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精选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1、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2、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3、教师小结: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二、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1)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有的字下面加了点)

(2)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4)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

1、出示图画,提问:你去过海边吗?那一定见过浪花吧,自豪地告诉大家,浪花是怎样的?

2、没见过浪花的.同学别着急,读一读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师范读。

4、学生试读,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5、请同学接龙读短文。

6、说一说,现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浪花怎样?(可爱、淘气)

7、齐读,指名读。(指导朗读),露出可爱的笑容,带着微笑读短文。读了短文,让别人听了好像真的见到了淘气的浪花。

8、配乐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续讲故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插图。

2、(出示小兔),有一天,小兔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两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现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了。小松鼠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来是想干什么呢?老师讲到这儿,讲不下去了,请同学们帮帮忙,仔细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个故事续讲完,看谁讲得好。

提示:小松鼠可能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会怎么说?

怎样帮助小松鼠?

(1)自由发挥讲,讲给同桌听。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上台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讲的故事什么地方说得好。

(4)评价(学着评价同学的优点,再补充自己的看法)。

过渡:大家讲得真好,讲得更生动,老师都听得入迷了。现在请聪明的你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看谁画得好。

二、画一画

(1)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

(2)先画好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同学们欣赏,评价。

(3)小组交流。

(4)评出“小画家”。

三、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画的画,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教学目标:

1、识字、引导学生用汉字的规律识字,初步认识多音字。

2、积累词语,并感悟词语的搭配。

4、展示自己从街道招牌里学到的生字,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展示自己从街道招牌里学到的生字,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把带有四种偏旁的字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做分组游戏。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相机在四行字的前面板书四个偏旁) 还发现了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提手旁与手有关,如“摇”要用用来摇)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宇的.意思有关。

4、用这种方法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呢?(多种形式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5、你还认识有这四个偏旁的字吗?(小组互相讨论,进行汇报)

(二)我会读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句子,你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个句子,分小组读一读。

2、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句子里有两个字是一样的,但读音却不一样) 对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多音字。

3、用它们不同的音来说说不同的词。

4、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 (交流、巩固学过的多音字)

(三)生活识字

老师展示拍摄的照片——学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园。引导学生认读照片上的生字,鼓励学生平时留意身边的汉字。

第二课

(一)导入

(二)读读记记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自己读,与同桌读,小组成员一块儿读)

2、指导朗读。

1、指名读,正音。

2、分小组练习朗读。

3、伴乐朗读短语。

3、发现积累方法。

你们在哪见过这些短语?

(在课文里见过,如“绿油油的荷叶”是“荷叶圆圆”一课的) 教师小结:在读书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就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

(三)扩展练习。

你还能开动脑筋,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具体些吗?

(四)我会读

(出示小女孩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情景图)

你看见了谁?谁跑过来和她一块玩了?(出示儿歌题目“浪花”)

1、借助拼音初读儿歌。

2、指导感情朗读儿歌。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浪花是怎样和我一起玩的?(学习朗读第二句)

多调皮的浪花呀!我和它玩得高兴吗?从哪看出来的?(学习朗读第三句)

你们喜欢这调皮、可爱的浪花娃娃吗?(伴乐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多想浪花娃娃能再和我玩呀!你们看,它真的来了,这回它给我带来了什么礼?多么珍贵的礼物,你们喜欢吗?那你们会怎么读呢?

又是做游戏,又是送礼物,这么淘气、可爱,多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你喜爱这些“淘气的娃娃”吗?能把你的喜爱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3、伴乐朗读儿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张老师想拍一个关于小兔和小松鼠的故事,放给全校小朋友看。今天,到我们班来选两个最佳小演员,你们有没有信心被选上?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开头吧!

2、出示图片。

教师解说:哇!今天天气真好。小兔高高兴兴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

3、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来你会干些什么呢?那就让我们拿出课前做的头饰,排练一下吧!

(二)合作排练,自主展示

1、两人分角色排练。

2、在小组内评选出合作得最好的一对搭档。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下来)

4、放刚拍摄下的镜头,全班同学认真看完后评议,教师相机指导评议重点:

1、哪两个小朋友合编的故事好听?

2、哪两个小朋友说得好?

3、哪两个小朋友演得好?

5、评选“最佳小演员奖”,颁发奖杯,并给所在小组每人发“最佳合作星”。

(三)自由选择,组内续编

1、(课中,老师故作惊讶状)哎呀,我忘了一件事,包老师说她今天太忙,不能来看小朋友演出,让你们拍下的故事待会儿讲给她听。你们愿不愿意?那我们先练—练,好吗?另外,再在全班评出一个“故事大王”,由他代表全班小朋友讲给包老师听,行吗?

2、再看图,各小组从中选出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在组内合作续编。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生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评议重点:

1、他把故事说清楚了吗?句子说通顺了吗?

2、讲的时候,他加上了表隋和动作,你觉得怎样?

3、评选“故事大王”,颁发奖章,并给所在小组每人颁发“最佳合作星”。

(四)总结课题,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根据一个故事的开头,把下面的故事编出来了,咱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是续编故事的小能手(板书:续编故事)。老师相信,你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关于小松鼠和小兔之间的故事。而且,不光会讲故事,还会画故事。那今天,我们就别、兔和小松鼠之间的故事画出来,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再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好吗?

2、课后,把小朋友的画张贴在教室各处,便于小朋友课间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我出示了《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部分的字,让学生在这些字中寻找规律,在偏旁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字的区别以及怎样记住这些字,将所有出现的字扩词,在讲述动词时还可以借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更加深刻。初步教会他们形声和形义两种字。在“我会读”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朗读句子并仔细观察,看一看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想一想多音字的不同用法。在具体的实例中教学会比单个的枯燥讲解理解的更加透彻些。

以下是针对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设计的三篇教案,每篇教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同时融入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认识并正确书写本单元的新字词。

通过游戏互动,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字词学习与游戏互动。

字词学习:

教师展示本单元的新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轮流朗读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讲解字词的意思和用法,通过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游戏互动:

“字词接龙”:学生分组进行字词接龙游戏,每组轮流说出一个以某个字为结尾的词语,接不上的小组被淘汰。

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字词,通过提问、填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目标:

阅读《语文园地四》中的短文,理解短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最喜欢的一篇短文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阅读短文: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园地四》中的短文,边读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内容。

提问学生短文的主要内容和感受,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回答。

语言表达:

引导学生讨论短文中的细节,如人物、事件、情感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加深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写作练习:

指导学生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字词、短文等内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字词复习:

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复习本单元学习的字词。

引导学生用字词组成句子,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短文复述与创作:

鼓励学生复述《语文园地四》中的`短文,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实践活动: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和表现。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的字词和表达方式。

一、教学目标

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能用流畅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

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丰富词汇量。

培养观察、记录及表达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

学生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三、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分组交流: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拓展延伸:

把自己“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发现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积累好词好句,丰富语言。

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理解不同读音下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园地,探索其中的`奥秘。

我的发现:

读一读“我的发现”部分的汉字,找出其中的规律(如形声字的形旁表义)。

认读、正音,并练习扩词、说句子。

我会读:

积累词汇,观察句子中带点的字,发现其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拓展活动:

练习书写半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汉字。

一、教学目标

正确朗读并学会讲“望梅止渴”的故事。

理解“望梅止渴”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理解“止渴”的意思,并猜测“望梅止渴”的特殊含义。

自学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同桌交流识字的方法,思考谁望梅止渴及原因。

学习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将士们口干舌燥、嗓子冒烟的原因。

曹操灵机一动,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止渴?学生自读第二节,了解曹操的做法和说法。

交流“望梅止渴”的来历,理解“望”在这里的意思。

拓展延伸:

和“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哪些?(如“画饼充饥”)

用“越……越……”的句式说一句话。

教学目标:

正确朗读并理解短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欢迎学生来到语文园地,并展示本期园地的主题。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学习生字:

学生翻开书,读“我的发现”部分的汉字,观察其中的规律。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练习扩词、说句子,并通过做动作理解字义。

教师小结形声字的特点,并鼓励学生说出更多偏旁表义的汉字。

积累词汇:

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句子中的特别之处(多音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第二课时

朗读短文:

教师出示浪花图画,引导学生描述浪花的.样子。

教师范读短文,学生试读、接龙读、齐读。

指导朗读技巧,如露出可爱的笑容、带着微笑读等。

看图讲故事:

教师出示小兔和小松鼠的图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讲故事。

学生自由讲、同桌讲,然后画一画自己的故事。

评选“小画家”,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第三课时

识字加油站:

学习书写半包围和全包围的汉字。

出示玩具图片和对应词语,学生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字词句运用:

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并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练习书写三包围和全包围的汉字,掌握书写规则。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识字、积累词汇、朗读短文、看图讲故事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教学目标:

正确朗读并理解成语故事“望梅止渴”。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理解“止渴”的意思,并引出课题“望梅止渴”。

提问学生: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自学课文: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同桌交流识字的方法,并思考谁望梅止渴。

学习课文:

学生自读第一节,找出表现将士们口渴的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学生再读第一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将士们为什么会口干舌燥、嗓子冒烟。

引导学生想象将士们口渴的后果,并读出焦急的语气。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学习“灵机一动”的.意思,并理解曹操是如何想出办法为将士们止渴的。

学生自读第二节,了解曹操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并练习朗读。

教师引读第三节,学生理解“望梅止渴”的来历。

积累词语:

学生读词:三国时期、口干舌燥、嗓子冒烟等。

引导学生理解“望梅止渴”的含义,并找出意思相近的成语“画饼充饥”。

巩固练习:

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燎、酸、润等。

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并能用“越……越……”说句子。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语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成语故事“望梅止渴”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相关字词和句型,还理解了故事的含义和道理。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和口语交际能力,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THE END
0.趣味无纸笔无墨花更艳———山头店镇孙庄中心小学一二年级期末无一年级语文无纸笔测试分为“火眼金睛”“手拉手”“我会说”“我会背”四关。 一年级识字拼音是重点,是对学生识字量的测评和拼音学习情况的考察。测试孩子们熟练的运用生字组词,拼出老师所给的字,大声的认读生字。 老师把一年级上学期所要背诵的所有课文聚集在一起,以抽卡的形式让学生抽取自己要背诵的课文,只jvzquC41yy}/onnrkct/ew46vcob5@|
1.01|识字2:《金木水火土》——一、二、三、上|小学语文,一年级·上笔画的顺畅,尤其是横的顺畅,不是练习长横或者书写一字就能够练习好的,就像写诗的能力是“功夫在诗外”一样,低年级要练习好笔画需要控笔训练。控笔训练的核心是顺畅,先理解轻重的变化,在轻重之间去实现顺畅。 横的起笔和收笔 关于长横的起笔和收笔,刚开始练习书写,讲究适可而止,有些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能理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2586416<44B=;9a?:7;>6;26/uqyon
2.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精选18篇)此次培训,让我收获最多的就是如何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结合此次教材培训我的体会是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zfvn049742:652A8:6;e65B53;84ivvq
3.山东各地小学不学拼音直接认字小学教材三分天下新浪城市一位曾在教育部审定前见过此次修订版教材的业内人士透露,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一年级语文修订版教材至少有一半的课文将发生变化或更新。 据了解,现行一年级上册教材共有20篇课文和8篇识字,28篇课文中仅保留了现行的8篇。其中识字保留了《日月明》《口耳目》2篇、20篇课文中保留了《四季》《影子》《雪地里的小画jvzq<84uf0yjpj3eqo4dp8hkv{5dup14277/9=/525dk}~/kh~wkjt96:2:>;0ujznn
4.小学一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kkjtcp192:=8;0jznn
5.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册)教材介绍一、教材基本内容一年级下册(以下简称第二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形式,共有16个单元,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课文编选的指导思想:除了顾及文体、儿童兴趣、知识等方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这样考虑的: 1、《元宵节》——了解中国民族文化风俗(歌谣、元宵、对联、花灯、灯谜等) 2、《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ookjslk{{xgwokcqgo1;8a22e35h9330nuo
6.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15篇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zw€jp1zobqzg{w}fpsncqct0497523673;5:55e74:=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