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这个世界上,有着更为神奇的婴儿识字教程,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但在这里,伸手可及的地方,这必然是关于婴幼儿教育的独一无二的“教程”。它容易理解,操作简单,效果立竿见影,甚至从此决定孩子未来,且不论职业、性别、年龄、学历、贫富和环境,既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可不必“知其所以然”,即便比着葫芦画瓢,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在施教过程中,父母始终应该把握住2点:
一是,趣味性,这是婴幼儿教育的核心要素;
二是,会与不会,是质的区别,会多会少,是量的区别。就是说:要循序渐进。首先让婴儿“会”,之后再上“量”。
一、婴儿识字
(一)要先会认1个,无论字或词,无论简与繁;或以1个为主,兼学其它。
“奶”字,应该是首选。吃奶,是婴儿必需、频繁的行为,最容易被婴儿接受和理解。
保安之孙,6个月,我们指导后,1个星期时发来的视频
认婴儿的名字,也是不错的一个选择:
外孙9个月
外孙9个月,认识的第1个字,是自己的
会与不会,是质的区别,会多会少,是量的区别。
进程:6个月的婴儿识字(挑字),快的1个星期。1岁幼儿识字,几分钟便会,即可适时加量。
与婴幼儿对话,尽量少用“幼儿语言”,比如用“嘀嘀”来代表汽车。因为“汽车”、“桑塔那”、“奔驰”等等名称,对幼儿的感知来说,与“嘀嘀”“嘟嘟”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和难度。
(二)让字陪伴着婴儿的生活,或者说,让婴儿生活在字的氛围中:
我吃的是“酸奶”
看大海与“大海”
在美国,如果有了第3代,7座车往往会被称作“大妈”车。儿女开车,当然坐在正副驶座,孙儿坐在中间排的儿童椅上,中间和后排坐着的一般都是老爹老妈。我们上车时,老伴坐中间排,陪外孙,我只能坐到最后排。尽管我不得不“习以为常”,但对于会开车、习惯于在驾驶位上的我,心里还是挺不“平衡”的。因为我英语不好,考不下美国驾照,所以女儿不允许我动车,而且只字不提,是我在她出国前教会了她开车。当然,我得自律,不惹麻烦,包括之后的几次去美国探亲,我从未动过方向盘。不过对我们来说,这样乘车,即可放松地欣赏外景,也可以借机教育外孙,这不是挺好的“课堂”吗?一路对话、识字:“去哪里?”“找一找”这字那词的……
去图书馆的路上
”本田汽车“在哪儿?
餐餐如此“丰盛“
吃梨:让外孙帮着取出2个梨;洗干净1个,切成两半,给他看,分开是两半,合起来是1个;让他看着,梨如何切成小块;当然,不可或缺的是“梨”字。吃梨,便是和外孙作的一个小游戏,便是我们教学的“课堂”。
吃个梨容易吗
对外孙的要求,并非有求必应
能去的地方,都是”课堂“
故事《活泼的小风车》:“腾腾有3个小风车,红的、黄的、蓝的,像3朵美丽的花……”
手抓落叶,撒下,说着故事里的句子:“刮风时,树枝摇摇摆摆,树叶纷纷落下……”
念故事《下雨》:“刮风时,树枝摇摇摆摆,树叶纷纷落下……”
故事《下雨》:“腾腾低头看看地,地面湿了,一汪汪的水洼,一缕缕的流水……”
故事《下雨》:“一缕缕的流水……”
女儿同学的儿子,1岁半
已经学会的字,最好挂起来,这样孩子会随时、自主地看上几眼。
男孩,2岁2个月,不会说话。我们去的第一天,完全不理我们
男孩,2岁2个月,说话晚,与人交流少。家人带他到本市甚至北京的几家医院就医,均被告知为“自闭症”。家人甚为忧心,于是辗转找到了我们。见到孩子后,我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因为在我们看来,这孩子没有病,有的孩子就是说话晚,而所谓的自闭症,其实不是病,只是性格问题。最主要的是,越是有难度,就越有挑战性,越有说服力,就算是真的哑巴,我们也有把握教会他识字读书,让他变得聪慧。40多年中,我们一直是指导性地与他人交流和帮助,这是我们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亲手实教。
第1天就遇到难题。那男孩根本不理我们,只顾自己玩,还时而趴在地板上,玩汽车模型。这可怎么办?不能交流,我们的一切都不能进行。
因为男孩非常喜欢玩他的这些车模,所以离开时,我们告诉男孩妈妈,把所有的车模都放在书柜上男孩够不着的地方,在下面摆上写有车型名字的卡片。如果想要哪个,就要指出相应车型的卡片。第2天,我们刚进屋,妈妈还没开口,她的笑容满面就显示了我们期待的效果。之后,突飞猛进。男孩非常聪明,或许是因为说话晚,反而锻炼了他的理解力。2个星期时,那男孩便被书里的文字故事深深吸引。
我们指导后2个星期,男孩被故事深深吸引
(三)数字
幼儿首先要认识和念出数字,这不算难。之后,再认知实物的数量,先教会1-3或1-5。
女儿对数字已经认得很不错了,但是还不会区分实物的数量。母亲把女儿喜欢吃的葵花籽去壳后放在大盘子里,分别按1、2、3粒摆成3堆,然后告诉她“吃1、吃2、吃3”。女儿一见爱吃的葵花籽,伸手就抓,母亲当然不让啦,只告诉她几次,就拿得很准了,然后母亲又变换或增加堆数和粒数,也很快就能分辩清楚了。女儿才不管什么对实物数量的训练呢,她只想吃葵花籽、还有之后的西瓜籽、爆米花或其它的小小食品,因为吃到了,所以她很高兴。我们也很高兴,女儿越吃越聪明。
在饭前数数碗筷、在院子里数数鸟或树、数数小车的轮子,最方便的是随时可以辨认有几个手指头,玩的当中有得是学习的机会,干嘛非要把它们剥离开?
路边的“465.55”,外孙已认得。他并不知道含义,但他感兴趣,以为会是什么东西,会与什么东西联系。而我们趁机教他认数字。用石头在路边写了几处“1 2 3”、“1 2 3 4 5”,走到跟前时,就让他认一认。
大树1 2 3,小草1 2 3
大树 1 2 3 小草 1 2 3
识字或其它的学习,就应该变成小女儿感兴趣的种种游戏。
简单吧?
教会婴幼儿识字,真的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和复杂地操作。任何一个父母或带娃的爷爷奶奶,百忙之中或之后,在与孩子的相处中,随时为孩子写几个字,难吗?在孩子身边建立字的一个氛围,做不到吗?如果真的做不到,那惟一的原因,便是父母的责任心。(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们将会重点论述“父母是决定的因素”。)
下一篇,009 独一无二,教6个月婴儿识字、读书的“教程”——读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