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空荡荡,双减落实的第二周,家长们还在焦虑吗兴趣班家教辅导老师家庭作业

开学已经两周了,这也是“双减”政策落地的第二周,兵荒马乱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变得有条不紊,网上四处都可以看见家长和老师的吐槽。不少人调侃称这届的家长和老师的经历太丰富,不少划时代意义的政策都让他们赶上了。

今年的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根据这项意见,“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会发生以下变化:

1)一年级学生“零起点”教学;

2)没有分班考试;

3)小学一二年级没有纸笔考试;

4)其他年级每学期一次期末考试;

5)课后延时2小时

没有孩子的吃瓜群众一看到这项政策纷纷拍手叫好,只恨自己没有晚生个几年。他们都为这一届的父母感到庆幸,因为他们终于可以撕下鸡娃的标签,不被内卷所胁迫了。

政策的出台看似缓解了教育焦虑,让原本的教育各归各位,家长和老师皆大欢喜。但事实情况真的如此吗?今天我就以了解到的家长的情况来好好唠一唠“双减”之后的众生相。

我的朋友圈充斥着三类家长,一类是传说中的“海淀妈妈”,一类是坚持躺平的“佛系妈妈”,另一类是介于二者之间时而鸡娃时而躺平的“被迫内卷妈妈”。在送孩子上学的这两周,这三类妈妈几乎每一天都在朋友圈里吐槽,他们吐槽的事情各有重点,但相同的是她们都提到了一个词:心里没有着落。

01

鸡娃妈妈:拒绝孩子成为时代的小白鼠

对双减最不赞同也最受影响的就是鸡娃类的家长了。她们十分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能没有家庭作业;为什么单元测试消失了;为什么要有课后延时服务?

要鸡娃,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进度,这两点其实可以从孩子的家庭作业和大大小小的考试中找到答案,只有了解自己孩子的短板,才能针对性地选择培训机构,及时地进行补习。

现在取消了家庭作业和考试,看似好像缓解了家长辅导作业的情况,但同时也让家长丧失了主导孩子学习的主动权。每学期只有一次的考试对于家长来说就像是开盲盒,如果到了期末才知道孩子哪里好哪里不好,是不是就会错过给孩子培优补差的最好时机?

这让很多习惯了学校→培训机构→家庭三者共同教育的父母非常没有安全感。

而更令她们担心的一点是,教学的形式和授课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是中考和高考的难度短期内似乎并不会下调。为了实现“淘汰50%的学生”这一目标,中考的难度很有可能会继续调高。这样的事实也让家长们十分焦虑,毕竟大多数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去接受“职业教育”。

鸡娃妈妈第二个焦虑的源头来自于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虽然很多人在吐槽应试教育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实际能力,但是对于普通学生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应试教育却是一条最靠谱的捷径,因为他们能花最少的钱通过相对公平的中考和高考来实现自己阶级的提高。

所有的学习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要对抗遗忘就只能把过程分解为学习——复习——练习——再复习——巩固——应用——掌握,如果学习的时间少了,学习的材料跟不上,那这个过程就会被打破,学习效果肯定也会受到影响。毕竟艾宾浩斯曲线可不会被“双减”所影响。

虽然大体上鸡娃家长都明白国家人才的筛选方向已经发生了改变,但目前仍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他们害怕在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中,自己的孩子会成为那个被时代抛弃的小白鼠。

02

佛系妈妈:不焦虑学习焦虑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这些妈妈就发现了一些弊端。

这刚好跟很多城市的下班高峰完美重合,于是从学校到家的路程硬生生地成了一段《人在堵途》。

令家长焦灼不安的,除了难以穿行的人潮,还有饥肠辘辘的孩子。以往孩子3点半放学,不到6点就能吃上晚饭,但是现在到了5点半孩子还堵在路上,什么时候能吃上晚饭都是一个问题。不少家长都赶着时间去小店铺买点面包和包子充充饥,但是学校周围的店铺太火爆,除了面临再一次的“抢”“挤”“堵”之外,最令人绝望的莫过被回一句:“卖完了”。

有些学校考虑到放学时的安全问题,细心周到地为不同年纪的孩子提供了可选的“兴趣班”,并结合不同年纪和不同的兴趣班制定了分时段放学的制度。

这个制度听上去似乎很美好,但是对二胎家庭却充满了恶意。我朋友家有两个小孩,一个上一年级,一个上三年级有,两个人兴趣班的时间相差了近半小时,以前老人只需要跑一趟学校接完一个孩子再等10分钟就能接到另一个孩子,现在却要等半个小时,这个时间也特别尴尬,是把孩子先送回家呢?还是一起等哥哥放学呢?

这些生活的细节,都让佛系妈妈们伤透了脑筋。

03

被迫内卷妈妈:鸡还是不鸡,这是个问题

被迫内卷的妈妈其实有颗想要躺平的心,但是因为周围鸡娃妈妈太多,她们又害怕孩子会落后,因此才不得不跟着一起卷。双减出台后,她们一开始也跟佛系妈妈一样拍手叫好。

直到半夜,她们收到了一个鸡娃妈妈发的信息:旁友,拼家教伐?

被迫内卷的妈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培训机构并没有关门,它们只是转向了地下。

据我朋友圈的一位妈妈说,她之前给孩子报的英语培训机构因为双减的影响要关门,她去培训机构退钱时,销售却向她推荐了两个课程,一个是所谓的“英语口才演讲兴趣班”,这个兴趣班教授的内容跟之前她报的培训班一摸一样,换了个能过审的壳子,又来了一遍;还有一个是1V2上门家教服务,费用更高但也更私密,机构只收取中介费,大头都给了培训老师,并且销售坦言,现在这两种课程都十分火爆。

市场总是跟着需求走的,虽然大部分培训机构关上了大门,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钻空子,培训类的“家政服务”应运而生,相对封闭的朋友圈则成为最好的传播渠道。

在被十几位鸡娃妈妈轮番邀请“拼家教”后,我的这个朋友已然没有了“躺平”的心思,每天都在焦虑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她到底是该继续鸡娃还是该让孩子接受素质教育?哪种选择对孩子才是最好的?十年之后又会对现在的选择后悔吗?本就很容易被外界影响的家长,现在更是陷入了选择的深渊。

说了这么多家长朋友的体会,接下来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身为一名家长,对于双减政策其实我是支持的,一来我本身就不是鸡娃类型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看得比较开,这跟我的亲身经历有关。

我以前生活在一个小镇上,那里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培训机构,父母的文化水平也不足以辅导孩子初中的功课,一切都靠孩子自己。那些成绩出众的“寒门学子”在中考时考上了市重点,比起从小就接触培训的城市的学生而言,他们并无任何短板,甚至在综合成绩上还要更出众。

所以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学霸跟培训毫无关系,内驱力强的孩子不管身处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他都能取得出色的成绩,这点我在初中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家长也都知道这一点,只不过因为爱子心切和当局者迷的缘故才会执着于培训不放。

二来,我十分反感家长监督孩子写作业,对于老师辅导功课这件事我举双手赞成。去年我曾经辅导过自己的弟弟写过一篇作文,整个辅导过程让我非常崩溃,于是我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自我感觉良好的作文,让弟弟交了上去,但是结果却是,老师认为这篇作文写得不合规范。

我并没有气恼的感觉,只是第一次发现在作业这种事情上,家长和老师的评判标准可能不一样,越是开放的题目越有这种感觉。

而且父母辅导孩子和教师辅导孩子虽然看上去都是大人在教导,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感受是非常不同的。

家庭教育主要给孩子以情感的支持,人格的培养,孩子在这样温暖的氛围中本身就会产生惰性。

学校的职能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它有评价的标准,有培养的体系,还有竞争和学习的氛围。

当家长陪伴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孩子是希望父母能理解自己,给自己提供情感支持的。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像学校老师一样要求孩子,就会让他产生抵触情绪,孩子不知道这种抵触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就会将这种情绪统统发泄在作业上。因为本能地,孩子认为是作业破坏了稳定的亲子关系,所以会更讨厌做作业,于是就会产生拖拉、惧怕作业的现象。

而作业从功能划分来说属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有老师的监督,有同伴的共同努力,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会更高,心理上也会更容易接受。

三来,“减负”一直是压在国家教育上的一座大山,从我上高中的时候国家就在号召减负了,十几年过去,这项政策只会越来越严格,“双减”的出台就是最好的证据,现在力度这么大,国家是下了巨大的决心的,钻空子的机构必定会引来痛击,不论是谁都不可能撼动这个政策,所以不如跟着国家的大方向走。

目前,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学校其实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减负要减到哪一步?一些实际问题要如何调控?这些普通家长都不知道,主管部门也未必知道。

那么我们做什么才是正确的呢?

很简单,那就是去做素质教育要求的事。去强健孩子的体魄,锻炼他的心智,培养他的习惯,做好了这三件事,不论将来的教育发生怎样的变革,你都可以在风波中屹立不倒。

参考资料:

亲妈指北育儿有解:“双减”第一周,我天天在校门口“抢”孩子,马路上“抢”车子,小吃铺抢“包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010开心笑话出租车司机看见路边有位体态臃肿的妇女在招手,就把车开了过去。那妇女一坐进车子,就对司机说:“快点,快点,去市妇产医院。”司机心想:看来她要生孩子了,于是加足马力向医院开去。到了医院,妇女长吁了一口气,说:“总算保住了。” 司机安慰道:“孩子没事吧?” “孩子,什么孩子?”那妇女这才恍然大悟,笑了起来,“我是妇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91273:87518>32:5a84;2:B8;90yivvq
1.“国培计划(2014)“——安徽省骨干幼儿园园长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我们一定能学有所用,在工作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把自己的幼儿园管理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希望在实践一段时间以后,能再有机会参加;园长班的培训,让自己的各种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激活思维 碰撞观点 共同进步 ——骨干园长班短期集中培训总结 全椒县南屏幼儿园 张正芝 2014年12月7日,我非常荣幸地与来自安徽省各地的40jvzquC41ir}{0jvpw0kew7hp1ktgq86253526<>0jvs
2.老婆给4岁女儿报6个培训班,还要再加2个!杭州爸爸崩溃:真的疯了摘要:你觉得孩子需要上这么多培训班吗?你给家里孩子报了哪些? 最近,杭州萧山一爸爸有些崩溃,因为女儿报培训班的事,他和老婆产生很大的分歧。 孩子今年虚岁5岁,实际只有4周岁,下周起,除了上幼儿园,还要上口才、英语、舞蹈、早教、体育、乐高等兴趣班。 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4:9865
3.王堃阳:演讲口才培训班真的有用吗?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王堃阳:演讲口才培训班真的有用吗? 发布于:江西省 2022.05.24 10:45 王堃阳:演讲口才培训班真的有用吗? +1 首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演讲口才技巧 0文章 0阅读 +订阅 相关推荐jvzquC41yy}/uxmw0eun1j4772736?6:a3827:5
4.少儿口才培训有必要吗关于“少儿口才培训有没有必要”,我的答案是:因人而异,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值得尝试——前提是选对方向、用对方法。口才培训不是“必须项”,但如果能帮孩子突破表达障碍、建立沟通自信,那它就不是“智商税”。关键在于,我们要先弄明白: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口才”?口才培训能真正解决什么问题? jvzquC41yy}/srszwg9777hqo1qd|4877>487mvon
5.艺加语言成长教育中心小主持培训、口才培训、演讲培训、朗诵培训电视台 艺加教育 小主持培训 口才培训 兴趣班 少儿演讲培训 语言艺术培训 少儿表演培训 小演员培训 戏剧教育 传媒艺考培训jvzquC41yy}/{sltqy4dqv4
6.家长对学校意见和建议书(精选15篇)您好!我是__x班的颜__。__小学已经辛勤培育我六个春秋了,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东西。我真心热爱和感谢我的母校,也真心希望母校能够更加受世人欢迎。 在我学习的六年里,我发现母校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努力发展。 校园里的教学楼是越来越好看了,原本这是一栋又脏又难看的一栋楼,但经过一次装修后现在变得漂漂亮亮的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pjcw~kuj{0;=8;:;7/j}rn
7.下半年工作总结13篇1.每周组织一次骨干队伍专业知识培训,相互探讨和学习交流,从而锻炼口才和组织能力。 2.由部门主管领导带领骨干队伍每半月对小区安全和岗位工作大检查,并做随机教育工作。 3.利用各班开班务会时组织骨干相互参加其它班的班务会,学习和总结存在不足之处及扬长避短。 jvzquC41yy}/h€xkt0ipo8Ftvkimg8mvon5Bt}nenge32;8273:199843a895<8:30nuou
8.扒一扒苏州少儿口才培训班榜单,快来看看少儿口才培训攻略 上口才课对小孩有什么好处 上口才课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首先,口才课帮助孩子提高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从而能够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演讲、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锻炼了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其次,口才课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与他人交流时的紧张感,这在jvzquC41o0=78ry0eqs0pn|u1563;A=0jvsm
9.大连青少年人际关系培训大连少儿沟通培训班中班详询白天班,周末班 上课方式: 面授课程优势: 互动式的课堂教学 ¥询价 888人关注 演讲口才培训学校 4.2分 (39)人预约 校区(1) 评论(6) 课程详情 教学点 教学环境 学员评论 推荐课程 课程详情 课程简介 孩子性格很内向,不喜欢跟别人交流 大连青少年《快乐沟通》培训课程 采用更加贴近青少年生活案例分析的jvzquC41o0wjpzg58;/exr1eq{sun4652>33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