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要扫盲吗——聚焦当下的扫盲问题

新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陈诺、黄筱、骆飞)文盲?扫盲?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话题。

前不久,杭州一百岁老人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了脱盲证书。这一故事在励志的同时也引人疑问:现在还有多少人需要扫盲?

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这个日子旨在鼓励各国消除文盲现象。那么,现在我国还有多少文盲?在今天,扫盲是否已过时?该如何扫盲?

扫盲话题并不过时:数千万文盲压力犹在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文盲话题渐行渐远。几年前,全国扫盲“指挥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扫盲教育处”已在建制上取消,多地早已解散扫盲工作组,并将相关工作分散到教育、民政等多个部门。记者要采访当前扫盲整体概况,却找不到一个权威部门能完全讲清楚。

采访中,不少基层干部已不知扫盲为何物,安徽某社区干部曾反问记者,“现在还有文盲吗?”

不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全国仍有5400万文盲,这是能查阅最近的权威数据。记者通过查看近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报告》发现,2010年到2014年,全国共扫除文盲325.36万人。

近5年来,全国扫除文盲数量逐年降低,特别是2012年全国扫除文盲数量比上年减少四分之一。专家认为,之所以速度放缓,是因为2011年以后我国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剩下的基本是“硬骨头”。

老少边穷地区依旧是文盲高发地。数据显示,在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劳动力文盲、半文盲比例比全国高3.6个百分点,文盲村仍然不少。比如,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的菇类村全村1200多人,其中1100余人是文盲、半文盲,当地人告诉记者不少村民打小没读过书,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即便在发达省份,文盲也并不鲜见。据浙江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该省文盲率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街道,文盲总人数就达1300人,当地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中小企业众多,当地产业结构相对低端,这里有不少低文化水平的农民工。

扫盲正当时,“硬骨头”撞上“拦路虎”

千万级文盲人口彻底脱盲,犹如一块“硬骨头”。扫盲正进入“攻坚期”,需警惕“拦路虎”。

——标准27年未调,识字就算脱盲?1988年2月,《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中规定个人脱盲标准:“农村居民能识读1500个汉字,城镇居民2000个汉字”,然而记者了解到,27年以来,这一标准一直原地踏步,未作修改。

不少基层人士指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这样单纯的识字扫盲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文盲的内涵不能仅仅只是不识字的,比如对社会规则不了解、不会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等,这才是应该关注的新时代文盲。”湖北省荆门市一公办小学语文教师陈燕说。

——资源不足,正规扫盲只限少数人?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扫盲教育专任教师仅为1.08万人,连续第三年减少,参加扫盲学习人数仅为45.55万人,相比总基数,只占很小的比重,特别在偏远农村,正规扫盲班难以见到。

“这里大部分文盲群体要么发放教材自学,要么年龄太大,不再做扫盲要求。”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镇枫树村第一书记汪云峰告诉记者,目前村中150余名文盲学习文化主要通过“看电视”。

经费资金亦是扫盲中面临的一个制约问题,记者调研安徽、贵州等多地,基层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多年没有扫盲专项资金拨付了,扫盲也常常因此停滞。

——流于形式,脱盲只为挣钱领证?记者了解到,在不少地方,如今仍有针对文盲率的考核,这一方面敦促基层单位重视扫盲工作,但另一方面也易带来扫盲的“变味”。采访中,基层透露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在扫盲验收时,甚至有代考等弄虚作假的行为。

更多的情况是,福利成为调动民众参与扫盲班积极性的唯一“良药”。杭州市江干区一社区干事告诉记者,来参加扫盲班学习的人每天可拿到30元补贴,最后考试通过了还会有200元的奖励,“十天的课程能挣到500元!但会不会复盲,倒很难说”。

扫盲“再出发”,从识字走向识技能文化

全国性、大规模的扫盲运动的确渐行渐远,但扫盲工作远没有落下休止符。相关专家认为,新时代的扫盲要变“漫灌式”为“滴灌式”,与时俱进,提高“精准度”。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告诉记者,下一步扫盲“再出发”更是为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去满足一个数字上的提升。

——“升级”扫盲概念,从“扫文字盲”走向“扫文化盲”。专家建议,新时期的扫盲,不能单纯地满足于从不识字到认识字,而是要使其更好地理解社会、掌握现代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2011年,教育部印发《扫盲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材料编写指导纲要》,也已要求各地扫盲课程把读写算知识学习与成人基本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培训、保健卫生、法律知识及权益保障等结合。

——整合教育资源,“巧劲儿”扫盲。专家建议应有机整合扫盲教育教学资源,在具有中小学的地方,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扫盲工作,在九年义务制学校的基础上增设牌子,创建扫盲学校,在农村利用夜晚或农闲的时候对老百姓进行识字和技术培训,同时也在田间地头实施技术指导。

杨建华认为可通过分散与相对集中、一对一辅导与就近办班、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等多种多样方式,送教送考上门,灵活、便捷地开展扫盲教育。并可开发扫盲教育电视教学片、手机app,方便文盲学院自学。

——针对不同人群,精准扫盲。专家建议脱盲标准应与扫盲对象对应挂钩,对于不同人群,相关工作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老年人以识字和现代基本生活技能为重点,农村青壮年则应在扫盲教育中加入农业技术培训等专业内容。

目前,一些地方针对出国劳务人群的“外语扫盲”,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城市生活能力扫盲”都已经开展多年,专家认为这样的精准扫盲值得推广,并亟待细分和常态化。“扫盲不是拿证就结束了,要让老百姓感受到脱盲对自身生活的改变,同时还需注重回访,形成长效学习机制。”杨建华说。

THE END
0.#专注成人儿童识字教学#耗费4天整理制作,儿童识字,成人识字,方法很重要,挑战每天两分钟,1年轻松认识3000字。 #识字 #幼儿识字 #成人识字 1358喜欢 #成人识字 #识字 #幼小衔接 @快手创作者中心 @快手热点 @快手教育 1632喜欢 #专注成人儿童识字教学 #扫盲 #成人识字 成年人学认字,扫盲班,手机键盘打字,成人零基础学认字,成人识字小课jvzquC41yy}/m~fkujuv0lto1jgtj}fi1'K5'K=';5+F8.G5'C>&G?*::'?1'N9'DC+CC.J7'::&DO*G9'GC'J:'G:+BH.=8'G;&CM*;9'K7'B:';;+F7.FF'C<
1.江海晚报上述指示,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农村扫盲工作。笔者从小生活在乡村,是海安县农村扫盲工作的亲历者,保存了四册海安县印行使用的扫盲课本。 《毛主席语录一百条》也兼做我们小学生课本 四册扫盲课本中,最有特色的大概数1967年使用的《毛主席语录一百条》,该册书面封、底封均为红色,面封上注明:“供工人农民学用兼作识字课jvzq<84yyy4{iwy0pgz0lq|du|h0rl4e14635:51475dqwygpve27;;;30nuou
2.#成人识字##成年人识字 #成年人打字 #拼音识字打字 @快手粉条 @快手教育 @快手创作者中心 211喜欢 #教育 #知识推荐官 #成人零基础学拼音识字 @快手教育 @快手热点 @快手粉条 1480喜欢 #成人识字扫盲 #手机拼音打字 #成人学汉字 @快手创作者中心 @快手平台帐号 @快手教育 成人识字认字 jvzquC41yy}/m~fkujuv0lto1jgtj}fi1'K7'A=';2+F6.GC'DG&GA*CH'>7'N:'CF+:9
3.73岁老人直播教成年人识字:他们不该被忽视比起当年的“扫盲”,新媒体时代的“拼音补课”,具有双重意义:帮人识字、识拼音,既让人消解了缺憾,完成了基础性的训练,又让人可以借此展望更广阔、更友好的生存空间。识了字,还可以使得“文化课”和人生际遇发生“化学反应”,令个体少一些挫折,少一些不便,乃至开启改写命运的故事。例如,杨维云的学生张梅(化名)学jvzquC41yy}/eww0ep5fp}4hgkj1;54437288y424823:;a74<18;>460yivvq
4.什么是成人零基础识字?科普与学习工具解析成人零基础识字是指成年人在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情况下,从最基础的汉字认知开始学习读写的过程 。这类学习者可能是文盲或半文盲状态,需要通过结构化、重复性强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掌握日常用字。据统计,全球仍有数千万成年人面临识字困难,影响其生活便利与社会参与 。有效的学习工具往往结合视觉、听觉多感官输入,提升记jvzquC41lkgoiqz0vcuccx3eqo5hwjsinqibn899976`fj77:2h3e@6798gb:>:;7:g48=83:3=8