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有出处的高达9000多个,常用字更是有3500个,所以说想要记清楚我国的汉字是个很大的工程。我国编写的汉字辞典有好几本,一本字典囊括的字都有好几千。那么,要是有人说“只学一篇韵文便识天下汉字”你会相信吗?相信大家都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我也是如此。
之前读过一篇文章,是郑州大学郭保华教授用4000汉字著成的一篇韵文《中华字经》,全文共一千句,用字4000无一字相重。涵盖了百科又韵语成章。这篇文章是识字教材的新的突破,其中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常用汉字。
《中华字经》一种奇特罕见的识字教材,是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的一项“十五”重点科研成果,4-6个月就能让幼童达到小学6年的识字量。《中华字经》全文4000汉字,四字一句,八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字不重复,韵语连篇,包罗万象,犹如一部中国文化小百科;同时又集古往今来的识字方法之大成,融学知、识字、组词、习韵、正音于一身,被誉为“中华识字第一经”。它分50类经典文化知识押韵行文,用144个字写出了5000年的朝代更迭,用64个字描绘了21种文物和世界文化遗产,用156个字表达了91种动物,用40个字写出了31种生理器官,用24个字写24种烹饪方法《中华字经》“一字可指一物品,一词可指一事件,一句可含一典故,一节可述一历史。”这种涵盖百科知识的识字方法,真正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强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来见识一下吧:
《三字经》和仄押韵,三字一句,注重说理,而《中华字经》是四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文涵百科,字不重复,注重识字。为此,学界给予了《中华字经》以最高的评价:“一字可指一物品,一词可指一事件,一句可含一典故,一节可述一历史。”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中华字经》,教育部还专门组织专家将其作为“十五”规划课程的重点研究项目,并依此开发了点读笔、光盘及图书等配套产品。如今,《中华字经》及配套教材被教育部语用所语言教学研究室作为“快速识字、提前阅读特种教材”向全国及海外推广,是中国侨联指定的海外华人学习的汉语教材,在实际教学与推广中,惠及广大学生及家长。
凡对 文化 | 旅游 | 创意 | 设计 | 艺术 | 教育 | 资料文献 感兴趣的读者,均可免费入群 | 扫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