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15日才发布招生简章的广州外国语(简称“广外”),今年比去年提前了三天发布招生简章。
与去年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今年扩招了50%,招生人数达到了405人。
今广外的招生和去年有什么变化?审核遴选依据有何不同?
且听豆妈为你一一分析。
另外,豆妈友情提醒,一定要捂紧钱包,别听那些有的没的风言风语。
下面豆妈会帮你免费发放增加入围几率的小招数。
今年的招生简章,有这些变化
因为广外二期扩建工程完成,因此今年的招生人数从往年的270人变为405人。
而广外的小升初规则只按照招生人数的三倍圈定入围人数,此后再进行电脑派位,因此入围人数也相应从810人变为今年的1215人。
除了扩招之外,和去年相比,今年广外的招生简章还发生了几个细微的变化。
去年↑↑↑和今年↓↓↓的报名条件分别是这样的:
不难发现,第一点和第二点是今年新增的要求,第三点和去年的第一点相近。
不过特别增加了一部分要求:“能较好地适应多语种、跨文化学习,具有参与国际交流交往的意愿和能力”。
第四点要求和去年的第二点类似,不过特别强调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为什么今年会特别增加这一点呢?
有广外家长透露,有个别孩子虽然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是情商不高,和同宿舍的孩子闹矛盾,有的孩子还闹得比较僵,以此猜想今年学校才会特意增加这么一条。
去年↑↑↑和今年↓↓↓的遴选依据也有变化。
不难发现,去年的第一条被取消了。
神秘的“副帮主”,筛选标准一直成谜
按照如今的小升初政策,能公开在广州全市招生的只有两家初中,一家为广东奥林匹克学校(又称“华附奥班”,不是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另一家则为广外。
也正因为这种招聘范围的特殊性,含金量最高的华附奥班被称为帮主,广外则被称为副帮主(至于这个“副帮主”的含金量有多高,我们下文再表)。
要将帮主和副帮主拿出来比较一下的话,其实帮主的招聘标准蛮清晰的:数学优秀,语文和英语都不错。
简单来讲,往年入选者都至少有一个华杯或小数联或迎春杯一等奖在手,多者有五六个,英语主流条件PET,至少KET。
另外,和很多学校不一样的是,帮主对孩子在小学的校内成绩不是特别看重。
在很多初中将门槛定在295+的当下,帮主甚至还收过290-的孩子。
而副帮主的遴选标准,看似清晰,其实飘忽:去年的标准是综合素质较好、外语较好、适合住宿。
什么叫外语较好?
有剑桥通用五级考试中的FCE(国外考试的评价标准和国内考试不完全一样,大约等于大学四级或略高一点)或以上固然就不用说,有PET(大约等于高考水平)的也不错。
不过,神奇的是,往年还有连KET(大约等于中考水平)都没有的孩子也入围了。
至于综合素质好,这个更加飘忽,有华杯或小数联或迎春杯一等奖的娃甚少会报广外,所以有上述奖杯二等奖的娃算是其中的顶流。
甚至只要做出一道题就有奖因此被称为交钱参与奖的华杯三等奖似乎也能算数,其他各种水杯也是大行其道。
此外,如果有教育部门认可的奖项,类似市、区级三好学生,或者是教育部门举办的科创类、艺体类比赛获奖,在广外都是很受欢迎的。
另外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广外有自己的民乐队,如今虽然没有单独的艺术特长生,不过在民乐方面若是有特长,能够为孩子加分,增加入围的可能。
今年不提“综合素质”,难道……
豆妈上文曾提到,今年广外的遴选依据中去掉了关于“综合素质”方面的一条,这是否意味着只强调自己在外语方面的优势就足够了呢?
豆妈却不认同,之所以删除这个要求,更多是为了贴合当下的招生政策要求。
实际上,高考是现在所有国内中学教育工作的指挥棒,广外不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旗下的广外外校一般,有高考英语保送生的资格。
除了国际部的孩子外,广外所有毕业生都要正常参加高考,光有外语特长一项是完全不够的,顶到天了也就是外语得个满分150分。
如果综合素质必然仍是其重点考虑的事情,豆妈结合多位广外家长,分析过入围学生的特点:
外语不错是门槛,综合素质较强才是关键,至于艺体等方面的素质,则是其中的加分项。
所以,综合素质方面的佐证材料,必不可少。
顺便提一嘴,今年广外的招生简章的第一段,除了年份改动了之外,还删除了下面红框中的几个字。
其中的意思有点耐人寻味,值得大家好好去分析↓↓↓
言归正传,如何在广外的筛选中入围呢?
前两年报名学生需要提供几方面的资料,今年从内部传出来的消息来看差别也不大,所需的材料一为500字以内的中文自我介绍,二为15+5项的证明材料,三为一分钟以内的全英文视频。
每一样,都不可缺少。
心仪广外?这样可以加分↓↓↓
500字的中文自我介绍,可不是鸡肋
先来提500字的中文自我介绍,豆妈之前和不少心仪广外的家长谈过,都觉得这个不容易下手,也不知该写什么。
因此打算将孩子所获得的奖项全部再罗列一次。
豆妈则认为,在第二项资料当中能够用各种证书展示的能力,无需花大篇幅再赘述一遍。
如果实在是在某方面太出色,只需要提纲挈领式地总结一两句即可,毕竟500字篇幅不大,要把笔墨留在需要的地方。
有些个人综合素质的展现,如平日里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参加过什么样的社会实践等,都不是轻易能够通过15+5项证书证明的。
这部分内容可以在500字的自我介绍,以适当的篇幅来展现。
另外,今年的报名条件中中增加了“认同广州外校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和“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文中在展现个人综合素质之余,不妨在此着力。
当然,这个着力不是简简单单地加一句,“认同广州外校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即可,而是要多做一下功课,真正了解一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谈一下自己对此的理解。
对于“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最好也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有事实来支撑,“每天放学回家能在半个小时内,自主完成校内作业,并开始课外阅读”就比简单地说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好。
在这篇中文自我介绍当中,言辞大方得体、语气诚恳为宜,既要适度展现自己,又不要过分高调,给人夸夸其谈的感觉,切忌用华丽的辞藻来堆砌,那种一句话用几个成语的写作方式,会让人觉得很low。
否则在数千的报名者当中,你家孩子很容易被淹没——要知道,其实家长水平,也是学校考察的范围之内。
当然,也不要全部由家长动笔,这很容易给人老气横秋的感觉,而且一看就知道是家长的手笔。
另外,一位参审老师可能要审核过百份资料。
因此,有一个与众不同(但不是哗众取宠)的开头,可以为你加分不少。
15+5项证明,建议这样放
往年,报名广外的孩子需要提供15+5项材料证明自己的外语能力及综合素质,前15项一般是填由教育部门等其他权威部门颁发的奖状、证书等。
证书的排名方面,等级越高的奖项越要往前排。
比如市、区三好学生,市区优秀少先队员等等。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由教育部门举办的正规比赛不多,每一项重头活动都是值得好好经营的。
从豆妈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广外也较为重视各种体育特长和艺术特长。
因此有政府权威部门在这方面的证书,记得好好上传。
学校里面的材料也值得重视,类似成长手册的考试成绩栏(现在大多数学校给出的是A、B、C的等级,但有的学校也会给出成绩情况的小纸条,建议放在同一个地方扫描上传)和老师评语,这些都是可以上传的(老师评语不友好的自己酌情考虑)。
比较好的资料结构是综合类(如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学科类+科创类+艺术类+体育类的奖项都有,再加五上、五下、六上三期的成长手册资料。
如果某一类稍差,即便是只有学校级别的奖项,也值得放上去。
后5项资料虽然名义上为补充证明材料,其实含金量很大。
这里放的是非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奖项,如果门类都齐全的话,建议数学、英语和语文都各挑一个最重磅的奖项放上去。
最后两个奖项在科创类(含编程)和艺体类中各挑一个最重要的奖项放上去。因为广外挺看重综合素质。
在这里,豆妈提醒一句,所有证书最好都用扫描仪处理一下,就算是拿手机拍的,最好也用扫描软件处理一下提升一下清晰度。
审核资料的老师一天要审核这么多资料,大家也换位思考一下。
那种要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证明材料,人家是帮你反复看清楚呢还是随便跳过呢?
视频很重要?可别听有的“家长义工”夸大其词
往年第三项需要提交的资料:一分钟以内的视频的要求是内容不限,只需全程英文,全身出镜,大小在20M以内。
从往年来看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拍摄,无论是对足球文化的阐述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各种内容都有上榜者。
在中文自我介绍、15+5证明材料和视频当中,三种材料中谁的分量更大?
豆妈以为是15+5证明材料>中文自我介绍≈一分钟视频。
毕竟,中文自我介绍可以请他人代笔,一分钟视频可以由专业团队制作,其中无限次重来,而15+5的证明材料中更多是硬通货。
只不过,部分所谓的广外家长义工,出于自己的种种目的,加大了对视频重要性的描述:
在广外某家长义工组织的小升初家长群里,有家长义工就多次放出了类似这样的言辞↓↓↓
关于上述家长义工的言论,豆妈只能以“呵呵”回应。
原因如下:
一是所谓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孩子KPI(应该是这个义工心急写错了,应为“KPF”,指KET、PET和FCE)和什么杯的都没考成,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这一两年广州疫情的总体控制做得还不错,各种杯赛和考级在暗地里一直里没有停过。
在各种小升初群里,类似下面这样的比赛和考试链接,从年头都年底一直都有,可以说,你想要的科目和比赛,只要你肯交钱,一直都应有尽有:
说什么大家都没什么奖,要靠拼视频,完全是无稽之谈。
二是靠所谓的上述视频录取,更是假到不能假。
广外去年的招生简章说得很清楚,要上传一分钟以内的视频,这个明明就是1:58分长的视频,难道是对报名原则的公然挑衅?
如果一个孩子和家长,连这么明显的规范都没学会遵守,学校还能放这样的孩子入围,那简直就是荒天下之大谬。
三是视频本身,就可以展示孩子优秀的很多方面。
那你觉得是这个视频的拍摄本身重要还是孩子“优秀的很多方面”更重要?
你觉得广外需要的是一个学科优秀的孩子,还是一个镜头感极好的孩子,或者是画面极其精美的视频?又不是广外表演艺术系招生……
实际上,什么奖都没有,光凭借个视频胜出,豆妈不敢说完全没有。
只能说你用巴掌能数得过来,而且人家到底是因为这个视频入围,还是因为和学校关系好而入围,你又能了解清楚?
其实这些所谓的家长义工,每年都会来一轮差不多一样的说辞,强调视频重要的最后,就会放出这么一个视频班,而这个短短几堂课的视频班可收费不菲,四位数,而且还不是小四位数……
说到底,就是割一轮小白的韭菜,而且这种割韭菜每年都要割一茬。
言归正传,豆妈来传授几个不花钱的视频拍摄小建议:
A、台词一定要背熟,结结巴巴的口语估计一下子就被刷过去了。
但不要以生硬的像背书一样的语气说出来,因此台词写作的过程中,以孩子熟悉的口语来编写是很重要的;
B、和中文介绍一样,片头非常重要,想一个还不错的开场白吧;
C、眼睛要不时望镜头,这既给人自信的感觉,又能让审核视频的老师产生亲切的对话感;
D、衣着以自然大方为好,不要搞太个性的服饰。
因为你无法确认审核视频老师的喜好,所以大路一点的服饰虽然不会很出彩,至少不会犯错,另外千万别浓妆艳抹,这个不是登台走秀;
E、要尽可能展示孩子大方得体、多才多艺的一面。
是的,你家孩子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F、室内室外拍摄都没有问题,如果在室外,尽量找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师看着也赏心悦目;
如果在室内,但灯光一定要充足,如果原有的照明实在成问题,买一盏补光的小灯也就是几十块钱;
G、室外拍摄的尽量买一个收音的无线小唛,负责老师可能听不清楚你讲什么,室外拍摄的要挑一个安静的场景;
H、拍摄器材手机就可以了,当然别找千元机,如果怕手抖可以买一个手持云台稳定器,也就是小几百块钱的投入;
I、下载个剪辑软件,配个字幕能够增加可读性,审视频的老师即使走神了也不会错过精彩的话语。
入围了却没抽中,别忘记做这个
值得注意的是,小升初想要读广外,不但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
因为入围的孩子当中,只有三分之一能被电脑选中最终入读。
不过,即使是没有选中,入围本身也是一种实力证明。
凭借这个实力证明,不但可以进广外旗下的广州外国语附属学校,也可以助力进入某些区级龙头学校,特别是孩子升学所对应的行政区的区级龙头学校。
如果到6月底还没有好去处,可以携带情书到区级龙头学校多走动,在情书封面显眼处加上类似“入围广外”这样的字眼,相信会给你带来不小的惊喜。
不过,如果你以为手持“副帮主”1215人的入围名单就能横扫除“帮主”之外的所有好学校的话,那你实在是想多了。
除了华附奥班不看外,省实南山、二中基地、执信奥班、广雅岭南、广大附奥班、六中课改也不太可能看这个,毕竟上述班型每个也就顶多招100来号人。
你这个1000多人的入围名单,人家完全看不上。
所谓“副帮主”入围名单的含金量,和“帮主”名单的含金量,差距可不是一点点。
最后温馨提示:
广州外国语的报名系统将于6月16日早上8:00开放,6月17日晚23:00关闭。
而今年广外扩招50%,其中到底意味着什么?
豆妈对此也有点小看法。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或即将小升初/中考,又有意广外,想知道广外更多的事情的,欢迎在广州房产公众号留言区回复“广外”。
超过三个回复,豆妈就会专门为此写一条深入的分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