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在这饱含激情的夏日里,一月一次的大教研活动如期而至。本次大教研活动由我们一年级组承担。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集集体智慧 研教学相长 心领神会 报团前行
为了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开展的扎实有效,集集体智慧,博众家之长的教育思想,一年级组教研组长马文军老师全面考虑,给一年级组每一位老师分配布置本次教研任务,真正做到我们一年级组:携手同心共奋进,勤思实干创辉煌,人心齐,泰山移,共同打造一堂课。
群策群力 集体备课
5月17日下午学生放学后, 一年级全体老师携手并肩,通力合作集体备课中。
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一年级组所有老师一起分析研究本课教材,大家先从本单元的教材编写意图、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要素、课后习题等方面入手,每一点都做到了然于心。备课时,两位做课老师先认真分析学情,在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一年级组全体老师集体研读教材,对每一个细小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大家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办法。正所谓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两位做课老师就本次教学内容《一分钟》谈教学思路。
最后一年级组8位老师就两位做课老师教学设计思路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商讨,恰当地预设出本课的精点之处,各位老师的出谋划策也让两位做课老师茅塞顿开,找到了突破本课重难点的教学方法,最后达成共识,基本确定了《一分钟》这篇课文的教学流程。
深入课堂 潜心磨课
5月18日早上,两位做课老师深入课堂,进行磨课,一年级组其他老师认真听课,做好记录。
5月18日下午 磨课后,我们一年级组对两节课中的部分教学环节又进行了适当地调整,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商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磨课过程中,马校长深入我们组做悉心指导,并为两位做课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认真做课 精彩呈现
一堂堂好课,如一道道光亮,穿透迷雾,启迪学生。
5月19日早上,两位做课老师在四楼会议室进行做课。
杜婧蓉老师课堂上始终是面带微笑,如春风吹拂着学生的心田。在教学中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这就是老师的教学魅力,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善于鼓舞,使每位学生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
王芳老师的开课就像一把锤子,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合理想象,续编了元元第二天合理管理一分钟的故事,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得到了在场听课老师的赞扬。
00:35
两位老师在孩子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上,把知识点渗透得扎实有效,教学密度适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秩序有条不紊。
校领导、原州区培训教师和我校全体语文教师亲临课堂,现场观摩。
教研总结 教学相长
5月19日下午,一年级组承担的本次教研活动在四楼会议室召开。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集集体智慧,研教学相长一心领神会,抱团前行。
参加这次教研活动的有我们学校的全体语文老师及参加培训的原州区老师。
本次教研活动由徐彦红老师主持。
本次教研活动有以下八项内容:
一、钱金芳老师说教材:
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习惯,《一分钟》这篇课文共267个字,六个自然段,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是元元多睡了一点钟,第二幅插图是老师告诉元元迟到二十分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渗透了让学生学习管理时间的意识。
二、马静老师说本学段教学目标及《一分钟》课时目标
三、王霞老师说《一分钟》教学过程
四、两位做课老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鼓励孩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用加一加的方式识记“钟、背、洗、迟、汽”等字;用换部首的方法识记“决”;用比一比和编儿歌的方法识记“已”,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共”。多种方法识字,让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孩子比较熟练的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汉字。
2. 写字教学
这堂课的写字教学贯穿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范写3个字,视频指导书写1个字。第一课时的写字教学,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汉字间架结构的能力,以写好、写对、写快为目标,为正确、规范的书写打下基础。
3. 朗读教学
第一课时的朗读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我们设计了听读、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孩子们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次的朗读课文后,孩子们很自然的就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水到渠成。
《一分钟》第二课时,主要围绕“后悔”一词展开,结合课后第二题“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进行教学。
1.通过多次朗读课文,让元元理解“刚想”“眼看”等词语,感受元元的着急,在朗读课文时读出相应的语气。
2.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解决课后第二题。
3.课后拓展“续编故事”实际上就是引导孩子把课文内容按照自己的话说出来,再此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推理,对整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这节课比较遗憾的地方是:
1.我在评价学生的语言方面应做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这对于低年级很重要。
2.当课堂上遇到新生成的问题时,我不应该急于求成,我应适时调控课堂、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在课后体验环节,我应该给学生计时,让学生现场体验一分钟能写对、写好、写快多少生字,紧紧围绕一分钟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初步学会管理时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位老师的成长离不开她的自醒,两位老师正是在不断反思中成长。相信他们以后的步伐会更加坚定,更加沉稳。
五、马文军老师就本次活动的效果做小结发言
1.教学相长
教的主体是老师,更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也更是老师。学生可以当小老师,老师也可以当老学生,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教学相长。
2.训练结合
光说不做假把式,又说又做真把式。在教学中,要训练结合,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踏实。教学中教师训学生猜字谜"洪水退去”,这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3.举一反三
我们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要耐心教,反复训,举一反三不行,就举三反一,让学生逐渐掌握,逐渐理解,逐渐运用。
4.循序渐进
朱熹曰: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在教学训练中,始终要记住一口不可能吃个大胖子,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
5.劳逸结合
在教学中要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表扬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说:“鼓励往往是激发一个孩子上进的最好方式。”课堂上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教学激情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定要正面表扬孩子,牢固树立孩子们的上进心。
六.其他年级组各代表及原州区的老师畅所欲言,谈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