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第讲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01

原文

医之始 本岐黄

黄,黄帝也;岐,岐伯也。君臣问答,以明经络、脏腑、运气、治疗之原,所以为医之祖。虽《神农本经》在黄帝之前,而神明用药之理,仍始于《内经》也。

灵枢作 素问详

《灵枢》九卷、《素问》九卷,通谓之《内经》,《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篇》是也。医门此书,即业儒之五经也。

难经出更洋洋

洋洋,盛大也。《难经》八十一章,多阐发《内经》之旨,以补《内经》所未言,即间有与《内经》不合者,其时去古未远,别有考据也。秦越人,号扁鹊,战国人,着《难经》。

02

白话解

好!我们风雨无阻的早课要开始了,这次早课讲什么?《医学三字经》。《药性歌括400味》昨天刚刚讲完,用了一百一十个学时,一百一十个早上。我发现啊讲完《药性歌括400味》,以后我都可以做《药性赋》啦。哈哈。

可见世间很多高度不是难以企及的!熟能生巧,诚可通天。就说你认真了,世界为你让路,你用心了。所谓古人那些难以企及的高度啊,苏东坡、李白、司马迁他们的文笔文风啊。

欧阳修他们这些大文豪之类的高度啊,我们都可以像爬尖山那样,只要不停步,就可以爬上他们肩膀上去。我这几天我做《手足道论》,你看,我都不得不赞一下,如有神助。半个小时就让我做一篇论,《手足道论》。

所以我跟大家说,大米的保质期是多久?最多一两年。久了它就刨了,但是你有没有让大米的寿命变得十年几十年?怎么使大米的寿命变的十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呃。所以说你想要让米麦的寿命啊更长,把它酿成酒,酿成茅台,酿成香酿。所以一滴酒,它要花一大盆很多米,最后变成陈酿以后,那就流传很久了。所以我写文章过后,要写诗要写赋要造论。像这些造论啊,都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古代《医学三字经》、《弟子规》、《劝发菩提心文》、《药性歌括400味》、《医学座右铭》。这些都是造的论,就说古代的这些文豪到登峰造极,他会一出来一篇文章,就可以传几百年。像《医学三字经》。

这个《医学三字经》作者是谁?陈修园。陈修园他家里啊,以前是比较贫穷的,他是一边学儒,一边学医。后来呢,还考中了举人。所以古代为什么说医籍能留传世的那么厉害,因为好多是宰相,举人,进士的资质。

他不是当官就来学医。像范仲淹如果他不去做官,他肯定是一个超级大名医,绝对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没办法他去做了宰相了。如果他不做宰相怀才不遇的时候,他立马会成为宋朝那个时候的大医家。

像金元四大家那么高峰似的人物,所以为什么历代以来,绝大部分智慧在医籍里头。你看自古以来,不管焚书抗儒还是文化方面的革命之类的。很多书都会烧,但是唯独两类书不烧。

哪两类?医书,还有呢,还有农书。农书绝对不会烧,大家要吃饭的。医书谁也不会烧,为什么呢?生病了你到时候找谁呢?所以说要传家的。

所以这些文人,他后来他发现了一个妙绝之处。他说如果真的文化怕它断了,就把所有所有思想融入医籍去。医籍保存了最纯粹的圣贤思想,像苏东坡,沈括,他们有《苏沈良方》嘛,朱东波你都知道他是文豪。你不知道还是大医家。

他讲过一句话:牛溲马渤,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这是东坡的用人观,就说牛溲马勃。这些马勃啊,这些败鼓之皮,这些就是说好像别人丢弃不要的。

田边那个拐角处坡里长的,还有水边放的那些浮萍啊,好像很轻贱的,但是医家都把它收起来最好了。

最后呢,每个都不会小视它们,把它们用到好的位置。所以良医手中无弃草,良匠手里无弃木。你看那良匠你把那废弃的木丢掉了,他捡回来他还可以把它削成木钉,还可以拿来用。

所以我们真正要善于普及中医的话,不要放弃任何一个人。只要过来的,像明灯他擅长耳穴的,耳穴堂由他,像莲花他擅长砭石,砭石堂由他。他像那个缘老师,他擅长这个酵素的,将来可以搞个像酵素堂或者素食堂。这一下子就可以把它搞起来,为什么呢?

每个人你在你擅长领域,你都是第一,无人可比,无人能替,都是第一。

陈修园他叫陈念祖,字修园。念祖,你看古人很厉害啊,就说你要念你现在这些所得是祖上传下来。这个祖上有德,子孙有福啊!祖上它有了很多德过后,子孙的成就就很快。他考中举人在北京城京都为官,晚年的时候啊,由于长期案牍劳形,身体生病了,就辞官归到家里。

归到家里,他没有放弃,所以人生对于读书人来说,那是越老越吃香。越到退休了,他的光辉越灿烂。姜是老的辣哟。

有三种是老的好:一个老郎中,第二个老先生教书的。还有一个老姜。姜是老的辣,三样是越老越吃香。所以晚年的时候,陈修园他讲学于长乐。天天讲,他发现啊,他发现当时清朝的中医教育不够好,不够系统,好多都是各成家气。

比如说你会治皮肤病,你会治头痛,你会治咽喉炎,其他的来了就不会了,他说必须要编一本著作,然后大家拿着入门了,样样看了都会。然后你再集中一点,于是他就在教书的时候,同时开始编浅显易懂,言简意赅,医学入门的书籍,就是这本《医学三字经》,朗朗上口。

后来这本书一出来以后啊,不管是中医,非科班的学徒还是入门科班的,都很喜欢这本书,号称“四小经典”里头的第一位。

我们知道中医有“四大经典”。《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四小经典呢,“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四小经典。

读完四大经典还要读四小经典。而《医学三字经》是非常好学的,而且里面呢,实用、简明。最重要是陈修园他发了一个心。什么心?普及中医。他说:我一个人懂中医,没有什么,我希望就说,看了我的书,人人懂中医,他发了这个愿。

就像当时地理书叫《雪心赋》,还相学书叫《心相篇》。这个都是顶级的名文,它们在地理跟那个相学的地位就像王勃《滕王阁序》在文学的地位一样。文美意蕴深远,文辞唯美。所以我为什么说像这样的文章书籍啊,这是蜂酿的蜜。就是杜康造的酒,就是茅台,就是五粮液。

我说不,我要跟古代圣贤经典竞争。所以这样气量才够大,所以这部书非常受医学自学中医的人欢迎。因为讲完以后,你们最对整个中医,内外、妇儿、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四大基础跟四大临床通通都明了。

它分为24个部分,从这个医学源流开始,到下面的话,会每一篇中风要怎么治?虚劳要怎么治?咳嗽要注意什么?还附方药要的跟剂量。疟疾呢,要怎么防?痢疾拉肚子怎么办?还有腹痛胸痹,病人来了要怎么诊断?

还有噎嗝反胃,食道癌,气喘、血症、水肿,还有鼓胀、中暑、泻痢、眩晕、呕吐、癫狂这些样样他都总结。包括前列腺炎、癃闭、结石、遗精、疝气、痰饮、消渴,还有瘟疫以及妇人经带、胎产一系列病,还有小儿病。

这俨然一小册子,就是一个中医内科学。所以拿着这本书就可以走天下了。所以前面我们讲药的时候,那只是在讲如何把草药啊,还有这些药性熟透了,如果现在讲《医学三字经》,那是直接如何把病看好。

那就是望、闻、问、切,理法方药一条龙,这本书它厉害之处,在医界里头浸淫很多年的高手。而且是以举人进士之才学,才做出如此好的书籍来。更重要他发了一个大心,要让天下医者有路可走。好!我们今天来看《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第一是<医学源流>。

所谓木本水源,木有本,水有源。所以你要知道它的源头。像我们那天爬山,发现村民们都喜欢拿水管接到山水的源头去,干什么?那泉水清澈啊,好喝啊,所以说你如果不接到源头去学医啊,你喝不到清澈的山泉水。

所以我常跟大家讲,他说曾老师读什么书呢?  我说你要喝什么水?你要喝上游,中游还是下游的水?当然是上游的,最好是泉洞里头刚冒出来的。我说好,那你读书要读医学的祖书《黄帝内经》源流,从这个上面开始。所以源流篇第一句叫第一句:

医之始,本岐黄。

医学一开始开始,开始于岐伯黄帝。岐伯他是天师,天子的老师。黄帝呢,黄帝当时是统领天下。岐黄我们是炎黄子孙嘛。但是我当时就在琢磨为什么医道叫岐黄?岐黄之术?他为什么不叫黄岐之术?黄帝啊,他多大!他应该排前的,怎么排到后面去了?

原来皇帝大,比皇帝更大的是老师。所以天子之师。

所以这是两个字,位置不能调,一调的话尊师重道就叛掉了。这是黄帝记述的,记录下来。岐伯曰,然后黄帝说这里面。所以以前人尊师重道,文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改不了,改了千年道统就全乱了。所以不管是你为官多大呢,但是老师永远在你头上。

所以有句话叫:尊崇师父,定产贤良啊,这是《心相篇》讲的。你若读会《心相篇》,每字每句一望过去,这个人是什么格局,造诣,一看就知道。像你坐飞机或者火车一过安检一扫过去,里面有没有什么东西一目了然。这个就是《心相篇》,里面还讲到:

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何知拜将封候,独挟盖世之气。就说怎么知道这个人能够做到宰相?当时范仲淹一去算命,算命一看他的命不行,这个人将来没出息。然后那个范仲淹他就说。哎呀,既然没出息,那我要做医生了。

做医生?那算命先生问他,你为什么做医生?然后范仲淹他就说,哎呀,既然不能做良相去帮人,那就一定要做医生就救天下人。那算命先生一听很感动,他说你一念这个心一转变你的数理全部改变了。就说命已经束不了你了,为什么?何知端揆首辅,端揆首辅是国家首辅大人,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宰相。

常怀济物之心,因为他怀了济物要帮人家,不但帮人还帮物。所以他说你这个肯定是官爵,爵位必在的。何知拜将封候,独挟盖世之气。怎么知道这个人能够做到公候,能做到将军?看他做事情有没有盖世之气。

所以洪涛你若在古代,你可以封个百夫长,千夫长,因为为什么?爬山就看得出来。你在前面开路的时候那种勇魄,有一股盖世之气在里面。但是盖世之气不行,谁的盖世之气都比不上楚霸王,他力能够缸顶。

当时叔父问他,你想做十人敌,百人敌,千人敌,还是想做万人敌?他要练武嘛。霸王他说我想做万人敌,只要能够引领众打败万人的。其实叔父他最后他摇头他说,其实啊。真正要做的是仁者无敌。就说天下都无敌!仁者。

所以说,如果你独挟盖世之气就很厉害了,但是自古有句话叫做:自古美女和将军,不许人间见白头。所以说你们长得丑的,心里就乐开花。哈哈~而且功夫不太高的,你们也会乐开花。为什么呢?

功夫太高的人跟长得太美的,人间白头的很少,命短或许叫天妒英才,其实它是有道理的。因为太美的太容易嫉妒较劲,而盖世之气武功太高的,他就逞强好胜,他都缺乏一股济物之心。所以说,将军早年命,美女无白头啊。很少的。

所以说,你看这些璀璨的歌星,他们很光芒,但是呢,很少能善终的。所以怎么办呢?读《心相篇》越学这些传统文化,你的命运一旦改变以后呢,那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些就是望诊。

我们回过来看,本岐黄。岐伯黄帝他们一对话就成了《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它分上下两部,一部是《灵枢》,一部分是《素问》。

所以 灵枢作,素问详 啊。

《灵枢》它是讲这些经络穴位走向。必须要有内证内修的人,他可以感受到经络上下循环,毛孔的开合,他统统可以感受得到。

所以如读《灵枢经》,对于那些有内证的人来说,那简直是宝贝。所以老师天天都会读颂一小段《灵枢》经。

因为练针的人都必须学的,那经络穴位它是怎么走的?怎么灌到肺里?怎么环循胃口,怎么上到头面的,全部有讲究的。

《素问》呢?《灵枢》它是很厉害的,你看最灵活的一个家是哪里?是门。门里头最灵活的是哪里?是锁。所以枢枢枢是什么?就你推门的时候,那锁一开,那个门枢它就扭转了。你把握了门枢,你等于登堂入室之门。

所以这个是很灵活的,很少人能解到这个层面。就说人体开关论,所以为什么说我们《手足道论》有个人体开关论,就说你的开关在哪里?像你走砭石的也好,莲花还有洪涛你用按摩棒,脚上的涌泉沟,还有这些反射点,它都是灵枢。

神灵的枢一按下去,像电梯一样一按下去,枢纽一按下去,唰就降下来。所以那天血压高,头痛的,你一帮他按脚底,哎!不痛了。那眼花的,莲花帮骆兄近视眼啊,帮他一刮,他可是什么?珠三角那边开养生馆。他说养生馆都没有这种服务,都达不到这种效果,眼镜一摘,近视眼不用眼镜。

所以我一想,哇!光明堂,肯定要办光明堂。因为现在眼部的问题的人太多了,从老到少。所以说砭石它为什么给你们找到这个眼睛的灵枢啦,神灵的枢钥。那个门户给你们找到了,所以这个一下子找到了,好像门一打开了,光明就照进来。

所以任何一个病,你要找到它的开关。像牛,你就牵它鼻子。马呢,你就拉它缰绳,那就是枢要。人体的病呢,病它牛魔王再厉害的它都有它的短板。

找它短板。《灵枢》它就是专门找病的开关短板的一本书。如果烂熟于胸中以后,一个病人一过来就找到了。有一个最难治的造血功能障碍的,全国各地不知道累死了多少医生,简直是把这些医生将军得得手忙脚乱,为什么?

他父亲给很多钱医生,那医生呢,也很卖命的去治,都治不好。后来找到一个推手,这个推手,我将来要为他做传。这个推手有多厉害,徒手疗法。他两条手比洪涛的还大,常年做推拿按摩。

他一看到这个娃子,他讲了两句话,一句话说:娃子,你的身体呀,没什么问题。就是要注意两点。

第一点你要跟我学站桩。每天你需要站一个小时桩。然后他就摆最简单的桩法,我们功夫堂晚上练的。马要低,桩要大,胸要挺,双手要平行,双指要往上翘,一个小时。这个孩子弱不禁风。他说你练三年以后没人能近得了你身。他第一个鼓励孩子。孩子练了。

第二个,现场拿起孩子的手,拿起他的手,那腋下就露出来了。在他左边腋下打三下,再换过来右边腋下打三下,那孩子他体会好像咣当一下,好像整个人亮了。那多年压抑在胸肋东西没掉了,立马灵精活泼,吃嘛嘛香睡哪哪安,那病从此痊愈。造血功能障碍,从此痊愈就这几下。所以这是什么?这是点石成金的手,这是神手。别人模仿不得的,因为他找到开关了。找到开关,就是一拧一按问题。

没找到开关你死锤烂打都没有用。所以这个徒手疗法的宗师级人物,他不单帮他治病,还帮他改了命运啦。因为他看出来了,这个孩子从小父母吵架,压抑这个孩子,孩子的气闷厥绝胸中。

膻中如果不喜乐,这些气血根本造化不出来。好像泉眼本来有水出来,给你拿土埋住,出不来。现在一给他三下下去,一开来了舒服了。他父亲乐得都不知道怎么表达。可见啊,这个枢纽很重要。灵枢作,素问详。

《素问》就是这个简单的问对。其实世间很厉害的书籍,都是在朴素的对话画里的。所以我为什么说,包括将来大宝、德宝还有他们要过来的时候,你们要把你们以前拜师父的那些言教跟对话,要记录下来,或者回想起来。

这可以帮到很多人,现在接下来我们很多,代艺投师的,他本身就是已经有很高造诣了,又过来我们这边学砭石,学按摩棒,而这些东西接下来我们要靠什么?要靠著作,要靠这个文字来去丰满它。像陈修园他一辈子留下了《医学三字经》,他留的医书很多,16种20多种都有。但是唯独《医学三字经》是最灿烂的一本,最普及的。

所以呢,我们看这个医学源流,三两句话就把医学最重要的东西讲出来了。

THE END
0.三字经全文(无注解版)<<返回 三字经注解版 王应麟(南宋) 为学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jvzquC41o0ypj~3eqo5b1<767;776
1.《三字经》32.炎宋兴,受周禅《三字经》中有些句子很熟悉了,比如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然而,往下读,不说不熟,压根就陌生——从没完整读过。 通读的过程中非常感慨,我们小时候怎么没教这个呢?好多知识现在才知道,那简单几百个字串起来的历史,如果小时候背下来,上学的时候该多轻松jvzquC41yy}/lrfpuj{/exr1r19f6>kc7dk85A
2.百家讲坛《三字经》CCTV专区《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钱文忠先生会以什么样的展开全部立即观看 分享到: 点赞 收藏 剧集列表 分集剧情 我要评论 图文选集 选集列表 解读《三字经》 41 解读《三字经》 43 解读《三字经》 35 解读《三字经》 38 解读《jvzquC41vx4de}{0eqs0x8{u81\JFJ6594=669;78:8:3A3jvor
3.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20世纪80年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性的启蒙教材,关于它的作者一直是个历史“公案”。 2002年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则报道,说在广东顺德举办的一次历史档案文献展上,展出了一件由清朝咸丰探花、顺德人李文田编辑的《三字经句释》,其封面上“区适子手著”5字表明了《三字经jvzquC41c0sfkyncp0io1=g7jk<18
4.国学经典三字经:曰黄道日所躔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三字经其中几句经典的句子的解析。欢迎阅读!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一】 【拼音】yuē huáng dào rì suǒ chán yuē chì dào dāng zhōng quánjvzquC41o0;2vnxv0pku1|mqy1?48A::20nuou
5.《三字经》下部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jvzquC41yy}/onnrkct/ew4552€i7|p
6.《三字经》7.三才者,天地人《三字经》中有些句子很熟悉了,比如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然而,往下读,不说不熟,压根就陌生——从没完整读过。 通读的过程中非常感慨,我们小时候怎么没教这个呢?好多知识现在才知道,那简单几百个字串起来的历史,如果小时候背下来,上学的时候该多轻松jvzquC41yy}/lrfpuj{/exr1r18d6nf644<84j
7.第425封信致柏舒柏弘5、三字经(磨耳朵:常爸三字经儿歌-牛听听)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人之初 , 性本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性相近 , 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苟不教 , 性乃迁。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jvzquC41yy}/lrfpuj{/exr1r1g9:>gf4g
8.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蒙求、五字鉴、增广贤文、声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蒙求、五字鉴、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大学合集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678`:B<645=837mvon
9.宝宝巴士专辑名:超级三字经 | 闹闹别闹·爆笑国学启蒙 | 宝宝巴士故事 歌手:宝宝巴士 发行时间:2022-06-20 简介:"嘿,小朋友,你一定听过《三字经》吧?但你肯定没有听过这么不一样的《超级三字经》 《超级三字经》一超级不一样! 熟读三字经,便知天下事。《三字经》是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少儿启蒙读物,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jvzquC41yy}/m~lqw0ipo8~{1crcwv4ukpmmg8fkf?;98<:327
10.百家讲坛《三字经》CCTV专区简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钱文忠先生会以什么样的展开全部 立即观看 剧集列表 分集剧情 我要评论 jvzq<84vx0iov3ep1|jfntugv5D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