的这种情况,但要知道考试是考试,而并没有取消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现行规定要求,只有通过机构提供的专业系统化学习才能进行设置,才有考试的资格,这也进一步规范的管理了这个行业,宽进严出。
2.骗局二:下次报考提高门槛
假的。
学员报名参加培训,没有硬性的规定要求,只要对心理学有兴趣,就可以成为心理学爱好者,那些对心理服务行业充满热情的人,会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学习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只要报名即可,报考者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完全符合以下报考条件之一即可:
A.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
B.具有心理学、医学、教育学中级以上职称;
C.大专或本科毕业前一年的在校学生,具有学生证或可出具在校证明;
3.骗局三:机构给钱包过
假的!
心理咨询师资格每次报考由考生自己填写真实的学历证书,上传学历照片,并且对承担真实性的责任进行承诺。先由对接机构负责对考生名单资质进行初步审核,中科院心理所项目组在考前及考后分别会抽检复核考生,如果没有达到报考条件,取消考试资格或成绩是一种可能性。
4.骗局四:在家就能考,没有面授课
注意:
要求机构的培训内容既要有专业理论课程,也要包括咨询技能课程,技能课安排包括现场交互和体验。采用面授方式进行培训是可行的,既可以采用网络授课,也可以采用面授,还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禁止仅使用网络进行教学,换句话讲,在培训中一定要使用交流互动的面授形式。
二、如何挑选报名机构?少走弯路
1.是否专业
这里的专业是指这家培训机构是否专业注重做心理教育。
目前很多培训机构什么证书都做,比方说什么会计证、在职研究生、建筑师等等。总的来说,课程培训对他们只是一种机械式的任务。
2.师资力量够不够强大
学习地点无关紧要,无论在哪里都是有可能完成的,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选择一个优秀的指导者或伙伴。你能否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和师资本身的专业背景认知高度有很大关系。
无论是一位已经教授了3年心理学的老师,还是一位在心理学领域工作了20多年的教授,他们都会向你讲解同一种心理学效应,依据你的看法,哪个人的内容更有用?
3.机构在行业的口碑如何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已经大大提高。这样一来,我们有必要在早于挑选机构之前,通过网上或是第三方的投诉平台,先去调查一下机构的口碑是怎么样的。
4.过硬的课程体系
报名了一家可以依靠的机构后,这回就要好好学习了,再提醒下机构为什么如此重要,当你运用刚才提到的三个要点来评估一家机构时,若所有标准都达标,你会发现这个机构很优秀,他们的课程体系也是相当过硬的,其实课程的整个安排和节奏,你学起来实际上是很科学的,我们会为你提供很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操技能知识,换句话说就是掌握好基本功,打牢地基。
总的来说,心理咨询师行业考证仅仅是第一步,那么以后既要继续好好学习又要加强去实践的脚步,才能建立自己良好的竞争壁垒,可以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