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蒋**(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南
下载本文档
三字经大班教案《三字经》大班教案一、基本信息1.教学对象:大班幼儿2.教学内容:《三字经》部分经典段落3.教学时间:[X]分钟4.教学地点:幼儿园大班教室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理解《三字经》中部分经典段落的含义。幼儿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所学的《三字经》段落。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和总结,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如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伴等。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三字经》中经典段落的含义。熟练朗读和背诵所学内容。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将《三字经》中的道理内化为自身的品德行为。如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避免枯燥学习。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三字经》的含义、历史背景等知识。2.演示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幼儿理解。3.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4.游戏法:采用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增加学习趣味性。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活动设计教师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视频内容是一个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不尊重长辈,吃饭时抢着先吃,玩具也不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结果大家都不喜欢他。后来,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三字经》中的道理,逐渐改正了自己的行为,变得懂事有礼貌,大家又都和他一起玩耍了。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视频里的小朋友一开始做得对不对呀?那后来他是怎么改变的呢?”引导幼儿积极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三字经》。2.时间分配:5分钟(二)新课讲授(20分钟)1.讲解《三字经》段落(10分钟)教师展示要讲解的《三字经》段落,如“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逐句讲解含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的是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说的是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教师结合图片、简单的故事演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例如,展示黄香为父亲温席的图片,讲述黄香的故事;用动画展示孔融让梨的场景。2.朗读示范(5分钟)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所学段落,一边读一边注意发音、节奏和韵律。读第一遍后,邀请幼儿跟着一起逐句跟读,纠正幼儿的发音错误。读第二遍时,教师放慢速度,让幼儿感受朗读的节奏,然后带领幼儿一起有节奏地朗读。3.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向黄香和孔融学习?”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幼儿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幼儿明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三)课堂练习(15分钟)1.活动设计教师准备一些与《三字经》内容相关的图片,打乱顺序后分给每个小组。小组任务:根据所学的《三字经》段落,将图片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并讲述图片所对应的故事。每个小组有10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和排列,然后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述。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2.时间分配:15分钟(四)巩固复习(10分钟)1.游戏:《三字经》接龙(5分钟)教师先说出《三字经》中的第一句,邀请一名幼儿接下一句,然后依次类推,后面的幼儿要接上前面幼儿所说句子的下一句。如果接不上来,可以请其他幼儿帮忙,或者教师给予提示。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对于表现好的幼儿给予小奖励,如小红花、小贴纸等。2.背诵比赛(5分钟)邀请幼儿逐个站起来背诵所学的《三字经》段落,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准确、最流利。为背诵优秀的幼儿颁发小奖品,如小书签、小拼图等,同时鼓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五)课堂小结(5分钟)1.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谁能说一说黄香和孔融的故事?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请幼儿举手回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再次强调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伴等品德的重要性。2.时间分配:5分钟(六)作业布置(5分钟)1.活动设计请幼儿回家后,将今天所学的《三字经》段落背诵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张关于《三字经》中某个故事的手抄报,下节课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分享。2.时间分配:5分钟六、教学内容分析《三字经》是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在幼儿园大班开展《三字经》教学,有助于幼儿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为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本节课所选的“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一段落,通过讲述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传统美德。它在教材中的位置十分重要,是引导幼儿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良好素材。通过学习这一段落,幼儿能够在具体的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明白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七、教学反思1.目标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幼儿能够理解《三字经》中经典段落的含义,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基本达成。幼儿们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所学内容,部分幼儿还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也有较好的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幼儿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故事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向黄香和孔融学习的愿望,懂得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伴的道理,目标达成情况较为理想。2.问题分析部分幼儿在理解《三字经》含义时,仍存在一定困难,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道德观念,如“礼仪”等,理解不够深入。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幼儿参与度不高,过于依赖小组其他成员,缺乏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在背诵比赛中,有些幼儿会因为紧张而出现背诵不流畅的情况。3.方法效果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和游戏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了《三字经》的内容;小组讨论促进了幼儿的思维碰撞和合作能力的发展;游戏法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然而,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或者性格内向的幼儿,需要给予更多个性化指导和鼓励,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4.学生反馈幼儿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尤其是游戏环节,他们参与热情高涨,觉得非常有趣。许多幼儿表示通过学习《三字经》,知道了要做一个有礼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好孩子,并且愿意在生活中努力践行。同时,也有幼儿提出希望能多听一些《三字经》里的其他故事,这为后续教学提供了方向。5.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和互动环节,帮助幼儿加深理解。例如,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身边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