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学精粹,提振教育自信:记期国学班学员线上分享会

第43期国学与教育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乡村国学教师素养提升班现场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立秋后的天气有如我们国学班学员和奉献者们的热情,丝毫不减。8月7日下午,第43期国学与教育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乡村国学教师素养提升班(以下简称“第43期国学班”)新学员线上分享会在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行,120多位国学班学员和奉献者参加,中南大学教授、博导、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颜爱民受邀做精彩分享。现将分享会期间颜爱民教授和学员、奉献者的分享,整理如下(特别感谢第43期国学班宣传副组长许哲美的辛勤整理):

颜爱民

◎中南大学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国家CTTI源智库)主任、首席专家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执行会长

◎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人极书院理事长兼执行院长

颜爱民教授

颜爱民教授分享金句摘选:

人生难得一个“真”字。“发真心、持正念、行正行”九个字既是给奉献者,也是给所有学员,是希望大家用“真”来做事,因为真的才是美好的,真的才是有力量的,真的才是快乐的!

习性就是习惯。人容易受到不良习惯影响,会被习气、惰性吸引,我们需要进入正能量场,融入其中,克服惰性,克服习气。

要懒惰谁都会,做坏事比做好事容易。做好事是上坡路,做坏事就像坐滑滑梯。无序变成有序,需要努力。躺平,有时就是堕落。

分享的目的是互相激励,一起前行!躺平,不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循道而治,不是放任自流。人生苦短,希望大家借助于国学践行平台,互相夹持,互相拉一把,携手共进!

第43期国学班学员分享

王钰晶 安化县羊角塘镇文昌阁学校语文老师、班主任

颜爱民教授叮嘱我们,学国学的目的不是用国学的道理去指责他人,而是用国学的道理修正自己。所以,培训回家后,我就决定,从改变自己开始。国学践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颜教授作词的《天人和谐赋》,我每天都听,这首曲子有超强的净心法力。每次我一听,内心就变得特别柔软,宁静,祥和。颜教授说:“国学不是用来说的,是用来做的。不发机巧之心,不发哗众取宠之心,不发获取功名利禄之心,才能行稳致远。”

我想我们都是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播下的一颗颗种子。从我们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每一个人。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有我们这样一群毫不利己、专门利他的人在为国学的传承而努力着,相信国学之光定会璀璨绽放!

周成秀 衡东县大浦镇新开完小的语文老师

从国学班学习回去之后更多了一份反思,虽然国学班和家庭是两个不同的能量场,要践行“正心”之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以践行之难,反倒体现出了践行的意义。《弟子规》里有教诲:“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我虽不一定能成为圣贤,但也不甘于做一个凡夫。他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我辈仍需勇攀登。

邹勤良 岳阳市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小学年级组长、班主任

回顾这几天的学习,让我触动特多,首先是颜爱民教授的《坚信文化自信,扎稳教育之根》,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内涵以及重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传统经典国学文章大量编入教材,让我懂得了国学传承和发展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是至理常道,折射着人生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要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也觉得使命光荣。

第43期国学班学员领取结业证书

吴青淑 永州市道县营江学校教务主任、物理老师

心潮澎湃的四天四晚,聆听各位教授的精彩讲座,仿佛跟古代圣人进行了一次对话;让我心灵得到一次净化和洗礼;颜爱民教授、孔海钦教授的家国情怀,让我坚信我们周围原来有那么多人在为国分忧、造福社会。

我了解到所有奉献者不仅没工资,全程食宿自理,往返差旅费更是自己负责,牺牲周末时间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累并快乐着”。颜教授认为在当前利欲横行的社会环境下,能体现“真诚”最好的办法就是公益,不带任何利益诉求,一定能够将国学的魅力最有效的释放出来。

研修是短暂的,修行却是永久的。“一切从一开始”,传承“生命贵在学道、行道、守道、正道”精神,为国学传承奉献出属于我的那一份力量。

姚湘平 新晃侗族自治县晃州镇思源实验学校副校长、语文老师

都说天底下没有掉陷儿饼的事,可是这样的好事偏偏被我们遇到了,真是三生有幸运!这次乡村国学教师文化素养提升学习,课程设置丰富而且很接地气,我们聆听到了颜爱民教授、孔海钦老师等大咖的讲座分享,让我们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永生难忘的国学盛宴。时间虽紧,但受益良多!反思20多年来我的教学和管理,在德行和教道方面的教育尽管做了,但是还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一定要把握这个关键点:孝悌是家风也是校风,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在教学中,在管理中注重孝悌教育。

姚老师在分享的结尾再次强调:教育并非易事,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用国学武装自己,提升修为,储备智慧,才能成为德业双修、德业俱佳的中华优秀好老师。

颜爱民教授在第43期国学班上授课

邱婷 长沙市开福区第一小学工会主席、音乐老师

从第43期国学班修心归来,收获颇丰,感触良多,感觉生命中焕发“新(心)之芽”......

“心若向阳,哪里都是温暖。国学是心灵沐浴的一缕阳光,掌握了国学的精髓,方能在复杂多变的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方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将国学精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发真心发善心,用温和坚定的气场影响着身边的人。温婉如水,气定神闲,用善良去做奉献。”不得不再次感叹这位文采卓越的年轻老师!

邱老师从研习国学得到的“四大赞叹”到收获的“七大美好时光”,细致入微的阐述了国学班学习后的感悟与践行。莫疑春归无去处,静待花开总有时。多么优美的诗句!

刘永娥 株洲醴陵市白兔潭镇中学教学副校长、语文老师

刘老师从教二十多年,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她分享说:“四天四晚的精彩,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令我极为震撼,颜爱民教授带领的一群大爱之人,持正念,守正义,行正行,坚持做公益,践行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净化和洗礼。中华民族的整个思想文化史就是一部教育史,学习国学后一种崇敬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有一种使命责任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学习传承优秀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当今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先从学做家务开始,让《弟子规》来拯救我们的学生,让国学经典的魅力来重塑我们的学校。”的确,“使命与责任是教育的第一起跑线”。教育离不开德才兼备的老师们啊!

黄仁爱 江华县机关幼儿园一级教师

在教授们的娓娓讲述中,我认识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对于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坚持三思而行、因人施教的原则,而德行教育、言语教育、政事教育和文学教育是培养他们的立身之道,也是引领孩子从明堂、学堂走到庙堂的关键之举,我们也就当以此来引导孩子确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达到为中华复兴而读书境界。“教育一定要发挥人的德性,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7月27日早餐后,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黄仁爱老师信步而行,偶得几句,略略抒发了临行前的不舍和自己感恩遇见、感恩践行国学的心思。诗文如下:

凌霄花已谢,垂柳尚依依。

满园香樟木,殷殷润归期。

第43期国学班学员诵读国学践行宗旨

第43期国学班奉献者分享

第43期国学班助教 廖慧

廖慧是湖南第一师范大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她热心热爱着周围的人,她担任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创办读书会,多个领域多个身份让她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她却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三忙”状态;生活忙碌,行动盲目,未来茫然。带着这些困惑她走进了第42期国学班,学习结束后报名参加了第43期国学班的奉献。

她在分享会上说:“两天三晚满满的课, 感触很多;颜爱民教授,一名理工科的EMBA教授对儒释道文化了解透透的,我作为文科的老师,对国学了解的却是支离破碎, 体会到了自己的无知,激发了学习的动力。通过学习国学我的心态发生了改变。我们对外界的评价,都是镜子,照的是深处的自己,有了“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的触动, 内心也因此比以往踏实、淡定。”

她还说:“国学践行 贵在坚持,我会继续研修、继续担任奉献者(助教),并且我已完成14天的国学班基础学习 和10天的系统提升营(时间管理),通过群体学习打卡,督促自己听课撰写心得,我会继续迈进90天训练营的学习。我非常珍惜在国学班这样的学习机会,我将从“心”开始,学以致用,重构生命美好,找到生命的本质。”

第43期国学班部分奉献者合影

第43期国学班会务副组长 王华

有职业精神,敬岗爱业,脚踏实地,守好并建设好自己的岗位;用谦虚学习的态度,向老奉献者请教,学习;用每一次奉献观察自己,在国学班这个大爱的平台上,不断的让自己更新,循序渐进的成长;付出是一种爱的能力,我在这里享受付出的快乐,提升爱的能力,只有爱才会让心灵升化。

从这些分享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国学的巨大魅力,更感受到了乡村教师们教书育人的拳拳之心!这些乡村教师在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坚守教育一线,坚守三尺讲台,向你们致敬!也向国学班默默奉献的红马甲奉献者们致敬!你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能在践行国学、造福社会的大道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THE END
0.“互联网+”,国学走进寻常百姓家教育而“互联网+”国学教育则开启了线上教育的新模式,碎片化、网络化和互动化成为其主要特征。加之由于互联网跨越时空的传播特征,国学线上教育将学习过程细分,用户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学习效果也更好。同时,线上国学教育还可以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引发网络用户的主动参与,让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704968129368h3279.4A7452;10qyon
1.文史丨孔子受过什么程度的教育?是什么学历?一起来涨知识孔子受过什么程度的教育,有什么学历,问这样的问题,看上去好像是在开玩笑,其实是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把这个问题弄明白,可望解决孔子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自从春秋时代初期周天王举办国学、诸侯举办乡学、公卿大夫举办家学以来,至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已历经两百年左右,天下的学问已经好生了得,华夏大国的贵族们,无论是“先进”(于礼乐)还是“jvzquC41yy}/ezhd0eun1€jpujo31mfnkunj1;545/71/9<175>:;A:are4ivvq
2.人民日报深观察:传统文化教育当从书本走向生活观点教材良莠不齐,小学、初中等各学段学习内容重叠,国学诵读被呼吁却难以长期坚持等问题,是专家们谈到的当前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而如何解决国学与当代教育之间的“排异反应”,让国学或传统文化顺利融入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仍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jvzq<84qrktjqw3rgqvmg7hqo0io1w4423;02=821e712<248;91;990jvsm
3.徐健顺:传统教育是一对一私密教学并不是教中国传统的知识和技艺就叫国学教育,而是用中华文化精神做教育才叫国学教育。变换了课本内容,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在做中华文化教育了。关键是看用什么样的理念做教育,用什么样的方法做教育。 就像用拳击的方法学习太极拳,最后到底学的是太极拳还是拳击? jvzq<84yyy4tjr}kw0tfv8iwlkth1|otvfp03>550jznn
4.国学自上世纪八十年岳麓书院经由湖南大学管理和修复以来,书院延续了千年的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凤凰网国学频道 邮箱: guoxue2015@ifeng.com 凤凰国学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ifengguoxue 友情链接 一点资讯 | 凤凰网文化读书频道 | 凤凰网jvzquC41iwuywn3khgth0lto1
5.汲取国学育人智慧光明日报中国古代重视仪式感教育,礼仪教育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贯穿于人成长的主要阶段。“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十三经》中就有《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专门讲礼仪的书,《童蒙须知》《童子礼》等蒙学读物强调以礼仪教育来养成儿童的言谈举止。“开笔礼jvzquC41grgqg{3ioy4dp8lotd5ivvq1427:/:612;5oy7I332612prtda813B632;e4/:6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