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著作导读史上最全

认证主体:杨**(实名认证)

IP属地:山西

下载本文档

2、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论衡抱朴子列子近思录 (朱熹著,江永注)朱子所谱朱子论学要语 (王懋竑著) 明儒学案 (黄宗羲著)宋元学案日知录、亭林文集 顾炎武著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著思问录 王夫之著颜氏学记 戴望编东原集 戴震著 雕菰楼集 焦循著文史通义 章学诚著大同书 康有为著 国故论衡 章炳麟著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冥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胡适著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4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国语 春秋左氏传战国策 周礼考信录 崔述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 毕沅著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皇朝文献通考通志二十略二十四史廿二史札记 赵翼著圣武记 魏源著国朝先正

3、事略 李元度著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著史通 刘知几著 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著丙、韵文书类 诗经 楚辞文选 乐府诗集郭茂倩编唐百家诗选 王安石选 宋诗钞 吕留良钞西厢记 琵琶记 牡丹亭 桃花扇长生殿丁、小学书及文法类书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著 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声著 说文释例 王筠著经传释词 王引之著 古书疑义举例 俞樾著 文通 马建忠著经籍纂诂 阮元著戊、随意涉览书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说新语水经注 郦道元撰,戴震校 文心雕龙 刘勰撰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 慧立撰徐霞客游记 梦溪笔谈 沈括困学纪闻 王应麟撰,阎若璩注 通艺录 程瑶田撰癸巳类稿 俞正燮撰东塾读书记 陈沣撰庸盦笔记 薛福成张太岳集 张居正

4、王心斋先生全书 王艮 5梁启超真正之最低限度要目如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6当情色遭遇国学_大四女生国学辣妹:情色在左,国学在右国学辣妹白鹿鸣 我跳舞,是为了腾空出世;我挺胸,是为了凸现优势 我扭腰,是为了翘起臀部;我摔头,是为了恣意放纵 7 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国学是什么?第二节 为何要学国学?第三节 如何学国学?8第一节 国学的基本概念一、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

5、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清代学者论学术,将学分为三类:一为义理为学,二为考据之学,三为词章之学。 1902年秋,梁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国学”一名。9胡适 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 吴宓认为:“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 。 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 邓先

6、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10胡适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胡适由于当年在学术界的地位高大,因此他的观点影响范围最广。11 “国学”也与国学概论有关,后者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著名学者曹聚仁整理成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12章太炎先生把国学之派别分为:经学之派别、哲学之派别、文学之派别、(历

7、史)。国学大师钱穆在 国学概论中却有不同认识: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別。本书特应学校教科讲义之需,不得已姑采梁氏清代学术概论大意,分期敘述。于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其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时贤或主以经、史、子、集编论国学,如章氏国学概论讲演之例。亦难赅备,并与本书旨趣不合。窃所不取。 13 关于“经”、 “史”、 “子”、 “集”的说法 “经”是“常”的意思,经书就是指记述天道、人事、常理的书,如论语、孟子等;“史,记事者也”

8、,是记载有关史料的事,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子”是记载各家思想、义理、考证、艺术等,如老子、庄子等;“集”专指文学之部,以辞章为名,包括散文、诗、词、戏曲等;古代及现在研究人员借由“经”、“史”、 “子”、“集”四部的研究,获取丰富的研究资料及精确使用资料之方法。14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

9、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15钱穆国学概论的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与章太炎不同:上篇第一章 孔子与六经 第二章 先秦诸子 第三章 贏秦之焚书坑儒 第四章 两汉经生经今古文之争第五章 晚汉之新思潮 第六章 魏晋清谈 第七章 南北朝隋唐之经学注疏及佛典翻译 下篇第八章 宋明理学 第九章 清代考证学 第十章 最近期之学术思想16二、几个概念的辩别 小学、国学、经学 章太炎国学概论小学略说: “小学二字,说解歧异。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也。而

10、宋人往往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小学。” 小学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17经学: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18经学的产生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19 第二节 为何要学国学?一 国学兴起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十部国学经典,十句精华,读懂受益一生。十部国学经典,十句精华, 美篇名:老顽童 美篇号:48981818 《易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而是与亲朋好友的联合体,在别人眼里亲朋好友与你也是一体的。你遭到别人的怨恨,他报复的可能是你的父母孩子;你施恩于人,别人照应的可能也是你的父母孩子。所以善恶jvzquC41yy}/onnrkct/ew4774k5m{
1.书单丨国学入门必读的10部经典|论语|庄子|孟子|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⑩《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千年前的古人,创造了今天中国人的情感逻辑和思维方式。 这十本《国学必读经典》,包含孔孟老庄经典思想精髓,又有易学与兵书智慧,更有历史与诗词内容。彩色全解,原文+译文+点评+注释,是一套入门级的国学智慧读物。 限时福利,点击订购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LLUV:WMW2779YW\Q0jvsm
2.正能量中国人必读的《国学十三经》与你分享当代心学名家敬凌先生结合各家十三经,形成涵盖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十三经》,以易、儒、道、佛、医、诗、兵、史学为主体,集中为《易经》《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孟子》《庄子》《史记》《抱朴子》《坛经》《通书》《传习录》等十三部经典。 《易经》《中庸》《jvzquC41yy}/onnrkct/ew46stx4vl<
3.存:被发明的传统”——《人间词话》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罗钢)伴随着近年“国学热”的升温,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进入坊间各种“国学丛书”、“国学读本”,它和《论语》、《孟子》、《史记》等著作并列,成为一部年轻学子必读的“国学经典”。王国维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人间词话》又是这位国学大师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样的安排似乎并无不妥。不过,其他传世的“国学经典”都经历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6A:388=678
4.华人一生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3.《孟子》:养浩然正气 4.《近思录》:格物穷理,正心迁善 5.《传习录》:知行合一,安顿内心 6.《道德经》:悟天之大道,明人之至德 7.《庄子》:超然物外,安顿身心 8.《六祖坛经》: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9.《诗经》:熏染最纯粹的诗意 10.《史记》:观天识人,察古知今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322<94A92a3712?=4:66/j}rn
5.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图书中华读书报主编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1981年)、张舜徽主编的《中国史学名著题解》(1983年)、李昭恂编的《文史书目手册》(1986年)、知识出版社编辑的《人间天书—宗教典籍举要》(1989年)、王燕钧和王一平编的《国学名著200种》(1992年),郭勉愈等编的《经典品读:人生必读百部名著》(1999年)等等都具有推荐导读国学经典的jvzquC41grgqg{3ioy4dp8jfuh0j}rn1462865414:0p€3F336129jfuh`49682485a:2270nuo
6.贝贝国学国学经典:《资治通鉴》南方plus小编带你走进国学经典《资治通鉴》, 通过历朝历代的的兴衰历史, 感悟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初识《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共同编纂的编年体通史,其历史地位极高,许多人将它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史家绝笔,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49>1395d8A>:63:/j}rn
7.全民读书日活动主题活动总结(精选27篇)世界读书日前后,印制全民阅读系列宣传资料5种(《全民阅读与免费开放》、《__区图书馆服务简介》、《全民阅读倡议书》、《世界经典图书60部》《必读国学经典30部》),先后深入北武当三月三庙会、__中学、__路口等人员聚集、人流量大的地方,悬挂横幅3条、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向广大民众和青少年宣传全民阅读和图书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pppwq|uoisng41738::9254ivvq
8.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1《四书》 《四书》不是一本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的合称,是国学的核心,要学好国学,熟读《四书》是基本功。《大学》是相对于《小学》来说,是古时读书人入门必读经典;《中庸》是国学的心法;《论语》是两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孟子》在宋朝后与《论语》并驾齐 jvzquC41yy}/z~jzkng/exr1iwuywnj1iwuywnokpijjcw4e38:84:3jvor
9.《经典常谈》:载你“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章太炎的《国学讲演录》也是一部谈论经典的书,全书由“小学略说”“经学略说”“史学略说”“诸子略说”“文学略说”五部分构成。从内在结构看,《经典常谈》和《国学讲演录》极为一致。可见,《经典常谈》对经典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是深思熟虑的,充分吸收了前贤的见解,囊括了应当“常谈”、值得“常谈”的中国jvzq<84yyy4k{k3ep1xnvƒll{d532;8251z32;8253;`4:6323:48B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