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典故时常被引用,这部书值得你珍藏两部说苑孔子刘向典籍

经常引用传统经典中的名句,

来说明其要表达的思想。

有一些经典中的名言警句往往时常出现,

这其中,就有西汉刘向所编撰的《说苑》。

其中的这几则格言时常被引用。

“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出处】刘向《说苑·政理》

【释义】善于治国的人对待民众,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兄长爱护自己的兄弟一样,听到他们遭受饥寒,为之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的状态,为之感到伤悲。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出处】刘向《说苑·政理》

【原文】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释义】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情,没有亲眼所见的可靠;亲眼所见,又不如亲自尝试去做。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出处】刘向《说苑·建本》

【释义】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烛一样明亮。

刘向——西汉文献整理第一人

历事三朝帝王,编撰著作垂青史

如果给西汉的畅销书作家搞一个排行榜,

排第一的无疑当属太史公司马迁。

那第二位呢?

也许很多人猜不到,

那就是文献专家刘子政——刘向。

说起刘向,他虽没有司马迁那么著名。

但是他编撰的书,却一点也不输于《史记》。

如和《诗经》齐名的《楚辞》,就是他编订的。

他还和他的儿子一起编订了《山海经》,

其余像《战国策》《》《列女传》《新序》等等,

都是他的杰作。

刘向像

谈到汉代对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人,

刘向可以说绝对是一位中流砥柱式的人物。

刘向(?—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他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第四代玄孙。

作为汉朝宗室大臣,他的一生可谓是起起落落。

汉宣帝时,他被选为儒俊材,曾应诏献赋颂数十篇,

官至散骑谏大夫、给事中。

汉元帝时,他任宗正,

但因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两度被捕入狱,后被贬为庶人。

汉成帝时,刘向被任命为光禄大夫。

河平三年(前26年),汉成帝诏命刘向校勘经传诸子诗赋。

受命后的刘向,就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校书工作。

说到刘向校书,可以说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必然需求。

经过战国纵横,以及秦朝的兴亡,直到西汉时期,

面对国家藏书濒临散亡的状况,

汉成帝特命刘向主持并开展校书工作。

在校书过程中,刘向广集众本,

将濒临亡佚的散乱残篇与当时珍藏宫中的各种版本的经典古籍

进行对照校勘,

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去掉重复内容,审定章节篇目,确定书名,最终完成定本。

在此期间,刘向还创立出一套完整而合理的典籍校雠(chóu)流程,

前后共整理出五百多家、共一万多卷从先秦到西汉的典籍,

构建了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基础框架,

使我国文献学史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文献学学科奠基人。

编撰历史故事劝谏君主

不想成就一部流传千古的经典

由于校书需要参考各种资料,

刘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丰富、珍贵的经史典籍。

于是,刘向将其读到的各种富有价值的

历史典故、传说编辑成了一部“谏书”,

希望献给当时的汉成帝,能够对国家的治理起到一些作用。

可惜,汉成帝刘骜,他虽然爱读经书,喜欢文辞,

但是,他更喜欢的还是女人,

尤其是后来宠爱赵飞燕姐妹,

让他成为历史上沉湎酒色,荒于政事的昏君代表。

虽然汉成帝十分荒淫,但是也还是有一些值得称扬的优点的,

那就是他对于书籍很感兴趣,不仅大力支持古籍整理工作,

自己也经常翻阅典籍。

因此,刘向就将他编辑的《说苑》献给汉成帝,

希望能够让他学习学习,有所醒悟。

根据历史记载,汉成帝看到这部《说苑》后,

他的反应是:“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就是说,汉成帝觉得这部书道理讲得很好,但是朕做不到啊!

不过,刘向也许想不到的是,数百甚至千年之后,

《说苑》却发挥了很重要的资政作用。

如唐初,太宗李世民命魏徵、萧德言等编辑的《群书治要》,

其中就收入《说苑》的精要内容一卷,占了相当大的分量。

魏徵在奏章中也大段引用《说苑·臣术》中

“六正六邪”的内容,深受唐太宗重视;

唐太宗到晚年作《帝范》,据说也是受了《说苑》的影响。

又如明朝初年,《说苑》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洪武十四年,《说苑》一书由皇帝御批列为太学课程,

是国子监生员必修课。

清代《四库全书荟要》是乾隆皇帝下令编辑的丛书,

是在《四库全书》基础上遴选的菁华,收书473种,

其中就收录有《说苑》,

而且,这部《说苑》还是乾隆皇帝的常读书目。

典故、名言荟萃的经典名著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考试题常选

不过,遗憾的是,刘向所编的《说苑》到宋代时已经散佚。

后来,曾巩编校史馆的书籍,经过搜集整理,才将《说苑》复为二十卷。

不过,曾巩所辑的《说苑》,虽然补足了二十卷的数目,但内容尚不完整。

陆游在《跋说苑》中说道:“馆中《说苑》二十卷,而阙《反质》一卷。

曾巩乃分《修文》为上、下,以足二十卷。后高丽进一卷,遂足。”

因此,几经周折后,散佚的《说苑》总算基本恢复了原貌。

《说苑》全书二十卷,第一、二卷为“君道”“臣术”,

说明刘向看到了君臣之道在国家事务中的核心地位。

后面十八卷,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修齐治平进行了阐述,

它们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这十八个方面基本涵盖了修齐治平的所有方面,可以看作是平治天下的纲领。

《说苑》中许多格言警句和典故流传甚广,

这也从一方面体现了刘向编撰的这部书堪称经典之作。

“齿亡舌存”,出自《说苑•敬慎》:“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意思是说,太过刚硬的较易折断,相反,柔软的反而更能长久保全。

“福无双至”,出自《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意思是说,幸运的事情不会连续到来。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可言智。”(《说苑·谈丛》)意思是说不要和打了败仗的将领谈论勇敢;也不能和亡国的臣子谈论才智。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说苑·谈丛》)意思是说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莫过于自己不去做;不想让别人听到的话,莫过于自己不去说。

这些流传至今的成语、经典名言寓意深刻透彻,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学习、生活当中。

此外,其中的“秉烛夜读” “南山之竹” “下喑上聋” “楚材晋用” “螳螂捕蝉” “橘化为枳”等典故也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南山之竹

孔子问子路:“你喜欢什么?”

“喜欢长剑。”子路回答。

孔子说:“我不是问你喜欢哪样东西,而是问你想要学什么!如果凭你已具备的才能,再加上一番学问的修养,谁能赶得上你呢!”

“学问也能增加力量吗?”子路问。

孔子说:“一个国君如果没有敢诤谏的臣子,国政就会腐败;

一个读书人如果没有教导自己向善的朋友,品德就会变坏;

正在狂奔的马匹,绝不能松懈鞭策;

已经可以用的弓,还得安放在檠器里才不会变形;

木材接受墨线的约束,才能刨得笔直;

人能接受忠告,才会日趋完美。

能接受学问,注重请教,还有谁不会顺利成功呢?

要是破坏仁道,讨厌读书人,那简直是终生在接受刑罚。

所以说君子不可以不从事学问的修养。”

而且,《说苑》的部分章节还被收入中小学教材,现行《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就有收录《说苑》里的格言。

此外,《说苑》也是近年来中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常选内容之一,各地的中高考试卷中都有出现过《说苑》的选文。

对《说苑》一书,历代文人均评价甚高,

如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赞该书:

“议论醇正,不愧儒宗。”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认为该书:

“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声其销乎?”

明代学者、藏书家何良俊则认为:

“余谓数千百年之后,凡成学治古文者,欲考见三代放失旧闻,惟子政之书时为雅驯。”

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谦德国学文库”近期推出的“全本全注全译《说苑》”

是一部给大众读者学习和研究《说苑》的经典版本。

· 全书以宋本《说苑》为底本,精心校勘,全本无删减。

· 全书20卷每一卷都精心撰写了题解,让读者快速领会本卷主旨。

· 每卷内容按照前后意思分解,详细注解其中较难字词、典故。

· 对全书进行通俗易懂的白话翻译,让每个读者都能轻松读懂。

《说苑》中有大量的故事和格言警句,饱含深邃的智慧,这部书不仅可以能够指导治国理政,更对每个人如何安身立命、做人处世,领导干部如何为政一方,企业家如何纵横商海,家长如何教导子女、青少年如何涵养德行、学习古文都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新书上市,喜欢就赶紧入手吧!

《说 苑》

原价¥ 88元

现售¥58元

即可查询订单跟踪物流

▼添加我,拉你进群▼

点「在看」,给君君加鸡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国学·经典古文逐字精读|《滕王阁序》中的典故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意思是磨刀、砺剑本为雕虫小技,而郅氏以之列鼎而食。售羊胃、肉脯乃微不足道之事,而浊氏以之车马成行。为马治病乃低浅医术,而张里以之击钟佐食。钟鸣鼎食,即由此典故演变而来。 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日映射下的云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686813953=68:a725=>345640|mvon
1.良知三人行之国学多大学最合适建荣老师也分享国学越早越学习越好。用很多经典解读了什么是国学?国学是:生命之学,智慧之学,大道之学。深度挖掘了国学的经典,历史典故,如洒扫应对等。 姚娟老师说到很多家长报名特长班,孩子周末几乎都被排满了。针对这个话题,李会老师分享很多家长都是没有目标的去报课,都是从众心理,而不是孩子真正喜欢才报的,所jvzquC41yy}/onnrkct/ew46ld8jc‚i
2.《诗经》中最经典的典故《诗经》中最经典的典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的作品。它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其中一些诗句,更是成为广为流传的典故,穿梭于后代的诗词之中。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中最经典的'典jvzquC41o0vynsok0ipo8lwqz{f1lmcpiyik8;:267/j}rn
3.必读国学经典:《论语》中的110个成语典故!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5. 发愤忘食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6. 犯上作乱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373586716616::87a717@7429<60|mvon
4.《戴建业国学经典诵读(全六册,给小学生的国学私教课)》(戴建业随机签名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戴建业,为孩子量身打造的国学启蒙课:228个名言佳句+84首经典诗词+84个国学典故+60篇小古文。全注全译,275张精美插图、84则趣味练习。果麦出品 作者:戴建业,果麦文化出品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228.00 定价 ¥228.00 配送至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B6558750qyon
5.国学经典故事40则?国学经典故事40则【收藏】?1、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 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 jvzquC41yy}/5?5fqe4dp8iqewsfp}4968:37@6a;9715;5470nuou
6.打印郭继承:国学经典的时代新义郭继承:国学经典的时代新义 郭继承 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副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题张司业诗》 王安石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jvzq<84crr4837hp1rxjp}3rjrEdqwygpvoe?:6;5386
7.国学雅韵阁文翰典是整合文化典籍与语言工具的资源平台,收录诗词原文及赏析、经典名句索引、历代诗人小传、国学经典原文、文学著作选读、成语典故详解,同步提供字典查字(音形义)、词典词语释义服务。无论诗词品鉴、国学研读,还是字词查询、文学参考,均能在此获取精准内容,是文化jvzquC41yy}/2><2894dq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