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猜字谜的形式导入新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滴中给孩子祖国汉字美的熏陶。
2. 以“昆虫”为抓手,打开孩子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联系的桥梁,在孩子自己介绍昆虫、同桌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3. 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积累,介绍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昆虫,并在此过程中,能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词语。
4. 利用生字卡片以及视频图片,使学生更加了解昆虫的习性,分清害虫和益虫。通过“找朋友”、“析字形”等方法记忆词语及生字,学着想象画面读好词串。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享受通过同桌合作和老师引导来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猜字谜,导入新课
(事先板书好识字4)
同学们坐得真端正,我们一起猜一个小字谜。猜猜看,这是什么字?
1、依次出示“鸟、木、水、火”的小篆(学生一起回答)
这些字和图多像啊,我们的祖先就是照着事物的样子造出了这些汉字。
出示虫的图片
2、再看看,这是什么?我们的祖先把它的外形画下来,根据这个样子,就造出了古时候的“虫”,慢慢地为了方便书写,它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起读读“虫”。
3、书空“虫”,读准字音
来,同学们,伸出手来,我们一起写一写“虫”。你看,中间的口像什么?一竖呢?最后不能忘记这个虫尾巴—点。
(手指好“虫”的读音)看看,虫是一个翘舌音还是一个后鼻音,谁会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4、你们瞧,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呀,这些汉字就像一幅画似的,多好玩呀。今天我们就要和它们交朋友,出示生字卡片“昆虫”,谁来读读它的名字?(指名读,相机请小老师提醒注意,齐读)
4、你都喜欢哪些昆虫呀?为什么呢?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
同学们刚刚都说了昆虫的样子、生活习惯和本领,还告诉我们,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看来人类的朋友可真多呀,有动物,有植物,还有可爱的小昆虫们。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到第100页,请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二、学习三四行词串
1、出示第三行词串(学生提醒注音)
仔细看看,你能给这些小家伙找到它们的照片吗?谁来帮帮它?(指名学生)
你想先去了解谁?
(1)这就是螳螂,读读它的名字。谁愿意来介绍介绍?
读好螳螂(益虫 刀螂)
(2)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蚂蚁”。读准它的名字。
仔细读读它的读音,你有什么发现?
(3)听听看,谁在唱着歌儿迎接我们呢?播放叫声,指名读好。“蟋蟀”
2、读好第三行词串
边读边想象它们在大自然中生活得多快乐!
3、学习第四行词串
(1)出示“蝴蝶图”,看看,它是谁?
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成语扩展、读好)
(2)出示“天牛”图,这就是天牛 读准 读好
(3)谁想来介绍介绍它?(复眼、飞行专家、益虫)
4、这些昆虫都是有翅膀的,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多快乐呀。你能想象它们的样子,再来读读吗?
5、读好三四串词串
昆虫的种类可真多呀,有地上爬的,还有天上飞的,我们一起读读。
6、学们学得可真认真,小昆虫们正在列队欢迎你们呢。(指着黑板,这些昆虫宝宝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大多数的词语都有一个虫字旁)
以蚂蚁为例,再看看,它的右边这个字,你认识吗?仔细看,这个词的左边的部件是个虫字旁,表示意思;右边的部件表示声音,这样的字,就叫做“形声字”。以后看到这类字,我们就知道它的意思了。
课间操
昆虫宝宝们真高兴。你们不但认识它们的长相,还会读它们的名字,小昆虫们邀请大家一起来做课间操。
活动过我们的手脚,我们脑筋就更加活跃啦。去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指读 开火车)
三、学习一二行词串
1、 小朋友们,我们住在房子里,昆虫的家在哪里呢?自己读读。(出示第二行词串)
2、 小朋友们,谁喜欢生活在“花丛”里?(蝴蝶)为什么呢?(花丛花多,花丛很香)是呀,花很多很多,都聚在一起了,才叫花丛。你能读出它的样子吗?
3、 想想,昆虫们生活在田野和树林里,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读出田野的大,树林的绿)
4、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谁愿意来读读这一行词串?(开火车读 齐读)同意老师也来读读吗?
四、学习“观察”、“采集”
1、同学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昆虫们,你们看。多美啊!找到它们,我们一定要学会“观察”(出示词卡)
你知道“观察”是什么意思吗?不知道,没关系,看看图,图上的小哥哥怎么做的?表情怎么样?很认真很仔细地看,边看边想,就叫做“观察”。谁来读读?
2、直接出示词语“采集”。谁来读读?
你知道“采集”是什么意思吗?老师教你一个办法,我们把这个词语拆开来,先看“采”。你看看,采的上面像什么?书空爪子头(手)下面呢?(木头)。一只手在拣木头。“采”就是拿,逮,拔的意思。 “采集”就是逮住,然后集中在一起的过程,就叫做“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