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误解为“毒枭王国”的哥伦比亚,如今正以咖啡香气与鲜花浪潮重塑旅行版图。免签政策开启,探访波哥大的黄金博物馆、卡塔赫纳的彩色老城、麦德林的重生涂鸦,品味全球30%精品咖啡豆的醇香,感受魔幻现实主义笔下的南美风情。当咖啡的醇香漫过安第斯山脉,当殖民老城的彩墙映着加勒比阳光,哥伦比亚的脉搏中始终跳动着一抹深邃的绿意——那是“ 祖母绿之王”的冠冕,是大地馈赠的眼泪,更是冒险者追寻的终极珍宝。在这片魔幻与现实交织的土地,一场融合自然奇观、文化沉浸与宝石探险的旅程正待启程。如果你去腻了大众国家,不如来哥伦比亚,它也传来了好消息:开始对中国实行免签!
哥伦比亚被称为“咖啡之国”,有全球最先进的咖啡种植技术,这边有超多咖啡种植园,也会给游客提供专门的咖啡课程。作为全球优质阿拉比卡咖啡原乡,“咖啡三角区”(萨伦托、亚美尼亚、马尼萨莱斯)的千顷种植园,是《百年孤独》中马孔多的现实映照。手持一杯醇厚的“Tinto”,俯瞰蜡棕榈林间的云雾,方能读懂哥伦比亚的浪漫底色。当然,这里也是祖母绿的故乡。全球75%的顶级祖母绿产于此地,尤以“穆佐矿”的“沃顿绿”和“ 科斯凯兹矿”的明艳色泽闻名于世。这些形成于6000万年前的晶体,因地质中罕见的铬元素而呈现“ 活绿色”——阳光下如流动的森林,暗处似幽深的秘境。
虽然以产地来区分宝石品质有些武断,但不可否认,在祖母绿宝石的领域,“穆佐”这两个字在藏家心中的分量。这是哥伦比亚最传奇、最著名的矿区,位于博亚卡省。穆佐祖母绿是顶级“沃顿绿”的代名词,以其浓郁、饱和、略带蓝色调的翠绿色(业内称为“穆佐绿”)和极高的纯净度而备受推崇。
色泽是评价祖母绿宝石的第一要素。顶级穆佐祖母绿呈现出浓郁、饱和、纯正的翠绿色,这种绿色生动、深邃,如同茂密森林的中心,尤其是在纯绿中隐隐显露出一丝微妙的蓝色。这种色调规避了其他矿区所呈现的黄色(显得不够高贵),以及蓝色(会更加接近海蓝宝石)。
如今穆佐矿区的祖母绿产量已大幅减少,尤其是顶级品质的矿石日益稀缺,使其更加珍贵且价值连城。通透、色彩浓郁的哥伦比亚祖母绿,永远是拍卖场上天价纪录的创造者,其价值甚至远远超过天然钻石。
8月,坦桑尼亚的旱季,也是乞力马扎罗山展现其极致魅力的时候。此时,南部和西部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纷纷聚集在清澈的水潭边饮水,为游客们提供了绝佳的观赏机会。与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无疑是非洲之旅的一大亮点。同时,8月还是坦桑尼亚香料交易的传统时节。传闻中的那个小岛,将展现非洲大陆上最珍稀的香料,令人心驰神往。当朝阳的金辉刺破东非稀树草原的薄雾,塞伦盖蒂的草浪翻涌成液态黄金。这里是《狮子王》的史诗舞台,更是这颗星球上唯一仍按创世之初的法则运转的野性王国——120万头角马踏碎晨露,2000头狮子蛰伏金合欢树影,斑马群的黑白条纹在热浪中晕染成流动的莫比乌斯环。踏上这片土地,你便成了非洲血脉中的一粒微尘。当塞伦盖蒂的角马群踏起金红烟尘,当乞力马扎罗的雪顶染上玫瑰色晨光,你会明白为何斯瓦希里人称这里为“天神驰骋的草原”。
坦桑尼亚用6000万公顷的荒野,书写着地球最原始的生命剧本。“每年六月旱季降临,角马军团如青铜洪流涌向马拉河。在格鲁米提河的断崖边,生存游戏达到残酷巅峰:鳄鱼撕裂渡河者的咽喉,母狮伏击落单的幼崽,秃鹫在硝烟般的尘土中盘旋成黑色漩涡。而当你蹲在狩猎车后,听见角马骨骼被鳄齿碾碎的脆响时,才会彻悟——这里没有善恶,只有生生不息的宇宙节律。
坦桑尼亚同样也是非洲大陆上熠熠生辉的珍宝匣,但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一定是以国名命名的坦桑石。关于坦桑石的发现,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在“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雪山脚下,阳光炙烤着坦桑尼亚广袤的阿鲁沙地区。时间定格在1967年,一场猛烈的雷暴席卷了梅雷拉尼山丘。雨过天晴,当地敏锐的马赛族牧民在焦黑的土地上,意外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闪烁着浓郁蓝紫色光芒的透明晶体。这些如同被闪电淬炼出的美丽石头,就是后来震动珠宝界的坦桑石。而坦桑尼亚,也是目前唯一发现和能够开采出坦桑石的矿区。
坦桑石最摄人心魄的,莫过于它那变幻莫测的蓝紫色。不同于蓝宝石的单一深邃,顶级坦桑石呈现出如天鹅绒般丝滑的浓郁靛蓝色,但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下,又会神奇地透出高贵优雅的紫罗兰色或紫红色光晕。这种诞生于雷电与巧合的宝石,以其独一无二的产地和如梦似幻的色彩,迅速跻身世界名贵宝石之列,成为现代珠宝中一抹令人过目不忘的奇幻光影。
当北半球暑热难耐,正是飞越赤道,拥抱澳大利亚清爽活力“冬季”的绝佳时机!这个暑假,逃离热浪,在南半球开启一场感官盛宴。你可以策马踏响新南威尔士州大雪山(Snowy Mountains)的皑皑初雪,凛冽空气拂面,马蹄轻踏科修斯国家公园(Kosciuszko National Park)的松软雪地,全家人在如画冬日中创造独特回忆。还可以带着孩子深入维多利亚州墨尔本街头巷尾的露天画廊,在霍西尔巷(HosierLane)被色彩与创意包围,指尖仿佛触碰到流动的艺术脉搏。
重头戏是带着孩子去昆士兰观鲸,这当然是暑假不会出错的选择。在Hervey Bay湾的观鲸黄金季(5~11月),震撼于座头鲸的磅礴“鲸跃”,甚至跃入碧波,与温柔的海洋巨人在南太平洋共舞。喜欢动物的朋友还可以去北领地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在黄水潭(Yellow Water Billabong)目睹百万水鸟振翅齐飞,聆听原始生命的壮丽回响。
不只沙漠有骆驼,在西澳大利亚州布鲁姆的凯布尔海滩(Cable Beach),骑上温顺骆驼,追随着绯红落日漫步22公里纯白沙滩,驼铃声声,海天一色,沉醉于印度洋畔的浪漫时刻。来澳洲怎能不潜水?潜入南澳大利亚州艾尔半岛(Eyre Peninsula)林肯港(Port Lincoln)的清澈海域,与顽皮海狮共游,邂逅优雅海豚,近距离感受巨型变色乌贼的神奇,或在防鲨笼中屏息凝视大白鲨的威严。你还可以化身首都领地堪培拉的松露猎人(6~8月限定),跟随松露犬在农场树林中挖掘“黑钻”珍馐,随后品尝融入新鲜松露的应季美馔,佐以本地佳酿,完成从森林到舌尖的极致美味闭环。
最后,在塔斯马尼亚州开启双重奇遇,白天在原生秘境邂逅憨态袋熊、灵动沙袋鼠与神秘的“塔斯马尼亚恶魔”;待到晴朗无月的冬夜(6~8月),则奔赴库南尼/惠灵顿山(kunanyi/Mount Wellington)等暗夜圣地,仰望纯净苍穹,静候南极光舞动绿蓝紫红的梦幻光带,为你的澳式反季暑假画上最奇幻的惊叹号!即刻启程,点燃属于你的南半球冬日传奇。
在这片古老而广袤的澳大利亚大陆下,蕴藏着大自然最不可思议的“色彩魔术师”——欧泊。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色彩宝石,而是将整片彩虹的光辉,巧妙地凝结在一块小小的石头之中,成就了“澳宝”的美誉,也让澳大利亚成为当之无愧的欧泊王国,供应着全球超过95%的珍贵欧泊。
澳大利亚欧泊的魔力核心,就在于那令人屏息的变彩效应。想象一下,将夕阳的熔金、热带海洋的湛蓝、森林新叶的翠绿、紫罗兰的幽深……甚至北极光的神秘变幻,统统打碎,再让它们在一块石头上如活水般流淌、交织、闪烁。这种独一无二的光影游戏,是光线在欧泊内部极其细微的二氧化硅球体结构间衍射、干涉的结果,堪称自然界最精妙的“光学杰作”。
而澳大利亚产区的黑欧泊,是欧泊家族的一颗“黑夜里的明珠”,以深蓝、深灰或黑色的体色为背景,如同深邃的夜空。在这片“夜幕”之上,变彩的光芒(红、橙、绿、蓝等)显得异常鲜艳、饱和、对比强烈,如同夜空中炸裂的绚烂烟花,动人心魄。
和不少地方一样,体验华沙老城的最好方式,就是用你的双脚穿过这里狭长的街道。在这里你能发现什么?比如梦幻的巴比肯(Barbican)!这道独特的中世纪大门,曾是城墙上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之一,保卫着欲火重生的首都华沙。
离开老城,从克拉科夫郊区街前往市中心,就是著名的皇家之路(The Royal Route)。一路上分布着包括总统府在内的6座美丽宫殿。继续走,还能看到华沙最负盛名的布里斯托尔酒店(Hotel Bristol),这座115年历史的酒店曾接待过许多名人,如艺术家毕加索、演员玛琳·黛德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等。
华沙大学的主校区也在附近,通过一扇新巴洛克风格的华丽大门,你可以进入大学参观,感受这座波兰最高学府的风采。此外,记得一定要去参观圣十字教堂(Holy Cross Church),那里是音乐家肖邦去世后心脏的安息之地!
华沙的波伊斯尔区有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的博物馆。占地四层,以互动式风格为特色,展示肖邦辉煌一生的全部细节。高达5000件展品中,有肖邦的一绺头发、学校作业本、糖果盒子、入境英国时使用的护照、一位意大利歌手在肖邦10岁时送给他的金表……
“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传奇女演员玛丽莲· 梦露曾这样唱道。而我们想说,华沙正是选购宝石饰品和琥珀首饰的绝佳之地!
与波兰密不可分的一样产物便是琥珀,常被称为“波罗的海黄金”。波罗的海琥珀是最受珍视的琥珀品类之一。尽管人们惯于称它为“宝石”,它实则是针叶树树脂在海中凝固而成的化石。因此,在天然琥珀中,我们有时能看到凝结其中的生物,比如4000万年前的昆虫,这让琥珀显得极为独特且格外珍贵。彩色琥珀也属于稀有珍品,比如蓝色、绿色或白色琥珀。其中白色琥珀尤为罕见,价值也最高。
波兰的设计师们数世纪以来一直专注于天然琥珀珠宝的制作,深谙如何通过镶嵌来彰显琥珀的魅力。在波兰的民间传统中,琥珀是绝佳的送礼之选。用琥珀制成的不仅有项链、戒指和耳环,还有小盒子、小雕像乃至国际象棋等其他纪念品。老城区一带的琥珀饰品店大概是最多的。
华沙也为现代设计爱好者备有惊喜。安娜· 奥尔斯卡创立的Orska品牌,正是前卫设计的代表。她的珠宝风格鲜明简约,质感近乎粗犷,却总能引人注目。这种设计不再仅是点缀,而是自成风格的珠宝艺术,彰显着自信与个性。
华沙的商店里复古首饰同样丰富。战后波兰的银饰设计精湛,如今已成为复古风格的代名词。ORNO、Warmet或Rytosztuka等品牌在海外备受青睐,而在华沙,只需花上不多的钱便能轻松将其收入囊中。
在风光旖旎的印度洋上,斯里兰卡这颗“印度洋明珠”仿佛是大自然精心打造的珍宝盒,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矿物结晶,是名副其实的“宝石王国”。当晨曦穿透印度洋的薄雾,锡兰岛如一颗泪滴坠入碧波。这里曾是马可· 波罗笔下的“世界最美岛屿”,更是佛陀释迦牟尼踏足三次的圣土。从文化三角区的千年佛塔到中部高山的翡翠茶园,再至南部海岸的原始沙滩,斯里兰卡用一场感官的史诗,诠释何为“一步一神迹”。
海拔200米的巨岩之巅,弑父篡位的迦叶王一世建起云中宫阙。攀过镜墙(古代以蜂蜜抛光的花岗岩,光可鉴人),在天女壁画的霓裳飘带间驻足——这些1500年前的矿物颜料至今鲜亮如初,21位飞天女郎手持花枝,俯视着脚下丛林蒸腾的热浪。登顶刹那,落日熔金倾泻于无边绿野,王权与罪孽皆化尘烟。从康提驶向埃勒的高山火车,是流动的绿意狂想曲。车身在1800米海拔蛇行,窗外梯田式茶园如碧浪翻涌,采茶女裹着彩虹纱丽穿行垄间。当蒸汽与云雾纠缠,伸手可触的不仅是潮湿空气,还有殖民时代残存的粉红邮局与维多利亚式庄园里飘散的红茶醇香。
乘双体船深入蓝洞海域,等待地球上最庞大的生物现身。当15米长的蓝鲸弓起钢灰色脊背,尾鳍击碎浪花刹那,咸腥海风裹挟着游客的惊呼扑面而来。归航时,渔民用椰子壳烤炙现捕金枪鱼,蘸着青柠辣椒酱的滋味,是锡兰最野性的馈赠。
斯里兰卡的宝石种类极其繁多。除了价值连城的钻石,这里更是“半宝石的天堂”。其中,斯里兰卡所产月光石尤其令人着迷。这种宝石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表面泛着朦胧柔和的蓝白色光泽,仿佛将一泓清冷的月光封存其中,轻轻转动时,光晕如水波般流淌,充满神秘而浪漫的气息。
然而,在所有珍宝中,斯里兰卡蓝宝石无疑是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享誉全球。它的特别之处,让无数收藏家心驰神往。色彩,是斯里兰卡蓝宝石最核心的魅力。它们并非只有单一的蓝色,而是拥有一个令人惊叹的色谱。
除了经典的深蓝色,这里还盛产极其珍贵的“帕帕拉恰”蓝宝石,一种同时拥有粉红和橙色调的独特品种,颜色如同热带日落时分的霞光,梦幻而稀有。即使是蓝色蓝宝石,斯里兰卡出产的也常常具有明亮、生动、饱和度高的特点,世界顶级的“皇家蓝”和“矢车菊蓝”这两种最受追捧的蓝色色调,在斯里兰卡矿藏中都是高品质的代表。
钻石,似乎是提及南非时绕不过去的话题,19世纪末的“钻石热”时期,南非在钻石矿区中处于霸主的地位,但今天全球钻石行业正面临转型和重构的挑战,南非的钻石行业已不再似当年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目前仅占全球天然毛坯钻石年产量的1%左右。
但不可否认的是,南非在人类钻石历史上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宝石级金刚石原石——名为“库里南”(Cullinan),重达3106.75克拉,1905年发现于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口,这颗巨钻后来被切割成9颗大钻和96颗小钻,其中最大的两颗成为了英国皇室的收藏。
提及南非,不得不提两位珠宝行业的巨头——戴比尔斯与海瑞温斯顿。南非业务曾经是戴比尔斯集团的重中之重,而在2025年新推出的高级珠宝系列中,De Beers品牌从南非绚烂的蓝花楹树中采撷灵感,创作了Jacaranda Bloom套组高级珠宝。
海瑞·温斯顿先生经手过无数传奇名钻,“琼格尔”钻石绝对是令人最为记忆深刻的一颗。这颗巨钻于1934年发现于南非普列米尔矿,和“库里南”钻石处于同一矿区,原石重726克拉,是当时世界第四大钻石原石。海瑞· 温斯顿于1949年从伦敦钻石公司购得。他亲自监督将其切割成12颗璀璨美钻,并长时间内都拒绝将其出售。
当晨光刺破桌山的云毯,开普敦半岛化作钻石切割的几何世界:信号山斜坡闪耀着花岗岩晶粒,坎普斯湾浪花碎成万千水钻。走进钻石博物馆的幽暗展厅,激光束突然穿透3106克拉的“非洲之星”复制品——刹那间,整个空间迸发彩虹风暴。
站在“巨洞”(Big Hole) 边缘,1097米的深渊吞噬了阳光。1870年代,5万矿工用镐头刨出这片17公顷的巨坑,每吨岩土中藏有0.3克拉钻石。“听——”向导抓起红砂撒向深渊,“这是3亿年前火山喷发时,碳元素在200公里地幔处结晶的回声。”
戴上头灯滑入仿制矿道,液压钻机震得虎口发麻。筛洗矿砂时,一粒0.5克拉原石在传送带上闪现八面体晶光——它将被送往金伯利钻石评估中心,经历X射线分拣、激光劈裂、66面星芒切割,最终化作某位新娘指尖的银河。
库里南矿坑像倒置的金字塔深入地表。参观者隔着防弹玻璃,看巨型卡车在500米坑底蠕动如甲虫。“这里每分钟抽干3个泳池的地下水,”工程师指着岩壁渗流说,“只为获取岩筒里百万分之一的钻石。”
在彼得森工坊,79岁匠人展示镇店之宝:2.8克拉蓝钻在车床旋转,金刚石粉轮以每秒300转雕琢第66个刻面。当强光灯亮起,整颗宝石爆出冰蓝色星爆——“唯有库里南岩筒的钻石,能在66切面下释放这种光魔。”
宝石猎人的生活可不是一帆风顺,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宝石产地的矿区都被矿业公司和国家政府严格控制,例如在斯里兰卡,即便是开垦农耕用地都需要得到政府的严格审批才可以动土,因此宝石的发现,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哦。不过积累一些宝石鉴赏的小知识,也许会让你在旅途中发现一些惊喜。
同一类别的宝石,因为源头产地的不同,会产生品质和特征的千差万别,这也正是大自然在创造珍宝时附加的独特密码。例如在红宝石这一类目中,莫桑比克所出产的红宝石与缅甸所出产的红宝石,就有着因为源头产地不同的地质结构带来的显著区别。由于包裹物的成分不同,形成的岩层结构也有差异,因此缅甸抹谷矿区所产的红宝石,即便在日光下,都能够产生强烈的荧光反应,甚至折射出摄人心魄的魅惑蓝光,而莫桑比克产区的红宝石通常可以达到较大的颗粒,这也是缅甸红宝石无法达到的。
除此之外,宝石的加工和优化技术也是需要消费者关注的知识。例如在我们所熟知的红宝石和蓝宝石领域,热处理技术会改变宝石本身的色彩和净透度,令颜色和质地更加鲜艳和通透,但经过优化处理的宝石,其价值就会比原矿宝石低廉非常多,也就是行业里所俗称的“无烧”和“有烧”之分,在旅行的途中,如果真的有购买宝石的偶遇,一定要看到权威机构的鉴定证书。
天然宝石的世界充满了神秘浪漫的传奇故事,而对于各种天然宝石的品鉴,则需要接受专业的课程培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渐渐被宝石的魅力所征服,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学习宝石知识的机会。
例如由梵克雅宝于2012年所创立的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通过课程、工坊、讲座、展览、研究、书籍、播客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广邀公众一同探索令人神往的珠宝世界。其课程包括了珠宝艺术史、 宝石世界及精湛珠宝工艺,珠宝学院的课程面向所有公众开放,无需具备专业知识,在这里,既有纯粹的初学者,也有拥有一定基础的业余爱好者、收藏者,以及对珠宝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士。目前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在世界四座城市设立永久中心,其中就包括了上海淮海路上的历峰双子别墅。在这里,学生们将在艺术史学家、宝石学家和工匠等讲师的指导下,尝试各种手法、技艺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