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近幾年印度進步得那麼快,當台灣媽媽因為小朋友會背99乘法高興的同時, 印度小孩已經在背1919乘法了。 難怪近幾年印度進步得那麼快。
印度的九九乘法表是從1 背到19(→19×19乘法? ), 不過您知道印度人是怎麼記 11到19 的數字嗎? 我是看了下面這本書之後才恍然大悟的。 「印度式計算訓練」 2007年 6月 10日第一版第 6 刷發行株式會社晉遊社發售。该书 介紹了加減乘除的各種快速計算方法。不過在這裡我只介紹印度的九九乘法。因為實在太神奇了!!下面的數字跟說明都是引用該書P.44 的例子。 請試著用心算算出下面的答案: 13 X 12 = ? ( 被乘數) (乘數 ) 印度人是這樣算的。 **************************************************************************** 第一步: 先把(13)跟乘數的個位數 (2)加起來 13 + 2 = 15 第二步: 然後把第一步的答案乘以10(→也就是說後面加個 0 ) 第三步: 再把被乘數的個位數(3)乘以乘數的個位數 (2) 2 X 3 = 6
(13+2)x10 + 6 = 156 **************************************************************************** 就這樣,用心算就可以很快地算出11X11 到19X19了喔。這真是太神奇了! 我們試著演算一下 14×13: (1)14+3=17 (2)17×10=170 (3)4×3=12 (4)170+12=182 16×17: (1)16+7=23 (2)23×10=230 (3)6×7=42 (4)230+42=272 真的是耶,好簡單喔 ! 怎不早點讓我知道呢 ?
A、乘法速算
B、平方速算 一、求11~19 的平方 底数的个位与底数相加,得数为前积,底数的个位乘以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例:17 × 17 17 + 7 = 24- 7 × 7 = 49 --------------- 289 参阅乘法速算中的“十位是1 的两位相乘” 二、个位是1 的两位数的平方 底数的十位乘以十位(即十位的平方),得为前积,底数的十位加十位(即十位乘以2),得数为后积,在个位加1。 例:71 × 71 7 × 7 = 49-- 7 × 2 = 14- ----------------- 5041 参阅乘法速算中的“个位数是1的两位数相乘” 三、个位是5 的两位数的平方 十位加1 乘以十位,在得数的后面接上25。 例:35 × 35 (3 + 1)× 3 = 12-- 25 ---------------------- 1225 四、21~50 的两位数的平方 在这个范围内有四个数字是个关键,在求25~50之间的两数的平方时,若把它们记住了,就可以很省事了。它们是: 21 × 21 = 441 22 × 22 = 484 23 × 23 = 529 24 × 24 = 576 求25~50 的两位数的平方,用底数减去25,得数为前积,50减去底数所得的差的平方作为后积,满百进1,没有十位补0。 例:37 × 37 37 - 25 = 12-- (50 - 37)^2 = 169 ---------------------- 1369 注意:底数减去25后,要记住在得数的后面留两个位置给十位和个位。 例:26 × 26 26 - 25 = 1-- (50-26)^2 = 576 ------------------- 676
C、加减法 一、补数的概念与应用 补数的概念:补数是指从10、100、1000……中减去某一数后所剩下的数。 例如10减去9等于1,因此9的补数是1,反过来,1的补数是9。 补数的应用:在速算方法中将很常用到补数。例如求两个接近100的数的乘法或除数,将看起来复杂的减法运算转为简单的加法运算等等。
D、除法速算 一、某数除以5、25、125时 1、 被除数 ÷ 5 = 被除数 ÷ (10 ÷ 2) = 被除数 ÷ 10 × 2 = 被除数 × 2 ÷ 10 2、 被除数 ÷ 25 = 被除数 × 4 ÷100 = 被除数 × 2 × 2 ÷100 3、 被除数 ÷ 125 = 被除数 × 8 ÷100 = 被除数 × 2 × 2 × 2 ÷100 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中除法是最麻烦的一项,即使使用速算法很多时候也要加上笔算才能更快更准地算出答案。
摘抄---------
后来人们把这个问题称为'6174 问题’或'Kaprekar 变幻’。
比如:
5200 - 0025 = 51757551 - 1557 = 59949954 - 4599 = 53555553 - 3555 = 19989981 - 1899 = 80828820 - 0288 = 85328532 - 2358 = 61747641 - 1467 = 6174
神秘数字6174
6174 初看一点也不起眼,也许你会问它有什么神秘的呢?
我们先进行一番计算,选择一个4位数,每位上的数都不能相同(也就是不能是1111,2222,3333,4444……),
例如选择2009(去年年份),先对这个数上的每位数字重新洗一下,得到最大的数是9200,最小的数是0029,两者相减,对结果再按照上述规则继续下去
9200— 0029=9171
9711—1179= 8532
8532—2358= 6174
7641—1467= 6174
……
现在我们再随机选一个数:比如1234,那么
4321—1234 =3087
8730—0378= 8352
(转摘自中华网军事)
一、“九几乘九几,左减右补数,后面空两格,写上补乘补。”被乘数减去乘数的补数,后面写上两个数的补数的乘积。如 93×95 95的补数是5,93-5=88,93的补数是7,7×5=35,93×95=8835 原理:93×95=93×(100-5)=9300-5×93=9300-5×(100-7)=9300-500+5×7=8800+35=8835 00看作两个空格 二、 任意数乘25,等于此数除以4,整除补00,余1补25,余2补50,余3补75. 如 24×25=24÷4=6补00=600, 25×25=25÷4=6--1补25=62526×25=26÷4=6--2补50=650, 27×25=27÷4=6--3补75=675 三、 任意数乘15,等于此数加上自己的一半,单数后面补5,双数后面补0.如 33×15=33+16=49补5=495, 32×15=32+16=48补0=480 四、 任意数乘55,等于此数折半,单数补5双数补0再乘11。 如37×55=37÷2=18补5=185×11=2035 32×55=32÷2=16补0=160×11=1760 五、“十同个凑10,十加1乘十,后面空两格,写上个乘个”。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等于10的两位数相乘,等于十位数加1再乘以十位数,后面写上个位数乘以个位数。如36×34=(3+1)×3=12后面写6×4=24,36×34=1224 六、 被乘数的两位数之和是10,乘数的两位数相同,算法同上。如37×66=(3+1)×6=24后面写上7×6=2442 原理:37 ×66=30×60+(7×60+30×6)+7×6=30×60+(10×60)+42=(30+10)×60+42=2442 七、 “十补个相同,十乘十加个,后面空两格,写上个乘个”。十位数相加等于10,个位数相同的两个两位数相乘,十位乘十位加上个位,后面写上个乘个。 如,78×38=7 ×3+8=29后面写上8×8=64,78 ×38=2964 八、 个位是1的两位数相乘,等于十乘十空一格,加上十加十,后面写上1.如41×51=4×5=20_+4+5=209后面写1=2091 九、 一个数的各个位数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则这个数能被3整除。 因为34×3=102,所以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乘以34,可以用此数除以3再乘以102. 如135×34=45×102=45 90,39×34=1326 67×3=201,也可以用上述技巧。如69×67=46 23 37×3=111,同样可以用上面的技巧。如135×37=45×111,两位数乘以111,首尾不变中间重复相加。45×111=4(4+5)(4+5)5=4995
数学三大难题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数学的发展成正比;人类数学的发展,中国亦有卓越的贡献,古有祖冲之,今有华罗庚。
古代数学史上有世界三大难题(倍立方体、方圆、三分角)。近代数学史又有第五公设、费马大定理、任一大偶数表两素之和。这些都已为前人攻破的攻破,将突破的将突破。现代发达国家的数学家们又在钻研什么呢?21世纪数学精英们又攻什么呢?这位导师继续讲了现代数学上的三大难题:一是有20棵树,每行四棵,古罗马、古希腊在16世纪就完成了16行的排列,18世纪高斯猜想能排18行,19世纪美国劳埃德完成此猜想,20世纪末两位电子计算机高手完成20行纪录,跨入21世纪还会有新突破吗?二是相邻两国不同着一色,任一地图着色最少可用几色完成着色?五色已证出,四色至今仅美国阿佩尔和哈肯,罗列了很多图谱,通过电子计算机逐一理论完成,全面的逻辑的人工推理证明尚待有志者。三是任三人中可证必有两人同性,任六人中必有三人互相认识或互相不认识(认识用红线连,不认识用蓝线连,即六质点中二色线连必出现单色三角形)。近年来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也围绕此类热点题型遴选后备攻坚力量。(如十七个科学家讨论三课题,两两讨论一个题,证至少三个科学家讨论同一题;十八个点用两色连必出现单色四边形;两色连六个点必出现两个单色三角形,等等。)单色三角形研究中,尤以不出现单色三角形的极值图谱的研究更是难点中之难点,热门中之热门。归纳为20棵树植树问题,四色绘地图问题,单色三角形问题。通称现代数学三大难题。
死理性派的小编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数学到底哪里有趣了,数学之美又在哪里?这篇文章精心选择了 10 个老少咸宜的算术问题,以定理、趣题甚至未解之谜等各种形式带领大家窥探数学世界的一角。不少问题背后都蕴含了深刻的数学知识,触及到数学的各个领域。希望从小数学就不及格的朋友们能够喜欢上数学这门充满乐趣的学科。
1.数字黑洞 6174 任意选一个四位数(数字不能全相同),把所有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再把所有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用前者减去后者得到一个新的数。重复对新得到的数进行上述操作,7 步以内必然会得到 6174。 例如,选择四位数 6767: 7766 - 6677 = 1089 9810 - 0189 = 9621 9621 - 1269 = 8352 8532 - 2358 = 6174 7641 - 1467 = 6174 …… 6174 这个“黑洞”就叫做 Kaprekar 常数。对于三位数,也有一个数字黑洞——495。
2.3x + 1 问题 从任意一个正整数开始,重复对其进行下面的操作:如果这个数是偶数,把它除以 2 ;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则把它扩大到原来的 3 倍后再加 1 。你会发现,序列最终总会变成 4, 2, 1, 4, 2, 1, … 的循环。 例如,所选的数是 67,根据上面的规则可以依次得到: 67, 202, 101, 304, 152, 76, 38, 19, 58, 29, 88, 44, 22, 11, 34, 17, 52, 26, 13, 40, 20, 10, 5, 16, 8, 4, 2, 1, 4, 2, 1, ... 数学家们试了很多数,没有一个能逃脱“421 陷阱”。但是,是否对于 所有 的数,序列最终总会变成 4, 2, 1 循环呢?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坑”——乍看之下,问题非常简单,突破口很多,于是数学家们纷纷往里面跳;殊不知进去容易出去难,不少数学家到死都没把这个问题搞出来。已经中招的数学家不计其数,这可以从 3x + 1 问题的各种别名看出来: 3x + 1 问题又叫 Collatz 猜想、 Syracuse 问题、 Kakutani 问题、 Hasse 算法、 Ulam 问题等等。后来,由于命名争议太大,干脆让谁都不沾光,直接叫做 3x + 1 问题算了。 直到现在,数学家们仍然没有证明,这个规律对于所有的数都成立。
3.特殊两位数乘法的速算 如果两个两位数的十位相同,个位数相加为 10,那么你可以立即说出这两个数的乘积。如果这两个数分别写作 AB 和 AC,那么它们的乘积的前两位就是 A 和 A + 1 的乘积,后两位就是 B 和 C 的乘积。 比如,47 和 43 的十位数相同,个位数之和为 10,因而它们乘积的前两位就是 4×(4 + 1)=20,后两位就是 7×3=21。也就是说,47×43=2021。 类似地,61×69=4209,86×84=7224,35×35=1225,等等。 这个速算方法背后的原因是,(10 x + y) (10 x + (10 - y)) = 100 x (x + 1) + y (10 - y) 对任意 x 和 y 都成立。
6.196 算法 一个数正读反读都一样,我们就把它叫做“回文数”。随便选一个数,不断加上把它反过来写之后得到的数,直到得出一个回文数为止。例如,所选的数是 67,两步就可以得到一个回文数 484: 67 + 76 = 143 143 + 341 = 484 把 69 变成一个回文数则需要四步: 69 + 96 = 165 165 + 561 = 726 726 + 627 = 1353 1353 + 3531 = 4884 89 的“回文数之路”则特别长,要到第 24 步才会得到第一个回文数,8813200023188。大家或许会想,不断地“一正一反相加”,最后总能得到一个回文数,这当然不足为奇了。事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对于几乎所有的数,按照规则不断加下去,迟早会出现回文数。不过,196 却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例外。数学家们已经用计算机算到了 3 亿多位数,都没有产生过一次回文数。从 196 出发,究竟能否加出回文数来?196 究竟特殊在哪儿?这至今仍是个谜。
8.唯一的解 经典数字谜题:用 1 到 9 组成一个九位数,使得这个数的第一位能被 1 整除,前两位组成的两位数能被 2 整除,前三位组成的三位数能被 3 整除,以此类推,一直到整个九位数能被 9 整除。 没错,真的有这样猛的数:381654729。其中 3 能被 1 整除,38 能被 2 整除,381 能被 3 整除,一直到整个数能被 9 整除。这个数既可以用整除的性质一步步推出来,也能利用计算机编程找到。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所有由 1 到 9 所组成的 362880 个不同的九位数中,381654729 是唯一一个满足要求的数!
9.数在变,数字不变 123456789 的两倍是 246913578,正好又是一个由 1 到 9 组成的数字。 246913578 的两倍是 493827156,正好又是一个由 1 到 9 组成的数字。 把 493827156 再翻一倍,987654312,依旧恰好由数字 1 到 9 组成的。 把 987654312 再翻一倍的话,将会得到一个 10 位数 1975308624,它里面仍然没有重复数字,恰好由 0 到 9 这 10 个数字组成。 再把 1975308624 翻一倍,这个数将变成 3950617248,依旧是由 0 到 9 组成的。 不过,这个规律却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继续把 3950617248 翻一倍将会得到 7901234496,第一次出现了例外。
10.三个神奇的分数 1/49 化成小数后等于 0.0204081632 …,把小数点后的数字两位两位断开,前五个数依次是 2、4、8、16、32,每个数正好都是前一个数的两倍。 100/9899 等于 0.01010203050813213455 … ,两位两位断开后,每一个数正好都是前两个数之和(也即 Fibonacci 数列)。 而 100/9801 则等于 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 。 利用组合数学中的“生成函数”可以完美地解释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