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小时候知道的大道理,像山一样一直矗立在眼前,只是当我们长大后,才能看清它的完整容貌。
今天的内容,你看了之后可能会想,原来就说了这么个事呀。如果还能让你感受到,咦,原来用常识就可以解决教育难题呀,我写文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就像日本设计大神佐藤可士和所说的一样,“人们往往误以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是需要创造某种新事物,实则不然。”
及时接收优质教育信息,将我们设为星标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站在那里包包子,包得我腰疼,一天都缓不过来,于是我去练了瑜伽。瑜伽老师会经常提醒一件事情,那就是将意识放在你身体的外面,用意识来观察你自己,看看自己的体式有没有做对。
这个感觉很有意思,意识往后退一步,站在不远处观察,即使你闭着眼睛,也会知道自己哪里没有做到位。
这其实就是将潜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面。把视野向后拉,退一步观察,你更容易接近本质。
01
退后一步,看似是在远离
实际上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这些天看了一本书,叫做《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里面也提到了这种感觉,退后一步,看似是在远离,实际上更能找到问题所在,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他的这本书说的是整理,其实是和创意有关的内容,总结了一些如何整理思绪的方法,对我们平时教育孩子也是挺有启发的,比如他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解孩子,找到孩子的优势。
佐藤可士和,就是下面这位,他是视觉设计师,日本设计界的大神。
他的设计工作室“SAMURAI”内部一角
他的名字你可能会觉得陌生,但他的作品你可能会非常熟悉,比如优衣库的标志是他设计的。
你喜欢的日本国民偶像团体SMAP(木村拓哉是成员之一)也被他重新定位,定位为了一个品牌,而不仅仅是流行乐队。他给SMAP设计了标识,还用这些视觉标识包装了各种音乐会商品。
他还有很多神作,比如日本毛巾界的标杆——今治毛巾,下图的标志就是他设计的。
很多品牌之前的核心竞争力模糊不清,经他设计,优势突出,甚至会化劣势为优势。他的设计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会化设计为销量,化设计为美誉度。
找优势,或者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佐藤常用的方法就是“退后一步,导入宏观视野”。
下面咱们来具体看看他如何应用,这种方法对于咱们养育孩子有什么启发。
02
对症下药,无法根除病源
退后一步,导入宏观视野
腰疼的时候,可以用按摩仪来按摩,不过这时候只是压制或者缓解了症状,就跟流感时吃的感冒药一样,其实并没有真正面对问题。
退一步可以看到问题的全貌,我的腰疼是因为腹部的肌肉力量不够。加强核心力量的训练,腰痛就会减轻很多。
建幼儿园的时候,很多设计师会一上来就商讨园里有多少孩子,走廊应该有多宽,保育室应该有多大。
佐藤可士和的做法是,先退后一步来了解一些宏观的概念,幼儿园的作用是什么,孩子在这个建筑里能得到什么。
在明确了之些之后,他的设计理念也就出来了,那就是:
“孩子的本职工作是玩,幼儿园应该是孩子们每天都梦寐以求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要建造一个建筑本身就是游乐场的园舍。”
通过与建筑师手冢合作,藤幼儿园就成为下面这个样子,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评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建筑典范。
这个甜甜圈形状的建筑,让藤幼儿园成为了一个世界知名的幼儿园。之前伴随着日本少子化时代而带来的招生难题,也得到了解决。
佐藤可士和这样说:“我的工作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会一门心思地思考问题的本质。在我走访了一些颇有口碑的幼儿园后发现,对于幼儿园这样一个空间来说,游戏道具极为重要。
“藤幼儿园里有一棵气派的榉树,还建有树上小木屋,我爬上去后,感觉真是好极了。这样的体验让我脑海中闪现出灵感——‘幼儿园建筑即巨大的游乐道具’。光是跑来跑去都觉得好玩的地方、孩子们每天都想去的空间——我勾勒了这样的宏伟理念,然后与手冢贵晴、手冢由比两位建筑家一起反复推敲,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甜甜圈形状的幼儿园建筑。”
屋顶是活动区,孩子可以屋顶上自由地奔跑和玩耍,然后通过滑梯或绳梯回到地面
这就好像是看画一样,离得太近,看到的只是细节,往后退一步,引入宏观视野,问题的本质也就浮现出来了。
艺术在导入宏观视野之后,同样会更接近艺术的本质。一直以来,美术被限制在画框之内。大家想得都是要在画框之内表现点什么。但是现代美术的出现,颠覆了之前的概念。它将展示品的整个空间都视为作品的一部分。
“画框外侧,换言之包括现场都是作品的这种崭新概念,正是将视野向后拉开才能产生的想法。脱离旧艺术,重新检视,反而更接近艺术的本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P116)
还有,像咱之前介绍过的,共同生活社区,也是引入了宏观视野。人们常抱怨说,现在的社区,让人与人之间的越来越隔阂了。共同生活社区这种居住方式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把家庭的边界扩大,让整个社区成为家庭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生活也会更有幸福感。
上图是我的家乡运城的盐湖。有了无人机的宏观视野后,人们可以拍摄出更多上帝之眼的全景图了,家乡的美更多维了
03
导入宏观视野
会豁达很多
我们养娃的过程中,如果退后一步,导入宏观视野,一下子就会豁达很多。
孩子考试没考好,你可能会生气,如果引入宏观视野,孩子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这个时候你还会怪娃没考好吗?
作为成年人,如果有塞翁的宏观视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将得失之心以上帝视角予以观看,便不会以物喜,以已悲。在教育上,也就不会陷入攀比的死结中。
娃现在好多字都不认识,你一点都不着急,因为你知道,这些字过上几年孩子都会认得。看问题不只是看现在,还看将来,同样是宏观视野。
如果上好大学、进好公司,并不等于幸福人生,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擦亮眼睛发现孩子的优势,将更多的可能性纳入孩子教育之中呢?
还是我的家乡运城的盐湖,像极了儿童画
04
退后一步,可以找到解决办法
还可以发现优势
你发现没,退后一步,导入宏观视野,不仅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还可以发现优势,甚至是将劣势转为优势,藤幼儿园是社区园,地方小,当幼儿园将房顶作为活动空间之后,反而变得极有特色。
我们运城,以“盐运之城”而得名,但是在之前这个名字很难展示,于是在城市宣传的时候,多会宣传“关公故里”。
无人机的上帝视角,让“盐运之城”的运城,更加名符其实。
日本有一个美术馆,遇到的状况和我们运城沾点边,都是名字和特色没有结合。这个美术馆就是“国立新美术馆”,现在看起来,定位很准,完全没毛病。
可是在当时,作为一个美术馆,没有展品,这与人们对美术馆的固有概念完全不符。当一个美术馆没有收藏品的时候,这个美术馆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不合格产品。
国立新美术馆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拥有日本最大的展示空间,可以活用宽敞的展示空间。这也是过去国立美术馆所没有的。
这一切的一切,合并考虑之后,佐藤可士和的脑子里浮出了“新”这个字。(其实当时“新”这个字,就在“国立新美术馆”的名字当中,只是他认为这个“新”像是一个暂时的名字一样。)
用“新”可以解释这个美术馆的所有特质,比如没有收藏品,只需强调它不局限于既有框架;其他要素也能解释成是“全新”尝试。
于是他为“国立新美术馆”设计了这样一个标志,一个汉字“新”。
这个“新”字,不仅与美术馆的名字相符,更是与美术馆的特色相符。这个美术馆的特色,其中之一就是开放的空间,这是之前美术馆所没有的。你看上图中的“新”字,去掉了所有线条和弯角的封闭部分,用来代表“开放”。
标志中所有线条都是一边直角,另一边圆角。这个灵感源自美术馆建筑外形,美术馆建筑的正面呈现海浪般的曲线,另一侧则是直线,通过字体的特征让人联想到建筑的外形。
你可以说佐藤可士和的工作就是那样,找优势为企业做宣传。但其实,这和咱们养娃是一样的。
你想教育好孩子,不也得清楚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吗?
05
用一个“为什么”
就可以引入宏观视野
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为什么?因为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
类似的问题还有,孩子坐不住是为什么?孩子喜欢看视频不喜欢看书是为什么?
孩子喜欢哭是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表达是为什么?孩子爱上了游戏是为什么?为什么孩子此刻一反往常地开心?
去思考“为什么”就已经是退后一步,把视野往后拉,站在了表面现象的身后。
06
把视野向后拉
找到孩子优势
当我们把视野往后拉的时候,不仅会看得更深,还会看得更广。更广的视野中,不仅放入了孩子学校里的表现,生活中的孩子我们也看到了。
在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总会觉得孩子这好那好。等到上了学之后,咱就开始用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孩子了,孩子是这儿也不好,那也不好。孩子的本质被压在了一大堆“毛病”之下。
如果让你来说说,你家孩子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能说出来吗?
怎样让孩子的“本质特点”得以显现呢?还是那句重复了很多句的话:
退后一步,用宏观视野来观察孩子。
互动话题
【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涵盖科学、人文、艺术、思维4大学习领域,为3-12岁儿童提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通识启蒙课程。
博雅积极家庭心理训练课
给父母的心理成长课
五大心理维度
21课成长练习
大量实例分析
每讲实操练习
培养积极主动的孩子
主讲谢刚博士
博雅小学堂心理课导师
美国硅谷地区资深校区心理学家
Sophia大学积极心理学讲师
美国天普大学·学校心理学博士
21节视频精讲和实操练习
构建良好亲子关系
培养孩子自主力和幸福力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