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退园去上幼小衔接班,这样真能衔接得更好吗幼儿园马君学前班一年级

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圈里“老生常谈”的问题,我身边有家长会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的时候退园,让孩子去读幼小衔接班,其实就是学前班。虽然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搞学前班,但还是有机构变着旗号在搞。

很多教育专家、幼儿园老师和育儿博主都会给出自己对于“幼小衔接/学前班该不该上”的建议,大部分都建议:

不要上。

理由不外乎于几个:

超前学习会透支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课堂的专注力;

自理能力、独立自律等等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学知识更重要。

说的都对,大道理谁都懂,但现实中大部分家长也没有因此停下拎着书包带着娃去幼小衔接班的脚步,不管你是退园去上幼小衔接,还是在寒暑假报一个短期的幼小衔接班,背后的焦虑主要是:

别人都提前学了,我家孩子以后跟不上怎么办?

只有我家孩子不会,一上学就受打击怎么办?

针对这个现实问题,非黑即白地站队讲大道理意义不大。

●5岁的孩子已经具备系统学习知识的能力了,而幼小衔接也是必要的,在美国这种“衔接”是学校的事,但在中国“衔接”就“只能”落在家长头上;

● 两项针对一年级小豆包和幼儿园大班孩子的问卷调查,都发现比起知识储备,娃的真实需求都被家长忽略了;

● 幼小衔接上与不上,不必纠结,因为最终指向的都是:孩子能否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作者/小马君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曾任职于美国最大的早教机构之一的Bright Horizon,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

为什么幼升小的问题在中国这么突出?

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到,中国幼小衔接的焦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社会问题,今天的局面不是一两个因素造成的。而且现在这个社会性旋涡惯性太大了,哪怕相关部门想要强力出台严格的政策,恐怕一时也很难扭转当前的“内卷”局面。

但是很多人在分析的时候,忽略了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在年级的分配上其实中美有很大的不同。

在美国,幼小衔接教育是学校的分内事

国内的教育者在讨论的K12教育,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的整体、系统的12年教育架构。

但事实上,美国的K12,其实有13年——从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Kindergarten)到高中。所以这个K12的K其实就是Kindergarten,高三年是Grade 12,合起来就是K12。 (美国的大班以前叫Pre-school,只有大班/学前班叫Kindergarten)

一对比就发现,美国说的K12和国内说的K12相比,多了一年——幼儿园大班/学前班。

也就是说,我们把幼儿园大班列入了幼儿园体系里,但是在美国,这个年纪的孩子(5岁左右)直接并入了小学的体系。

这样划分有什么差别?

美国K班的孩子,就会开始学习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幼小衔接”,这一年就是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的。

我的经历也确实给了我这样的感受: 美国K班孩子学的东西,和之前几年明显不一样了,有纸质作业是很常见的事情。 5 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具备学习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学习 字母、 算术等等,是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的。

所以在美国,幼小衔接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我们呢?

政策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就导致幼儿园和小学几乎是“断裂”开的:

幼儿园被困住了手脚,啥都不敢教,5岁孩子每天的生活依旧是吃睡玩,上厕所提裤子甚至还得找老师帮忙;

可一到小学却完全变了样,处处都守规矩讲纪律,要专注要自理,还得学会好好听课。老师不再是“保育员”,而成了有威严的“教书先生”。

敢问这种情况下,中间的适应期谁负责衔接?

除了家长,还能有别人吗?!

数据显示,近7成家长都存在幼升小焦虑。

(数据来自2019年艾瑞咨询)

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帮助他顺利度过幼升小是很有必要的,但当这个“烫手山芋”转到父母手中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淡定Hold住的。

因此 7成家长都在焦虑, 教育资源越发达(比如北京、上海)的地方家长越焦虑,所以只能通过逼娃“多学知识”来缓解焦虑。

可是学无止境,当孩子学得越来越多,负担也越来越重时,“幼小衔接”就跟“高压童年”划上了等号。

那些真正被我们忽略的“幼小衔接能力”

很多人大概都听过“三年级现象”吧,意思是说,抢跑学前班的“红利”,并不能持续太久,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当然这不是说幼小衔接不重要,而是有些能“管”三年级以后的其他重要的能力,我们也不容忽视。

在和很多小学老师沟通后我发现,他们真正担心的其实不是孩子提前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比如是否拖拉,能否集中注意力等。

幼小衔接从来不只等同于知识的衔接。

其他方面的衔接是西瓜,而获得的那点知识本身,顶多是粒芝麻而已。

因此这也是我今天最核心的观点,是我们每个成人,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真的听一听孩子的声音,从儿童视角出发,他们作为这个衔接过程的主角,到底需要什么?而我们做的又是不是他们最需要的?

我读完了若干篇论文之后得出的简单结论就是:

“知识衔接”上我们现在其实现在做得非常足够,甚至远远超过了需求;

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孩子心理准备、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学习类能力的培养上,我们离孩子期待得到的支持还差得很远。

一篇是:西北师范大学高媛百慧《幼小衔接视野下的 小学生入学社会性适应困难及对策研究-基于儿童视角》2018年5月

另一篇是:沈阳师范大学沈南《儿童视角下幼儿准备观及成因研究》2019年6月

幼小衔接能力一:“坐功”很重要

研究者坐在小学的课堂里观察,并且计算一年级孩子在课堂里违反规则的次数。

结果发现,基本上孩子上小学的过渡期为5周左右,从第5周开始,老师的提醒次数开始出现显著的下滑。

当被问到为什么遵守不了规则呢?孩子们的回答很诚实也很可爱。

排名第一的是控制不住自己,其实很多孩子也知道要听课,但就是做不到啊。

所以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真的有必要锻炼一下孩子干瞪眼坐着的功力,因为你没法控制老师上课无聊的程度,你甚至可以很诚实地告诉孩子: “爸爸小学也不爱坐着,但是尽可能我们还是控制一下自己,多坐一会儿。至少不去影响其他孩子。”

在家练一练这种基本功,总还是有好处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前班倒是个能训练“坐功”的好地方。

幼小衔接能力二:乐意写作业

当然前提是:别太多,别太难。

另外一个家长很关心的点就是作业,幼儿园很少有作业,小学会开始有作业,那么孩子对于作业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喜欢写作业吗?

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超过8成的孩子都非常期待做作业,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孩子们会把写作业和长大联系在一起,因为想长大,所以想写作业。

所以对于写作业,他们原本是非常有兴趣和热情的。

但为什么你感觉辅导作业那么难?可能是孩子觉得作业太难了,或者太多了。

作业太难,所以写起来很累;

作业太多,所以不愿意写。

所以在5岁的时候,适当学点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快上手这些作业,孩子也就不会对一般的作业抵触、畏难了。

幼小衔接能力三:学会“记作业”

这一条我觉得是整个调查给我最大的收获。

大部分孩子刚进小学都很“迷糊”,老师有没有布置作业、布置了什么作业,孩子们完全是“懵”的。

只有25%孩子能记住作业是什么,这个就和小学老师给我的吐槽很接近了。老师说他根本不在乎孩子的基础怎么样,但是他最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给孩子讲了好多遍,他们还记不住作业?

这一点家长们一定感同身受。

这其实是幼儿园和家长都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 我们并没有教过孩子,如何“听记”。

只能靠老师在家长群发作业信息,家长们理解之后再传达给孩子。

我们现在主要推崇的是阅读绘本,所有的阅读都是有图片和文字对应的,确实很少只发出一个口头指令,让孩子把这个口令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纸上。

其实“听记”的能力也是可以在学前训练的。

比如在上小学前,可以和孩子玩游戏,你发出一个指令,他要使用自己的方式(比如符号)记录在纸上,然后再复述给你听。这样在上小学的时候,至少能把作业在备忘录上记全,不至于自己很想做的作业,直接从记录那一刻就遗漏了。

讲出这一点,你可能会很意外。因为在我们大部分家长的认知里,只有担心孩子对学习不上心,没有担心孩子对学习“太上心”的。

但在针对幼儿园大班小朋友们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孩子们或许是受到父母焦虑的传导,小小年纪已经开始担心自己会“学习不好”,他们对于提前学点知识的态度,也并不抵触。

“老师总表扬写得对的小朋友,我也想被表扬。”

“现在学会了,上小学就可以大胆发言,老师会喜欢我的。”

“若没有做好知识的准备,上学后考试就会考个大蛋,老师让写啥都不会!”

“不学知识永远啥都不会,那就只能做个小孩,学会知识懂得多了就可以像爸爸妈妈那样做一个大人了。”

孩子已经不再是孩子,提前长成了小大人,他们也早早地被这个社会的漩涡卷进去,很多孩子都认为自己应该提前学、小学就是学习的地方、成绩好才会被表扬。

我不认为这是个特别好的现象,孩子可能会因此形成单一的评价维度,“只以成绩论英雄”,这不利于他们学会更客观、全面地看待同伴和自身,而那些不能快速适应小学的孩子,会不会因为学习而产生自卑心态,这都是我们家长需要关注的。

幼小衔接能力五:培养“运动社交达人”

孩子认为运动能够帮助他们社交。

“如果什么都不会玩,谁爱搭理你呀”;

“只有你会体育技能了人家才爱带你玩呀,我还有好多不会,要练习”。

孩子特别期待小学的课间10分钟。

“小学课间休息可以玩自己带的跳绳、球”;

“课间休息最棒了,没有老师看着,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所以得会一些运动,比如跳绳啊。”

运动能力可能会成为孩子社交的一个“筹码”,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想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尽快交到好朋友,那不妨在幼儿园阶段让他培养几项运动技能吧。

写在最后的话:

如果你的养娃精力足够充足,在家就能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听记能力、储备相应的基础知识,那幼小衔接班可以不上;

如果你精力有限,挑一个好的幼小衔接班送孩子去也无可厚非,但要记得主要目标并不是把知识塞满、一味抢跑。学习是持续不断的事情,不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保护他的好奇心和自驱力才是更重要的事。这也是挑选幼小衔接班的标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学前教育专业可以考小学编制吗?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网友(匿名用户)在线提问(学前教育专业可以考小学编制吗?),欢迎大家在【职Q】互动问答平台在线交流。jvzquC41|s3nqknng0€icxukp0ipo8rfQ{ur~ySwgyukxsHqt^[J8<3;7?4:
1.考研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哪个更值得考研一、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哪个值得考 1、从就业前景来看,小学教育专业相对更具优势。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类小学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在教育机构、出版社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则主要在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等从事幼儿教育、保育等工作。相比之下,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范围更广泛,机会jvzquC41mcuzcw3mqqrfc{s0eqs0497626681:<337::0qyon
2.小学教育随笔(通用27篇)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学习、钻研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经验,才能逐步走向成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小学教育随笔,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教育随笔 篇1 记得我复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那刻薄的语言和令人不寒而栗的眼神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里,让人难以忘怀。 jvzq<84yyy4vpsx0eqs0|8:3:5;:0qyon
3.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范文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和教育价值,音乐课中的群体活动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最佳领域。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适当设置一些教学游戏,让学生们通过互助合作去完成,培养他们相互协作和相互信任的意识,[3]找回自信。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结合音乐教材设计教学游戏,以同桌、同组或其他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7
4.小学教育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工资待遇排名)第3 教育学类 第7 教育学类 教育学类18个专业中,就业排名3。教育学类35个专业中,就业排名7。 20% 深圳 34% 教育/培训/院校 就业单位地区主要分布在“深圳”,占20%。 就业单位行业主要分布在“教育/培训/院校”,占34% 可从事岗位(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小学教师职业 按jvzquC41gf{/lxgwk0ipo8rclqx0zrfqzwkkkjt{w1
5.上海英语培训留学国际教育小语种早教中小学IT学历上海汇课宝提供上海英语培训,上海留学国际教育,上海小语种培训,上海早教中小学,职业技能培训,IT设计培训,学历教育,建造工程,资格认证培训等优质课程.jvzq<84yyy4klnwy0eun1
6.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2025年招聘公告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2025年招聘公告,单位介绍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国第一所早教类大学,属于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长春市,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5000人,拥有jvzquC41yy}/ijtzkcukqk3eqo5bpwtwpekngwy1fgzbku43;5<8:7mvon
7.千年教育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为您精选各种优质的名师讲座视频,在线培训视频,炒股视频教程,企业个人学习资料,视频培训资料,企业培训课程,讲座下载,考试考研资料,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在线观看或下载。jvzquC413261p7hqo1
8.报告|2023年中国教育行业市场需求洞察报告——青少年儿童篇|幼教政策视角:学前教育重视公平普惠、科学减负,中小学教育重视教育公平、素质导向。 学习生活现状 当代青少年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习素质双发展,而学业权重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上升; 疫情期间,大多数青少年有过居家网课的经历,居家期间孩子的学习和运动时长下降; 家长对“双减”政策持支持和认同态度,认为能给孩子减负的同时避免不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4786<uck0nuou
9.招生信息本专业立足成绵、面向四川,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儿童和小学教育事业,具有宽广的教育视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具备成为“四有”好老师的潜质,能够主动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能够胜任小学jvzquC41eg4uh||whg4ff~3ep1n{lu4|uz~/j}r
10.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招生简章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以“学前教育为主,小学教育、早期教育、艺术教育为辅,儿童发展相关专业为支撑,社会服务类专业为补充”的学科专业架构体系,设有学前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早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等专业。现有专jvzquC41o0mbqtfq0et0ulmqqn546A<1pg}tfnyckn57:95213?55=;
11.自考选什么专业好通过?怎么学效率高?小学教育专业特别适合数学薄弱的考生,不考高数和英语,重点在教学法和儿童心理学。考教师编的小伙伴可以优先考虑,现在各地中小学都在扩招,证书到手就能投简历。 行政管理是万金油专业,考试科目少、难度低,毕业证到手快。学完能胜任办公室文员、项目协调这类岗位,很多企业都缺这类人才。 jvzquC41yy}/gxq0ep5{ktfq1|q.y‚|142863:5842:17A3jvor
12.【院长访谈】教育学院冯增俊:南国教育舞台,育未来教育家学生将掌握本专业的必备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能胜任国内外各类早教机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小学教育(英语)专业则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识的应用型英语教育专门人才。学生将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和英语教学实践实验活动,胜任中小学jvzquC41yy}.pn|0iyth0niw0et0497612=158h46c?329=1rcmf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