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字如其人,看着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博雅君总是非常羡慕。自己的字写的不好看,更是让我下定决心要让孩子从小练习书法。有一种传说中的东西叫做“卷面分”“书写分”,这足以直接说明写好字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你知道练习书法、写好字对于孩子有多重要吗?
且不说之前很火的井柏然字体,靠他自身的名气和别具一格的字体赚了300万,就说应试考试,同一篇作文,好看的字和不忍直视的字,分数那相差不是1/2分啊。
练好字的重要性
1、良好习惯的养成:小学阶段,孩子的课业负担比较轻,从生理上来说,孩子的身体正在发育,这个时候让孩子练习书法(写字),有利于孩子手型、动作、姿势的定型,对于纠正不良的书写姿势和习惯有重要作用,对于孩子升学来说还可以提升考试成绩:中、高考卷面字迹美观,可加分。
2、丰富知识:孩子在写字时经常会接触很多优美的诗词、国学经典以及名人名言,这样积累多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3、培养专注力:汉字书写讲究结构,讲究笔势、讲究神韵,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把字写好,精神必须十分专注,注意力要求相当集中。经常练习书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4、良好品德的培养:苏东坡云:“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唐朝书法家欧阳修云:“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逐远……爱其书者善取其人也。”如民族英雄岳飞的书法代代相传,而卖国贼、残害忠良的秦桧的书法却无人知晓。因此,学习书法不仅能丰富知识,而且还是修心养性的好活动。
1、写字用的笔
别忽视这个小细节,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告诉学生,铅笔应选用HB型的木质铅笔。这种笔软硬、浓淡适中,写出来的字有粗细变化,比较美观。而一般的活动细芯笔,易断,线条细小无变化绝不适合学生初学写字时使用。2H,3H,则铅芯太硬,易划破纸,写出来的字字迹太淡,会损害学生、老师视力。而3B、2B型铅笔,质太软,色又浓、芯易断,易造成簿本不洁。这些铅笔都禁用。
2、握笔的姿势
估计写上那么多文字和角度啊啥的,你们也不会看,好了,直接对照图。“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是坐姿。“拇指食指一起捏,指离笔尖约一寸,中指在下托起来,笔杆斜靠虎口上”是握笔要求。
【正确握姿一】
【正确握姿二】
图片重点说明:从此角度可清晰看到:食指和笔杆可以具有很大的接触面积。握笔时的高度,为何食指应低于拇指?也不是什么特别原因,这只是因为:食指的长度本来就是大于拇指的,最自然、轻松形。这样的姿势,可以使食指接触到笔杆更大的面积,进而得到更稳定的扶持和更好的用力操控。
3、指导孩子练好笔划
每个汉字都是横竖撇捺点等这些最基本笔画组成的。要写好字,必须把字练好。对于笔画的要求就是有顿笔。每个笔画都要注意“起,行,收”起笔,收笔都有顿笔。有的家长很质疑:为什么要有顿笔写这么明显?如果不这么要求,估计都会写成小木棍子。
1、横向主笔要写长,其余部分要缩短。独体字或者上下结构的字一定要把主笔写长。如:
2、左右结构的字要做对比。一般情况,哪边的比划少就相对写小。如:
3、另外有些比划需要突出,要写长。如:
这些是结构上的一部分技巧,另有章法如下:
写字口诀
总括:上下结构找主笔,左右结构作对比,独体结构如上下,包围结构有诀窍。
找主笔:左边见撇当左舒,右见捺钩宜展放,上下相同上略小,下部放宽要写胖,横若写长撇必短,横若短时撇写长。
做对比:左右有竖右边长,隹字在时单人长,左竖右横竖要低,右竖左横横写高,如右上平下竖者,左高右低要错位。
包围结构: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4、写字还有4个环节要注意
(一)看,看教师的范写,看清老师写字的笔顺,字在田字格中摆布。
(二)描仿,国标本苏教版教材有一个最大的突出优点就是课文中出现的每一个生字都要求学生按笔顺先描后仿,而且一到六年级一仿到底。编者的用心显而易见,那就是希望通过此训练,让我们的学生不写倒笔顺的字,写出漂亮的入体字来。所以,在课本上“描仿”这个过程是写字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求学生边描仿边轻声念出笔画的名称。
(三)临,这一步是学生前两步学习过程的自然提高,临写不光要求笔顺的正确,笔画的到位,而且更要注意结体的美观。
(四)比较,把临写的字和范字进行比较,看还有哪些地方没写相似。然后再进行第二次临写,特别要在第一次没写相似的地方多用功。到觉得写得比较相似了,再反复巩固几遍。
5、及时评价和鼓励
要想方设法多让孩子体验到练字的乐趣,增强写好字的信心。具体做法有:写字过程中的当场表扬(坐姿、握笔、字体)。在学生临写的作业本上的符号表扬:“圈”——在某个临写比较好的字右上方用红笔圈个小圆圈;“奖给一面小红旗”——如果学生连续的5个“优”,就奖给一面小红旗。优秀的书写作业展览或传阅。
兴趣和时间上的控制
兴趣和时间上的控制
1、越早学习书写越好:书写需要高度的协调能力和精确的力量调控。培养学龄前儿童书写能力必须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和认知发展特点。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主要帮助他们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到了中班,可以让他们适当地练习一些汉字的基本笔画,学习数字的书写。大致上的书写顺序掌握就够了。进入大班后,可以开始教孩子学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常用字,比如“人、口、日、水、山”之类的。
2、孩子连描红都描得那么糟糕,将来肯定写不好字:许多家长会让孩子通过描红学习写字,孩子的描红不到位,并不一定是他们心不在焉,或是故意写成那样,而是与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直接相关。这就类似孩子做填色游戏一样,他们明明很认真、很专心地用画笔填色,可还是会涂到线条以外。这是因为他们肌肉的精细运动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还未发展完善,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能力都将逐步提高。
3、教了很多次,孩子还是左右不分,肯定不正常:儿童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左右相反的情形,如“人”写成“入”,“由”写成“甲”等,拼音中的 “b、d、p、q”也反复混淆,甚至许多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如此,令父母们担心不已。其实,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将随着孩子年龄增加和知觉能力的渐趋成熟而自行消除。
练字有那么多益处,孩子多大开始练字最好呢?练字不是越早越好,3岁前别练字
3岁之前,孩子的手指指关节发育不成熟,如果要求孩子练字的话,容易造成孩子手指变形,甚至导致畸形,由于正值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变形是不可逆的,对孩子的成长将会起到坏的影响;另外,此时是亲子关系建立的黄金时期,家长应该多陪孩子聊天、讲故事、玩游戏,而不是参加培训班、练字。
4-5岁学龄前期:培养对书法的兴趣
4-5岁是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这个阶段是为以后写字练字做准备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于书法的兴趣培养的最好时机。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图文生动形象的字帖,让孩子开始认字,或者玩汉字游戏,大点的孩子可以训练他们写字的姿势。
6-12岁:练字的最佳时期
一年级时,孩子也认识了不少的相对简单的汉字,对汉字结构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限于孩子手腕力量不够,写一会儿就会觉得累,所以一年级的孩子练字时间不宜过长,每天练字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建议从《三字经》《弟子规》《唐诗》这些简单的内容开始,让孩子树立信心。
二、三年级时,孩子手臂肌肉和指关节发育已经基本健全,也有了横平竖直的认识,手腕有力,不会经常感觉到累,因而这个时期是孩子正式开始练字的最适合时机。建议家长给孩子选择一套楷书字体,让孩子每天坚持练习。不过,练字毕竟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孩子很难坚持下去,家长最好陪孩子一起练字,增强孩子坚持练习的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