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厚的底蕴和内涵,国学经典名著是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智慧,时至今日,我们后人应该如何学习和传承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从小选择性地去细读相对应的国学经典名著,对于孩子们人生的启蒙、立德、立志、修身都大有益处,本期《悦读南安》我们来到崎峰小学,看看这里的孩子们是如何徜徉在国学经典的海洋中。
▽点击视频,开启读书之旅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学生 郑湘琪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的郑湘琪。我的爱好是听音乐,书法,钢琴,看书等,还喜欢到户外玩耍。每当我弹起钢琴的时候,我就会觉得这世间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虽然我三年级才开始弹琴,但是现在已经过了八级,正在向十级努力。
朗读节选:《千字文》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读后感
《千字文》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写的,有历史故事、成语典故,内容非常丰富。书中的每一首诗,每一个故事,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巳长。”让我知道了做错了事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的也一定不要放弃。不要乱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书中还有非常多有学问的句子,比如,”尺壁非宝,寸阴是竟。”说明了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光阴的宝贵。”
读书故事
湘琪,在你看过那么多书当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本呢?
郑湘琪:我有一个很喜欢的故事——《窗》。它讲的是多年来一个太太不断抱怨对面太太总是很懒惰,家里一直不干净。结果却是因为自己家的窗户脏了。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大袋苹果,弟弟抢了一个最大的,我很生气,觉得弟弟老是这么霸道,一直抢我东西。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那个苹果被弟弟碰在地上,摔烂了一点。我才明白,不是弟弟自私,而是我小气了。
听说你是班里早会的领读,当领读的感觉怎么样啊?
郑湘琪:刚开始领读的时候,我很紧张,声音也比较小。后来我给自己暗暗鼓劲,再加上平时的锻炼,现在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朗读的声音总是很响亮,老师也很认可我。
听老师说你很喜欢诗词,这个是不是有受到谁的影响呢?
郑湘琪:有一次,在看《中华诗词大会》的时候,我妈妈突然惊呼,觉得我和武亦姝长得很像。当时,武亦姝正在吟诵:“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一下子,我被这位虽然只有16岁,却饱读中华诗词的才女所折服了。从此,我便将这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视作我的偶像。便也开始坚持不懈地背起了诗歌。现在,我的嘴里总是时不时能蹦出几句诗句来,比如现在我就想用这样的诗句来送给你:“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学生 叶飞扬
大家好,我是叶飞扬。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绘画、手工、古筝、舞蹈我都很喜欢。此外,我还特别喜欢儿童文学,《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童年》……都是我啃过无数遍的书籍。我爱说也爱跳,但我更好阅读。书籍是我的好伙伴,陪我一起喜怒哀乐。
朗读节选:《论语——述而篇第七》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读后感
没有哪一个人是生下来就知道很多知识的,想要获取丰富的知识,就需要多读书并且勤奋钻研。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缺点,在别人的身上寻找别人的优点,借此取长补短,自己才能更上一层楼。“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们要谨遵孔子的教诲,做一个胸怀广阔的人。
读书故事
飞扬,我们学校的阅读活动,你参加过哪些呢?
叶飞扬:学校的阅读活动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日一诵”。每当清晨走进校园,便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之初,性本善。”……漫步在校园,侧耳倾听,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尽收耳底。每天,我都会早早地来到学校,与同学们一起感受文化经典。
叶飞扬:从三年级起,我妈妈就经常带我去图书馆里借阅,经常一本看完换一本,一系列看完换一系列。有一次,我躲在被窝里,手拿手电筒,为心爱的书熬了一个通宵呢!
因为对书的痴迷,我也闹过不少笑话呢。记得有一次课间休息,一听老师说下课,我便把书包里那本还未看完的《西游记》拿出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我忘乎所以,沉浸在西游的世界里。忽然一个拍背,我站起来反手就是一推,大声喝道:“妖怪,哪里逃,请吃俺老孙一棒。”话语一出,引得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只是同桌提醒我上课了,老师来了。哎……都怪我太投入了,把自己当悟空了。
学生屈兵兵
我叫屈兵兵,长得虎头虎脑,能说会道,说话声音亮如洪钟,爱好广泛。我最爱踢足球,喜欢骑自行车,对课外书常爱不释手,对象棋情有独钟。我空闲的时候,爱画火柴人、呆头糗事等令人捧腹大笑的漫画。
朗读节选:《弟子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告诉我们,作为学生,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父母呼唤我们,我们要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很久才答应;父母要我们做事,我们要马上去做,不要拖延或偷懒;父母教导我们,我们要恭敬聆听;我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我们,我们要谦虚地接受。
读后感
当我读这句话时,我感受颇深:父母一直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最牵挂我们的人,父母呼我们时便要答应,做到百善孝为先。以前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
读书故事
学校举办过很多经典阅读的活动,印象比较深的有没有呢?
屈兵兵:有,去年,有一次古诗擂台赛。我们背古诗也是有个规则的。老师首先会把诗题印在一张纸上,然后揉成团,放进箱子里让我们抓揪,抓到什么就是什么。记得去年,我抓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我干脆现场朗诵了起来:“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还好平时积累不少,这真得感谢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
除了经典阅读的书之外,你还喜欢看哪些书?
屈兵兵:在我的书柜里,有几十本我喜欢的书,可是,里面只有一本是由电影改编而成的书我喜欢,它就是《神秘岛》。它陪了我将近五年的时间,也是我这一生中最好的“朋友”。里面有杰出的史密斯,勇敢的史佩莱和忠诚的纳布,特别就是开头那篇文章,他们利用自己聪慧的大脑设计出了一套逃出生天的绝美方案,最后他们利用热气球逃出了监狱,令我感慨不已!
老师 陈桂艺
大家好,我是崎峰小学的陈桂艺老师。平常我喜欢阅读和临古帖,在语文教学的岗位上,我对书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同时也走进了更多作者的视野,著名作家梁晓声写道:每一个人都有现实的家园,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
朗读节选:《孝经》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部分译文】孔子说:“要亲爱自己的父母,必先博爱。就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恭敬自己的父母,必需广敬,就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
读后感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厌恶他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对他人的父母有一丝的怠慢”。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几千年的积累,积攒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国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已经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上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而且对语言文字规律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提升。
读书故事
一走进校园,感觉我们学校的国学氛围还是很浓厚的,我们学校是怎么营造的呢?
陈桂艺:走进校园,我们可以看到“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的古诗壁画流芳溢彩,LED屏幕“每日一诵”的诗词歌赋点亮校园,智能广播站的“弟子规”“三字经”等耳熟能详,洋溢书香的校园文化彰显国学特色,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校园处处留心皆学问,中华文化在飘香。
我们学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设国学课程的呢?这应该也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吧?
陈桂艺:是的,崎峰小学从2011年开始,就以“沐浴国学经典,奠基智慧人生”为宗旨开设国学课程,其中,经典诵读作为我校的特色课程,以“中华儿童经典书籍”丛书作为教材。我校学生在读期间可以多读10余本经典书籍。同时,学校每年都有开展“古诗擂台赛”、图书“漂流”、名著义卖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同学们的小本课程是人手一本吗?这个量好像还挺大的。
陈桂艺:这个就要感谢我们的乡贤郑加振和郑辉煌先生,他们共捐资15万元,购买七千余本经典书籍捐赠学校的图书室,可以说为我们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源头活水”;此外,学校每学期征订的报刊杂志以及各家委自发购买的经典书籍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