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至上,经典至高,治校育人有良方——记桥市中心校校长邓海斌

走进桂阳桥市中心学校,会经常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刚被评为郴州市教育教学管理的优秀校长——邓海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情注教育;作为一位学校管理者,他率先垂范。他给自己定下的座右铭是:以勤精业,辛勤耕耘。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大家有目共睹,邓海斌校长在桥市中心校两年多的时光里,学校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邓校长一直致力发展“国学经典”教育,将它融入生活,融入学习之中;在邓校长与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下,“国学育人,传诵经典”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优势凸显。

别出心裁扬国学,别具一格诵经典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声有色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品学兼优的人。”这是邓海斌经常与老师们说的口头禅。如何潜移默化的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大智慧、大胸怀、大境界、大力量、大成就的君子呢?这是邓校长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此,不辞辛苦、挑灯夜战,终于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经典中找到了答案。毋庸置疑,传统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华五千年的智慧精髓,是每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其承载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等伦理观和价值观,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如何让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汲取到无与伦比的经典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呢?邓海斌在深思熟虑后,义不容辞地将经典诵读融入到学校日常课程当中。如数家珍,每天课前必读经典,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经典文化中,兴致勃勃进入课堂。做操时间也由教师带领学生兴高采烈朗读经典,引领学生意气风发的诵读经典,由多种形式的诵读并鼓励学生自己读诵经典风雨无阻.学校还定期开展诵经典比赛活动。诚然,坚持不懈诵读经典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目了然的。在学校热火朝天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个学期之后,教师、家长们纷纷反映,学生比以前知书达理,也更朝气蓬勃,课堂教学效率更是事半功倍。邓校长不仅热血沸腾发动学生、教师诵读经典,他自己也在课余期间津津有味诵读经典,感受经典无坚不摧的力量。

将国学融入生活,融入学习之中已经成为桥市中心校的一道风景线,每每听到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悦耳的诵读声不仅陶冶性情,而且还是一首别样的动听之歌。让我们听着静心也舒心。

在我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出邓校长为了更好地在校园里实行“国学经典”教育,也是做了许多的工作,见解颇深,他是这样说的:当今教育正处在一个拐点的时候,在我们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这些经典之作往往能提供给我们许多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找天时、地利、人和,用古代历久弥新的思想去创新现代的学校,办现代人满意的教育。农村学校有着她独自的特点,更有自己的发展方式。经典诵读对学校的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为此,邓校长在国学经典治校中采取了强有力的举措:

一、将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纳入课程管理

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利用每周晨会、大课间、课前歌声、综合课程、回家等零碎时间,各年级灵活安排,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保证每天诵读时间在40分钟以上,保证每周不少于160分钟。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把经典诵读课真正纳入学校的课程管理。

二、将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纳入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学校将教师的诵读活动纳入每月的教学常规工作,将教师每学期诵读内容(读书笔记)纳入学校的继续教育管理,并将成绩列入学期教学工作考评。二是学校每个阶段组织一次检测,采取抽测、集体诵读、同伴互测的方法;要求教师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三是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对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师生给予奖励,鼓励师生不断增加及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四是每学期评比出“师生诵读之星”、“书香班级”,并给予表彰;大力奖励在区级以上比赛获奖的师生及指导教师。

三、坚持打造国学经典诵读队伍,经常开展师生“经典诵读沙龙”活动

经典诵读的开展难在开端,贵在坚持,而坚持下去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打造一支潜心诵读的队伍,经典文化的河流才会在孩子们的心田上奔腾不息。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建立了相应制度,除采用平常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之外,也重视了导读员自身的学习,并出台了一些鼓励的政策,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学习和考核机制。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方法上注重了突破创新,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年级组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师生“经典诵读沙龙”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等多种形式,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等。在活动中,教师们能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了读书与积累的形式。

农村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必须突破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孤立封闭的课程观,使课堂呈现广阔而多维的空间.在诵读活动实践中,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学校的路子,根据农村学校的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诵读辅导、心得交流、各类比赛、经典在农村调查等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不断提高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成效,使学生形成了自律自强、积极进取的道德品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桥市中心校在邓海斌校长的倡导下,在孩子们最可塑、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年龄,系统的以闪耀智慧光辉的国学经典这种“源头活水”滋润他们,让他们从小就能够接受正知正见的经典教育,与圣贤同行,与经典为伴,这些智慧的种子会与他们终生形影不离,在不知不觉中不断陶冶情操、启发智慧、完善人格。在国学经典治学的过程中,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尤其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获得了郴州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桥市中心校成为了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学校。

“以勤精业,辛勤耕耘”,邓校长时刻牢记着自己的“座右铭”.任时光匆匆流走,他义无反顾的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为桥市教育谱写了一曲卓越非凡的乐章。

THE END
0.带学籍读经典的“孔子学堂”,(大成教育集团国学书院)选择大成国学书院,尊享带学籍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全程无忧、一体化优质教育服务。今天您将一个懵懂的孩子交给我们,数年后我们还您一个懂孝道有礼仪、有修养有抱负、有强健体魄、有超强自学能力的现代精英人才。 追随圣贤足迹,我们在这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的重庆荣昌,迎接全国各地立志经典、立志大成的孩子来大成国学书院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 jvzquC41yy}/onnrkct/ew455{ps3Bi
1.国学教材缘何遭“冷遇”理论学生在朗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新华社发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分学段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国学课已经走进北京50余所中小学校,上海、天津、长沙等地的不少学校也相继开设了国学课。 国学看似热热闹闹地走进了中小学,但日前一则消息却引发了人们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反思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8723651;;71e6665:247965;<50jvsm
2.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思想教育的养分所谓实践出真知,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开展国学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相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国学经典辩论赛、国学讲座、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都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对经典国学学习的兴趣,最终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国学的熏陶,实现丰厚知识的沉淀、美好情感的jvzquC41y{h/eqnpcyxjvnw0eqs/ew4eqpzfp}44248138761euovnsv85:287mvon
3.什么是国学中国国学的定义和分类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增加几分自觉性,使得我们对国学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不会天真的以为穿着长袍马褂逛街就是在讲国学了。曹聚仁先生当年就指出,如果“根本上没有明白国学是个什么,也没想到要去研究国学的原因,只不过因循的盲从,胡乱提倡些国学,做冒牌的圣人之徒”,那“是很危险的”。而前人比如被誉jvzquC41iwuywn3jvvvdp7hqo1hbktj1iwuywn3ujvsm
4.平泉市职教中心培养德技双馨人才纪实“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晨读的教室到大课间的操场,从课堂到课外,平泉市职教中心的校园内,每天总是按时响起配乐优美,琅琅上口的国学经典诵读声。 民族需要一种信仰,学校需要一种精神。在平泉市深入开展传统教育进课堂活动中,平泉市职教中心开展了“与jvzq<84ef0nfdwjyu0io1;53:/711:<1eqtugwya92<76;50jvs
5.什么是国学及国学经典文化起名字知识国学对于育人、治国、理政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进行国学教育,是国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也是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作为中国人,不懂自己的国学是遗憾的。因此,要通过每个人的努力,使我们的国学进一步发扬光大。 以上就是先知国学起名网给大家整理的什么是国学以及国学经典文化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延jvzquC41yy}/zrfp|jo/pny1oo€y1<;;55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