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有一份新的“小荷千字课”攻略
请注意查收哦
关于千字课,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什么是千字课!
“千字课”,其名源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所亲编的《平民千字课》一书,在民国教育史上,曾留下重要的一页。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断研发,推出了国内第一套基于汉字文创教育的母语幼小教材。不同于传统识字课程,千字课的特别之处有很多,比如创造性、文化性、儿童性、实效性等,但总括起来有三句话:1.不仅仅把字当字;2.不为认字而认字;3.不只在字中学认字。
关于课程内容
(一)
《看谁转得快》
(一)本环节教学目标
1.师生问答,快乐动脑;预热教学,引燃学员。
2.傻大姐想象题,设计生活常识,联系生活体验;有知识,有娱乐,有故事,有比赛。
3.情节化、趣味化的提问,调动学员的知识积累,训练孩子的创新思维。
4.日常的知识情节,可以拓宽生活的广度;老师的具化描述,可以产生语言示范的影响。
(二)
《看谁背得好》
(一)本环节教学目标
1.本环节是“河马千字课”的诗教训练,既练文,也练胆。童趣盎然,创意十足!
2.指导学员勇敢出声,“尖叫”练胆;大声喊出来,高声读出来,允许“扯着嗓子喊”!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先让学员跟读、合诵,然后集体背诵,最后进入仿写的阶段,让学员进行“口头作诗”。
(三)
《看谁记得住》
(一)本环节教学目标
1.带领学员诵读课文“四字歌谣”,品味汉语韵文的语言魅力,此是《河马课本》的主菜。
2.教师可通过多种诵读方式,来让学员快速背诵、当场记忆,为后面的各项汉字游戏活动,打下基础,做好预备。
3.围绕插图,对汉字的“两字词”进行形象化的讲解,并展开联想。可让学员通过字与图、两字与画面等,进行课堂造句和现场说话,由此展开语言的训练。
4.使用激励机制,让学员开口说话,进行“图画观察、看图联想、词图造句”等语言活动。教学中,尤要注意“字与图”“词与画”之间的联想、联系。
(四)
《看谁说得多》
(一)本环节教学目标
1.在本课所学汉字歌谣的基础上,进行词汇的丰富、拓展和延伸,为语言学习做好准备。
3.卡片中,可选择一到两个具有符号性的文化词汇,比如人名、地名、俗语、诗句等,通过提问或讲解,来调动和了解学员的认知,扩大其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4.鼓励学员间的成长互进。在“自己说”教学时,鼓励学员大胆发言,并创造性地用“那个字”,进行组词、说词、造词等(该字可在词头,也可在词尾,词汇的字数不限,也可是短语),并让学员进行自我释义——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可得表扬或荣誉。
5.《好词好句扑克卡》,为本课程的准文创产品,老师须告知学员,回家后可与家人一起学习、一起组词增词、一起创意绘写。
6.最后一行的诗句、格言、俗语等,最具有文化的内涵和标志性,是词汇教学的重点,教师须重点进行讲解,让学员有“首次”的印象,并能熟读铭记。
(五)
《看谁画得怪》
(一)本环节教学目标
1.结合本课词汇,进行“看谁画得怪”的绘画活动。
2.绘画的过程,就是将汉字变成色彩,将词语变成线条,将语言变成画面的过程。这是“字课”的延展和提升,也是结合了幼儿的学习心理,将语文学习与美术表达进行的连接和互通。
3.结合图画作品,可让学员讲述故事,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
(六)
《看谁写得美》
(一)本环节教学目标
1.学过的字重新写一遍可以加强印象,认字书法两不误。
2.指导学员通过描红,在《河马田字格》上学习写字、描红、练字及书法。
3.完成《河马田字格》中,《三色书法家》一页上的填色或描摹,以此来学习古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初步接触和体验汉字的书写艺术。
(七)
《看谁拼得对》
(一)本环节教学目标
1.“汉字半半拼”的识字游戏,基于学员对所学汉字的认识和记忆。此游戏的开展,亦是为了加深对所学汉字的印象和记忆。
2.游戏,是最好的教学。本活动要求同桌两人配合,体验“汉字”游戏的乐趣,同时培养伙伴的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3.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比赛形式等,来鼓励和激励学员积极参与,以此来加深记忆、巩固积累,以达铭记而不忘。
课堂精彩花絮
(八)
《看谁玩得好》
(一)本环节教学目标
1.“河马图图穿”游戏,集中了卡片、彩绳、彩笔和贴纸等各种工具,以达到让学员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全能训练。
2.卡片洞孔穿绳,可训练学员的动手能力;汉字下半部的“无孔笔画”,则可让学员用来填色、描画和绘画;彩色贴纸的加入,则可训练学员对汉字的理解,为“图说、字说、字图说”,提供题材和联想的可能。
3.加入贴纸的汉字和有汉字的贴纸,可用来进行字图造句、编创小故事等。这些,都是该游戏的主要教学目标和方向。
4.“汉字大考古”游戏,基于学员对汉字的记忆,并在游戏中强化之、深化之。其中“连线闯关”,是从儿童心理出发的科学设计。由易到难的闯关升级,给学员以极大的挑战,也为班级的教学营造竞争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