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我的名字教案一年级美术人教版(2024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一年级美术《我的名字》
2.教学年级和班级:小学一年级1班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
1.教学内容: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名字的构成和书写方法。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自己名字的构成和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名字的基本书写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名字书写。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的名字。
2.新课内容: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名字的构成和书写方法。
3.课堂练习:学生在自己的纸上书写自己的名字,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四、教学资源
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美术教材《我的名字》
2.教具:姓名贴纸、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感知名字的构成和书写美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艺术表现:学生能够运用彩笔等工具,独立完成自己的名字书写,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3.创意思考:在书写名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创意,通过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展现自己的个性。
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名字的构成和书写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名字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学习者分析
-学生可能已经在语文课上学习过自己名字的读音和意义,对名字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可能接触过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画纸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一年级学生通常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喜欢通过绘画和手工活动来表达自己。
-学生的绘画能力各异,有些学生可能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彩笔等工具,而有些学生可能还需要指导和练习。
-学生的学习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喜欢模仿和动手实践,有的学生可能更喜欢观察和思考。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一些学生可能对名字的构成和书写方法不够了解,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示范。
-学生在书写名字时可能遇到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的挑战,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
-学生可能对美术的评价标准不够理解,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反馈,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成适合绘画和手工活动的环境,如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主题,准备好彩笔、画纸等绘画材料,并将学生分组,以便于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姓名创意作品,如个性化的名字字体设计、名字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怎么写出来的吗?名字里又有什么含义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我的名字。
2.讲授新课(10分钟)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讲解名字的构成和书写方法。首先,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字体的名字示例,如卡通字体、书法字体等,引导学生了解字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接着,教师讲解名字的构成要素,如笔画、结构等,并示范如何书写名字。同时,教师强调书写名字时的注意事项,如笔顺、力度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名字构成和书写方法,在画纸上尝试书写自己的名字。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书写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书写心得和创意。最后,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大家评价,从而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有关名字书写和审美方面的问题,如“你们认为怎样的名字书写最美观?”“在书写名字时,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等。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通过课堂提问,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名字书写的重要性和审美要求。同时,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