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著作《三字经》取材内容涵盖了经学、史学、天文、地理、人伦以及品德涵养,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学习《三字经》的同时,就完成了识字习典、敦品养正、贯通经史的基本教育。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童蒙经典教材不断流传。
昔孟母,择邻处。
——《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 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儿时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小孟轲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 孟轲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轲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
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断机》
有一回,小 孟轲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 孟轲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香九龄 , 能温席。
——《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讲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
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扇扇子, 把蚊子赶走,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
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囊萤映雪》
晋代的一个名叫 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讲的是晋代的孙康,他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让梨》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是个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的故事。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 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度,因此这则故事成为了千古美谈。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北宋著名散文家 苏洵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后来终于得到重用,当上了会稽太守。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头悬梁。
——《孙敬悬发》
“头悬梁”的是晋朝人孙敬。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附近一小屋安顿母亲然后入学。他曾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
他苦读诗书,常常通宵达旦,困倦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弄根绳子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当打盹垂头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揪而惊醒,然后继续读下去。
锥刺股。
——《苏秦刺股》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就贸然去闯荡天下,但最后一无所获,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后,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突然“痛醒”。
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睹。经过“血淋淋”的一年,苏秦已经很有学问了。他又开始出去闯荡天下,这一次终于事业有成,很有心得,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益品书屋】诗画系列插图珍藏版套装(6册) 声律启蒙+宋诗选+诗经选+山水田园诗+楚辞选+千家诗选
👆家庭典藏,亲子共读
【益品书屋】故宫儿童百科全书 给孩子讲述故宫和中华文明故事
👆点击图片,带走好书
美善人生,从乐教开始——中国文化人文艺术启蒙必备,《国乐启蒙》(一)数字版重磅发布
👆点击图片,购买经典国乐唱片
允中父母学堂编辑发布
编辑、校对:嘉灵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给孩子们的音乐礼物之——国乐篇
给孩子们的音乐礼物之——西方古典音乐篇
国画里的儿童,可爱到心窝窝了
谢谢您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
典藏 |《中国经典美术片》
童画·童趣·童心 | 最美精品童书推荐给您
给孩子的诗词读物
德音童声|和孩子一起听最优美的歌
22位院士联名呼吁:让儿童节成为“无网游日”!
【儿童节特辑】西方古典音乐中的儿童
【儿童节特辑】给我未来的孩子
【儿童节特辑】稚子嬉戏图——献给父辈们的美好记忆
陈鹤琴先生:好的家庭教育,从了解儿童心理的7种特征开始
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许多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最好的教育,在生活的点滴里
超级治愈!日本大叔花9年打造“微缩世界”,快来和孩子一起欣赏吧!
如何培养出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只为种花,不为看花开的爱,才是对孩子最合适的爱
南怀瑾先生:培养孩子这些珍贵特质,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南怀瑾先生:教育孩子和种花一样,肥料太多反而害了好苗
南怀瑾先生:孩子太聪明了,教育上要小心,要注重培养他的厚重
洪兰教授: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就是运动、阅读和游戏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和自由
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他们用大人遗忘的语言,道出事情的本质
玛莉亚·蒙特梭利:教育不好孩子,是因为你没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陈丹青:我岁数越大越明白,孩子们都是大人的老师
古代儿医的保婴之道
怎么才能让孩子少生病
怎么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抚摸孩子哪些部位,能化解孩子的情绪?
中医推拿按摩法5招,改善孩子体质
捏脊——让孩子身强力壮
父母的坏情绪和压力也会让孩子脾虚
咋让孩子不近视?快试试“20-20-20-20”护眼法吧!
请孩子吃冰淇淋,你不是爱他,是在“摧残”他!
【允中父母学堂】仲晨大夫《儿童冬季常见病预防与饮食调养》
允中&德音招聘链接汇总(长期有效):
允中礼贤|期待与久别的你重逢,共同创造新天地!
德音礼贤 | 这里是童话梦工厂,更是仙境乐工厂,是个“精灵”人类你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