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了解
交换角色,同理心。与人相处,有一颗同理心很重要,理解对方的难处,自然就不会有怨恨的态度,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在沟通中关系自然就比较融洽。当叛逆的孩子在沟通中一直唱反调时,那父母不妨就沿着孩子的方向走,让孩子不生气的同时,起身体验他自己的要求。孩子的叛逆一半来源于与父母的代沟,身为父母,不妨融入这叛逆孩子的世界,不要因为怕孩子的兴趣影响他的功课而厉声禁止,而是跟孩子讨论下他们喜欢的游戏、动画片。
3、游戏中体验快乐
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小孩子往往都喜欢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玩。小孩可以从游戏中得到许多新的体验,这也帮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但是,在现实中,家长剥夺孩子玩游戏的权利是相当普遍的。没有游戏,孩子的童年是可悲的,而他们的身心发展也不会健康。游戏对孩子来说,不只是玩,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4、让孩子学会爱他人
爱心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是造就健全人格所需要的关键因素。爸爸妈妈可以抓住机会让宝宝体验爱的行为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快乐,这样宝宝就会形成待人亲切、愿意合作、会同情和宽容别人、能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个性。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看到一位老人在过马路,他会主动帮助老人。无论是否听到别人表示感谢,他都会觉得很快乐。
5、让孩子实现自我的认可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那么就不要总是打击他。而是要用积极的思想去暗示他,鼓励他。
6、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的体验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能承担责任和依赖父母是正常的,但是,家长并不能因为孩子小、依赖父母就不给孩子责任和独立的体验。这样的教育只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废人”。这个时候,我们要尽可能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上起床自己穿衣服,上学自己背书包等。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分担一部分家务,教孩子倒垃圾等。我们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活动,比如,带他一起购物、遛狗、散步等等。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
7、挖掘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不重,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这个阶段挖掘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培养学习的乐趣。我们要尽量避免枯燥的教学模式,以免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
8、不过度限制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是好事,在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上,家长应尽可能给孩子更多自由,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或是与孩子一起协商讨论。遇到涉及原则性问题,必须要在某些方面约束、限制孩子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向孩子说明理由,而不是粗暴地强迫孩子遵守。叫孩子遵守规则的同时,给孩子一个信服的理由。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在今后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轻易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