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郑国岱:深耕公益实践,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他热衷国学经典推广,带领大学生志愿者把中华经典送进中小学,送进社区。他一步步把培养师范生的国学夏令营办成岭南国学教育志愿者行动的一块招牌。通过民俗活动体验国学经典的魅力,是他和团队国学经典教学的最大特点之一。他是郑国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一名致力于中华经典公益推广的共产党员。10年国学教育公益实践路,他带出一批又一批热爱国学经典的学子,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教师。

郑国岱

郑国岱向记者展示孩子们充满童趣的课堂画作。

从精神共鸣到一线探索,带领学子送经典进校园

初入职,郑国岱遇到了职业迷茫期,“找不到语文教学的精神动力”。在“偶遇”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后,郑国岱领略到了孔孟之道的魅力。“具体应用到教学实践,就是通过文学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2005年,郑国岱开始进行国学公益教育探索,为脱产进修的中小学老师创办经典读书会,学员反响热烈。“这批学生读的是脱产本科进修班。他们有一线教学实践经验,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大家通过诵读经典,找到共鸣,对人生有了新的期待。”

当执教先秦文学的郑国岱将经典读书会带进普通本科生中时,反馈效果却一般。“大学生阅历有限,带领他们诵读国学经典,不太能产生共鸣。”这促使郑国岱对国学经典推广进行新的尝试。“师范专业的学生,将来大部分都会走上教学岗位。何不提供一个国学教育实践平台,让师范生边做边学,在实践中感悟,在促进师范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09年开始,郑国岱带着师范生走出大学校门,给中小学的孩子送去国学经典课堂。他们的课堂,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次次活泼的体验,把国画经典生活化。“希望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能帮孩子们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橘子为例,让孩子一边吃橘子,一边诵读咏橘诗篇,一边感悟陆绩怀橘的典故。孩子们以后吃橘子,就能吃出文化底蕴,而不是简单的满足口腹之欲……这就是学国学的魅力,它能让生活更有品位、更有趣味。”以后的时间里,他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出一套国学经典教学模式,并出版了一套适合中小学使用的国学教材。

从夏令营到博物馆,他用国学教育活化古建筑

实践有了,教法有了,教材也有了,郑国岱有了带团队开展更大规模国学教育的信心。2014年开始,他带领团队与汕头、佛山、东莞、贵州等地的中小学合作,举办公益国学夏令营。

2018年,花都区三华小学校长邀请他帮忙打造国学教育特色学校。基于此前的办学实践,郑国岱向校长建议,把村内的古建筑资源利用起来办学。三华小学隔壁的资政大夫祠,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2010年,依托该古建筑群,广州民俗博物馆挂牌成立。“古建筑和人建立起情感链接,会更有生气。在古建筑群内重现弦歌之声,能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美好记忆。有美好记忆在,孩子们会更懂得保护古建筑。”郑国岱说。

这一提议,得到博物馆馆长、三华村村主任、三华小学校长的一致赞同。2018年,公益岭南国学夏令营正式落户花都,利用广州民俗博物馆和三华小学场地开班。夏令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关键词,开设12个班级,每个班级以一个关键词作为班级教育主题。“240个名额,80个留给三华村本地的孩子,120个名额在花都区全区招生。没想到有1400多名学生报名,最终只能通过摇号确定招生名额。”

从小学生到老人,他让学国学成为社区日常

郑国岱的国学课堂有什么魅力?从孩子们充满童趣的课堂画作可窥知一二。带着笑意的甘蔗、象征团圆的柚子……简单的线条,传递出蔬果的喜怒哀乐。“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画家,我们鼓励孩子们用画笔表达情感,鼓励各美其美,悦纳自己。”郑国岱说,对孩子们的作业,他从来不做等级评价,只希望他们在国学中找到文化自信,获得情感认同。

除夏令营外,目前郑国岱团队还开设公益岭南国学冬令营、公益岭南乡村国学讲堂、岭南民俗工作坊等系列课堂。有了国学教育活动的引入,广州民俗博物馆的人气也越来越旺。每个周末,这里成为孩子们接受国学经典熏陶的课堂,当地村民也来参加国学经典学习。“不仅要让小朋友听得明白,还要用通俗的语言,让阿公阿婆愿意听、愿意互动……”

十年实践,“公益岭南”系列国学教育活动办出了名堂,获得团中央“全国优秀国学教育项目”、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奖”、省教育工委“优秀党支部活动案例”和省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专项赛示范项目”等荣誉。

从线下到线上,他让国学教育“云”起来

让文化“活”起来,既要活在内容,又要活在形式。疫情之下,郑国岱还带领团队探索云端夏令营。“夏令营品牌做出来了,家长学生都很期待。不能办线下,我们就考虑办线上。”郑国岱介绍,团队将课程录制好之后放到云端供孩子们线上学习。持续6天的云端夏令营,总服务人数超过1500人次。期间,老师通过微信班级群在线为孩子辅导。此次实践,让郑国岱对国学教育的普及更添信心。

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每次正式上课前,郑国岱会先听志愿者试讲一遍。“作为国学老师,一定要把课上好。讲课不过关,就不能上讲台。尽管要求严格,但志愿者们一届又一届参与。除了师范生,来做志愿者的很多是已经走上岗位的老师。通过夏令营实训,他们可以把国学经典带给自己的学生。这就是文化传承。”

对未来,郑国岱的态度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国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平和从容的心态。做国学教育公益推广,我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我对团队的要求只有一个:把国学教育坚持下去。”郑国岱表示,国学能让人精神富足,能点醒生活的滋味,让平常人家也有诗意栖居,“未来期待能有更多人学习国学经典,坚定文化自信。”

THE END
0.带学籍读经典的“孔子学堂”,(大成教育集团国学书院)选择大成国学书院,尊享带学籍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全程无忧、一体化优质教育服务。今天您将一个懵懂的孩子交给我们,数年后我们还您一个懂孝道有礼仪、有修养有抱负、有强健体魄、有超强自学能力的现代精英人才。 追随圣贤足迹,我们在这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的重庆荣昌,迎接全国各地立志经典、立志大成的孩子来大成国学书院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 jvzquC41yy}/onnrkct/ew455{ps3Bi
1.国学教材缘何遭“冷遇”理论学生在朗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新华社发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分学段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国学课已经走进北京50余所中小学校,上海、天津、长沙等地的不少学校也相继开设了国学课。 国学看似热热闹闹地走进了中小学,但日前一则消息却引发了人们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反思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8723651;;71e6665:247965;<50jvsm
2.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思想教育的养分所谓实践出真知,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开展国学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相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国学经典辩论赛、国学讲座、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都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对经典国学学习的兴趣,最终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国学的熏陶,实现丰厚知识的沉淀、美好情感的jvzquC41y{h/eqnpcyxjvnw0eqs/ew4eqpzfp}44248138761euovnsv85:287mvon
3.什么是国学中国国学的定义和分类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增加几分自觉性,使得我们对国学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不会天真的以为穿着长袍马褂逛街就是在讲国学了。曹聚仁先生当年就指出,如果“根本上没有明白国学是个什么,也没想到要去研究国学的原因,只不过因循的盲从,胡乱提倡些国学,做冒牌的圣人之徒”,那“是很危险的”。而前人比如被誉jvzquC41iwuywn3jvvvdp7hqo1hbktj1iwuywn3ujvsm
4.平泉市职教中心培养德技双馨人才纪实“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晨读的教室到大课间的操场,从课堂到课外,平泉市职教中心的校园内,每天总是按时响起配乐优美,琅琅上口的国学经典诵读声。 民族需要一种信仰,学校需要一种精神。在平泉市深入开展传统教育进课堂活动中,平泉市职教中心开展了“与jvzq<84ef0nfdwjyu0io1;53:/711:<1eqtugwya92<76;50jvs
5.什么是国学及国学经典文化起名字知识国学对于育人、治国、理政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进行国学教育,是国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也是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作为中国人,不懂自己的国学是遗憾的。因此,要通过每个人的努力,使我们的国学进一步发扬光大。 以上就是先知国学起名网给大家整理的什么是国学以及国学经典文化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延jvzquC41yy}/zrfp|jo/pny1oo€y1<;;55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