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中国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评估体系的全面解析

2023年, 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评估中, 新增了 “ 授课教师团队 ”这一重要  维度。这一标准强调教师在课程的构建和执行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以及课程团队的组织结构和专业能力。教师队伍要求具备优秀的师德和教学能力, 以及熟练的数字技能, 确保提供高质量 的教学服务。这一维度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二级指标: “ 团队构成与要求 ”和 “ 团队教学与建设 ”。在 “ 团队构成与要求 ” 中 , 强调团队的结构应合理, 课程负责人需要具备副高级以上的职称。 专业课团队的主要成员中应包括具备实践和理论双重技能的 “ 双师型 ”教师, 且团队的主要成 员要与课程平台上显示的人员保持一致, 并配备必要的助理教师。而 “ 团队教学与建设 ”则要求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在教学能 力、成果上要有显著表现, 且需获得相关教学奖励。这些要求确保了教师团队在职业教育领域 的专业性和效果。

课程设计

它强调课程需要体现其科学性和教育性, 同时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这一维度要求课程 不仅要贯彻思政教育, 还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并合理规划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此维度 下设有 “ 课程定位与目标 ”和 “ 课程结构与内容 ” 两个二级指标。在 “ 课程定位与目标 ”方面, 课程应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 明确课程性质, 并与相关课 程有效衔接。课程目标应具体、清晰, 易于评估和测试。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 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素养; 而专业或技能课程则应侧重于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对于 “ 课程结构与内容 ” , 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能够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公共基础课 程应及时更新, 反映新的知识点; 专业或技能课程应紧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职业的发展, 涵 盖新技术和新标准。此外, 课程内容应涵盖行业企业的参与, 紧密结合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要求, 并有效融合课程 思政元素。整体而言, 课程内容需完整、结构合理, 逻辑清晰, 学习单元的划分和教学时间的 分配应合理有序。

课程建设

它强调课程的完备性、多样性和规范性。这一维度要求课程信息全面, 资源丰富且多样, 管理 体系健全, 并且在课程版权和知识产权方面有明确的处理机制。该维度包括三个二级指标:“ 基本信息与规范 ” 、 “ 资源建设与应用 ”和 “ 课程管理与保障 ”。

“ 基本信息与规范 ”指标要求课程页面上的信息必须完整, 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团队、教材使 用情况、辅助学习材料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页面的布局应合理, 信息量适中, 色彩搭配协 调, 并且导航要清晰易懂。此外, 所有使用的语言、文字、图片和地图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在 “ 资源建设与应用 ”方面, 强调课程资源主要由自主设计和开发构成, 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 和逻辑性。这些资源应全面覆盖课程内容, 满足教学和学习需求, 同时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和 行业的最新发展。资源种类丰富, 包括视频、动画、虚拟仿真、演示文稿等, 至少30%的资源应为动画、视频、音频或虚拟仿真等类型。

最后, “ 课程管理与保障 ”指标要求建立完善的在线课程管理体系和机构。这包括出台具体的 在线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规范课程选用、教学、评价、督导和学分认定等环节。同时, 需要有支持在线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激励制度, 并提供必要的人力和财力保障。此外, 还需特别重视知 识产权的保护, 确保所有使用的教材和资源合规合法, 符合教学需求。

课程实施

“ 课程实施 ”是一个关键的维度, 主要强调课程的有效执行和创新能力。 这一维度要求课程的 教学组织和安排要科学合理, 教学活动全面且高效, 同时要实现多元化的学习考核和评价, 并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它包括三个重要的二级指标: “ 教学组织与安排 ” 、 “ 教学活动与过程 ”和 “ 学习考核与评价 ”。

在 “ 教学组织与安排 ”方面, 强调要围绕学习任务细化教学目标, 合理规划教学进度和内容。 教学设计需科学且具有创新性, 注重课程导入的有效性, 确保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讲解全面准确。同时, 教师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确保教学互动性, 激 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于 “ 教学活动与过程 ” , 要求教学活动完整且有效, 教学过程可以追溯, 重视信息技术在教 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适应在线学习或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实现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此外, 应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 如在线测试、即时反馈、作业 提交和批改等, 促进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深入互动和协作。

在 “ 学习考核与评价 ”方面, 要求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 包括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等。通过大数据的信息采集和分析, 全面记录和跟踪教师和学生的教 学与学习过程, 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同时, 不断完善和调整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有效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

应用效果

"应用效果 "作为一个关键维度, 凸显了课程的实用性、安全性和示范性。该维度分为三个二级 指标: 教学效果与反馈、技术支持与服务、课程示范与引领。在 “ 教学效果与反馈 ”方面, 重点是评估学生对在线学习方式的适应性、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性 以及对课程的积极参与度。此外, 评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学团队的协作效果, 以及学 生对教师和课程的整体满意度。

对于 “ 技术支持与服务 ” , 要求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管理, 确保活跃用户比例高, 有效 预防在线学习中的不当行为, 如刷课、替课等。同时, 强调课程平台的信息安全和多平台兼容 性, 以及对用户数据和课程访问数据的透明管理。

在 “ 课程示范与引领 ”方面, 评估课程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上的领先性和示范作用, 特别是其在 推广和影响其他教育机构方面的能力。此项指标还考量课程的用户活跃度、应用效果以及在社 会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课程创新

“ 课程创新 ”被确定为一个核心维度, 这一维度突出了课程的创新性、前瞻性和领先性。 这项 指标要求课程不仅要展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还要符合专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 并有效应对 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关键挑战。课程需要在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 改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展现显著的创新。

在这一维度下, 课程要求展现出原创性和实践效果, 如能提供双语教学资源, 并实施双语教学。这些要求确保了课程不仅在理论上前沿, 而且在实践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影响力。 整体而 言, “ 课程创新 ”维度强调课程必须在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持续创新和进步, 以保持其在教育 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THE END
0.我校启动2025年度任教课程评估认定示范教学环节评审工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我校于6月13日启动2025年度任教课程评估认定示范教学环节评审工作。本次评审以“以评促建、以评促优”为导向,通过校内外专家联合评审机制,全面检验课程建设成效,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动能。 任教课程评估认定示范教学环节评审现场 本次评审会由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主任马洁主持,学校党 jvzquC41yy}/ezzg0gjv0ls1kplp1:97;1:64<;0jvs
1.光明日报:重庆二师:开展课程评估认定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光明日报6月5日讯5月31日下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度任教课程评估认定示范教学环节评审工作在学府大道校区举行。来自西南大学的教务处副处长田晓伟、重庆交通大学的教务处副处长何小兵以及8位校督导组成评委组,对学校的10位任课教师进行评审。 “课程评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能够帮助学校度量和评估教学水平,了解jvzquC41yy}/ezzg0gjv0ls1kplp1::3:1:46;=0jvs
2.大庆师范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本科课程评估工作的通知根据学校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推进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OBE理念,提高学校课程建设水平,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本科课程评估工作。现将相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目的 通过开展课程评估,发挥课程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本科课程进行自我评估与持续改进,推进OBE理念在课程建设和jvzquC41lyi/fzx{0pku1rshq179:@4:99>/j}r
3.(校教字〔2024〕15号)河北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第一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评价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加快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综合评价,旨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提高jvzquC41yy}/jkz0gf{/ew4rid5jpot133;71;>;90nuo
4.关于开展202420252学期本科课程评估的通知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成效,根据《乐山师范学院课程评估实施办法(暂行)》(乐师院教[2023]70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开展2024-2025-2学期本科课程评估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估对象 本次课程评估应覆盖所有专业,对象为各专业2024-2025-2学期开设的学科专业课程(省级及以jvzq<84lkcuxe7qupw4ff~3ep1oohx4323<039=:30nuo
5.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专业与课程建设学校应该根据服务面向以及行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为依据,以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选择适用教材,提升师资水平,改革教学方法等措施,进行优质课程建设、系列课程建设(特色课程、重点课程)、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和jvzquC41rl4hfqxe0gjv0ls1kplp1:5721794=3jvo
6.半暖公益第一期师资培训课程效果评估问卷第一部分:线上核心课程模块专项评估说明:请您对以下线上核心模块进行精细评价,这将是我们优化课程最关键的依据。 请为每个模块的以下方面评分(1分最低,5分最高): * 情绪管理: 12345 内容实用性 讲解清晰度 案例/练习质量 对您的生活帮助度 * 睡眠健康: 12345 内容实用性 讲解清晰度 案例/练习质量 对您的生jvzquC41yy}/ys}0ep5wo8|y99{pM7furz
7.谈谈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指对特定教师的课程教学进行的评价,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评价是否能真实反映教学的基本情况,如果不能,则评价就有可能扼杀教师的创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非常重要。 评价体系应该包含课程质量标准、过程监控、效果评价、激励与约束四个组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6816h9:43=45<90jvsm
8.迎评促建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应知应会教学工作评估指标包括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实习等5个一级要素,细化为15个二级要素和29个观测点,将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地域服务与行业对接、技能培养与就业导向、教育家精神引领队伍建设等要求,贯穿各关键要素,融入主要考察内容。 1.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专业 jvzq<84yyy4rsqwve0ipo8nphq523;51328137mvo
9.内江师范学院本科课程评估实施方案(修订)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本科课程建设要求,健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vzquC41|hrt0wove0kew7hp1ktgq86236545B=30jzn
10.廊坊师范学院课程评价实施办法教学文件第十八条 学校由教务处教学评估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制定相关课程评价制度。 第十九条 各二级学院成立课程评价领导小组,根据《廊坊师范学院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廊坊师范学院课程管理办法》《廊坊师范学院学生学业 考核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制 定本单位课程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案,根据不同jvzquC41yy}/nosw0gjv0ls1l|mdz‚4eqn529;>7:6795>561463686214?03@8238>19:<650nuou
11.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教师队伍①有计划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②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③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④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 jvzquC41rl4hfqxe0gjv0ls1kplp1:5721794;3jvo
12.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实施细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进我院师范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规范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程序与方法。根据《浙江海洋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浙江海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认证持续改进工作实施办法》浙海大教务〔2023〕123 号文件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 评价的目的与依据 第二条 jvzquC41uh~z0ƒoqw0kew7hp1ktgq86232522A:30jzn
13.长江师范学院关于开展2024年课程建设质量评价的通知课程建设质量评价采取任课教师和基层教学组织自评、学院评价、教学督导听课评价、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院(部)自评(第8-9周)。教学院部和评估中心确定本学期拟评课程名单,并组织教师、教学督导对拟评课程进行自评,收集整理相关佐证材料(电子档),于4月30日前将《本科课程建设质量评分表》(见附jvzq<84ri|~/{ƒsw0et0497612:378h7748b4=5;445qcpj0jvs
14.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中学教育二级)第三部分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部分体现国家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运行过程的质量要求,是整个认证的基础,对毕业要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标准中所称的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国内外游学访学等所有的教学环节。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jvzquC41lz€m|3nl/kew7hp1ktgq8636:527A;0jvs
15.思政教学部教学评价制度(一)评估结果以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教学督导评教加权平均分体现。 (二)每学年评价平均分在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教中排名后5%的,和平均分在85分以下(不含85分)的,必须在下一个学年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规定进行学习培训,主要通过听课评课、理论学习、集备会加强指导。 jvzquC41yy}/jw|oz{4ff~3ep1y{lg1kplp1:6:31943;3jvo
16.外国语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2.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根据《大庆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内涵中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教学文件和教学效果五方面的内容,评价表分为《大庆师范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评估表(理论课程)》jvzquC41yiy{7ispw4ff~3ep1oohx43286049;90jzn
17.中南大学|开展课程评估向课程要质量高质量的课程是一流本科教育的保障,向课程要质量,通过课程评估,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形成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1.医学课程评估“做”起来了 2021年9月起,中南大学本科生院、湘雅医学院率先启动医学课程评估,制定了《中南大学医学类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评估实施方案》,建立了评估机构,明jvzquC41lyi/lwre0gjv0ls142831:5291i32;9c35>18?4rcik/j}r
18.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课程体系与课程目标评价管理办法(修订)课程体系评价的目的在于评估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得以实现。评价旨在检查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地反映了专业特色、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及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水平和培养素质。评价结果将为课程体系的改进提供指导,以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目标达jvzquC41yy}/jkzp0gjv0ls1lyi0kwkq13673878464ivv
19.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长师质监通〔2025〕3号关于开展20243.各二级学院于3月12日12:00前将附件3、4的纸质材料交至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并将电子版发送至hmy@csnu.edu.cn,附件1由各二级学院自行存档备查。 (二)校专家组于3月13日进行课程考核质量评价,对各二级学院的课程考核材料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的通知》(长师jvzq<84ffe4du|k0ep5q3;;1v|mh1;547283786:97890qyon
20.2025宁夏事业单位教师综合知识之课程评价模式2025宁夏事业单位教师综合知识之课程评价模式 【知识点】课程评价模式jvzquC41o0ty0qzcvw4dqv4424;02:7413=44<:30jznn
21.高中部课程评价方式与标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大附中高中课程全面实行过程性评价,教师能够时理解、判断学生学生情况,家长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各类学习信息和状态,促使学生改变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在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评价和管理的主体;课程负责人设计有效、可行、可行的过程性评价方案,教师可以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jvzquC41yy}/rtzuejupn7jfw0io1wjyu1tpvrhg13938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