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不读汉服穿不穿当下最完备国学教材编撰者揭秘国学究竟怎么学动态乐育网让教育变得更简单

近年来,国学教育的热潮不曾停息,国学班、读经班、女德班等,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对于注重国学的家长来说,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一直是个大问题。 上海市儒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李耐儒深耕国学领域,编写了该领域目前最为完整,最成体系的《国学基本教程》。近日,外滩君对其进行专访 ,谈谈他理想中正确的国学教育模式。

这几年,国学教育总是很“尴尬”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从一直不被外界理解和认可的“读经班”,到孙楠女儿退学转读的“女德学校”,国学教育彷佛总是披着一层纱,让人“摸不清,看不透”,深陷各种争议。

这些年来,国学教育难在哪里?

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来讲,教育部至今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也没有完整的国学教学大纲,更没有国学师资的概念,一切都是民间教育在筚路蓝缕地前行。

另一方面,民间机构的逐利性,不可避免催生一些利益当先的“江湖国学”。他们将国学作为谋财的工具,制造噱头,不仅重形式轻内容,而且在国学教育方法上,也有失偏颇。

在这场“国学乱像”中,上海市儒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耐儒,没有冷眼旁观,而是积极践行他心中所向往的国学启蒙教育。“我想做的,是让中小学生能静下心来系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摈弃浮躁的心态,找到文化的根。”

2008年,他发起了秋霞圃书院,这是一个致力于传播国学文化的公益组织。创办十年来,他像“苦行僧”一般,呕心沥血地做着国学教育的推广。每周六,秋霞圃都以亲子课堂的形式,面向学生和家长讲授国学。目前,在嘉定、浦东、徐汇均开设了公益教学点。

2011年,为了让国学教育更加系统化,在孩子们心里播下国学种子,李耐儒又联合他人编了一套《国学基本教材》,几经再版修订,目前已增至27册。从诗歌启蒙,到儒学经典,从历史散文,到诸子百家,几乎囊括了古典文献的经典之作,成为目前最完整、最成体系的中小学国学教材,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学教育?当下的孩子,需要怎样的国学启蒙?”带着这样的疑问,外滩君采访了李耐儒老师,请他帮我们厘清关于国学启蒙的种种困惑。

名目繁多的国学机构、国学课程,让“国学”这一概念变得泛滥。在开展国学教育之前,我们需要把握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国学?哪些内容可以称作国学?

李耐儒表示,国学这一概念,是近代以来,面对强大的西方思想,由中国学者们提出,以守住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一般认为“国学,是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 3000多年经典文献的总汇”。让现在的学生,去学习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经典文献,不太现实。所以,针对今天中小学生的国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以儒学为主,融合各家思想

当下,针对中小学生的国学教育,还是以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四书”为核心。但是,我们不能将“国学”仅仅理解为儒学。

因此,这套国学教材中,除了有《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还收录了《老子 庄子选读》《墨子 荀子 韩非子选读》等内容。

中国3000年的文化发展脉络,基本是以儒家为主体,融合了佛教、道家、法家、墨家等各家思想,相互之间融合碰撞,才形成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如果没有老庄,中国文化就会失去它的灵动性,哲学意义上的美,也会少了很多。”

所以,在儒学为主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学习其他学派的思想精华,更独立、辩证地看地这个世界。

2、诗词歌赋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本来就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思想著作,还有一类更悠远绵长的文学样式——诗歌,它作为中华文明中灿烂的文化载体,在国学教育中同样不可或缺。

从诗经、楚辞,到汉赋、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这些诗歌展现了一段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能为孩子奠定良好的母语文化根基。

3、史学典籍

“读史,可以明鉴”。我们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能了解中国文人有怎样的历史观。历史观的建立,对一个学生的视野开拓也很重要,它将决定我们对很多事物的看法。

在浩瀚历史著作中,学生们不妨首先读《史记》《左传》,它们不仅对历史有非常清晰的梳理,同时,也是一种优美的历史散文,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此,编者们选录了其中部分篇章,收进国学教材,希望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接触历史的机会。

千百年来,《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是古人启蒙教育的必读书,古人最初学习基本的“小学”功夫(文字、音韵、训诂);七岁左右通读“四书”;十五六岁,就开始准备科举考试了。

那么,对应今天的国学教育,我们应该何时开始启蒙,又该遵循怎样的学习顺序?李耐儒结合自己多年研究学习经验,提出了一些需要家长注意的地方。

1、音韵节奏的启蒙,最早开始

首先,我们要遵循基本的认知规律。孩子的认知发展,都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等感性认知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才能产生抽象认知的能力。

一般来说,孩子三四岁时,正处在具象认知的阶段,他会对图像、声音类的刺激物更敏感。这个时期,我们不妨选取《千家诗》《声律启蒙》中的浅显内容,作为儿歌念给孩子听,让他们感受到音律节奏的美感。

2、先“诗歌”,后“四书”

对于孩子来说,儒学里面的伦理道德、价值规范,恐怕难以理解。建议我们在国学启蒙时, 先接触“诗歌”,再学“论语”等儒学经典。

李耐儒建议,诗歌的学习,不妨从《千家诗》开始。它主要收录了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分为五绝、五律、七绝、七律这四种题材,并按照一年四季的时节顺序编排。从“春日佳气多”到“萧萧送雁群”,可以让孩子在四季变化中,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生发最真切的情感。同时,他的表达和沟通欲望,也会变得更加强烈。

3、体系化,而非碎片化地学习

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里,我们继承母语文化的美感;从《三字经》《千字文》里,学习行为规范、励志榜样、感受自然之趣;从《史记》《左传》里,我们了解中国人的历史观;又在《论语》《孟子》的学习中,系统学习传统文化核心思想、明晓是非善恶、践行伦理道德。

目前,这套国学教材分上、中、下三部共27册。李耐儒表示,如果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读一到两本,则可以在高中毕业前,对基本的国学典籍有一个很好地梳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今一提到国学、儒学,我们就会想到很多国学教育机构里,打造书斋式环境、让学生仿照古人的穿着打扮,营造出一种“复古”的氛围。让人不禁疑惑:“这样的形式,真的有必要吗?”

对此,李耐儒认为,学习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不要被外界所束缚。关键是,你在哪种环境中,能静下心来读书。

“都说要穿汉服,行周礼,可是你能保证自己穿的一定真汉朝服装吗?真的要追求仿照古代的形式,你为什么说普通话,而不是古音呢?”所以,这样仪式感,只是一种外界形式,它没有标准,也不是国学教育所必须的。

面对社会上“形式大于内容”的国学风气,李耐儒提醒家长和学生,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无论哪种学习,本身都是一种思想解放、人格独立,探求心灵自由的过程。太注重形式的国学教育,反而是另一种禁锢和约束。这样的国学,还不如不学。”

还有一种饱受争议的学习方式,则是“读经班”。让学生对数十万字的文献,整本书背下来,却不求理解。

《三联生活周刊》曾采访了一些送孩子去“读经班”的家长,他们认为这样一种学习方式,能够提升智慧,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

李耐儒强调,且不说它选取的教材内容,是否真的有学习的必要;这种只知吟读、背诵,不加理解的学习方式,本身就是“反学习”的。

采访时,李耐儒刚刚结束《千字文》这一内容的教学,他带着学生诵读文句的同时,为学生梳理一些古文中常见字的字音字义字形,甚至穿插讲解一些汉字的字形演变,这样对将来的古文学习很有帮助。

在他看来,这篇已有1500年历史的启蒙韵文,好像一部基于自然万物、人世百态的小型百科全书。一千个不重样的汉字里,不仅有文献典籍的作用,而且蕴含着生命之美。

除了媒体热议的华夏学宫,有很多国学培训机构,都会开设女红这类课程,以及饱受诟病的“女德班”。

好像任何古代的东西,都可以放到这个‘筐子’里来,包装成国学教育。李耐儒对此很反感:“如果女红作为一种手工兴趣课,提供给学生,这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将它抬到很高的位置,甚至贴上‘女德’的标签。

要知道,古代传统的‘女德’,是有一定思想文化背景的,主要讲一个‘从’字,强化贞节观念。进入21世纪,性别平等已成为共识。这些已经被历史淘汰的糟粕,怎么能重新披上‘国学’的外衣?”

不过,对于《弟子规》这本书的争议,却让很多家长疑惑。

一方面,它的某些内容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被认为是一种“愚孝思想”;一方面,它却依然是目前主流的启蒙读物,而且被李耐儒收入了这套国学教材。 那么, “究竟还要不要让孩子读《弟子规》?”

李耐儒的看法是,所有传统文献,都应该有一个去粗存精的过程。不可否认,《弟子规》中有部分内容,存在历史局限性。不过总体来看,它的很多行为规范,在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而且其音律节奏,能给到孩子很好地启蒙。

“一部作品中,哪些内容在今天仍有保留的意义?哪些内容已经远离现代社会规范,需要舍弃?这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符合时代语境的内容,进行辩证性思考,这样的国学课堂更有现代价值。”

每周六,秋霞圃书院的国学课程,都以亲子沙龙的形式展开。开办十年来,累计已有一千多个家庭参加,有的家庭甚至从孩子一年级开始,直到初中,坚持学习了六七年的。

李耐儒发现,这样的亲子国学课程,不仅让学生的自律性提高,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且孩子的认知理解和语言能力,也比同龄人有了很大的进步,甚至家长心态,也发生了一些转变。

“一切都好像是不期然地,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李耐儒回忆,有一个三年级的女孩,因为父亲平日里比较忙,主要是母亲在照顾她,孩子又处在叛逆期,母女之间冲突不断,最厉害的一次,孩子把家里的餐桌椅子都砸烂了。

“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个熏陶和内化的过程。因为言语文字和内心世界是高度统一的,你耳濡目染的文字内容,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内在。”

这十年来,李耐儒和他的秋霞圃书院,在国学教育上的步子迈得很小。作为非营利性组织,书院为了能长久运转,只象征性地收取少量费用,用于教师讲课劳务和日常开支。而李耐儒自己,则坚持每周六去书院义务授课。

回首秋霞圃创办的这些年,李耐儒深感最难的地方在于,建立一支优秀的国学师资队伍。在他看来,一名优秀的国学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内外兼修、知行统一,还能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辨能力,让学生对传统经典产生兴趣。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国学教育。

“小小的秋霞圃,并不能左右整个国学教育的现状。但是我们要努力让它走得更远一点。”

李耐儒更希望有一天,体系化的国学教育,能被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依靠国家资源进行梳理和传播,而不是完全交由民营机构,在资本市场中“沉浮”。

THE END
0.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在这一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无疑是最佳的。并且人们还通过各种方法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训练,诸如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通过鼓励增强记忆信心、在游戏中训练记忆力、在兴趣中促进记忆力,而国学经典诵读即是一种一劳永逸最为有效的训练方式。 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重视国学经典诵读,使幼儿自小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32>757mvon
1.幼儿弟子规书排行榜优美唐诗弟子规三字经儿歌童谣撕不烂的婴儿书绘本有声伴读1-2-3岁启蒙认知读物一两岁儿童幼儿园学前班宝宝早教学习古诗卡 【国学启蒙4本】唐诗+三字经+弟子规+儿歌 ¥ 已有200人评论 画面适合低龄儿童阅读,排版合理,编排顺序合理,故事很有趣,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价格合适,且包含了唐jvzquC41yy}/lm3eqo5qjk4mg{e25:>4928:4Ai5gclce
2.三字经全文大全11篇在教学过程中,一切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今天孩子高兴就多学点,明天爱看哪一段就跳跃到哪一段,不必拘泥于学习时间和顺序。豆爸认真阅读三字经后,发现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而每个部分都没有密切关联,这就意味着孩子学习起来可以从容轻松,随心所欲。对于这类经典国学启蒙教材,家长应该把重点放在为孩子营造一个学习氛围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4827<3jvor
3.幼儿启蒙教育免费版APP推荐幼儿启蒙教育免费版下载对于幼儿来说,开发智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外,大家去自主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下幼儿启蒙教育app免费版推荐,这也是许多朋友都在关注的事情,而小编也是特地去整理了很多,小伙伴们要是对此较为的感兴趣,那么就一起来看下吧。 jvzquC41yy}/yjsfqwpjc7hqo1hbppicp199;>:61
4.少儿国学三字经在线听mp3全集少儿国学-三字经 主播:京麓书院 京麓私塾幼儿国学堂幼小衔接《三字经》课程,由京麓私塾国学讲师王婷主讲。本微课是京麓私塾自主研发的《三字经》诵读教材的教学辅助视频。《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材。在内容上,它涵盖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天文、地理、历史、道德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jvzq<84o0szgo7hp1xiicwsgnu545A9861
5.三字经朗诵通用12篇环境上的体现:我园以“五名工程”为导向,利用各区、各角创设了名诗欣赏廊、名画创作角、名著阅读墙、名曲感受厅等环境,选择了适宜的国学经典内容,营造了温馨的阅读氛围;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了语言读书角、好书共赏区等,给幼儿参与阅读、学习诵读提供了有利条件。课程上的体现:我园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体验特色,弟子规、jvzquC41yy}/z~jujw4dqv4jcq}fp86337:50qyon
6.幼儿园暑期班招生简章(通用22篇)3、 为2---4岁幼儿开设快乐识字、国学经典、全脑开发、蒙氏数学、节拍英语、奥尔夫音乐、游戏、舞蹈、韵律操、绘画等课程,让幼儿在玩儿中学,学中玩儿。 4、 为4---6岁幼儿开设逻辑数学、学前拼音、汉字启蒙、牛津英语、国学经典、自然科学、艺术手工、音乐、美术等课程,大大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vkƒmcpi€ikmz1;:8:2;50jvsm
7.幼儿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儿科让幼儿学习国学,可以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等等,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利的。jvzquC41kcyl0om430ipo7hp1s{fu}nqp1712A987:>/j}rn
8.百家姓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那么,百家姓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相关信息。欢迎阅读参考! 1.百家姓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百家姓是按照姓氏的影响力排序,赵是当时的国姓,于是排在第一,后续的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赵排在前面呢,是因为这个百家姓是宋朝开始拟定的,宋朝的皇帝皇家就是赵家,钱孙jvzquC41o0;2vnxv0pku1|mqy1719<89;2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