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书单推荐:兔年读透这部经典,狠狠提升国学修养!

近些年来的畅销书基本上都是西方的书籍,大家仿佛越来越不愿意看中国传统古籍了,原因何在呢?

那是因为我国的经典古籍一个字就代表一个哲理,读起来特别吃力,所以就把许多人拦在了门外。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他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在他看来:“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所以,他建议大家都要读经典古籍,他将国人必须精读的国学古籍整理成《经典常谈》一书,帮助我们梳理出古籍的阅读逻辑。

他说,这部书不是国学概论一类,概论很容易让读者感到满足,看完好像就懂了,而不去读经典原著了。

这是我们的通病,大家都喜欢走捷径,而不喜欢动脑筋,我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

以前找些概论来看看过,就当是读过那本书了。后来,真正读完一本经典之书之后,有了自己的理解,再去看那些概论,就会发现,与我们自己理解出来的认知相去甚远。

故而,朱自清先生从提升国学基础的角度,为咱们一些必读经典书籍,咱们只需要把这些经典书籍精读一遍,自然也就能对我国的国学以及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兔年里的学习计划里,可以把这十部经典书籍安排上哟!

1,《说文解字》

东汉和帝时的许慎,作了一部划时代的书,叫《说文解字》。

自从传说仓颉造字以来,还是第一个人将所有的字搜罗到一起,并且分析每个字的偏旁,定出部首,将9000个字分出了540个部首。

朱自清先生认为,研究学问要从最小处着眼,而《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和门径。

换而言之,若是跳过了解每个汉字的含义去读经典,恐怕连门都找不到。

2,《周易》

朱自清先生认为,中国人对八卦和阴阳的道理一直非常信奉,这是有一定依据的。

而《周易》中的智慧涵盖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其中象辞上的话与《论语》极为相近。

3, 《尚书》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所谓记言,就是按照说话的方式记录下来。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是儒家所传的《五经》之一。

朱自清先生将它单立出来,可见对它的重视程度,据说,这是“上古帝王的书”。

4,《诗经》

诗的源头是歌谣。朱自清先生说,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地表现在《诗序》里。

《诗经》解释了风、雅、颂。

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则是形容盛德的意思。

说白了,就是让人的思想够朝着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去发展。这也就是孔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三礼

朱自清先生说,从来礼乐并称,而乐实则是礼的一部分。按儒家说来呢,叫“礼乐刑政”,这四件事情顺了,一切都顺了。

而要是“礼坏乐崩”呢,则会天下大乱。

所以,三礼即《仪礼》、《礼古经》、《周礼》排在第五。

6,《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虽然用的是鲁国的纪元,但记录的却是各国的事。

“春秋”在古代时是对记事史书的通称,主要是起到劝惩的作用。而其中,又以《左传》最为经典,文采斐然,被朱自清称赞为不但是好史笔,也是好文笔。

7,《四书》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咱们熟知的《论语》被放到了第七位,与其他三部经典书籍在一起。

古时候的学生在入学私塾时,就得从《四书》读起,也就是说,这四本书,是中国以前的小学课本。

所以呀,不是朱自清先生不重视《论语》,而是将《四书》归整到了一起。

以前考试时的题目,主要就出自于朱熹注解版的《四书》。

8,《战国策》

战国时期,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当时,献计献策的这些“策士”没有谁对谁错,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

苏秦说连横不行,就改成说合纵。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都OK。

他们没有自己的主张,甚至没有自己的理想,主要揣摩主子的心理,如何投其所好。帮助主子取得地位的同时,自己的饭碗也就保住了。

9,《史记》、《汉书》

这两部书是我国最早的成系统的历史文献书籍。《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也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共3000多年。

而《汉书》也采用了《史记》的体制,但却是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有230年。后来的史书呀,全都采用了《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

10,诸子

诸子就是士,“士”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春秋战国时期,“士”是对有才能的人的尊称。

这里的“诸子”指的不是一本书,而是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书都了解一下,你会发现,那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啊!

写在最后

不难发现,朱自清将《说文解字》放在了第1位,许多人认为《说文解字》是小学生才学的东西,认字嘛!

其实不然,《说文解字》是成年人最应该看的第一部国学经典,这确实是一部教人认字的书,但它说的不是认形,而是将每个字拆解开来,让我们理解其意。

如今读不懂经典最大的原因,就是首先不理解这个汉字代表的什么意思,拿现在的意思往上套,感觉完全不通。答案,其实都藏在《说文解字》里!

这10部经典形成了一个认识国学的逻辑线,学习不是单点或单面,而是形成一个系统,当我们的国学认知能够形成体系之时,再看古时候的其它书籍时,便可轻松理解。

THE END
0.十部国学经典,十句精华,读懂受益一生。十部国学经典,十句精华, 美篇名:老顽童 美篇号:48981818 《易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而是与亲朋好友的联合体,在别人眼里亲朋好友与你也是一体的。你遭到别人的怨恨,他报复的可能是你的父母孩子;你施恩于人,别人照应的可能也是你的父母孩子。所以善恶jvzquC41yy}/onnrkct/ew4774k5m{
1.书单丨国学入门必读的10部经典|论语|庄子|孟子|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⑩《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千年前的古人,创造了今天中国人的情感逻辑和思维方式。 这十本《国学必读经典》,包含孔孟老庄经典思想精髓,又有易学与兵书智慧,更有历史与诗词内容。彩色全解,原文+译文+点评+注释,是一套入门级的国学智慧读物。 限时福利,点击订购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LLUV:WMW2779YW\Q0jvsm
2.正能量中国人必读的《国学十三经》与你分享当代心学名家敬凌先生结合各家十三经,形成涵盖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十三经》,以易、儒、道、佛、医、诗、兵、史学为主体,集中为《易经》《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孟子》《庄子》《史记》《抱朴子》《坛经》《通书》《传习录》等十三部经典。 《易经》《中庸》《jvzquC41yy}/onnrkct/ew46stx4vl<
3.存:被发明的传统”——《人间词话》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罗钢)伴随着近年“国学热”的升温,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进入坊间各种“国学丛书”、“国学读本”,它和《论语》、《孟子》、《史记》等著作并列,成为一部年轻学子必读的“国学经典”。王国维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人间词话》又是这位国学大师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样的安排似乎并无不妥。不过,其他传世的“国学经典”都经历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6A:388=678
4.华人一生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3.《孟子》:养浩然正气 4.《近思录》:格物穷理,正心迁善 5.《传习录》:知行合一,安顿内心 6.《道德经》:悟天之大道,明人之至德 7.《庄子》:超然物外,安顿身心 8.《六祖坛经》: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9.《诗经》:熏染最纯粹的诗意 10.《史记》:观天识人,察古知今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322<94A92a3712?=4:66/j}rn
5.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图书中华读书报主编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1981年)、张舜徽主编的《中国史学名著题解》(1983年)、李昭恂编的《文史书目手册》(1986年)、知识出版社编辑的《人间天书—宗教典籍举要》(1989年)、王燕钧和王一平编的《国学名著200种》(1992年),郭勉愈等编的《经典品读:人生必读百部名著》(1999年)等等都具有推荐导读国学经典的jvzquC41grgqg{3ioy4dp8jfuh0j}rn1462865414:0p€3F336129jfuh`49682485a:2270nuo
6.贝贝国学国学经典:《资治通鉴》南方plus小编带你走进国学经典《资治通鉴》, 通过历朝历代的的兴衰历史, 感悟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初识《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共同编纂的编年体通史,其历史地位极高,许多人将它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史家绝笔,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49>1395d8A>:63:/j}rn
7.全民读书日活动主题活动总结(精选27篇)世界读书日前后,印制全民阅读系列宣传资料5种(《全民阅读与免费开放》、《__区图书馆服务简介》、《全民阅读倡议书》、《世界经典图书60部》《必读国学经典30部》),先后深入北武当三月三庙会、__中学、__路口等人员聚集、人流量大的地方,悬挂横幅3条、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向广大民众和青少年宣传全民阅读和图书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pppwq|uoisng41738::9254ivvq
8.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1《四书》 《四书》不是一本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的合称,是国学的核心,要学好国学,熟读《四书》是基本功。《大学》是相对于《小学》来说,是古时读书人入门必读经典;《中庸》是国学的心法;《论语》是两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孟子》在宋朝后与《论语》并驾齐 jvzquC41yy}/z~jzkng/exr1iwuywnj1iwuywnokpijjcw4e38:84:3jvor
9.《经典常谈》:载你“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章太炎的《国学讲演录》也是一部谈论经典的书,全书由“小学略说”“经学略说”“史学略说”“诸子略说”“文学略说”五部分构成。从内在结构看,《经典常谈》和《国学讲演录》极为一致。可见,《经典常谈》对经典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是深思熟虑的,充分吸收了前贤的见解,囊括了应当“常谈”、值得“常谈”的中国jvzq<84yyy4k{k3ep1xnvƒll{d532;8251z32;8253;`4:6323:48B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