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慧书院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传统文化伴孩子成长(三)

长善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孝心和善心。

当孩子有颗善良的心,就会有善良的行为,他自然而然就与良善者同行,品德性情被染污的机会就少很多。

而我们如何教他这些善的行为?不是要求他读很多书,而是先要求自己做到。为人父母者经常表现出善言善行,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就会受到很深的感动。

一个孩子从小就懂得孝亲尊师,长大才能学有所成;从小就懂得敬老尊贤,长大就会有贵人相助;从小就懂得兄友弟恭,长大才会有幸福人生。

为人子者能尽本性之伦,报父母养育之恩,是天性,是人道之首,是为人之本。

当孩子时时有恭敬他人的心,懂得为社会奉献,为大众服务,自身的正能量就比较充足,常常能照顾到身边被忽略的人,他获得的机遇就会比别人多。

父母要从”兄友弟恭“开始,教导孩子对待身边所有的同学朋友,都能时刻保持谦卑友爱,感谢能为自己指出缺点的人,因为那正是生命中的贵人。

《孝经》中说”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的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我们身边假如有直言劝诫的朋友,是人生幸事!能够接受劝诫的人,成长也会比较快,相反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意见的人,所学所思均效果不佳。

我们从小不懂得长养孩子的善心善行,只关注拿到分数当时那一瞬间短暂的光鲜,时间久了,孩子会无所适从,不知道他读书为学意义何在,势必磨灭了意志力,损耗了自信心,缺乏了责任心。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弟子规》中也说到:”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怡亲羞。“

孝顺的孩子会特别爱惜自己的身体,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和能力,以报答父母的养育恩情,绝对不会让父母操劳忧心。

所以要想长养孩子的善心孝心,必须不断熏习,天天读经典,日日力行《弟子规》,才能将圣贤思想内化成为自己生命的底色。

02

救失

孩子犯错,正是父母教育的好时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先从改过开始,从力行《弟子规》开始,遇到孩子的问题时,不要先急于责备,先止住情绪,理智分析对待。

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说,一个人求学问有三个法宝,“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只要好学,就离智慧不远;力行圣贤教诲,就能生起仁慈之心;能够了解并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便能隐伏自己的烦恼、坏习性,这才是真正的勇者。

袁了凡先生也教导我们:未论行善,先须改过。他对于自己的过失,丝毫都不隐瞒,发现了错误能痛改前非,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能改变命运,关键就在于此。

改过必须具备知耻心、畏惧心、勇猛心,具此三心,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每一个孩子均天性圆满,潜能无限,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需长养其德智,导正其过失。修正自己的过失行为后,他才会愈来愈明白,才会生起惭愧心、感恩心。

当一个孩子能认识到错误勇于改正,原来的恶习就不会影响到以后的善业,恶慢慢变少,善渐渐增多。这样,福德就厚起来,命运也就好起来了。

我们教孩子做人、做事的态度,远远比成绩重要。

如果父母还认识不到孩子这种生活的态度,对他一生长远的影响有多大,而一味将孩子往分数这条路上推,孩子将走出什么样的人生?

假若一个孩子,被名利之心所困,必然患得患失,与人相处的能力也极低,包容别人的胸襟从来没有形成,他这一生会不会幸福?

假若您的孩子,他今天即使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却不懂做人做事,再好的机会也会当面错过。

父母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究竟从哪里关照孩子行为的偏颇?从哪里找出他的不足呢?从《弟子规》中来,从中华经典中来,从历代家规家训中来。

如果不读圣贤书,我们的孩子很难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清醒的头脑,也不容易坚守正道。“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不走正道而能生存活命,不过是侥幸罢了!

故为人父母师长,让孩子在今天诵读国学经典,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规》,才算给了他应对未来的最可靠保证!

#思想 言语 行为的影响#

2021 06 02

父母成长

孩子进步

生活中,父母的思想、言语、行为,无时无刻都在向孩子施教。

孩子一出生即会听会看,已经懂得模仿学习。父母在婴儿面前,言谈举止都要合礼。这样学三年,根深蒂固。

中国古谚语说“三岁看八十”,三岁扎下这个根,八十岁都不会变。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的本性都是善的,只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人父母者亲手使孩子善良纯正的心性,蒙上了灰尘。

教育子女,不是钱多了有用,也不是说多了有用,而是父母真正懂得上行下效的道理,用自身的不言之教,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眼睛是摄影机,嘴巴是复读机。因此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言谈举止都不可随意。

中国古代,扎根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思想纯正、正知正念,这个孩子将来就会成圣成贤,身心端正,这都是母亲的功劳。

太太”这个称呼现在很流行,通常是指对已婚女士的尊称,这个称呼来源于我国历史上三位母仪天下的女性——周家三太即太姜、太任、太姒。《列女传·母仪·周室三母》记载了他们的事迹。

太姜是太王即古公亶父的妻子,王季的母亲,文王的祖母。

作为母亲,她培养了儿子们高尚的德行。她贞正而又柔顺,以身作则教导三个儿子太伯、仲雍、王季,没有丝毫过失。有德君子称赞太姜能够广布德教。

太任是王季的妻子,姬昌的母亲。她的性情,端庄一贯,诚信恭敬,一切言动都富有德行。

太任怀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即眼睛不看邪恶的事物,耳朵不听淫邪的声音,嘴巴不说傲慢的话。

由于她能够这样精心实施胎教,所以文王出生后就明达圣哲,举止端正,才德过人。

太任胎教的故事,是我国最早的胎教记载,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太任是我国胎教第一人,她成功的胎教实践,在今天仍有其启发意义。

太姒是文王的妻子,武王的母亲。她仁德且明理,作为儿媳,自从嫁给文王之后,太姒非常爱护和孝顺她的太婆婆太姜、婆婆太任,从早到晚,辛勤劳作,以尽自己当儿媳的职责。

作为妻子,“文王治外,文母治内”。文王作为一国之君,忙于处理国家政务;她则是文王的贤内助,悉心料理家中事务。

作为母亲,她悉心教导十个儿子。太姒和文王生育了十个儿子,可谓多子多福,她悉心教诲儿子们,使他们从小到大,都没有做过邪恶的事情。等他们长大后,文王继续教育他们,最终成就了武王、周公的德治。有德君子称赞她仁明而有德行。

周家三太,树立了历史上女德的楷模:她们既是好女子,秀丽端庄,贞正柔顺;也是好儿媳,辛勤劳作,孝顺公婆;既是贤妻,不仅处理好家庭事务,还帮助丈夫成就事业,是丈夫的贤内助;也是良母,生子教子,使他们成德成才,“文武之兴,盖由斯起”(《列女传·周室三母》)。

在今天我们效仿先贤,要把孩子教育得有智慧、有善心、有善行,将来能够为家庭增光,荣宗耀祖,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全依靠每一位母亲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倘若你此时疏忽了孩子的教育,苟不教,性乃迁,长大了再想把他拉回来就很困难,所以一定要从小教!正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

非礼勿听:耳不听恶声、争吵乱音,不闻是非之语,勿听不吉之言;

非礼勿视:目不视恶色,不看邪僻丑陋,勿观杀害凶暴,不见奇形怪状;

非礼勿言:口不出恶言,不道妄语、绮语、两舌、尤不可讲怪力乱神的故事;

非礼勿动:行必稳、坐必正、寝不侧、立不跸、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教育是等不得的,也是急不得的。错过时机永难弥补,急于求成则拔苗助长,徒劳无益,而又害之。

德慧书院每周三举办的公益讲座,旨在分享传统教育之理念、方法、经验与效果,欲以真实利益惠及大众,祈愿天下儿女皆成栋梁,天下父母皆得欢欣。

讲座地点:城区十八校北100米

知行合一

德慧书院

教育理念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朱子治家格言》

大同市德慧书院自2017年筹办以来,旨在推广国学经典、家庭教育、硬笔书法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举办国学经典夏令营、冬令营、家庭教育讲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线上线下父母课堂等形式,已成功影响带动成千上万家庭开始研习中华传统美德,中华国学经典等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浸润家庭,为书香家庭、书香大同尽了绵薄之力。

书院始终坚持以儿童国学经典诵读和《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经典在生活中的落实为核心,践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置入每个家庭;

以期让每个孩子养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精忠爱国的优良品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2020年8月,书院成为大同市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2021年2月,书院经大同市审批局批准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受大同市文旅局、民政局的监督管理;

2021年4月,经”大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会“批准,书院正式建立关工委组织机构。

为回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信任与支持,德慧书院儿童线上线下课程,智慧父母成长课程,全部公益,仅接收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用于场地租赁、书籍购买等基本运营费用的乐捐款。

书院全体义工老师,愿以勇于担当的志愿者精神,致力于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力培养孩子优秀的道德品质、激发孩子人文素养和卓越的认知学习能力。我们发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古圣先贤家庭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付出我们毕生的精力,这将是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和奋斗目标!

THE END
0.要让小孩子学的东西,大人先尝一下古典文学国学传统文化2017年夏末,黄晓丹在上海看到一个被妈妈布置抄写《水浒传》的孩子——目的是学国学。黄晓丹被深深地“刺激”到了:且不说《水浒传》一般不被当作国学教育的内容,即便是适合孩子读的古典名著,抄下来就有用吗? 看到太多家长误以为自己是孩子学习的“监工”,让孩子在“传统文化”里挣扎得很痛苦,黄晓丹决定给家长开设一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P89D8RP273
1.“经典启迪人生,国学伴我成长”——儿童经典国学讲堂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秦晴)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提升社区居民人文素质,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8月7日下午,张家湾社区暑期托管班联合宜昌同行社工开展了“经典启迪人生,国学伴我成长”儿童经典国学讲座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向小朋友们讲解了国学经典的内容和意义,通过观看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oxgkng5da=89;::50qyon
2.浅议三字经语文教育意义浅议三字经语文教育意义 篇2 《三字经》,是我国的国学经典之一,自古以来都是儿童识字、识文、识人的经典素材,自宋朝开始,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儿童启蒙读本。《三字经》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他广阔的知识储备,不仅包含天文地理,还包括文学历史,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因此,很多人将其成为儿童道德教育领域的“jvzquC41okv/t~nygp4dqv4ygp~vg8xcp|okkwl165;6;A3jvor
3.2014年儿童电视剧重磅推荐《中华成语奇遇记》总之,《中华成语奇遇记》一剧,是我国儿童国学电视剧发展史上拓新之作,又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视剧,希望它能够启发优秀的儿童影视剧编导创作出更多更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儿童电视剧、电影,为我们的孩子们呈上耳目一新、丰盛营养的影视大餐。jvzq<84gpv4djrscfcom{7hqo0io1;536/631:>1eqtugwya398:3B980jzn
4.幼儿启蒙教育重要性范文三、当今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教学的意义 篇3 一、国学教育在学前教学启蒙中的作用 在幼儿园学前教学活动创设的过程中,由于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在活动中会组织大量的问题活动,所以,为展现学前启蒙教学的价值性,幼儿教师在教学方法完善中可以构建问题活动,并通过传统国学内容的结合,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提高自身的核心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94:6/j}rn
5.儿童中医启蒙经典诵读《黄帝内经》大字拼音版(4)果雪儿儿童中医国学经典诵读十大意义价值 1,经典诵读,孔颜乐道,道德树人。 2,经典诵读,更接地气,天地养人。 3,经典诵读,蒙以养正,以正立人。 4,经典诵读,喜乐人生,造福与人。 5,经典诵读,打通自我,修身养人。 6,经典诵读,音声相合,和合动人。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35:8:>d326633;8730nuou
6.厦门大学2021年“全球汉语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第三期)”云端暑期最后,夏老师给大家讲解了《春秋左传》的概要和特点,《春秋左传》善于描绘战争和铺叙辞令,其中的诸多战争故事哲理丰富,寓意深远,可以成为儿童哲学的重要素材。夏老师让大家认识到了儿童哲学与国学相结合的意义、重点和方式,本场讲座顺利结束。 7月6日早上八点半,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高振宇老师带来了主题为《从儿童哲jvzquC41rjo/zvz0gf{/ew4kphu039>6167447mvo
7.少儿美术加盟2025年少儿美术培训加盟十大品牌9格物明道国学格物明道国学美术以“打造智慧传播工程平台”为发展目标,以“致力于高品质的国学教育智慧传播,成为较具国际影响力的儿童国学教育培训品牌”为使命,以“让亿万儿童快乐学国学;让亿万家庭和谐幸福;让全国合作校长快乐富足”为社会责任。 了解详情|点评一下 jvzq<84yyy428<<0eqs0onnujw5
8.关于孩子的启蒙教育范文通过每天播放《弟子规》、《三字经》等视听光盘及教室环境周围布置展板等形式,让幼儿及家长初步了解幼儿园国学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幼儿园家长学校、班级家长会、及《家长园地》宣传栏,向家长宣传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白国学对幼儿人格、道德品质、情操、精神风貌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267>/j}rn
9.对话价值观(34):为孩子的灵魂打上亮色理论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倡导教育引导儿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幸福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与此同时,热播一时的《虎妈猫爸》《爸爸回来了》《爸爸去哪儿》等亲子题材电视剧、综艺节目,也一再引发人们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深思……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87237518991e6665:2493629>9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